“而且,不仅是他们,我的父亲也常常与我通信,他常常鼓励我,说‘人要能吃苦’、‘要做出人头地的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等,也让我备受鼓舞。” 所以,杜大姐不仅圆满完成了培训班的学习任务,还因为成绩优异,被培训班留下当老师了。 楚孑本以为讲到这里就是一个顺风顺水的励志故事,但没想到,真正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60年代末期,那场席卷全国的风波也影响了景迈,茶训班也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影响,而杜大姐更是因为家庭出身和性格问题遭到了一些磨难。 那时候的她甚至不敢大声说话,走路都不能抬头,两年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就连生病了,都不敢请医生帮忙看病,怕连累别人。 而且,她还必须要每天上山劳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下大雾。 那时候山上很不太平,经常有野兽出没,而杜大姐不论白天黑夜都要劳动,有一次就在半夜,看到一群豺狼在追咬刚出生的牛犊,杜大姐不得不在树洞躲了一夜,生怕那些豺狼会来吃自己。 那是一段极暗淡、极悲痛、极磨人心性的岁月,足以让一个青年开始思考自己努力的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一切都还会不会变好。 但杜大姐讲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情绪上的波澜,就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 而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那段黑暗也随之远去,杜大姐也重新站了起来。 1970年,景迈县决定在当初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景迈茶厂,这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而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景迈山没有公路,甚至连土路都有很多地方没有修好,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杜大姐带着一群20来岁的年轻男女,硬是靠背、靠拉、靠牛车和骡子车,把柴油机、百叶式烘干机等等茶叶初制机搬上了景迈山,成为了这座万年古山之上唯一的现代化设备——即使这些设备无比落后与粗糙。 没有师父,他们便自己摸索,没有工人,他们便自己来干,硬是靠着这些并不先进的机器,做出了万亩古茶园的第一块普洱生砖。 杜大姐永远都记得烘出第一块砖的时候她的激动,之前艰苦求学的时候她没哭,被打压的时候没哭,而这时候,她却哭了。 之后,她们又自己刻印包装纸,打赏了澜苍茶砖的名字,用马帮驮出了这片大山,yyu 运到了惠民供销社,销往各地。 有了他们第一个吃这“肥螃蟹”,整个澜苍县的茶叶生产加工行业迅速地发展了起来,1975年,为了方便加工和制作,县里把景迈茶厂搬到了澜苍县,而杜大姐也被选为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 当时的澜苍茶叶厂只有几间不到100平米的土墙草房做工厂,也买不到新机器,只能从别的茶叶厂买些淘汰下来的机器自己做改装,为此还出过事故,但杜大姐还是带着茶农和工人们啃下来这块硬骨头。 再之后,全县采集到的茶青,就都被送进了茶叶厂,而茶叶厂在把这些茶叶加工好之后,又销往了全国各地。 可就当大家以为茶叶厂会这样顺风顺水地运行下去的时候,他们忽略了大环境。开放让更多的地方都建设起了茶叶厂,也让很多外资进入了整个茶叶市场,为了生存,澜苍茶叶厂必须求变。 他们开始生产散茶,但门槛越低的产业被冲击的越是厉害,杜大姐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带头实行承包,和很多村子的茶叶初制厂签订了承包协议,可由于经验不足,最终还是失败了,茶叶厂宣告破产,杜大姐个人也负债了十几万,一切看似穷途末路。 最终还是政府给了杜大姐一线生机,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之下,为80多名能力较弱的失业老工人组建了澜苍古茶有限公司,杜大姐被推选为董事长,总共集资了十多万元,杜大姐也是找各种朋友借了两万元,终于完成了集资。 可饶是这样,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还是被骗子骗走了几万元,这几乎让茶叶厂经营不下去,但好在他们这些老工人的意志品质都非常强,靠着停发工资,还是咬着牙做下来了。 他们同样没钱买机器,就只能租原来茶叶厂的破机器,这个公司因为是破产重组的情况,也没有信誉度,贷不到款,所以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杜大姐重任在肩,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最终还是迎来了春天,普洱茶在全国范围内大火,连带着他们古茶公司也走上了上破了,直到今天,整个公司的资产已经上亿了,而且即将在港交所上市。 虽然杜大姐讲的云淡风轻,但楚孑也知道她到底费了多少心思,才把一个小小的景迈茶叶厂带到了今天的这个地位。 但杜大姐却说,她自己没有什么功劳,更多的功劳是那些工人与茶农的,如果没有他们做出这么好的茶叶,如果没有这古茶山在,她再怎么努力都没有。 无论他们做了多少工作,万变不离其宗,这里古茶山的普洱茶质量本身就好是第一位的。 这也是为什么杜大姐已经不年轻了,但还是每年来亲自采茶,因为她要看看 楚孑听完,也被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所打动了。 其实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一句听上去有些假大空的话——“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但这就是他们的信仰,也为了这个信仰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最终当然是得偿所愿,当地的村民不止过上了好日子,还过上了有尊严的富日子。 不过,楚孑还是问道:“那杜大姐,您是怎么劝说村民们和你们一起劳动起来的呢?” “嗯……”杜大姐想了好一会儿,“其实我好像没在这方面下过特别大的功夫,景迈的居民大多都是布朗族,他们本身就是非常勤劳的居民,我们只是给了他们一个致富的机会。” 楚孑的眼神又黯淡下去。 虽然他学到了杜大姐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他并不知道怎么鼓舞自己的村民们。 “你也别难过,我再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杜大姐拍了拍他的肩膀,“是我们这里学校的一位老师,也是学校的创办者,我想虽然他没法给你讲怎么鼓舞村民采茶,但一定能给你讲讲他是怎么让村民们开始上学的!”
第147章 隔天, 杜大姐有事,于是便只给了楚孑一个地址,让他自己去寻找。 楚孑按照地址前来, 只见是景迈村的一个不多大的小院,院子里虽然很破, 但很干净, 随处可见生活痕迹, 同时还有很多的书架, 大部分都正在制作中。 而这些书架虽然简单, 但并不粗糙, 上面都细心雕刻着一些特殊的图案,显得特别有民族气息。 就在清晨细微的晨光照射到这些木架子上的时候,屋子里走出了一位年迈的老人,虽然他满脸皱褶,但精神却很好, 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楚孑。 这便是楚孑要拜访的对象,苏文先生了。 苏文先生看到楚孑, 爽朗一笑:“你就是老杜介绍来的那个研究院的同学吧?” 楚孑连忙上前一步, 认真鞠躬:“没错, 苏先生好,我叫楚孑,现在在茶研所读书。” “好,好,”苏文先生邀请楚孑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浓茶, “我昨天已经听老杜讲了,你想研究一下怎么让村子里接受茶文化, 并开始努力工作,这很好,虽然我不太懂茶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帮你,但老杜让我给你讲讲我是怎么劝孩子们上学的。” “是的,”楚孑呷了一口浓茶,皱了皱眉,“麻烦苏老先生了。” “不麻烦、不麻烦,”苏先生却对这浓茶甘之如饴,“我就随便说说,你也随便听听,都说百里不同俗,我说的你未必也能用得上,权当是参考吧。” “好。” 苏先生讲话非常的简单、质朴,几乎没有太多的华丽词汇,只是淡淡的讲着。 其实在景迈地区,文盲的现象一直特别严重,直到全国大扫盲之后依旧如此,一来是因为这里落后且贫穷,大家之前饭都吃不饱,更没什么闲心去学习文化知识了,另一方面原因则是这里主要是少数民族聚集,没有太多科学文化传播的土壤。 而苏先生本身也是布朗族后人,不过因为祖上就和汉族人通婚了,因此没有保留布朗族的姓氏,大多数习惯也都比较汉化。 但他后来数过族谱,如果按照推演,其实他还是布朗族头人的后人呢,地位并不低。 他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后来遇到全国那场风暴才回到自己的小山村,因此特别知道景迈和外面世界的差距。 那还是,杜大姐他们一心带着村民们致富,想让他们依靠茶叶来赚钱,而苏先生就想通过文化教育,让他们变成更有知识的人。 尽管在政府的支持之下,景迈村办起了第一所学校,但一开始自然还是遇到了瓶颈。没有老师,苏先生就一人当起了全科老师,一人一校,就这样支撑着。 可没有老师还好说,最艰难的事是没有学生。 那时候不论多大的孩子,都要留在家里帮忙照顾茶园,每月采茶、种茶,贴补家用。 苏先生想了很多办法,吸引大家入学,但毕竟村民们都觉得上学没什么用,所以收效甚微。 这样以来,苏先生就不得不开始想办法如何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 苏先生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用茶来入手。 当时,虽然家家户户都在种茶、采茶,但是茶叶也卖不上什么价格,而且收成也不好,古茶树的产量也上不去。 所以苏先生开始潜心研究如何能帮助茶树提产,找来了很多书籍和资料。 要想让孩子们上学,苏先生决定先教这些大人。 于是,他每天晚上开办夜校,和杜大姐一起,教这些村民们如何更科学的养护茶树。 这个和他们的收益息息相关,所以来的村民很多。 当时,这里的村民以布朗族居多,还有些傣族、佤族和德昂族的居民。 这些居民大多都不会汉语,这就成了苏先生的切入点,他们想要阅读这些茶树相关的资料,就必须得先学汉语、学会认识汉字。 而这些村民因为文化环境和年龄的问题,学的很慢,苏先生就想办法,督促他们让孩子来入学,孩子学习的很快,这样就能回家把先进的茶学资料念给大人们听了。
239 首页 上一页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