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代国我不赞成,这个事情,我做不了,我也不会做。”玉珩真的是控制不了,只觉得一定要阻止这次出兵,带兵去灭楚燃的家他做不到。声音很大,语气也特别急促,这样对陛下说话已是大不敬。 丞相以为是代国于我魏国一向交好,现在去宣战,玉珩觉得有失仁义。“将军可有想过,此时出兵对魏国是最有力的?” “为什么一定要灭代国?为什么一定要不断地扩张国土,代国也没有来侵犯我们啊?” 陛下也是第一次见玉珩这样,不受皇命,违逆天意,心中很是不悦,表情也冷峻了。 “珩儿,父亲不是想灭代国一国,灭赵国一国,父亲要灭掉的是整个长江以北所有的国家。自晋朝八王之乱后,这片华夏大地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五胡入华后更是不将汉人当人,屠杀北方汉人数百万不止,只要是汉人就可以杀死,不需要理由。羯赵政权称女性为两脚羊,拿人当做军粮来吃,没有吃的就可以吃人。” 停了一下“现在这样的恶行,在一些地域仍没有停止,我们五胡之间氐、鲜卑、匈奴……也是摩擦不断,父亲不是想谋代国还是赵国,不是想图一个霍烨匈奴,父亲所图的是整个天下,一个大大的国土。如同汉,如同汉文帝时期,无为而治、天下大同,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差异、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因为就只有一个大大的国,一个国君,所有百姓都可以自在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耕者有其田、士农工商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欣欣向荣,没有人需要再打仗,更不会有人易子而食、析骨而炊,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 “为什么是现在?不能再等等,就差一个代国。”至此玉珩也知道父亲是不会改变主意了,这个梦想太大,这个理由没有人能推翻。这么多年的战乱,多少人痛苦的死了,多少人生不如死的活着,多少人易子而食,多少人饿死路边,多少村庄荆榛遍地,一个村庄一个人都没有因为死绝了。尸体躺在路边,为野狗、豺狼所食却没有人收尸,因为死的连收尸的人都没有了,只能曝尸荒野。 “这许多年,陛下励精图治、与民生息,魏国上下齐心,国力日益增强,国库充盈、粮草充沛、战马强健又相继攻下赵国、霍烨匈奴……,现在魏国国内兵源充足、士兵英勇,其他小国怎能比拟?是时候图谋整个长江以北了。”王丞相说的平静坦然,停了这乱世征战、止了这屠戮血腥、还众生一个太平、一个盛世,从不是一时的想法是王丞相平生夙愿、人活于世的意义。 玉珩急急的说“我是说还有梁国,还有燕国、还有其他国家,玉珩可以先带兵去打其他国家。”玉珩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这样,如果现在不去打代国而是去打别国,总能拖一时是一时的。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趁着燕、南朝两国混战,我们要拿下这一城。”丞相分析的是对的,天时、地利、人和都算尽了,此时甚好,但玉珩的心里是绝望的。 “我不去,我不带兵去代国。”玉珩说的坚定,眼神中是他心意已定的决绝,那是楚燃的家人,玉珩从心底里做不到。父皇与丞相不知道玉珩和楚燃的关系,只当玉珩是顾念楚燃,却不知两人关系这般的亲近,以至于肌肤相亲。 “让你去,一是因为你驰援过代国战场,对那片战场非常熟悉,当年你在那片战场打过燕国,二是你进过代国城池,对城池布防有所了解,应该会事半功倍。而且此次带兵人数太多,交给外臣终是不称心。”丞相的判断是对的,那年玉珩进代国因着一个武将的习惯,他进城后就观察过城中布防、兵力分布,当时也暗自思索过,如果自己要攻城,该怎么攻?但这不过是一个将军的职业习惯啊!他们不放心外臣,皇子控着兵权自然是最稳妥的。 “我不去,我不会去,这事我做不了。”玉珩一想到,自己需要站在代国的土地上,代国的城墙下攻打代国,一想到自己曾经在那片土地上带走那个纯真的孩子,一想自己和楚燃的点点滴滴,他实在没有勇气去杀楚燃的家人,更没有勇气去杀楚燃。 丞相见玉珩如此坚决,声音不甚恭敬。这是皇家不是百姓家里,父亲和儿子吵架,吵过了就算了,抗旨不从是可以杀头的,便是皇子当面违抗圣意,也是大不敬之罪! 王丞相猜测,玉珩会如此抗拒还是因为楚燃经常出入他府上,这事有人向他汇报过,但是他并不知道玉珩和楚燃已经到有身体之实的地步!这个事情是任谁都想不到的,在他们的心里玉珩品质高洁,不会和男宠扯上关系,而且他们苻家上下就没有出过喜欢男色的人啊? “如果你不去,父皇会派别人去,这样攻打的时间会长些。我预计十四万大军压境,耗下时间去打,还是可以攻下这代国的。”父亲说,玉珩想起自己的假节钺身份,想起赵国、想起霍烨匈奴,想起地上滚落的头颅,想到这些头颅中可能有楚燃的就真的怕了。 丞相思索了一下“代国城墙高大,城防坚固,易守难攻,久攻不下,终会粮草断绝破城,估计那时代国城中将士所剩无几,皇室一族包括那个质子拓跋楚燃,不是战败投降就是拼死一战,早死也是死,晚死也是死,只是会平添我代国战士性命。”丞相专门提到拓跋楚燃。 他的楚燃怎么会投降,在霍烨匈奴楚燃就说过“哥哥,我不投降的就是死也不投降,活着、死了都可以陪着哥哥。”那最后能看到的就是魏国的大军压境,而后冲入宫中,而后是剿灭皇族近亲。那最终看到的就只能是捷报,魏军斩敌数万,代国国君、皇子、皇族百人尽皆伏诛。不能那样,那就只能两个人战场相见了?从前的恩情,现在的情义,在代国这片战场上,灰飞烟灭,那还不如就死在霍烨匈奴的那个夜里! “车骑将军苻玉珩,你无论因何原因不去,你都要明白,这天下之事无事能与疆山社稷并提,宏图霸业面前所有都是浮尘。”父皇的声音雷霆万钧,不再是商量、询问而是皇权的威仪、天子的威仪。 “传镇北大将军苻以科进宫议事。”父皇的近前的李公公听到,诺诺动身,准备下去通传。玉珩知道父亲是想安排镇北大将军苻以科进宫,玉珩不愿意去但是这大魏疆山多的是愿意去的人,多少人等着这功业飞黄腾达、加官进爵、高官厚禄。 如果是别人,打的越久,死伤会越众,而且楚燃一定会死,他是皇族是代国国君的嫡子,这样的亲疏关系,屠族时必无可活。 “儿臣愿意领命,依父皇、丞相之计,一举攻下代国。可否将代国皇室愿意投降者,给与合理安置,不屠灭皇室?”玉珩重重的下陛下面前磕了一个头。 陛下想了想四王之乱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治国方针,“斩草不除根,势必带来祸患,皇室尽数屠灭。能臣、武将有愿降者可留观、待用。”玉珩知道再多说也是无用。 多少年来,玉珩在宣室殿听父亲和丞相一次次授命与他,多少次欣然接旨、多少次凯旋而归。但这次是玉珩最崩溃的一次,接了什么旨?受了怎样的命?这许久他都没有见过楚燃,收到的只有书信。 “玉珩,你可安好,楚燃在代国一切顺遂,唯对你颇为思念,你呢?我猜亦然……” “玉珩,我最近见过到小孩子玩竹马,就是那个“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竹马,你送给过我的那个,祝君安好。” “你送我的昆山玉佩,我一直有戴着,我送我的东西,我都有珍惜。” “玉珩,你可知道代国的月亮真美?” …… 玉珩一直在想,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见楚燃?没有想到的是机会,竟以这样的方式而来。日日思君不见君,今日却要以这样的方式相见。真如父亲所说,宏图霸业面前一切情爱纠葛都是浮尘。 出宫门时都没有注意,险险被门槛绊倒,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宣室殿走到宫外马车上的,满脑子里都是各种念头。要去攻代国,要去打下代国的江山,要去屠戮楚燃一整个皇族,他一直以为乱世中,可怜的只有百姓,现在方才明白,这每一个活在乱世中的人都一样可怜不只有百姓。 ----
第37章 攻城 而后一切,与之前的每一次出征一样,祭天、祭旗……此次调兵十四万,父皇亲自安排了几位副将,因为不断打下新的疆土,不断招揽各国战将,现在魏国武将实力大大增加、人才济济。不再需要玉珩冲锋在前,父皇明确要求不可亲上战场全力督战。 上次霍烨匈奴玉珩差点丧命,这让陛下今日想起都心有余悸,是帝王也是父亲,明确要求玉珩不许上战场。还是中军和地方军一起,还是粮草、兵马、辎重,不同的是玉珩的心境,以前的每一次都是抱着必胜的信念出征,此次…… 十四万大军分三路攻代国的三座城池,其他城池较远,不会形成支援,大军主力攻代国皇城中山城。其他两支攻另两座城池,这两城没有必须要攻下来的意思,主要怕这两城兵马会驰援皇城只做牵制进行佯攻,保障不驰援代国皇城中山城就可以。 大军压境,站在代国的城池之前,望不到头的兵马,阵列严谨,气势恢弘,玉珩还是那个一身银甲的将军,此次安排左将军范毅攻城,此次同来的还有扬武将来姚复安,就是赵国的大将后来投降的那个。攻城前的计划,玉珩基本上没出什么主意,主要是范毅和姚复安计划的,报于他定夺,姚复安确实是战术战略过硬,经验丰富的武将,所有的打法切合战场。 楚燃也知道了这次攻城的主帅是玉珩,陛下一向是信任玉珩的,这次攻城人马甚众,自然需要皇族督导战事才能安心,很久没有见到玉珩了竟是已这样的方式。此次魏国来势汹汹,国内也有请降之声,但是代国自祖辈建国至今已三代人,绝不可能投降灭国。 城墙上楚燃能看见那身披银甲的将军,只是太远看不清楚,但是可以一眼认出那就是玉珩。上次一别已是经年,玉珩的书信还一张张放在屋内的锦盒中,但是今天却要灭代国一国,楚燃是文官没有安排他上战场,他当然希望代国能赢,此时国家存亡大于所有情爱。 魏国兵马此来,代国早已知悉,大队人马攻城没有不知道的可能,早就竖壁清野,将城池外围烧做焦土、让敌人无处可隐身,城外的散户、房舍、村坞、寺庙烧的一干二净。准备箭矢、滚木、雷石,在城池外的小河、河道里投毒、发动城池内所有人员参战,释放轻犯参与战争,在城池周围多处设置地沟内藏机扩、地刺。 打的就是代国城池坚固,易守难攻,魏国如果久攻不下,粮草跟不上,终会撤兵的想法。玉珩这边床弩、云梯车、井阑、攻城车、投石车……,所有汉、三国、晋时期的攻城武器都用在这片他曾经援助过的土地上却也仍是攻不下来,当年燕国也是因着城池高大,久攻不下才给了魏国驰援的机会。
67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