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耽美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现代都市

百万华棉

时间:2023-09-26 17:00:06  状态:完结  作者:Huoshao

  他和莉迪亚的小女儿很晚才出生。1948年,多萝西来到世上,两岁多才学会说话。傍晚时分,等待开饭时,他总会带着多萝西在花园里玩耍。他屈膝和她面对面站着,与她双手紧握。她双脚一前一后蹬上他的膝盖,凭借重力和他的支撑做了一个缓慢的后空翻。安稳落地后,她发出一声欢呼。他把她举起来,转圈,和她一起欢呼,然后在腰背和膝盖上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那是七月里的某一天,蓍草开了密密麻麻的小花,紫色的玉簪花被晒得奄奄一息。绣球花也无精打采的,只有番茄结出黄色的小小的浑圆果子,低得垂在地上。灌木丛里扑满细小的蚊虫,像是因为太热而飞得极迟缓,仿佛不是在空中飞,而是在水中悬浮。太阳还未落下,暑热还在鼎盛时期。也许是因为转圈导致的眩晕,有一瞬间他忽然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那些中国南方的暗巷、水田、雨夜,光着脚站在地里、被日光晒着后颈的过往,都仿佛是遥远东方的传闻,某篇《星期六晚邮报》的小说里读到的故事。多萝西的裙子被风吹鼓,像旋转木马的彩色顶棚。她身后是迅速变幻的天空。玫红色的微云和树叶交织在一起,汇聚成跳舞的漩涡。晚风吹过他的后背,就像在阎县骑自行车的某个清晨一样畅快。他感觉宁静,轻盈,几乎可以忘却肉身的存在。这一生,这一世。这有限的、苦乐参半的人生。

  他一直保留着一本缎面的登记簿,里面是他22岁那年初到上海时,来参加茶话会的中国学生们在上面留下的访客记录。打开时会看见上面的签名,例如:H.C. 陈、康斯坦丁· 梅、H.Y.王、俾斯麦·徐和林肯·杨。此外还有一些在阎县拍的相片,装在一个信封里:对着米尔斯家里的镜子自拍;荒地的芦苇;抱膝坐着的雇工们;车家的男孩站在教堂后面的院子里,旁边是一头黑山羊;阿比盖尔坐在木盆里,抓着盆沿咧嘴大笑;身着军装的晏,底下匆匆写着:中国北方的军官,阎县,1925。还有他自己的那一张。在那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里,他侧身站在杂草丛中,低着头。有时他还是会想念阎县。去世后,这些都被捐赠给了本地的图书馆。但因为他是一个不甚有名的人物,所以并没有人来翻过他的档案。

  被革职后,晏甫良脱下军装,回老家结婚,也离开了阎县。火车途径一片绵延的山脉时,他忽然想到了水泊梁山。那也是一种归宿,可他毕竟不是那样的人。他保住了手臂,但活动受限,始终很难抬起。他也曾四处求医,但未见太大起色,渐渐便也习惯了。他先后又投靠了许多人,辗转做过教官,但到处受排挤。他到底不是能受得了气的人,又要面子,便还是回了老家,勉强度日而已。人生境遇急转直下,往往也不过是短短两三年的事。后来,又经历战乱,灾年,匪患,他开枪打死几名歹徒,但房产田地还是被毁,积蓄被劫走大半。华北沦陷后,他举家南下逃难,在途中染上霍乱,妻儿、兄弟、弟媳、侄女先后不治,只有他一人幸存,几乎丢掉大半条性命。在那之后,他沉沦了很久,想过寻死。站在大桥的栏杆边,他心想,这就是命。落到了谁头上,谁就只能受着。但就算是这样,还是得咬着牙先活下去。哪怕像那条黑狗一样,四脚朝天,就地一躺,对着人卖好,求老爷们开恩,也得活下去。

  于是他把跨出去的脚收回,振作坚强起来。何敬衡寄来一些钱,让他学着和人一起做点生意。他挣到了钱,后来又与一个舞女同居,养她自己带来的一个儿子,如夫妻一般过日子。几年后又得一子,他给他取了个乳名,叫小狗。民国二十六年,日军攻打阎县,遭到顽强抵抗。城破后,日军以无法区分战斗人员为由,将全县居民活埋,县城也被付之一炬。建国后阎县几经易名,后来撤县设区,并入周边的一个市,从此少有人提及它的原名。上海光复后,他曾在吃大菜的酒楼门首前见过一个长得像内先生的外国人,穿着黑色呢子外套,身量比记忆里略宽阔了些。他没有上前,想自己是认错了。就是认对了又如何?两人的日子到如今,想必也是天差地别,世事两茫茫。他至死没有再见过他。但民国十四年那人给他拍的相片,他一直妥善保管着。是正当雄姿英发的时候,穿着挺括的军服,手按锃亮的马刀。彼时二人都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有时他仿佛会看见那人低头站在荒地里,野火烧不尽。赤心,黑铁,美人血,城头变幻大王旗。*

  *无题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fin~


第22章 导演评论音轨(注释)

  楔子

  *阎县的名字灵感来源于佛经里的“阎浮提”。

  *“圣约瑟大学”显然是化用了“圣约翰大学”。但只是因为作者太懒了,跟圣约翰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章

  *纽约州的朴茨茅斯是虚构的。

  *“阳光地带”号(“Sunshine Belt”)是真实的,但航线经停日本,不是香港。

  *“莱布兰德-罗斯兄弟-蒙哥马利会计师事务所”,永道的前身之一。

  *中国学生以““林肯”为英文名来自真实记载,不过时间上应该要更早一些。

  *这一段推荐人的评语是罗伊写的。

  “哪怕是个德国佬都好”:一战以来的反德情绪。

  *对教堂的描述参考了真实记载。

  *故事发生的年代正处于美国禁酒时期。“干” (Dry)——禁酒;“湿”(Wet)—— 不禁酒。内特的说辞来自真实记载。

  *“这个国家如今仿佛被匪帮侵吞了。冯,张还有其他军阀似乎无力控制他们手下的逃兵。”——引自真实记载。

  *“阿拉伯之夜”(Arabian Nights)即“一千零一夜”。


第二章

  *“被拘至营里挨军棍”。军棍虽然属于军队内部处罚,但也会被滥用,施加在平民身上。

  *民国女装确实有以扑克牌花色作装饰的。

  *长三:高等级女。


第三章

  *确实有20世纪初的美国男大学生以“老爹(daddy)”为绰号(并没有那种含义)。

  *Harold Speakman的Beyond Shanghai提供了1920年代旅华外国人视角的一手资料。包括“黑眼睛像鞋纽扣”(其实是形容小孩的)、“谢赫拉莎德”、“豆腐像浇了肉汁的棉花糖”、“盎格鲁·萨克逊男人不吃鸡脚”,还有内特与阿韦相处的模式。


第四章

  *苏镜山对何贞有某种意义上的单箭头,不过后来两人分道扬镳了。正文里没有写的一些设定:何贞在晏甫良毕业后不久病逝,苏镜山没能见他最后一面;苏镜山的出身是大户人家的庶子,何贞称呼他时会叫他的字“玉成”。他是全文说话最文绉绉的人,不过也是最贪的。他赏识晏甫良当然不完全出于对故友的惦念。“骁勇干练,秉性纯良”的评语是他写的。他知道晏甫良与自己妾室的私情(也知道晏甫良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的胆子)。

  *“新兵入营,既做教官,于内务又要如慈母”——民国时期训练新兵的相关文章。

  *晏甫良的军营生涯的主要参考是回忆录和民国时期的一些军事类公告和文章。沈从文的边地军人小说也提供了一些灵感,不过西南的情况和经受过正规训练的军校生不太一样。晏甫良所说的“知道人生的战场在哪里”化用了沈从文的原句。

  *“野鸡大王”其实应该是指拉皮条的。“丢那妈”即粤语里的Diu你妈嗨,确实曾流传到江浙一带。

  *“大三元”是麻将中的一种和牌方式。晏甫良真的很爱打牌。

  *军校学英文的其实也不少。

  *五色旗的笑话来自当时的幽默杂志。帽徽上有国旗五色。

  *“我国武官以善逃闻名”是时人对军阀混战年代的军人的评价。


第五章

  *内特不仅仅是不想学中文。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想去传道。除了社恐以外,他的信仰问题也是很纠结的。

  *内特有时也会说一些冷笑话。他的幽默感与晏甫良的不在一个频道上。

  *外国人威胁解雇抽鸦片的中国苦力是回忆录里的记载,或确有其事。


第六章

  *有人叫晏甫良“大老爷”,因为将他视为县知事(即知县、县长)。

  *“黄金之发,蔚蓝之睛”来自于当时翻译的西方小说里对美人的描述。然而这种“西方美人”单指女性。

  *“鼻高若山,眼深如渊”来自于《世说新语·排调》:“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梅应虹在这里似乎闹出了一个翻译事故。


第七章

  *桥牌就是后文晏甫良口中的“勃立其”。

  *内特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这是他的时代局限性。具有绅士风度并不妨碍他要找一个“良妻贤母”(或中文里的贤妻良母;“良妻贤母”是一个近代日本的概念)。

  *康奈尔当时的情况,例如不能选课的问题,参考了胡适的留学笔记。

  *本文借用了《拯救西奥菲勒斯·纽比金》的封面。本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受这篇小说启发。

  *“一个康奈尔人不会对去中国做传教士这种事感兴趣。”引自一篇康奈尔校报文章。

  *“Bringing in the Sheaves" 的中文版是《收成归天家》。


第八章

  *“——为什么要打仗”“——打仗是政府的命令”的对白来自于一则民国时期控诉战争的报刊文章,原文是母子问答。

  *“花猫”:受齐燮元乳名“三猫”启发。小报称这名直系要人“元是一可爱小狸奴也”,虽然齐绝没有这么无辜。

  *晏甫良后文提到他听过《战太平》。他听的是这一段:叹英雄失势入罗网,大将难免阵头亡。我主爷洪福齐天降,刘伯温八卦也平常。早知道采石矶被贼抢,早就差派能将前来提防。将身儿来在大街上,那旁来了疯婆娘。这一足踏你在地埃尘。你是谁家疯婆女?

  *晏甫良就是在这里知道了苏镜山的贪污。


第九章

  *内特比晏甫良要喜欢小孩。

  *阎县的人有一点歧视北方人。“在床上吃饭”指的是炕。

  *理论上说故事发生的时候内特和晏甫良都不满二十四岁。二十三岁的晏甫良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成一点。

  *本文里的美国人对日本态度大多比较负面。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亲华”与“反日”是一套组合拳。二十年代的日本,虽然经历着所谓的“大正民主”运动,依然被不少西方人视作东亚的最大不稳定因素和潜在威胁。它的日后扩张证明了这一点。“美日必有一战”的论调或许早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就存在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