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李元忠染病去世,他的副将杨袭古被推举为北庭大都护,在杨袭古接任北庭大都护不久,吐蕃国就对北庭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们,杨袭古为了抵御吐蕃国,只得向回纥求援。可是吐蕃这一次发起攻势是有备而来,联合了西域不少的小部落一起进攻北庭,所以北庭与回纥的军队很快被吐蕃联军击败。 贞元七年,北庭大都护府的辖区已经基本被吐蕃所占据,杨袭古的所部军队只剩下两千余人。 杨袭古明白北庭彻底失守了,他再也没有能力收复北庭大都护府了,因此他只得率领残部两千余人逃往安西大都护府的辖区西州城。 由于回纥也在战斗中被吐蕃打败,于是私下与吐蕃求和。 为了能取得吐蕃的谅解,回纥大相颉于迦斯出面引诱准备败逃的杨袭古,将杨袭古当场斩杀。 杨袭古所部两千余人全部被回纥人俘虏,杨袭古的人头和他的军队俘虏被回纥人送给吐蕃国,随着杨袭古被诱杀这也标志着北庭大都护府彻底沦陷。” “这时候,郭昕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向吐蕃投降,二是与吐蕃战斗最后,直至战死。 在这种情况下郭昕选择了继续坚守安西,这一守又守了十八年。 这十八年中安西四镇逐步被吐蕃国吞食,到最后郭昕只能困守在龟兹城。” “关于安西大都护府何时被吐蕃攻陷在史料中没有确切记载,只能推断大约在公元808年左右彻底被吐蕃攻陷,也就是唐宪宗元和三年。 这一年,安西大都护府等来了自设立以来最惨烈的一战。 随着吐蕃国对龟兹城发起总攻,也意味着安西大都护府即将覆灭。” “青年出镇边关的郭昕此已经是垂垂老矣,他自唐代宗时期起出任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历经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四代皇帝,已经镇守安西四十多年,而当初与他一起出征的安西守军也都已经白发苍苍。” “大唐自唐德宗时期起逐渐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那时候的大唐就已经放弃了安西和北庭两大边塞。 可是朝廷放弃了,郭昕、李元忠、杨袭古这些驻防边塞的将士们没有放弃,他们依旧为了大唐坚守着边境。” “最终龟兹一战,白头将军郭昕带着他的白发士兵们全部战死沙场,壮烈殉国。”默了默,李一沉痛道:“自此,安西大都护府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那一群白发兵为了捍卫大唐最后的荣耀血洒疆场,从此安西大都护府彻底从唐朝的管理编制中消失。” “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起设立到唐宪宗元和三年彻底沦陷,安西大都护府存在了168年,书写了大唐的边塞国威。” “少年从军卫边疆,此身只为报国门。壮年生入玉门关,铁血戍边人未还。”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怎敢忘大唐呢? 那是归路,是故土,是几十年的坚守……“】 李世民吧嗒吧嗒的落泪,他总是比较感性,可是当了皇帝之后,人人都规劝他,不许他哭不许他笑不许他肆意张狂不许他放纵爱恨,可是,这也太难受了吧。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幽幽一叹,是怪难受的,算了,就让陛下哭一下吧。
第184章 【“说真的,李隆基被讨厌也真的不稀奇,毕竟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都和他有关系。 作为一个皇帝,能把国家和臣民搞得这么惨,不怪他怪谁。“李一叹气。 “这就是为什么粉黑都不恨不得他早死。 粉丝希望他早点死,死在开元盛世时,他依然还是那个圣明的皇帝。 讨厌他的人希望他早点死,那样大唐依然还能好好的,不用经历安史之乱,不会提早倾颓。 真的,但凡大唐不是从他手里衰落,都不至于让人如此意难平。“】 李世民连连点头,可不是,这李隆基早死早安生。 【“说起来唐玄宗其实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在皇帝中,他的艺术方面的成就也同样杰出。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他富有音乐才华,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他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 他极有音乐天份,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镇,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这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 由此可以看出来哪怕不做皇帝,在其他行业他也能有所成就。 奈何,才华真的不等于人品。“】 “花里胡俏,不好好做皇帝,才艺再多有什么用。”看一个不顺眼的时候对方干什么都看不过去,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愤愤的呵斥。 【“然而无论如此,他终归是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那一撮皇,若是帝王史,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他。” “他在位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作为一个帝王,他的前半生几乎无可指摘。 但是在位后期又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却导致局势失衡,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唐朝由盛转衰,使当时百姓民不聊生。” “他即位前期,励精图治,处处以唐太宗为榜样。 可是做了三十年皇帝以后,“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李林甫”,对国家大事,厌倦起来了,终于导致盛世覆灭。” “有人点评道:“方其励精政事,开元之际,几致太平,何其盛也! 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甚爱,忘其所可戒,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 “性格决命运,而唐玄宗的性格,其实从最初就有所体现,只是最开始他还是压制本性,还能以史为鉴,后来成功让他迷失自己,暴露本性。” “管理员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确实如此。” “诚然他创造了一个政绩彪炳、安定繁荣,在国内外同样取得成就的黄金时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一个限定的时代。 它又被它的创造者一手摧毁。” “创造与毁灭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留下毁誉参半的名声也是他做下的选择。” “总集殊异曰明,他是唐明皇李隆基。”】 总集殊异……一个皇帝身上聚集了极大的差异……这就是他的谥号啊。 唐玄宗苦涩一笑。 李世民冷冷的别过眼,恨其不坚,既然能做到成为一个好皇帝,为什么不能坚持到底呢。
第185章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代改革家王安石。” “说起王安石,我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一个文学大佬,但是说起他改革家的身份,却是后来才知道的。” “小时候以为人物的身份都是单一的,课本上说他是诗人就是诗人,说他是文学家就是文学家,哪里还知道人在不同的情况拥有不同的身份呢。” “文学家是他,政治家是他,思想家是他,改革家也是他。” “人可以拥有多重身份,但是这些身份并不一定谁都能做好。” “但是王安石很厉害,他做得都相当的出色,哪怕是最后变法失败,可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其中“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历史上敢变法的人屈指可数,而王安石也是那极少极少的痴儿之一。” “有人说敢变法的人一定是疯子,因为那是在与世为敌,可是真的如此吗?” “那当然必须不是啊。”李一斩钉截铁道。】 王安石心无波澜并且早就知道自己会变法失败了,正在认真的把要变法的条例重新增改,然后……他眼里闪过一丝冷意,民众基础啊,这次他肯定不会输! 【“不过改革后面压着说,我现在最想说的是王安石人生中不得不提的男人。” “他们相爱相杀,他们互相欣赏又彼此对立,他怜惜他的才华,他欣赏他的志向,他们本该同路而行,但是最后却背地而驰。”】 王安石面无表情,迎着宋神宗看热闹,不是,关心的眼神不得不硬着头皮,很肯定道:“没有,绝对没有这个男人。”想到回家还得和自家夫人还有亲戚朋友澄清一遍,王安石觉得头都大了。 老夫都一把年纪,为什么还要被造这种谣。王安石面无表情的瞪着李一。 李一:cp这种东西,它可以跨越种族性别年龄甚至是跨世界跨宇宙的哦(蜜汁微笑.jpg) 当然,双苏兄弟情也棒极了。 【“没错,这个男人就是苏东坡苏轼!和王安石相爱相杀一辈子的男人舍他其谁。”李一精神振奋道。】 吃瓜中的苏轼缓缓打出一个问号,看见前面有个瓜好像很好吃的样子,走进一看,哦嚯,居然是自己的瓜。 他震惊了,不可置信了,在张怀民打量并且意味不明的眼神下三连摆手,啊啊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张怀民笑眯眯:哎呀我当然知道天幕这是在开玩笑,但是看这家伙的反应很有意思不算嘛。 对,没错,张怀民就是那个张怀民,当然此刻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知名度,正乐呵呵的新认识的小伙伴的瓜,浑然不知道,出来混,人迟早是要还的…… 【“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个人说起来是政治观点不同、学术观点也不同,并且都觉得是对方的不对,但是偏偏又确实的欣赏对方的才华。 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具体可以追溯到苏轼刚出道,啊不是,是科举的时候。 从一开始王安石对苏轼的文章不认同到后来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的某些措施的不赞同,两人多年来好似一直看不上彼此。 结果,当苏轼被好朋友出卖,宋神宗震怒想要杀鸡儆猴的时候,居然是王安石出面保下他的,简直震惊朋友圈了有木有。 要知道当年连苏轼自己都觉得自己要完蛋,给弟弟留下遗嘱了,满朝文武都没有人敢为苏轼说话,而这时候王安石因为变法失利已经被罢相,还是挺身而出,对宋神宗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意思是哪里有在圣明的世道,还杀才人的道理呢?” “听见了吗?人才哎嘿嘿,说好看不上苏轼怎么现在反而就夸上了呢?”】
257 首页 上一页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