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情眼神游离,两股战战:“我、我…我……能不见师父么?” 微言道人恼道,“说甚么蠢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况天穿道长做了你这么久的师父,你早该当祖宗一般供起来!” “可…”易情话说了半截,便忽而心闷气短。他恍然间想起那些在无为观中的光阴岁月。细碎的雨针将天地连绵相织,素丽的女子着一袭雪衣,手持罗伞,在晴蓝的山色里静静地凝望着他,目光悠远而宁静。 他的师父天穿道长,是天下修士最为景仰之人。她的宝术举世无双,可却鲜少有人得知,她无心无情,无求无欲,一颗心如雪砌冰雕。 易情怕极了她。只因施展墨术生疏,他便被师父用伞尖拂了个骨断筋折。他又生性顽皮,爱惹祸,师父有时罚他一日夜水食不进,闭门静思,有时将他打得鼻青脸肿、面庞肿得猴头也似。 微言道人不知他心中所想,拿拂尘柄敲着他脑袋。“别支吾了,你总归还是要同她见上一面的。你去后厨那儿看看迷阵子是否要帮手,给你师父送些出关的食水去!” 听罢微言道人的话,易情极不情愿地踅去了后厨。自打揭了那微言道人画下的幻法符,易情眼中的天坛山便天翻地覆似的转了个模样,恢宏壮丽之景倏然不见。后厨是间低狭的泥房,灶台掩没在一片阴暗里。 看来要给师父送食水,还得他自己动手才成。易情卷起衣袖,方想去清一清灶眼,却忽觉一缕焦香的烟气缓缓飘来,钻入鼻中。 易情好奇地扭头望去,只见得不远处一株白槐下有个艳红的身影。 霎时间,他心中一颤,这座山头上能穿得像只花枝招展的大雄鸡模样的,除了祝阴别无他人。 他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只见得槐树下已然搭起了枣木枝堆,生起了小火。祝阴正嘴角噙笑,手捏削得细长的竹木片,在火堆中翻炙。 “…你在这儿做甚?”易情问道。自打那日祝阴带他看过书堂,倾吐过对他的景仰之情后,他倒也不怎么厌恶这小子了。 祝阴早听见他脚步声,也不惊诧,倾着脑袋笑道:“我在替师兄备午膳。” 易情道:“既然如此,你不如替我连师父的份儿一齐备了罢。你贤惠手巧,做的午膳准比我做的好入口。” “师父…”祝阴垂头,面向火堆,若有所思,“不错,师父近些时日是要出关了。师兄可知她闭关守寂之所在何处?”他抬起手,指向西崖处。 “她就在那处闭居修养,至今已有十年。祝某听道人说,她本先几日便会出关,可却发觉师兄擅离观中,心中动怒,又入了西崖洞中,要过几日方才出来。” 祝阴笑道,“为平师父怒意,届时还请师兄迎候。” 易情犹豫着点头:“我方才回观,去迎师父是应当的。”他想了想,又问,“可你为何不去?无为观的弟子又不是只我一人,你同迷阵子不去么?” 红衣门生微笑:“师兄去就成了。” “为何?” “师兄一个人去,师父便只打断一个人的腿骨头。”祝阴笑容可掬,“可要是两个人去,断的便是两条骨头了。”
第二十章 血雨应无涯 西崖嵬峨陡峭,山风呼啸。 耸峙的山壁上嵌着扇朱红的实榻漆门,紧紧地掩着,里面一片死寂。日光透过渺白的云气,染得山头金鳞鳞地发亮。 这里就是祝阴所指的师父闭关之处。易情慢腾腾地走过去,他今日特地衅沐过一番,用青木香洗遍周身,换上洁净的白袍。他跪在西崖门前,静静地俯身,将额磕在地上。 “忘恩弟子文易情,在此诚心叩见师父!” 他高声喊道,朱红的实榻门却无半分动静。易情又叩了几回首,每叩一回便求饶一次。可直至额前红肿发疼,西崖洞里依然冷寂。 易情跪着蜷身,惴惴不安地想:是不是师父真生了他的气,从此不愿再见他一面? 他并无高堂,自小便是黎阳县里的乞儿,是师父将他从街头秽污之处捡回,将野狗似的他抚育成人。师父替他裁布缝衣,教他念书写字,带他去街头看人弄丸投剑、耍百戏。他从师父那儿学到了人间百态,可师父却像一块难化的顽冰,清丽的面上从来无甚表情。 那时易情年纪尚小,会时常跑到她书斋窗下,攀着窗棂往里头丢捉来的蝈蝈、扮鬼脸,她正在翻阅道藏,从案上信手拈起茶杯,将热茶泼了他满头满脸。易情不服气,乘机跑入她卧房中,拿墨汁将衣桁上的雪衣染得漆黑,师父便倒提着他,将他脑袋浸在乾坤袋套里,要袋里锁着的几只算袋鱼围着他喷黑水。 易情对她既爱且惧,将她奉作神明仙子,可她肃冷无情,兴许只将易情当作一块在街旁随手捡来的石子。 十年前,师父便已入天坛山深处闭关学道,而他却猝然离观,未得与她再见一面。 先前听祝阴如此一说,易情心里却涌起一股复杂思绪:真是稀奇,如师父那般冷心冷面的人,竟也会为自己离观而艴然不悦么? 易情静跪了许久,额头静静地抵在坚实的岩地上。三足乌从他的襟领里费劲地钻出来,在他头顶飞旋了几圈,哑声叫道: “你在这儿跪甚么呀,浑小子?” “我在叩见师父。”易情垂着头,轻声道,“十年前,我擅离门中,惹得师父火恼。我现在跪在此处,等着她回心转意,从西崖洞里出来。” 三足乌奇道:“那肥得流油的胖老头儿不是你师父么?你究竟有几个师父?” “你说的是微言道人么?”易情道,“他是吃闲饭的。” “那眼皮耷拉、成日睡不醒的小子呢?”三足乌似是还不大认得全观里人物,好奇地发问。 “你说的是迷阵子么?他是睡大觉的。” “那着一身红衣,成日里阴险坏笑的小子呢?” 易情道:“噢,你说的是祝阴罢。他…他……他是来服侍咱们在观里吃闲饭、睡大觉的。” 三足乌高声叫道:“呸,你净说瞎话!咱们不是他祖宗,他才是咱们祖宗!”说着,便忽地扑飞入易情的怀里,扬起鸟臀|眼泪汪汪地给易情瞧,“你留我在茅屋里睡觉的那几日,你那阴险师弟将我捉了去,串在竹片子上烤!” 经它这么一叫,易情隐约想起前些日子他在后厨边偶逢在槐树下生火的祝阴。那时祝阴确是面上噙笑,在火堆中翻来覆去地炙烤着某物,火光间焦香四溢。他走得匆忙,没发觉被穿在竹条上灼烤的竟是三足乌。 “兴许是你生得秀色可餐,他对你觊觎已久,要折你一只无用的腿儿来吃…”易情幸灾乐祸地笑道。 乌鸦叫道:“要不是老子是金乌,早身经火淬,现时便该被烤得外焦里嫩啦!”它可怜兮兮地拿羽翅拂着臀毛,“你瞧这儿,都烤黑了。” 易情看了看,他觉得三足乌浑身上下都黑。 “老子好心告诉你,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三足乌伸喙,揪起他的前襟,“他心眼坏透了,你得离他远点。凡他所言,半个字都不能信!甭管你那不见踪影的师父啦,咱们得跑离天坛山,离那姓祝的小子越远越好!” “嘘,嘘。”易情挥手,出声撵它。“我在师父门前跪着呢,别打扰我。” “你不信我!”三足乌尖叫。 易情瞪它:“我若信了你,你能如咱俩初见时许诺的那般,带我飞升入天廷么?” 三足乌忿忿地飞走了,它知道易情一心挂记着那十年不曾谋面的师父,早将其余事儿抛诸九霄云外。 烈日高悬,暑气蒸腾,四野笼罩于炫目白光之间。易情在西崖门前跪了十日,跪得唇焦舌燥,头昏目眩。 西崖门纹丝不动,他师父未从门中出来。 易情被日光灼得浑身火烧似的发烫,扑到滚热的实榻门前,拍着铜环一声叠一声地大叫:“师父,易情回来了,您就原谅他不辞而别之过,见上他一面罢!” 他喊得嗓子干裂,满口血腥味,却未得回音。 微言道人偶尔上西崖来寻些可烹炼的金石,见他蓬头垢面地在溪河边大口啜饮甘美山水,活像只从阴曹里爬出偷生的恶鬼,便大惊失色,问他缘由。 易情诚实以告,并问他道:“道人,师父真是对我动了怒气,不愿见我么?” 胖老头儿捋须道:“咳,前一月她确是从崖洞里出来过,见了咱们观中的败落光景,又不见你在这儿,便当即返身回洞中,把门锁挂上了。” 易情的心似是提到了嗓子眼。他沉默片刻,小心翼翼地发问:“师父的神色…如何?” “面无表情。” 果然如此,还是他所熟知的那个师父。易情微吁一口气。 “依道人之见,如何能让师父消气?” 微言道人叹道,“道由心学,心诚则灵。你若是表现出一番谢罪诚意,兴许能打动你那铁石心肠也似的师父,让她现身。” 于是易情又在西崖洞前跪了十日。这十日里,大雨滂沱,风雨如晦。溪河里掀起搅浑黄沙,犹如狂嗥黄龙。铺天雨声有如百万行军,将河边芦苇打得蔫软退溃。 他跪倒在西崖门前,浑身湿透,手脚石头一般冰冷。门洞上嵌着的两页厚门纹风不动,毫无声息。 易情在滂沱暴雨里跪着,一遍又一遍地高声向洞中谢罪。他的身子冷了下去,可额上却烧了起来。他没把自己跪成石头,却跪成了一朵棉花。 冷雨冲去了他的气力,他在高热间混沌地想,为何师父不肯见他呢?是因为他生性顽劣,无可救药?还是因为他不告而别,伤了同门情谊?纷乱思绪缠结在心头,仿若孳生的藤蔓。 易情一连跪了一个月。 这一月里,天坛山上时而风和日丽,时而狂风骤雨,云气瞬息万变,可易情跪着的模样却始终如一。他偶尔从左近之处吮几口泥水,捉几只地龙、小虫儿来充饥。 西崖洞里的那人始终未给他回应。下西崖时他蓬头跣足,摇摇欲坠,浑身污秽,已然不似常人。他饥渴难耐,困病交加。下山的夜半里还发起了烧,魂儿似被抽去了半截,人只会虚弱地从口鼻里呼出灼热吐息。于是他软绵绵地站起来,又骨碌碌地从山阶上滚了下去。昏昏沉沉地睡了片刻,易情睁眼。眼前像有一团杂着金星的乌云,翻腾汹涌。他既望不清天,也看不见地,脊背上传来强烈的擦摩感,他如一只破麻袋般在山阶上拖曳。血流得多了,他口渴得厉害,四体软如棉絮,醒来时满心茫然,不知自己昏厥了多久。 睁开双眼,他望见灰败蒙尘的茅顶。他被人拖回了自己的茅屋,躺在厚衾里。祝阴着一袭红衣,坐在他身边,静静地朝他微笑。 “我…昏过去了么?”易情呢喃道,发觉自己的嗓子有如涸泉,嗓音沙哑。
265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