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余年来夏翊清第一次踏入福宁殿的寝间,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斜靠在软榻之上满脸倦容的模样。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天家是真的老了。天家只比小叔大一岁,可看上去却老得多,甚至比晟王和驰骋沙场的许公都要显老。想来这二十多年的国事操劳,耗费了他许多心血。 想太多容易老,真的不是小叔随意说说而已的。 夏翊清走到榻前行礼,天家缓缓睁开双眼,道:“翊儿来了,坐。” 夏翊清规矩地坐在下方的圆凳上,未料天家却稍坐起了身子,招呼道:“坐榻上来。” 夏翊清起身又行过礼,方才坐于榻上。 天家缓缓开口:“见过元邈了?” “是。”夏翊清恭敬回话,“送走他后进宫来的。” 天家问:“他同你说什么了?” 夏翊清道:“无非是一些无聊的事情。我既不想认他这个不知有多远的表哥,也并不关心西楚朝堂上那个太子和其他兄弟怎么争权夺位。” 天家听后笑了笑,道:“难得看你表现出好恶来,你很不喜欢他?” “父亲恕罪。”夏翊清道,“儿确实不喜欢西楚人。” “你要是没有这一半元氏血脉就好了。”天家这话说得意味深长,夏翊清自然听得明白,但他只是回答道:“如果儿没有这一半元氏血脉,这些年来也就不会连番中毒遇刺,若非魏氏败落,儿如今还活在惶惶不安之中。今日元邈来见儿,装出一副无辜无知的模样,甚至还在探究恭敏贵妃当年是否真的将东西留给了魏氏,所以儿才觉得厌烦。” 天家听言沉默片刻,轻声说:“这些年,委屈你了。” 夏翊清摇头道:“儿没有觉得委屈,只是觉得遗憾。” “遗憾什么?” 夏翊清苦笑一下:“若恭敏贵妃当年真留下些许东西,儿还能有所寄托怀念。可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连那颇有西楚风格的盒子都是留给魏氏的,所以儿觉得遗憾。” “你生母……”天家仿佛陷入了长久的回忆,“她很漂亮,也很聪明,其实你生得很像她。小时候更像她一些,这些年长大了,眉眼轮廓有了些男儿的俊朗,倒是更像我了。” 夏翊清低头不语。 天家道:“还好当初听了你的建议让卓儿接待西楚使团,不然看你这个样子,怕是要烦死了。” “若父亲命儿接待,儿自然会尽心办事。”夏翊清依旧恭敬,“接待使团是国事,儿不会夹杂私怨在其中。” 天家摆手:“不说这个了。倒是有件事要问你,昭文阁的袁徵,你对他有何评价?” 夏翊清斟酌片刻,谨慎答道:“儿觉得他是个好人。” “好人?” “是。”夏翊清解释道,“儿跟他一起共过事,他待人以诚,懂礼守节,不迂腐也不世故,确实是个好人。” 天家:“你对他评价颇高。” 夏翊清连忙说道:“昭文阁囊尽天下大才,袁徵不过二十出头便获封昭文阁学士,必然是天家看重之人。” “确实。”天家轻轻颔首,“去后宫看看长纾和端贵妃,不必在这儿立规矩了。” 夏翊清起身行礼,规矩地退出了福宁殿。 往后宫走的路上,夏翊清思绪一直未停,福宁殿里藏在龙涎香下隐隐的药香让他意识到昨晚即墨允并非夸大其词,天家身体确实有恙。可按照自己的观察,天家并没有病得那般严重,有杜广白和泽兰在,怎的还会让他现在就起了立遗诏的心思?若是有机会能亲自诊脉,或是看到脉案就好了。另外一边,他不知道天家突然提到袁徵是何意,这话说得没头没尾,一时间他也猜不透天家在打算什么。 夏翊清边想边走,很快就走到了慈元殿,给皇后请过安后就往后面去看望长纾。 长纾如今已经能将将坐住了。夏翊清逗着乳母怀中的长纾,难得地放下了心中思绪,没一会儿泽兰就进了来。 “四大王。”泽兰行礼。 夏翊清道:“代内人来得正好,我这几日身上不太舒服,自己诊脉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原本想着请太医的,既碰上了就让代内人给我看看可好?” 泽兰应声,让乳母女使们暂时退到殿外候着,待众人离开后,泽兰低声问道:“大王刚才示意奴过来,可是有事?” 夏翊清压低了声音说:“我刚从福宁殿来,你可知天家怎么了?” 泽兰犹豫片刻,回话道:“其实自宥王那事之后天家身体就一直不大好,怀勤太子薨后,杜院使请脉的次数就更多了。前几日天家还在娘娘这里晕倒过一次,虽然后来很快醒来,不过……脉虚而细,还隐隐有浮散之感。如今是用药提着,所以面上暂时还看不太出来。” 夏翊清自然知道这脉象意味着什么,他轻轻叹了口气,问:“那嬢嬢知道吗?” 泽兰点头:“知道。皇后娘娘没说什么,只是让奴和杜院使尽力照顾,也叮嘱了不要让公主们知道。” “那依你看,还有……多久……?”夏翊清终是问出了这句话。 泽兰沉默良久,轻声答:“拼尽我一身医术,最多能保三年,不过四大王应该清楚,这是怎样的三年。” 夏翊清呆愣片刻,他自然明白————人虽活着,但只能躺在床上,起不来身,每天清醒时候甚少,只有气息但没有意识地活着。 泽兰心中不忍,劝道:“大王什么都懂,那些安慰的话对你也没什么用。但是还请大王放心,奴一定尽力。” “天命如此,不必强求。”夏翊清缓缓地说,“医者虽能治病,但不能逆天改命,我明白的。” 夏翊清又陪了长纾一会儿,便往承乾宫去了。承乾宫不是那些年清冷且无人问津的临月轩,端贵妃每日都要迎来送往,还要防着那些藏在暗处的算计,不过确实正如端贵妃自己所说,她当年护得住年幼的夏翊清,如今也能挡得住后宫中的这些手段。 七月中,南境捷报,战乱已平。随着军报回京的,还有两封家书,一封送往公府,而另一封则送到了寭王府。 夏翊清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和一根已经枯黄的狗尾草。 许琛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带兵,如何解了围城,骁骑卫如何勇猛,以及南凉的轻骑如何不堪一击,被长羽军打得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夏翊清觉得此刻已能看见许琛横刀立马于阵前的英勇模样。 最后,许琛写道:“走时匆忙,未带纸笔,原是随手折了一枝狗尾草教木鹞带回,未曾想一日百里,木鹞竟也不肯归家了。这木鹞暂且留在我身边,待我回朝时再亲自交还与你。” 夏翊清用指腹轻轻抚摸过落款处那潇洒的“琛”字,仿佛此刻正摸着那人的手一般。他将信和狗尾草小心收好,提笔写了封回信。 一刻钟后,夏翊清打开书房的门,将回信交给等在门外的归平,问道:“他可有受伤?” 归平摇头:“没有,郎君一切安好。” “辛苦你了。”夏翊清拍了拍归平的肩膀,“天家今日已准了霍与韬让知白协同重整布防的奏请,这次他要到年底才能回来,南境潮湿,你们都得注意些。他冬日里也不爱穿厚衣,在城里便算了,在那边你们可不能再由着他任性。这次回去给他带些厚衣,我也准备了些常用的药,全都做成了药丸,方便你带回,一会儿让安成拿给你。” “是,多谢大王。”归平低眉顺眼地说道,“大王可还有别的吩咐?” 夏翊清:“没什么嘱咐,你们注意安全,好好回来就行。” 归平行礼:“那我就先走了,大王也多保重。”
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 铁火 开宇二十二年七月,两府连下诏书。 平宁侯许琛军功核准,十转,赐上护国。 永嘉宸公主封楚国。以「昭文阁学士、左宣奉大夫、左谏议大夫」袁徵为银青光禄大夫、驸马都尉,选尚永嘉宸公主。袁徵留昭文阁学士官,留谏议院左谏议差遣,赐住公主宅。 明嘉公主进明嘉宜公主;寿春公怀清,进莱阳郡王,出阁,判宗正寺;七皇子堇清授雍国公;八皇子徖清授兖国公。 宏王卓清,判临越府尹。 寭王翊清,加封“祐渊”,赐平章军国事。 这旨意让满朝文武都摸不着头脑———— 如今东宫无主,若说天家属意寭王,却未明封太子。可若说天家不属意寭王,却又将仲渊国号加在亲王封号之上,是极致恩赏。平章军国事是正经参政的差遣,位在宰相之上,三日一朝,与宰执共同参议政事。 寭王得了个让所有人都不明所以的封赏,他自己倒依旧是恭谨。对各位尚书宰执都尊敬有礼,完全没有端着架子,也不曾随意置喙国事,竟像是去虚心求教的。 七月二十三,南境,长羽军营。 一名男装女子端着汤药进入帅帐,平留快步上前接过药:“表姑娘怎的还亲自端药来了,叫我去取便好。” “我来看看琛表哥,他今天醒过吗?” 说话的正是许琛的表妹孙翥。孙石韦以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给孩子启蒙,将自家长女教出了一身绝佳医术,刚过十岁便送至京中济世堂跟随坐堂,闲暇时又与长公主一同习武,学了些防身功夫,及笄后便辞了父母外出游历。 此次孙翥行至广南路,正碰上边境大乱,伤民众多,她便换上男装入惠民署照看伤民。后因医术出众被征调到伤兵所救治伤兵,没过几日便被亲自来伤兵所找郎中的归平撞见,立刻将她请回了帅帐。进了帅帐孙翥才知道许琛受了重伤。 时间倒回至七月初二。 南凉骑兵撤退后,许琛带领骁骑卫小心清扫边境。这一战中南凉使用了一种名叫铁火的武器,自带引信,触碰便炸,仲渊军队因此吃了不少亏。因都亲眼见过铁火威力,是以骁骑卫十分警惕。 在接连清扫出几十枚铁火后,许琛便让骁骑卫原路撤退,却没想到许琛的战马不慎踩到了一枚深埋的铁火。战场历练让许琛对危险有了预感,在战马踩入陷阱之后许琛本能地闪身飞离马背,然而那并非是一枚铁火。许琛躲开最致命的第一枚铁火,匆忙之间却来不及调整方向,被第二枚铁火震飞。 巨大的冲力袭来,让许琛周遭安静下来,耳畔听不到一丝声音,也未觉得有一丝疼痛。 好困……许琛觉得眼前暗了下来,周遭事物飞快回溯,而后耳畔响起一个还有些稚嫩的声音:“别睡!知白你醒醒!别睡!” 黑暗之中,他仿佛看到了儿时的夏翊清,一身深青色长衫,一手举着银针,一手焦急地拍着自己的脸:“知白!坚持住!不能睡!” 许琛又闭上了眼,心里想着,是那年上元节啊…… “醒醒!快醒醒!不能睡!”夏翊清的声音一下下敲打许琛,他再次睁开眼,眼前一片光亮,视线逐渐恢复,眼前竟是平留与归平。
193 首页 上一页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