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吴夫人,孙策对吴夫人不仅有对母亲的敬爱,更有对智囊的信任。凡是遇到了大事,必定要与吴夫人商量,言听计从。 而在多年后,当孙策回顾自己戎马征战的一生之后,也不止一次地赞叹吴夫人与周瑜的智慧,感慨那时的自己做了正确的抉择。 其实,孙策若是有幸一窥三国的历史,或许就不会对吴夫人的想法感到惊讶了。 因为,在真正的历史上,吴夫人的谥号为“烈”。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 文心武胆皆堪赞,智慧如星照乾坤!
第137章 我想做个好人 高顺初到战俘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在高顺的想象中,所谓的战俘营应该和监狱类似——建在深深的半地下室里,阴暗潮湿,十几个大男人被关在一间窄小的牢间中,吃喝拉撒都在一处,苍蝇与蚊子齐飞、老鼠与蟑螂一处。 可是现在,他却被带到了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子中。虽然还是十几个大男人共处一个房间,但那房间总的来说还算宽敞,除了睡觉的大炕之外,竟然还能摆得下几张小案、数个坐席。 恐怕许多贫农百姓,住得还不如这里。 关于住所的感慨还没完,吃的方面又给了高顺狠狠一惊。在这战俘营中,吃的东西虽然算不上多好,但至少麦饭管饱,而且每天早上都有一整个水煮鸡蛋可吃。 高顺盯着那颗圆润光滑的鸡蛋半天没回过神来,这样的东西,就是拥有上百亩田地的富裕农户也舍不得天天吃,刘备居然给他们这些战俘天天供应!刘备是疯了还是傻了?他嫌弃自己的粮食太多了吗? “傻愣着干什么呢?还不快吃!”一个皮肤略黑的男子伸手在高顺面前晃了晃,嬉皮笑脸地道,“新来的吧?别吃了一颗鸡蛋就感恩戴德的了,这些可都是有代价的。” 这个男人叫杨立,自称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中层将领,在刘备与董卓大战之前的小规模冲突中被俘虏,送到了战俘营中。 “代价”这两个字深深地扎痛高顺的心。他警惕地盯着桌上的鸡蛋,就像在看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巫蛊。但几息之后,他又自嘲的笑了起来。 他如今是战俘,身在刘备的战俘营中,早已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刘备就是让他倒贴钱给出代价,他也无可奈何,更何况现在还有鸡蛋吃呢?真的算起来,他都占便宜了,又有何可惧怕的呢? 想通了的高顺三两口就将鸡蛋吃光,再喝上一大口放温了的开水,心满意足的打了个嗝。 鸡蛋,真好吃呀。 很快,高顺就知道了杨立口中的代价是什么了。 是读书学习。 对于那些看见文字就头疼的大老粗来说,这的确算得上是一件苦差事。但能够坐在干净整洁的茅屋里,不怕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可以拿着书卷学习经典,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在受苦呢? 高顺虽然出身行伍,是个大老粗,但也打从心底里羡慕那些读书立说、出口成章、下笔如神的学子。 小的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后来靠着军功混了个官当,有了点闲钱,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读书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如今做了战俘,居然还能正儿八经地读上书!这番际遇,是在是令人感慨万千。 于是高顺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认真的学习起来,很快就成了整个战俘营中最勤奋的人,成绩也水涨船高。 高顺学着学着,却渐渐地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战俘营中学习的科目,除了最基础的识字开蒙之外,并没有时下流行的儒家六经,也没有其他百家。 他们学习的,据说是刘备亲自编写的教材,主旨只有十二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每个词都是一个小专题,里面穿插了许多古代小故事,并附带百家经典中对其的相应解释描述。 等一等!刘备为什么费那么多功夫给战俘们教这些东西?他难道不该分析利害关系、威逼利诱,让战俘快点归顺吗? 高顺拿着书卷,苦思冥想了许多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勉强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刘备他,可能只是想单纯地让战俘们变成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人。 好人。 高顺心中感慨。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个词语了。在他的人生中,好人往往代表着软弱可欺。在胡人劫掠的并州里、在厮杀搏斗的战场上,好人往往都活不长。 他高顺,并不想做好人。 不管高顺心里是怎么想的,战俘营里的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除了每天的学习之外,战俘们每天还需要在营地里扫地洗衣、挑水做饭,每过七天还要被带到外面的田间地头完成各种劳动任务。 初次劳动的时候,高顺被分配去田里除草。高顺原本是穷苦人家出身,小时候也做过这些活计,按理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可惜他当兵当了十几年,手里的功夫早就生疏了,一锄头下去直接将田里的麦苗给锄断了。 带人出来的战俘营营长当时就呼吸一窒,一边给出田地的老乡道歉,一边赶紧给高顺另外分配了一个劈柴的活计。 这下子,总算是专业对口了。 高顺砍人十几年的经验立刻得到了最大发挥。他将木柴摆在墩子上,扎下马步、腰马合一、看准方位、举斧便劈,呼吸之间便有块块木柴分崩离析。劈得极均匀、劈得极精巧,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句“这活干得好”。 高顺见了,自己心里也高兴。大部分从心理来说,是希望自己的劳动取得成果、得到他人认可的,从而获得成就感。既然自己劈柴劈得好,那就继续劈下去。 高顺手起斧落,唰唰唰很快就劈好了好大一堆木柴。 杨立更在旁边,一边拖拖拉拉地劈着柴,一边不住地说:“行了行了,又不是自己家要用的柴,干嘛这么卖力?再说了,咱们以前可是校尉,是管着好几百号人的大官,怎么能干这种活呢?” 高顺不理他,自顾自地劈着柴,一如既往地卖力用功。 高顺很不喜欢杨立。 原本看在杨立是曾经董卓麾下的将领,算是盟友,对他还有些尊敬。但在战俘营中相处久了,他发现杨立这个人不仅偷奸耍滑,而且品行不端。 有一次,众人外出劳动。杨立趁着管理的人不注意偷溜到附近的村子里,意图强行侮辱小姑娘。要不是管理人及时发现,恐怕小姑娘这辈子就毁了! 当时,管理人气得双眼通红,高高地举起了拳头。但因为战俘营的规定,看守管理人员不能体罚关在里面的战俘,因此管理人哪怕已经气得面皮胀红,那高高举起的拳头也始终没有落下去。 当时高顺就在旁边。虽然战俘营里也有战俘之间不许打架斗殴的规定,但他反正都是战俘了,不怕丢工作。穿鞋的怕光脚的,他这个同样光脚的不怕! 于是高顺当即冲了上去,将杨立狠狠地揍了一顿。 事后,他果然被罚了两天禁闭。但他一点也不后悔。 杨立也被罚了十天禁闭。 但杨立这人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长的,经过这件事之后非但没有怨恨高顺,反而常常跑到他身边转悠,各种没话找话地聊。但高顺一次都没有搭理过他。 高顺来到战俘营几个月,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着。战俘营每个月有一次谈话,会有外面的人来查看里面人的情况,询问是否愿意归顺,以及宣布下个月的人员去向。 高顺每次都拒绝归顺。 但这一天,又一次外出之后,高顺改变主意了。 这一次的外出和以往不同,不是劳动而是参观。他们一行人被带到了襄平县城附近的一座村庄里。 在那里,他看到了轮转不停的水车,给长势喜人的田地源源不断地带去清水;他看到哪怕是最贫穷的农户,家里也有满翁的储粮;他看到生病的村民不用跑远不用花费太多钱财,就能够缓解病痛;他看到垂髫的孩童在田间地头背诵着圣贤的话语,用树枝石子书写着传承千年的文字。 还有村庄中的造纸工坊,高高耸立的烟囱喷出的是富裕的气息。 还有远方送来的家书物件,包裹中收起的是劳动得来的幸福。 还有县城外、梁水上那新建起来的桥梁,那宏大的让人不由地觉得自己渺小如虫的伟大工程,更是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无尽希望! 那一刻,高顺的心脏剧烈的颤动起来。他是个粗人,不能够用文雅的词语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感情。 但他知道,他的心中就此牢牢扎下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他要归顺刘备! 从那一天起,高顺开始在心里默默地计算日期。终于盼到了外面人来谈话的日子,高顺仔细整理好了衣冠,精神抖擞地站了出来。 “高顺……”外面人翻动着手里的名单,开口道。 高顺心里激动,立刻道:“我愿意归顺。” “你可以拿路费回乡了。”外面人接着道。 刹那间,整个空间都安静了下来。高顺和外面人互相看着对方,大眼瞪小眼。 “我、我……我想归顺刘将军……嗯,现在还来得及吗?”高顺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争取着,“我是说,我不要路费,也不要回乡。我想就地加入刘将军的队伍……不,我想去雒阳……不,我去哪里都可以……” 好半天,高顺终于捋顺了呼吸,一口气道:“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我想归顺刘将军,为他征战。” 说完,高顺便两眼期盼地望着外面人,生怕对方说一个“不可以”。 外面人手拿名单,目瞪口呆地望着高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当然可以。高将军的陷阵营声名在外。刘将军能得高将军相助,实在是一大幸事。高将军既有此意,请在屋内稍等片刻,之后我再来寻将军。” 高顺点了点头,终于放下一件心事,姿态放松地站到了一旁。 外面人又继续点名单:“杨立。先已查清,在董卓踞雒阳之时,杀害平民十二人,强行侮辱良家妇女五人,抢劫百姓钱财共计两万三千五百二十钱。被俘改造期间,还侮辱良家妇女未遂一人。按照大汉律法,押入大牢,三日后问斩!” 说完,便有两名卫士将杨立押住往屋外拖。 杨立顿时急了:“我愿归顺刘将军!求刘将军饶我一名!” “归顺也没用!你罪大恶极,刘将军不会要你的。” “我不服!凭什么高顺就能归顺,而我不行!谁带兵打仗不杀人抢钱玩女人,他高顺就那么干净吗?” “不好意思哈,高将军就是那么干净。经过我们严密的调查,高将军的环首刀只针对战场上的敌人,从未对百姓做下过一件恶事。”
142 首页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