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秦又不是始皇帝一个人的帝国,它也汇聚无数人的心血,李斯相之,李斯相之啊…… 说起大秦,说起始皇帝,如何能离得开李斯呢,你可能不知道王翦,不知道蒙恬,不知道大秦的其他文武百官,但是你一定不会不知道李斯。 这就是李斯在大秦帝国留下的痕迹,在青史留下浓厚的一笔。“】 李斯心中动容,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世人居然将他放在陛下身侧,视为最重要的相辅。 “李斯有愧。”他长长一叹。 秦始皇想起君臣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是征战六国还是统一后推行政策,每一次都要经过无数争执辩论,利益纠纷。 而从始至终,李斯都是他最锋利的利剑之一,是他在这漫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战友。 因此,他对李斯一直信任有加,优容厚待。 想到这里,嬴政的目光一冷,可李斯就和他的母亲一样背叛他。 分明那些年在赵国,他们母子都一起渡过去了,可是回到大秦,她反手捅他一刀,这算什么呢? 而大秦就是他的命,他若是死了,大秦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李斯毁了大秦,就是毁了他一生的心血。 嬴政阖目,他不能原谅背叛他的人。 李斯有功,也有过,他不杀他,也允许他终老,可是…… 他们之间的君臣之谊就到此为止吧。 【“说起来,李斯也干过和范雎类似的事情,但不同的是范雎搞的白起是秦国不可或缺的大将,而李斯搞的韩非却始终惦记着韩国,不愿事秦,所以韩非死了于秦国并无太大的影响。 尽管并无实质的证据证明是李斯弄死韩非的,但是史载多有猜测,那么这里边多半少不了李斯的手笔。 但无论韩非的死和李斯有没有关其实系都无所谓,因为秦王嬴政再欣赏韩非,也不可能为韩非之死大动干戈。” “这当然是很简单的道理,韩非再好也不是自己的,李斯再糟糕也为秦国兢兢业业立下功劳,为了韩非而伤李斯之心,这是嫌李斯太忠心了吗?进一步来说,会让多少人觉得唇寒齿亡呢? 所以,傻逼的事情政哥肯定不干啊。 相反,要是韩非活着真的妨碍秦国的统一大业,第一个要杀他或许就是政哥了 。” “所以哪怕政哥真的罚了了李斯,那也不是因为李斯谋害韩非,而是因为李斯擅作主张,在他还没有决定如何对待韩非就擅作主张,非人臣之道。”】 李斯尴尬的咳嗽两声,目视前方,当做没有听见。 战国时期 荀子低低一叹,他的弟子不少,他知道他们往后会去各国,也许相互为敌,但是因争权夺势而杀害师兄弟……过了。 【“大秦的道路是坚定的,它在尝试中走向一个未知的方向,摸索着前进的道路,而这其中李斯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时光荏苒,随着始皇帝的落幕,也宣告大秦的末路。” “在政哥死后,李斯和赵高合谋立公子胡亥为皇帝。 秦二世登基后,大肆征发徭役,将百姓的生活推向水深火热。 此时的秦朝危机四伏,李斯等人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共同劝谏秦二世,但是秦二世昏庸无道,下令将李斯等人逮捕入狱。 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后来赵高借机说李斯父子谋反,对李斯进行严刑拷打,最后酷刑之下被迫承认谋反。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处以腰斩,株连三族,他的儿子虽然有幸逃脱,但是之后被项羽斩杀。 李斯之死,宣告一个时代的彻底落幕。 也许,在始皇帝死时,大秦也随着春秋战国一起消失了。“】 刘邦肃然,敬畏。 他眼看着大秦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眼看着秦始皇风光无限,心中动容之下喊出“大丈夫当如是。” 可他也眼看着大秦一点点走向末路,最后轰然倒塌。 那样的伟大,也那样的易碎。 治国之道,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大汉是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他在大秦的基础上一点点的探索,对的错的,或对或错的,只要看起来适合就试一试。 这是一门他从来没有接触的学问,他小心谨慎的学习,试图走出自己的风格。 刘邦微微一笑,至少大汉四百载不是吗。 【“说起来,李斯一直以来奉行“老鼠哲学”,他认为人和老鼠一样,平台和环境很重要,他一直也奉行这一哲学,可是最后他却忘记这一点。 他迷失在成功里,他追捧权利和地位,心里没有真正的公正。 在秦始皇去世后,他与赵高狼狈为奸,伪造遗书,逼迫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始皇幼子胡亥为皇子,企图控制幼皇子,获得更大的权利。 于是在他与赵高发生利益纷争,反而被赵高被害入狱,在狱中严刑拷打,被迫承认谋反,最后被腰斩。” “在政哥手下的李斯大放光芒,可是他却忘记了,当年他为什么弃六国而选秦国了,忘记当年看见不同老鼠不同处境的感慨。 他习惯了成功,以为自己可以掌控局势,于是弃扶苏选胡亥,做出和当年的自己截然相反的选择。 他的失败一点都不让人惊讶。” “选择扶苏,他也许不会被重用,也许没有以前的荣华富贵,但是凭着扶苏的宅心仁厚,他和家族的结局也不会太糟糕,这大概就是一动不如一静吧。 扶苏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至少不是那么差呢。“】 扶苏在认真的翻看法家的学说,哪怕他从小学习,了如指掌。 他想找一条法家和儒家能共存的方法。 【“他为大秦鞠躬尽瘁,最后也是他毁了大秦。 他是千古名相,也是遗臭万年的奸臣。 他有着非凡的才华,也被权利熏心。 他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却也是他违背始皇最后的命令。 他没有从一而终,但是他为后世留下无数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最后只能说,这个世间,他来过,走过。 他是大秦丞相李斯。“】
第163章 【“在群星闪耀的历史上,出现很多的英才,人们总会争论,谁是最厉害的谋士,谁是最厉害的武将,谁是最厉害的诗人,谁是最厉害的皇帝等等。” “尽管因为时代不同,加上各种因素,所以难以辩论出谁之最,但总有极少数的人,可以近乎无争议的排列前序,例如李斯、萧何、诸葛亮,也例如吕布、关羽、赵云等。 而在煌煌青史之上,以神勇而著称,千载以来也无人能超越的,也有一人。“】 刘邦心神一动,若论神勇的话,他还没有见过比那个家伙厉害的。 韩信饶有兴趣道:“项羽?”虽然是手下败将,但是不得不说,他们俩是不同类型的主将。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他就是项羽。” “按理说呢,其实我是不怎么喜欢项羽的。 但是,在秦末,项羽是不折不扣的绝对主角之一。 说起秦末乱世,就无论如何也避不开项羽其人。 他优点分明,缺点也分明,是爱憎都很剧烈的那种人。 胡亥折腾的天下大乱后,如果说谁有可能重新统一天下,十个人,九个半都会说是项羽。 这就是他当时的威名和声势。” “项羽可以说是整个秦末最耀眼夺目的豪杰之一,比之他的气势,刘邦咋看之下是远远不如的。 说来也奇怪,上善若水这个词和刘邦是一点也不搭配,但是一旦把刘邦和项羽对比起来,就会发现,在项羽这轮灼热的骄阳下,刘邦是那么坚韧,竟也保持自己,独自盛放。 不为骄阳所灼伤,而在无人之际肆意绽放,刘邦也有自己的风骨。“】 刘邦认真点评,“有点恶寒。”天幕你的修辞手法不太离谱。 吕雉欲言又止,好吧,行吧,你开心就好吧…… 风骨这个词,和陛下是不怎么搭的。萧何莞尔,可是能屈能伸,谁说不是一种本事呢。 【“想说刘邦离不开项羽,同样的,说起项羽也离不开刘邦。 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个是曾经最有可能夺取天下的人,一个是最后成功夺取天下的人。 这样的交际,如何能撕扯开呢。” 李一平淡道:“尽管最后项羽作茧自缚,让刘邦捷足先登,进入咸阳,最后更是惨败自刎而亡,但若因此将他定义为简单的失败者,那必然是不对的。” “在楚国覆灭时,他被带离故土,颠沛流离。 项家潜伏时,大秦是最鼎盛之时,但是他们生生忍了,暗地做准备。 机会真的是给有准备的人,这话是真的没错。 胡亥的上位,给了六国余孽卷土重来的机会,于是项氏一族趁势而起。 而项羽就是项氏一族直杰出的人才。” “可能连上天都想再磨砺一下华夏大地吧。 在秦末同时诞生了项羽和刘邦。 如果说大秦是一道红线,把历史以大秦为线划分为两个阶段。 那么项羽就是秦以前的旧人,刘邦是天下一统后酝酿出来的新人。 项羽把曾经的七国之人分得很清楚,而刘邦眼里,只要是人,就可以是自己人。 一个代表春秋战国,一个代表大一统。 所以要以大秦覆灭才能彻底了却春秋战国的一切,让天下人不再纠结曾经的恩怨恨恨。 因此来看,大秦都忘了,项羽这个春秋战国最后的“余孽”,又如何能不死吗? 从这一点来看,项羽的失败是注定的。” “将旧时代的一切都扫进历史的坟墓,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哪怕这个代价是以新时代的开创者的血肉筑就。 尽管令人悲切而痛惜,但是历史前进的车轮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 无论啊项羽还是谁,哪怕是始皇……“】 嬴政下意识蜷缩手指,眼神微黯,转眼又锋利无比,他这个人是最不信命的,如果信命,当年他就该死在赵国,今天就不是他成为秦王,未来也不会是他统一天下。 命数如此又如何,他偏偏要逆天改命,让神明也为他垂首!
第164章 【“都说古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历史上武将频出,人们对于兵法的研究是非常详细的。 兵家有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和兵技巧。” “所谓兵形势,“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主要指战术方面的运用。 《孙子兵怯》中有《形》篇与《势》,《形》篇之“形”讲的是军事力量,《势》篇之势讲的是军事力量的发挥。”
257 首页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