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一定要去崇文馆,而且一定要去找杜学士!”卫若风可等不了他,握住他的手腕便走,一边道:“好不容易拿到侍郎的手信,我这次可要看个够!” 崇文馆内典藏丰富,是圣人专为太子而建,可对于大多数长安人而言,再多的典籍也抵不上杜浮筠之名,毕竟与杜浮筠同为崇文馆学士的另一位已过知天命之年,而杜浮筠前两年才弱冠而已。 出身显赫,相貌出众,才高八斗,少时是太子伴读,成年为东宫左庶子,兼任崇文馆学士,杜浮筠是长安城所有闺中小娘子的理想夫家,也是长安城所有同龄小郎君的噩梦。 即便是溺爱李观镜如斯的余杭郡王妃,在提起杜浮筠时,也会忍不住感叹自家儿子赶不上他。李观镜来这里之后,原计划着咸鱼度日,却没想到反而经历了传说中“别人家孩子”的吊打,因此他对崇文馆有种天生的过敏,一提到此地,身体便会出现诸多不适,让他想要借机遁走。 但今日不能逃,毕竟李观镜已经逃了好几日的值,颜礼铭都告到郡王跟前了,这次再不配合,郡王可不会再轻易放过他。 卫若风以前没少跟李观镜念叨杜浮筠,今日既得了机会去见他,自然是去心如箭,李观镜被卫若风一路带到了东宫门前,验明身份后,由内侍领着,来到了崇文馆前。 崇文馆非常大,是圣人前几年专为太子李珏而建,前堂以立柱撑顶,北面连着藏书楼,另外三面无墙,只有竹帘,此时帘子尽皆卷起,让整个前堂看起来十分明亮,其间有十几位学生正在整校书籍,一些人注意到脱鞋入堂的卫若风和李观镜,停下手中的笔,与二人见礼。 李观镜一一还礼后,和卫若风一同穿过前堂,来到后面的藏书楼。 崇文馆藏书比弘文馆略少一些,因此楼宇也没有弘文馆那边高。进门之后,内侍先带着卫若风和李观镜去找两位校书郎打了招呼,然后三人上楼,来到顶楼北窗边,终于见到了杜浮筠。 今日没有朝会,杜浮筠未穿礼服,只着绯色圆领襴袍,发上束玉冠,软脚幞头放在桌案左上角的书上,本尊坐在案前,正垂首写着什么。彼时有微风从北窗吹进,案前笔架上宣笔随风微动,晨风似乎就此沾染上了墨香,让疾行而来的李观镜感觉身心似乎俱徜徉于清凉之境中。 早晨吃完药时,李观镜着急出门,一路骑马颠簸,总觉得苦药一直在努力冲出他的喉咙,胸口隐隐有烧灼之感,此时他轻按胸口,发现好像没那么难受了。 内侍上前道:“大学士,工部水部司卫郎中和余杭郡王府李公子来了。” 杜浮筠抬起头,入眼是一身天青色广袖长袍,李观镜因未入朝亦未加冠,发上只一支白玉簪,墨发之下的脸颊弧度流畅,长眉浓黑,双目细长,眼尾上挑,鼻峰秀挺,唇形如弓,唇色较之寻常人则略显苍白,不笑时整个人看着有些冷淡,笑时眼睛微眯,显得慵懒而又清贵。 李观镜幼年之事闹得长安满城风雨,杜浮筠自然也知他常年服药,因此看他身形清瘦,左手按在胸前,只当他身子不适,心中倒是忍不住他一叹,只面上不露,而是先道声失礼,然后放下笔,站起身,戴好了幞头,向两人见了一礼。 卫若风忙道:“是我们叨扰。” 杜浮筠一边引二人入座,一边温和地笑道:“不知两位今日来是要查什么?” 卫若风看了内侍一眼,杜浮筠了然,让其退下,卫若风这才开口道:“下官想查前朝开辟江南河的工部卷宗。” “年初圣人曾言,‘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江南农耕,自是水利先行——二位稍待片刻。”杜浮筠说罢,起身从墙边抽屉里取出一串钥匙,李观镜听着清脆声响去而复返,便见杜浮筠抱着一堆卷宗回来了。 李观镜和杜浮筠同在长安长大,少时也曾一起玩耍过几次,及至七岁那年,李观镜远赴崂山药王谷,九岁才归来,此后郡王妃看得紧,他鲜少能有出门的机会,直到十五岁之后,才渐渐能与外人接触,只是到底脱离众人已久,来往最多的还是郡王府交好的熟人,因此与杜浮筠倒是没怎么见过,更是没说过什么话了,今日李观镜才算正式见一见这传说中的第一才子,他心系正事的同时,也分神去观察,几番来往之下,暗道此人才情高低倒是一时难辨,但行事作风,堪称如兰君子。 在卫若风和李观镜查阅卷宗期间,杜浮筠为他们俩准备好誊录的纸笔,又找出几本水利相关的工书给他们做参考,其间遇见不明白的部分,杜浮筠还能结合前朝的风土人情为二人讲解一番,让卫若风和李观镜的效率大大提升,待到两人翻完卷宗时,不过刚到午食时间。 杜浮筠留二人在崇文馆吃了公餐,在这期间,卫若风又询问了不少问题,杜浮筠的脑海里似乎装了一座藏书阁,他虽不懂工事,但却看过不少相关的书,只字片语便给了卫若风很多灵感,以至于在回去的路上,卫若风犹自感叹:“此番江南河开渠,若有杜学士随行,定然能事半功倍。” 李观镜劝道:“你懂的也不少,到时候多带些人,集思广益之下,未必比不上杜学士。” 卫若风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李观镜见卫若风说完,开始有意无意地往自己这里瞥,便问道:“何时出发?” 卫若风道:“这要看中书省何日传达正式的旨意了,不过此事不急在一时,倒是你——我听颜侍郎说,你的加冠礼安排在九月?” 李观镜点头。 卫若风理所当然道:“既如此,加冠礼之后,你定然是正式入工部了,我这里缺人手,你不如依旧跟着我,届时若赶得上江南河扩建,我将你列入到名册中,功勋可不就来了?” 李观镜笑道:“承蒙郎中不嫌弃。” 李观镜来工部已逾半年,平日里对工事的态度十分严谨,年初曾参与大明宫修建开渠的工事,那时便给卫若风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加上李观镜出身好,真要来了水部司,以后他们行事也有人出头,因此颜礼铭早已叮嘱卫若风定要留下李观镜,此时卫若风听李观镜答允,心情不由又好了几分。 回到工部时,大多数人都下值了,李观镜将笔记整理好,向卫若风打了声招呼,便带着陈柯一起,顶着烈日往西市行去。 西市多胡商,其中有不少舶来品,虽不见得珍贵,却胜在稀奇。李观镜带着陈珂穿梭在人群中,偶然回头看去,便见云落戴着帷帽远远缀行在后,他多看了几次,引得陈珂也跟着看,主仆二人皆未注意前路,在路过一处祆祠时,李观镜被迎面而来的人绊了脚,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抓陈珂,却被另一个人接住,那人笑道:“李公子,小心。” 李观镜在抬头之前已经听出这奇怪的口音出自何人之口,此时看见那人,亦是一笑,道:“王子回来了。” 泥涅师怔了怔,转而垂眸苦笑:“是啊,我又逃来长安了。” 李观镜想到泥涅师的处境,待要相劝,泥涅师止住他,道:“此处日头毒,李公子可愿莅临寒舍一叙?” 泥涅师此话竟是有隐秘之言了,李观镜不愿沾染是非,正要寻借口拒绝,泥涅师又道:“事关齐王。” 李观镜不由皱眉,向陈珂道:“你带云落就近找地方歇息,我去去就来。” 陈珂有些急,但是方才泥涅师的话他也都听见了,知道事涉李璟,李观镜定然要去听个所以然来,只得应声道:“我们找阴凉处呆着,公子等等直接回这里便是。” 第4章 泥涅师作为萨珊王子,在长安是有府邸的,不过大多数时候,他还是更愿意来本国祆教的庙宇中逗留,方才还说“寒舍”,此时李观镜答应了,他却将李观镜就近带进了祆祠里,神情之急切,倒让李观镜心中生出些后悔来。 两人单独进了一间禅院后,泥涅师反手关好门,几步走近李观镜,问道:“李公子可愿助我?” 李观镜自觉与泥涅师虽有几分交情,却未熟悉到那般程度,便不接话,只温声道:“王子遇见何事了?” 泥涅师也没指望李观镜立刻应承自己,叹道:“李公子知我远游方回,却不知我此番去了哪里。” 李观镜颔首,道:“王子不妨直说。” “我去了西域,隐姓埋名游历数月,眼见如今大食暴虐为政,人心尽失,正是我收付河山的好时候!”泥涅师慨然道,“我出发时,齐王曾与我立下口头之约,只要我收集好了西域山河图,他便会出兵助我,而我萨珊复国之后,定然世世代代为唐之属国。” 李璟没有兵权,更不懂行军打仗,又怎么会和泥涅师做了这样的约定?李观镜不由皱眉,问道:“你确定是齐王?” 泥涅师急道:“我在贵国已停留五年之久,怎么会认错人?” 若果真是李璟,这样的话绝不能被传出去,否则不说圣人如何,太子和秦王定要想法子将李璟摁死。李观镜目光沉沉地看着泥涅师,泥涅师在长安受过不少眼色,自然明白李观镜的意思,忙道:“我就是为了保住这个秘密,所以没有直接请旨入宫去找齐王,而是找李公子为我传话。” 此话自然又有一个大漏洞——李观镜今日来西市实为临时起意,昨天在郡王妃院子里才定下的,泥涅师又怎么会得到这个消息? 泥涅师说完,自己也意识到不对,口将言而嗫嚅,见李观镜并不追问,反倒越发着急,怕他多想,只得交代道:“对不住,我找了探子跟踪李公子,所以今日才能拦到。” 李观镜沉默了片刻,心平气和地问道:“跟了几日?” “四……四日。”泥涅师小声说罢,声音又大了一些,仿若宣誓一般说道,“只此一次!先前没有!往后也不会有了!” 李观镜忍不住嗤笑一声,讽道:“王子今日如此坦诚,是觉得我会因此原谅你?” 泥涅师忙否认道:“不是不是,我其实知道此行太过卑鄙,因此早早便备下了谢罪之礼,明日便送去府上……” 李观镜面露厉色,打断道:“我如今已算是半个朝廷人,你公然送我礼物,是要陷我于受贿之罪?莫非还想趁机拉齐王下水?” 泥涅师脸色一白,连连摆手,道:“李公子万万不可做如此想法,小王岂敢!” 李观镜见泥涅师神情不似作假,自己一时觉得十分无趣,不愿再留在这里,便缓了语气,淡淡道:“话我会带到,届时真假自知。礼不必送,王子是萨珊天潢贵胄,怎可向我谢罪?只是从今往后,鄙人不敢再引王子为友罢了。” 泥涅师嘴唇轻颤,眼中已噙了泪水。 李观镜瞥他一眼,不再多言,只礼节性地点了点头,转身推门而出,一路行到祆祠门口,方才停住脚步。
16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