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循着沈常念菜谱上的记录,规划了一条包涵了七成西北美食的路线,这条路还省时间,直接前往川渝。 川渝啊,沈常念摸着舆图上地界不小的地方。 光是这里,走出来得多久啊。 辣味的菜,这里占一半,不辣的菜,道道都不是简单玩意。 几人搭了商队的便利,偶尔提供一下野味,人家自动把你当自己人护着,也不叫你守夜。 看到城镇就进,不过牛羊肉最近是有点吃伤了,四人不约而同的看上了各种小吃。 这日进的小镇子,沈常念四人在一个茶摊坐了一会,就摸透了本地的几个好吃的地儿。 先去的巷子口,一对年轻夫妻继承爹妈手艺,摆的酿皮摊子。 酿皮是西北地区人们最喜爱的风味小吃之一,但兰州高担酿皮却以其独到的制作方法和风味,在西北酿皮中独树一帜,配上面筋,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快。 那碗不大,和封霆平时用的饭碗对比,大概是三比一的大小吧。 因此,四个人的小方桌,很快垒起来将近三十个小碗。 引得好些孩子古怪的瞅着,还有人要去摸摸封霆和巴根的肚子。 “我们吃这么多,也能长那么大吗?” “笨蛋,我们没钱吃那么多。” 几个孩子皮点,却没有做出什么惹人厌烦的举动,沈常念便招呼小孩子们自己一桌:“店家,给这些孩儿们一人上两碗酿皮,吃饱了以后长大个。” 几个孩子嘻嘻哈哈的,你推我我推你,还以为人家逗自己玩呢,结果沈常念一把铜板递过去,小夫妻立马开始搬酿皮。 “哇,那我真的吃啦。” 吃去吧,看你们可爱童趣呢。 巴根招招手,也包圆了一个竹把的糖葫芦,全给这群孩子分了。 几个孩子今天跟过年一样,尖叫声都要穿透整条街了。 四人吃饱了,钱也付了赶紧跑了。 那几个娃娃胆子大,来和客人攀谈,结果得了好,有些人就叫自家孩子凑过来,本就是随心起的事,要是被人算计着给,那就不是一回事了。 这个小镇的位置不错,除了各种小吃,还有好些水果。 温差大,白天阳光下炙烤而树荫地干爽,而温差和沙地也是造就高质量水果的原因。 黄河蜜,白兰瓜,沙地西瓜,籽瓜,简直不能再丰富,眼下正好进入夏季,吃点水果,爽口舒服。 再热点,就买敦煌的干杏皮,加进陈皮,甘草,山楂,一来开胃消食,二来生津止渴。 约莫待了几日,一些孩子跟他们身后,也捡漏了好些小食,觉得吃差不多了,四人便出了城。 马车郎当,这条路并不是很好走。 越走有点越干的感觉,好不容易进了一个县城,人家一打招呼先上的浆水,四人一人一碗下去,爽利,胃口也开了。 浆水的主要原料是用蔬菜来沤制,一般用芹菜、莲花菜、莴笋为最佳,芹菜浆水为上品,洗干净切丝切片或是大片晾干放入罐中,然后浇入煮沸的清面汤,凉后加入引子,也不用密封,盖上盖,放置到第二天即可食用。 陇上气候干燥,土地含盐碱过多,所以常食味酸性凉的浆水,不但能中和碱性,而且还可以败火解暑。 胃口一开,这不就点上了菜么。 醇厚鲜香的牛乳鸡蛋醪糟、沈常念在北境就做过的糟肉、加了萝卜和大片肉的拉条子、清香加倍的香芹炒百合通通都来。 店小二一看几位舍得吃的主,伺候得极为殷勤。 巴根猛地听了附近有人说来一份狗浇尿。“啥?狗尿也吃?” 不知道浆水做法的巴根,总觉得有点不舒坦。 那一旁的店小二知道客人是误会了,赶紧解释狗浇尿是一种吃食的说法。 说是从前有一个新媳妇过门,按照传统,第二天早餐时都要露一手,但是有个新媳妇却忘了从娘家带来美食,只得匆匆忙忙进了厨房。 她将面和油准备好,放在灶台上的面板上,刚准备和面,一只小狗跳上灶台,一脚就把油壶踢翻了,清油在案板上流得到处都是。 新媳妇急中生智,连忙将面粉倒在案板上将油吸干,然后和成油面,撒上香豆粉,浇少许清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制作成螺丝状,切成小段,擀成薄薄的饼。 在烧热的锅中倒上约半两清油,将饼放入,沿锅边浇上一圈清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颜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赶紧翻过来,再沿锅边浇一圈清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就出了锅。 热腾腾的饼子端上桌,大家品尝后,都说特别香,就问新媳妇是怎么制作的,新媳妇不好把狗踢翻油壶的事情说出来,就说是狗把尿浇在上面的缘故。 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薄饼叫做"狗浇尿",也有人说,新媳妇在做这种饼的时候,一只脚踏在灶台上,然后拿着一个小油壶一边浇油,一边烙饼子,被旁边的邻居看见了,戏称她像狗撒尿一样,所以把她烙出来的饼叫做狗浇尿。 “还别说,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确实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难怪称"狗浇尿"。” 故事听了,这个饼也要了两份。 拉条子其实就是面条,已经是主食,因此饼没有要得太多。 味道确实挺香的,加了挺多油,能不香么。 民间少油水,一个清油烙饼才传得玄乎起来。 顺着计划好的路线南行,也并不是一路都顺遂的。 毕竟,因为吃吃喝喝很舍得,好几次住店、逛集市,都遇上了第三只手。 甚至大白天的装成店小二混进来。 当然,下场就没那么如愿就是了。 要不被封霆抓住,打成死猪丢出去,要么沈常念一把毒粉扑脸上。 他一直没能用几回的毒粉,在这次小户型都用了半数存货了。
第212章 来年再聚(大结局) 除了这种小偷小摸的,路上也遇到过卖身葬父的、遇到被歹徒追赶的弱女子、酒馆热情的女掌柜,这都是待在北境瞧不着的各种套路。 一路走来,遇到的人有好有坏。 在无人区域偏远地区,最危险的也许就是人,他们在一次行路中,偶见山间一个金灿灿的寺庙,想上去游玩,顺便吃顿斋饭清清肠胃来着。 没走几步遇到的崴脚老人需要帮助,还没看到马车内什么情况呢,就说几个小伙子陪她等等吧。 沈常念可算是出来游玩的老油条了,立马说车上有女眷着急进城瞧病,不方便帮她,既然一会有人来找,那老人家就慢慢等吧。 还给送来几个馒头,一脸担忧的说怕您饿了,给您备上。 老太婆阻拦不急,一车一马已经远去了。 巴根视力极好,车子才出去一小会,就瞧见了山上有几个拿刀的下来,骂骂咧咧的追着车子跑了几步。 巴根啧啧一声,难怪都说江湖险恶,这江湖真不是好闯荡的。 “咱们好歹是四个人结伴,你们不是会武力就是用暗器,我呢,身上有几包毒粉,若是那单人行或者路上和陌生人结伴的,啧啧……” 若是个女子,怕是更艰难。 也难怪如今的赶考书生,要么带个书童,要么有一把子力气,会几招拳脚功夫,要不这一路赶考,就能夭折了,都轮不上科举来淘汰你。 这次中午没遇上城镇,沈常念烤了几个干辣椒,烧糊捏碎的胡辣壳海椒,和小胡葱,以及几样香料作料粉混合,就是个干碟,烤肉烤馒头烤饼子,沾一点,滋味够够的,攒劲呐~ 遇到富裕点的村子,买头猪,夹沙肉、粉蒸肉、咸烧白、豌豆颠滑肉汤,吃得肉食爱好者身上肉都鼓囊了一圈。 这天走着走着,巴根掂量一下自己前胸后背的,长肉了。 找个小溪清洁一下,脱光了一瞧,赫,肚子都隆起来一点。 那不能这么下去啊,回头走路都难受,又赶紧表示最近不吃大肉了。 于是路上见天的吃豆腐。 不过,豆腐是沈常念经手的,便是豆腐白菜也是好吃的,就是巴根眼睛都要绿了。 这么下去,沈常念和阿斯尔都心疼啊,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他瞅瞅自家男人,想起晚上摸到的,觉得他怎么没事。 “我一路赶车搬行李,上山打猎,每天遇到个客栈我还去劈柴,成天多动的,又尽量避开大肥肉,那养人的面汤、米粥,你看我吃几次?” 仔细想想,对比封霆,巴根确实是吃什么都要把碗里头的吃干净,大肥肉片子也喜欢,一个人吃油渣都能来上两碗。 于是说不用怕吃肉,肥肉一个月狠狠吃上两三回,其余时间注意下就行。 面汤能不喝就不要喝了。 顺便说了下封霆多动动就不容易肥起来,于是后来的路程,巴根也开始劈柴了。 后头遇上个农家席面,是秀才闺女出嫁,巴根愣愣的要给人家劈柴,结果半墙的柴火劈下来,那秀才还想留人家当半个儿子一起生活,这是把巴根和沈常念他们当四海为家的盲流了。 顺理成章的吃上了这一顿喜宴,农家喜宴也不全是白菜豆腐的,特别是巴根说秀才很好,秀才娘子还给他做了一件宽敞的坎肩,就去把人家村子里养猪大户的两头猪买回来了,送给秀才家。 浆果几番推诿,最后意思意思收了点钱,人家才敢要。 两头猪啊,买下两头猪的钱都足够乡下人一年的嚼头了。 这席面就丰富起来了,烧鸡、烧鱼、山里野菜、豆腐,还有各种碗。 沈常念挺喜欢那个香碗儿的,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馅儿,加葱姜水,刀口花椒,葱花,姜粒,按一斤肉三个鸡蛋清的比例,蛋黄留着后面刷肉上。 盐和一碗稀释过的酱料,混合红薯水淀粉,一斤肉二两粉加水调匀。 拌匀上锅蒸一刻钟后在肉表面刷蛋黄液,多刷几次,小半个时辰就能出锅,出锅切片碗底铺酥肉,木耳,干黄花,干香菇,粑粑肉,倒入高汤做灌汤,上锅蒸一刻钟后洒葱花即可。 全程也需要个把小时,但是不是只做这个菜,擅长红白事的厨子自有自己的安排,能忙中不出乱子的做好需要的每一道菜。 一个蒜苗回锅肉,巴根酒席上一个人吃几盘,好在因为两头猪都是人家提供的,没人挑理。 后来巴根在这里住了两日,那回锅肉吃了五顿都不带腻的,可以配米饭,可以吃馒头,卷饼里,他现在是真会吃啊。 沈常念也去买了一头猪,换点腊肠腊肉,这个村子算富裕,因此在吃食上也很舍得,被沈常念瞧上了本地的干豆豉,和萝卜干。 要不是泡菜更不好携带,他都想抱几家的母水回北境了。 是真好吃啊,也难怪出了名。
125 首页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