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结束以后,人民对于娱乐的要求也日趋高涨起来,不再拘泥于那几部样板戏,越来越多的舞剧被排练出来,不创新就只有被观众抛弃的份儿了。 “知时,你一定要全力以赴,我相信你可以的。咱们团还差一个含金量高的奖杯。而你将来如果另有打算,这个奖杯对你来说,也是一份踏踏实实的荣誉。” 尹朗月饱含深意的一段话不得不说打动了宋知时。 的确,不论将来他有什么打算,如果能拿到“春桃杯”这样含金量高的奖项,都是很不错的履历。而且现在才五月中旬,距离比赛开始的十月份确实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足够好好准备了。 只可惜,他作为学生唯一的福利暑假,恐怕要就此取消了。 接了这个比赛以后,宋知时也正式开始筹备起来。 他以首席的名义,把几个舞蹈队的演员们全部召集到一起开会。 经过这两年的扩招,芭蕾舞队现在有五十几个舞蹈演员,古典舞队有三十几个舞蹈演员,今年团里还招了一批学民族舞的孩子,分了几个不同舞种的小队。这些舞队的演员零零总总加起来也近百人了。 宋知时把团里要参加“春桃杯”的消息一放出去,底下立刻炸开了锅。 等众人激动完,宋知时再把难题抛出去:“咱先不讨论原创的,就说说已经成名的那些歌舞剧,有什么可以重新改编登上大舞台的?” 宋知时率先点了周矜白起来回答,先前因为顾曼丽的死和贺敏芝辞职这两件事,芭蕾舞队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加上宋知时毕竟是古典舞队出身,自然也更信任自己的队员,更期待他们拿奖,所以就把机会先给了他们。 “之前的《梁祝》反响很好,咱们还拿了奖,我觉得我们古典舞队表演《梁祝》就很好。”周矜白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只是很快他的说法就遭了质疑。 “《梁祝》的故事是好,只是太经典了,恐怕不止咱们会想到吧,真要表演,竞争可就大了。” “是啊是啊,还是不要表演《梁祝》了。” “《梁祝》已经拿过奖了,总不好一招鲜吧,团长不是说要创新吗?” “可正是因为拿过奖,证明咱们有这个实力,才更应该选择这样稳妥的舞剧。” 周矜白不是个善辩的,很快就说不出话来了,求助般地看向宋知时。 宋知时见状有些无奈,只能提高了嗓音:“安静——” 大伙儿还是很给这个新首席面子的,底下很快寂静一片。 宋知时其实很赞成周矜白的建议,但他也不得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不过他脑子活泛,电光火石间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梁祝》用来参赛是很好,不过咱们这次得改改。” “咦?改改?” “怎么改?” 面对底下七嘴八舌的议论,宋知时微微一笑:“我决定让芭蕾舞队重新跳一版本《梁祝》。” 此言一出,原本安稳如鸡的芭蕾舞队也被拉入了战局。 “什么?芭蕾版的《梁祝》?” “可《梁祝》不应该是古典舞吗?” “舞蹈最重要的是其生命力,而不拘泥于它的表现形式。从《红色娘子军》以后,芭蕾开始由西方艺术渐渐融入了东方色彩,既然抗战剧都可以用芭蕾舞的形式来表达,没道理《梁祝》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无法改编成芭蕾啊。” “如果说西方人心中的经典爱情剧目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梁祝》无疑是东方传统爱情的代表!它的同名音乐在国际上的受欢迎程度,足以彰显这个故事的影响力!” 宋知时说这话并非无的放矢,前世他死后,曾经在某国家级的剧院看过这个版本的《梁祝》,而且大为成功,深受好评。 至于怎么改,他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他这一番话成功说服了芭蕾舞队现任队长,对方又帮着他,把这一方案推行了下去。 一场会议开完,宋知时感觉自己简直快老了五岁。就这样,《梁祝》作为首个参赛节目被定了下来。 而原创的节目因为暂时还没有头绪就这么被搁置了。这一搁置,就搁了好几个月,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 眼瞅着暑假马上就要过去,而尹朗月交给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头绪,宋知时也急了。 他当年参加五一汇演是四省联赛,已经发现了不少实力强劲的对手,而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是来自全国的文艺团体。 总得来说,他现在是非常苦恼啊。 有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巧不巧,宋知时听说乔雪宁受邀前往东北某文工团访问学习。 如果说把全国想象成一面棋盘,那东北的文工团无疑最强劲的一枚棋子。因为中国最早的煤矿文工团就诞生于一九四七年的东北。东北人民又有着独特的热情和娱乐精神,文工团在这片黑土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宋知时打着这个幌子,厚着脸皮,蹭上了开往东北的列车。 不过他们的第一站倒并不是东三省里的任何一个省份,而是到河省就下了。 河省是国内知名的农业大省,可若觉得那里的人都是农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河省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还曾一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乔雪宁笑着同宋知时解释:“若不是你要来,我们原本也是不拐这一趟的。我听她们团的师姐说,团里出了个舞蹈天才,编了一支绝佳的舞蹈,这才带你来长长见识,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 一行人刚到火车站,就被河省省城文化厅的人接走了。 简单用过午餐以后,他们被带到了省城最大的剧院。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文化厅的人早就让文工团出了节目。 咚,咚,咚—— 震荡的鼓声带着沉积千百年的神秘色彩,扩散开来。 震得人心头一荡,宋知时这才反应过来,是战鼓的声音! 紧接着,音响中伴奏的编钟鼓瑟声幽怨而绵长地响起。 一群身着纯白色宽袍大袖,戴着兽纹面具,身缠五彩羽翼的巫者从舞台的两侧鱼贯而入。 神秘的气息迎面扑来。 宋知时被震惊得无法言语:“这是……什么?” 带领他们参观的负责人骄傲地说:“不知道这位同志知不知道殷墟?” 宋知时当然知道! 负责人说:“这是根据殷墟新出土的商王妃墓陪葬的祭祀俑改编的舞蹈,描绘了古时百姓对于日月天地的崇拜……” 接着负责人开始同几人讲起了殷墟的故事。这是一个持续了近百年的考古活动,并且每年都不断有新的文物出现,来印证那些曾经的历史传说,是他们河省人民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你知道这个考古活动是由谁主持的吗?” 宋知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倒是让负责人愣住了。 他讷讷地解释道:“这,这,都是首都来的专家,那地儿那么大,每片区域责任人都不一样,对,都不一样的。” 又是河省,又是首都专家…… 这跟刘朔墓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原来如此。”宋知时若有所思道。 后面负责人的介绍,宋知时一句话都没有听进去了,因为他已经完全沉浸于眼前的舞蹈中了。 商人尚白,在场的巫者人人身着白衣,洁白的大袖顺着舞蹈的动作在空中烈烈飞舞,随之还有悦耳的祭祀礼器声。 突然,舞台灯光骤暗。 一群只着内衣的战俘妇孺被押解了上来。 为首的祭司手起刀落,一群又一群人牲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 商人是如此质朴,相信祭祀可以获得神明的庇佑,以此来祈求各种吉祥和好运。同时却也如此残忍。 随行观众大多是姑娘,微微低头不忍去看,连尹朗月也变了脸色。 好在这一幕很快就过去了,大家也很快神色如常。 作为舞者,宋知时自然知道这支舞蹈的价值,他也知道,这样的祭祀画面其实演得还是保守了。 只是让他震惊的是,七十年代竟然就已经有人拥有如此前卫的“文化复兴”的想法了,这让他再也不敢小瞧这个时代的创作者了。 节目结束后,宋知时随着人群从剧院出来,他脸色有些发白,乔雪宁见了,轻声问他是不是害怕了。 宋知时赶紧回她:“谢谢师姐关心,只是舞蹈罢了,我并不害怕。” 毕竟舞蹈再诡谲,也终究比不上人心。 尹朗月见两人关系和谐,心里也很是欣慰,这场面是之前贺敏芝在时不曾有过的。 她安慰宋知时:“这种祭祀的舞蹈,神神鬼鬼的,不太主流,评委不见得欣赏。知时,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好的,团长。” 其实宋知时倒并不怎么担心这个竞争对手,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对于这样的舞蹈,欣赏的人肯定不多,但他相信这个舞蹈在今后的国内会随着国风复兴,而变得更加出名。 参观完河省省立文工团的歌舞,负责人又带他们去了当地的博物馆。这个时代也没什么旅游景区不景区的说法,众人只能沿着周边逛一逛。 三天之后,一行人才继续北上,直达黑省。 东北的几个歌舞团果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是宋知时参观完以后,最大的想法。 最明显的就是,这里的舞蹈演员普遍个子都高,手长脚长,身姿纤细,跳起芭蕾不是一般的美。 也难怪后来专业的舞蹈学院会把身高列为选拔舞蹈演员重要标准之一。 这趟旅行给了宋知时很多想法,一回到团里,他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告诉了翟秋煜。 翟秋煜这两年逐渐当起了甩手掌柜,权利基本放手给了周矜白和宋知时这对师兄弟。他在听完宋知时的想法后,简单点播了几句,就把新舞剧的任务全权交给了宋知时。 宋知时立刻召集了古典舞队所有队员,重新开了个小会。 会议后,古典舞队的舞蹈也定了下来。
第183章 相认(一) 八月的首都,正值酷暑,炎热到地上的草都没有精神。 总政歌舞团的练功房里,处处都是少男少女们挥洒汗水的身影,大家正热火朝天地为十月份的比赛做准备。 作为首席,宋知时原本应该带头训练来着,只是前阵子他答应过许叔,会帮忙寻找他的妻子,且此事事关顾淮身世,宋知时不得不在此时请个假。 就在这时,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起因是凌家先夫妇暑假结束准备返校,临走前想着全家团聚一下。 宋知意考虑得比较周全,她想到许劲松不久前才得了妻子的死讯,哪怕他们再把人家当成一家人,对方估计也融不进去,于是便单独给他跟邹英还有张秀芳几个保姆准备了一桌。
196 首页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