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挺热闹,就是地方脏乱了些。何雯觉得这些东西还是自己淘有意思。脏乱都能克服,她也尽量不往卖家禽和牲畜的地方逛。 何雯第二次出侯府,出门前,特意和戴氏打过招呼,午饭不在侯府吃了。 京城里一些小门小户,院子里也栽种一些菜蔬,有人自己留种子自己育秧苗,有人出来买。京城人口多,十户里有一户出来买,那就是很大的客户群体。 因此,每年春季,城南市场卖菜种秧苗的不少,大都是京城附近村里的住户,也有小商小贩。 种类也齐全,秧苗类有芹菜、韭菜、茄子、小葱、南瓜、秋葵等等。种子就更不必说,香菜、菠菜、白菜、黄瓜、紫苏、各种豆类……数不胜数。还有卖果树,花苗的,各种各样。 何雯带着丫鬟小厮逛了一大圈,她也不是大客户,没必要去商贩手里,就在农户手里挑选一些。 买了些菠菜白菜紫苏种子、韭菜根、几颗秋葵,还遇到卖黄瓜苗的,顺手买了几颗。正要离开,发现前面一个摊位挤满了人,呜呜泱泱议论纷纷。 发现不是打架,是看稀奇后,何雯也想过去看看。 “请问前面干什么这么热闹?”人太多,何雯挤不过去,就让家里小厮前去问问。 “这家卖的秧苗,要一两银子一颗。说是接的果子红红甜甜的,比苹果都好吃。”一个看过热闹的人,一边往外挤,一边跟小厮说。 说罢,还摇摇头,一棵果树还卖不上一两银子呢,这么一颗苗一两银子,还是只活一年,到秋就死,接的又不是金子银子,卖的忒贵。 何雯听完,就更好奇了,什么蔬菜,红红甜甜的?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等了一会,终于人群散了些,几个婆子小厮给何雯隔开一块空地,何雯凑过去一看。 嚯! 这不是西红柿苗吗! 她小时候也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住过一段。西红柿就是她的一整个夏天记忆。很多人说西红柿不算水果,何雯却认为怎么能不算呢。她童年夏日的期待,就是每日早晚溜一遍西红柿园子。 看见红了的,摘下来,用衣角擦擦就吃。现在想想,都觉得幸福。 因此,她认识西红柿苗,一辈子忘不掉。 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见过的。这是哪里传来的?何雯这么想,也这么问了。 卖苗的是一个小贩,看何雯穿着,就知道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连忙说“夫人是识货的,这东西叫六月红,在咱们京城没见过,但是胶州那边已经有人在种了,这种果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夫人如感兴趣,不妨买几颗回去,尝尝鲜。” 一两银子一颗,确实贵。但物以稀为贵,人家是蝎子粑粑,独一份。若是卖开了,三五十文都嫌贵。 “一两银子两颗,我就都买了。”这小贩手里也就十多颗,不到二十颗的样子,回去栽种也不知道能不能全活。“你还有吗?” 小贩一听何雯要买,大喜。这东西虽稀有,但是在不识货人的眼里,那就是一文不值呀。听着何雯还想多要,又懊恼,他只有这些。 小贩也是去年跟着一个大货商去胶州贩货,偶然得了半个六月红果子,吃一口顿觉了不得,他也是有生活经历的人,一猜这果子里的颗粒就是种子,当时就将种子倒出来,想着京城里没有,能不能赚一笔。 本来他是计划好自己载种的,到夏天卖熟了的果子赚钱,但那个货商又要出远门,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跟着出去闯荡,于是就来集市,试试能不能卖掉。 一连三天,来看热闹的多,没一个人买,眼看马上就要出发了,小贩也着急。 最终,十七颗番茄苗,八两银子。围观没散去的人,都觉得今天开眼了,傻子卖,傻子买呀。 何雯不知道这帮人心里所想,如若知道,一定会说,卖的是傻子,但买的不一定啊。 菜种秧苗买完,何雯还要去买些农具。这个她就不大懂了,但是农具铺的掌柜知道呀。 在知道何雯只有一小块地后,就推荐何雯买了一把镐头,一把锄头,一把耙子。还教给何雯如何使用。 别看就这三样农具,因为都带着铁,所以价钱并不便宜。 出门,看到一旁的成衣铺子,何雯想总不能穿绸缎、绣花软底鞋种地吧。 于是,又买了一身方便蹲起行动的短褐,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回去还要让春水在帮着做两身换洗。 还有竹竿菜架,浇菜的水瓢水桶,等等等等…… 果真,当把种地当活计的时候,它是赚钱的;当把种地当爱好的时候,它是真烧钱啊。就她那块地,想要靠卖菜赚回今天的成本,不知道要赚多久呢。 东西买齐全,何雯也饿了。 找了一家人还挺多的面馆,就进去了。 这个时间已经过了正常饭点,店里还有人,口味应该还不错。 没有菜单,也没有菜牌,只有门口挂着的幌布上一个大大的面字。 老板在门口的遮雨棚下支两口锅,一大一小,旁边放着面板。屋檐下横放着一个长条凳,凳上摆着几个盖着盖子的木桶。屋里面摆的全是桌椅,招待客人。 这是家夫妻店,丈夫负责做面,煮面。妻子负责招待客人,收拾桌碗。应该是做了挺多年头了,俩人配合的十分默契。 几个小厮一桌,何雯和两个丫鬟:春雨春雷及一起跟来的一个婆子一桌。 碗筷刷的虽然干净,但何雯还是习惯的要了些热水,又冲烫了一下。这是她在现代就有的习惯。 老板娘介绍了店里能做什么面之后,又说道:“夫人若想吃些别的,左边有一家酱肉铺子,不远还有一家酒馆,也卖些菜式,我们免费给跑腿。” 想着这些下人跟着自己跑了一上午,一碗面确实不多,跟着老夫人出来,没吃到肉,太亏。 于是就让这妇人去隔壁买了两盘肘子,两只烧鸡,又让这妇人看着买两份素菜。 妇人乐呵呵的应着去办了。 这家店人多不是没有道理的,店家是等何雯另点的菜都到齐了,才开始煮面。何雯曾吃过那样的店,点了菜和面,面都要吃完了,菜还没上来,要退退不了说已经做上了,只能自认倒霉。 何雯只点了一个简单的阳春面。 端上来,汤清味鲜,只有几颗葱粒,几点油花。喝一口,香而不腻,咸淡适中,十分开胃。 * 侯府里,三个夫人又碰头了。 以前,他们聚在一起不过是说些衣服样式,首饰花样,东家八卦,西家传闻,总之就是胡扯。 可自从老夫人病好了后,他们聚在一起,三次中有两次都是在说老夫人。 今日也不例外,老夫人搬到明晖堂后,他们连那院里的消息都打探不出来了。 “老夫人是在防着我们吗?”朱氏又问了个蠢问题。 戴氏都懒得给她白眼,谁愿意自己院子有点芝麻大的小事就搞得阖府都知道,一点隐秘都没有。 再说,人家防着外人难道不是应该的。 在戴氏不知不觉中,她已经不觉得老夫人做的事有多离谱或者不对了。更何况这事做的就是对的。 “母亲今日又出门了?”朱氏又问。“也不知道母亲要怎么安排四妹妹。” 他们的四妹妹,就是叶晨。 蒋氏看了眼朱氏。当谁不知道,整个侯府都在传的,老夫人要将晨丫头养在身边的消息就是她放出来的,如今又跑到这里装无知。 “你们真的不好奇吗?”朱氏见没人搭理她,忍不住又问。“母亲对叶晨可不一般啊。” “三弟妹,四妹妹年纪小,母亲照顾些是应该的。”蒋氏说。 “行了,一个琉璃碗,值多少银子。”戴氏也不耐烦朱氏小家子气。一个琉璃碗,话里话外的说好几次了。 朱氏想着,你们一个是未jsg来侯府的主人,一个未来有亲哥哥照顾着,自然看不上这点小钱,她不一样。他家老爷是庶出,家底子薄,前一段时间,张姨娘还得罪了老夫人。 “我……”朱氏张嘴想要解释一番。桃红却正好敲门。“夫人,门上送来个帖子,需要夫人定夺。” 蒋氏和朱氏有眼力的走了。 “哪的帖子?”戴氏问,这么急。 “是礼部侍郎家的。” 礼部? “吏部还是礼部?”戴氏一边又问,一边伸手接帖子。她家也没跟皇家结亲,也没有要升官进爵,更是跟礼部侍郎没有私交,他家下帖子干嘛? 接过来一看,还真是礼部侍郎,他家夫人要来拜访,还是拜访老夫人!虽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也不能回绝啊。“回个帖子,应下吧。” “哎!”只是不知道这次老夫人又做了什么! 生活不易,戴戴叹气。
第14章 烧烤外交 何雯回到侯府,歇口气就赶紧去她的后院。 下午她就得把园子整平整,然后分出垄来,晚上太阳将下山的时候,将菜苗和种子种下。 但看花容易绣花难。在铺子里听老掌柜讲,很简单。她拿起镐头也就刨两下,手心就磨得生疼。而且垄也培的不直,曲里拐弯的。 这还幸亏地是翻整过暄软的,不然她还要翻地,不知道要做到猴年马月呢。 没办法,何雯找来两根小木棍,系上绳子,分别插在田地两头,当尺用,这样出来的垄就直了。 两个垄都没培完,叶晨就兴冲冲的过来了。 “母亲,我的蝌蚪长了两个后腿,小小的,不仔细看都看不到呢!” “是吗,养的真不错。”何雯夸到,不过她想起小时候养的蝌蚪,也都是很快养出两条后腿,然后就不了了之了,也忘了这些蝌蚪是死了、丢了,还是如何。 仿佛失忆一般,想不起来。 “母亲要做什么,晨儿帮忙。” 叶晨看何雯累的的气喘吁吁,就要抢何雯手里的镐头。 “不用,我用这个减肥呢。”何雯赶忙拒绝,笑话,她拿着都沉的东西,容易伤到小朋友。 “可母亲太累了。”叶晨真诚的说。 何雯笑了,伸手掐了掐她的小脸蛋。赤子之心,真是让人喜爱呀。“你若想帮忙,我这还真有件事需要你。”何雯看着叶晨,忽然想起,她想让身边的丫鬟们识字。 “好呀,”叶晨答应的飞快。“母亲要我做什么。” 她身边只有春雨一个会写字,识字的。这样不行,她不能完全放手,春雨也是很多活分不出去。 一开始她计划让春雨教,看到叶晨却忽然灵机一动。既然叶晨几乎每日都来给她请安,那就让她每日下午分出半个时辰的时间,教这院子里的丫鬟们,识字。 这样既解放了春雨,又解决每日叶晨过来跟她尬聊的问题。丫鬟们还学会识字。一举三得啊,她可真聪明。
83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