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州城那可是比奉贤城离京城远了一倍不止,快马加鞭的话跑死好几匹马也要走上许多天。 贵妃想吃这本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沈贵妃可是皇帝心尖上的人,别说区区贡橘,就算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只要贵妃想要,那也得差人想办法去摘下来哄贵妃开心。 皇帝即刻下令快马加鞭从柏州城送来,路程几乎跨越了整个大周南北。谁知运送贡橘的队伍刚巧遇上了大雪封道寸步难行,据说整个车队都陷到雪里了。 原本四日后就可到达,硬生生拖到了十日,送来的贡橘个个都冻烂了,无法送到贵人眼前。 此事令皇帝震怒。 “都是干什么吃的!不过送个东西罢了,朕要你们何用!” 底下的官员除了极个别面露不忿外,个个都是眼观鼻鼻观心。 坐在龙椅上的晏玄钰话还没说完,先因为情绪过激忍不住咳嗽起来。 他旁边的李忠贤连忙道:“陛下,您莫要动怒,要保重龙体啊。” 晏玄钰因为咳嗽的厉害,苍白的脸上涌上不正常的薄红,却仍然怒道:“朕如何能不动怒!连如今贵妃想吃柏州城贡橘这一点小事都办不好,朕要他们的脑袋!” “陛下!”人群中有个官员出声。 “陛下,如今正是大雪之时,车队走的道路都被封死,实在是怪不得他们啊。”这官员跪地道。 “怎么会没有路?我泱泱大周竟连一条能送来贡橘的南北官道都没有?!”晏玄钰猛地一拍龙椅。 “回禀陛下……”先前出声的官员尴尬道,“确实没有。” “没有便不能修出来一条么?!” 满朝无人出声。 晏玄钰冷眼看着一众官员。这群人就像由着他这个皇帝“闹”,他越不务正业,他们便越高兴。 待到一定时候,他们便好跳出来。 晏玄钰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他不介意帮他们的大业“加加速”。 ... 皇帝在朝堂上勃然大怒的事很快在京城传开。 同时传开的还有皇帝的旨意,要在开春后开始修南北官道。 到时候要大规模征民夫来修建官道,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 风声放了出去,京城已经有文人开始暗地里作诗,还有文人开诗会,渐渐的诗文风向变成暗讽皇帝此举视百姓性命如草芥,只顾贪图享乐。 已经成为文人雅士聚集地的戏楼里张贴了几首当下最受欢迎的几首暗讽诗,举行了个“投票”活动,戏楼将用排行第一名的诗文改编成戏后上映。 现在的人还没有太多版权意识——也是因为还没出现过后世恶心的盗版事件,总之榜上有名的文人都高兴极了,呼朋唤友地给自己的诗文投票,戏楼的名声也在他们谈论中越发大了起来,文人们都说说戏楼老板不畏权贵,是难得有见识的商人。 一时间,戏楼每日人满为患,那位戏楼的当家花旦更有人人千金一掷只为见她一面。 在京城这种热闹的大环境下,第二件事的发生就格外无人注意了—— 京城外的一处名为“小石村”的村落,被赐了“善耕之村”。 据说今年收税的时候,收税官震惊地发现他们村里的人每亩地能产四石粮食! 比一些村子的地里多产了近乎一倍! 说来也巧,这名收税官已经在这个位置上整整待了十六年了,因为他没有家世又没有向上打点的财力,一直都只是个收税的小官,这日看到一亩地竟然能产四石的村子,他连忙上报给他上一级的官员。 农事官与管辖京城事务的京兆尹一起上报给了皇帝,皇帝不以为意,草草写下“善耕之村”赐给小石村了事。 最后还是韩太师出山面见了皇帝,不知道他对皇帝说了什么,总之第二天皇帝下令今年减一成赋税,并令全大周推行小石村的施肥犁地法。 据说韩元离开后,皇帝发了好大一通火后召见闻永望入宫去了别苑,不知道闻大人又找来什么新奇的玩意,总算让皇帝回宫的时候有了点笑脸。 ... 小石村。 全村老小都互相搀扶着看村口那块刚由官爷们立好的“善耕之村”石碑。 “可……这法子不是咱们的啊……”就连村长都无措了。 他们第一反应是这样岂不是成了欺君之罪,“善耕之村”可是当今天子亲笔写下的! 小石村的人何曾见过这等场面! 天子御赐,官爷们亲自来立石碑,他们都是庄稼人,自然知道一亩地四石意味着什么,但是…… 贵人的庄子也是用的这法子啊。 而且他们是跟着贵人学的! 朴实的小石村百姓想到他们可能抢了贵人的功劳,一时间又是惶恐又是不安。 就在这时,那个叫大壮的黝黑汉子站了出来:“村长,庄子管事的说了,咱们只管接着就是,这就是贵人那边的意思。” 村长惶恐的心才有了一丝安定。 “再有官爷来问咱们这施肥法子,咱们只管写下来交上去。” 大壮将庄子主事交代他的话重新说了一遍,村里的人惶惶表情才变了。 石二嫂平时最为泼辣,嗓门大,胆子越大。 小石村的一群爷们都畏手畏脚的,石二嫂不屑地从鼻子里喷出口气,率先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摸起来这块“善耕之村”。 有了石二嫂打头阵,村子里其他人也慢慢放开了。 村人们上到老人下到扎着个小揪的孩子,都摸了摸那块“善耕之村”。 直到村长拿粗树枝驱赶他们各回各家,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他们都是没见识的最朴素的庄稼人,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连城外都没去过,也就更不知道皇帝御赐的“善耕之村”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只是,小石村的每个人心里都涌起一股热流来,他们小石村一定能种的更好! 村人们都记得贵人庄子里的主事说过,这法子用好了,地会一年比一年肥的,别说一亩地四石,就是五石,六石也要得! 明年整个大周都会用开施肥法,他们得更好,才能对这块“善耕之村”当之无愧! 一时间,村里人人都有了无限干劲一般…… .. “交了税,咱们还剩下这么多粮食咧。”大壮的爹娘盘腿坐在屋里盘算着。 大壮的爹心一横,“把这点粮食卖了,今年多买点柴火,今年冬天都少出去,搁屋里暖和暖和。” 他转头问大壮:“大壮,你说咧?” 大壮大口喝着碗里的茶,“俺都行。” 大壮的娘揣着手笑了:“要是……年年都像今年这样……就好了。能攒下来点钱,给大壮说个媳妇。” 一家人就这么坐在屋里,一时觉得有些恍惚。 这是他们第一年有这么多粮食——即便这个“多”只是相对的,至少他们家都能吃上一口饭了。 大壮的爹再去买点柴火,他们说不定就能过个不那么难熬的冬天。 为什么要买柴火? 如今大周的山林几乎都是有主的,普通百姓别说进去捡树枝,就是被世家的护卫看到,就算不打死,打残也是没处说理的…… 谁让按照大周律令,他们踏进去就算偷窃了呢。 像大壮一家人这样情景的在小石村不少人家里都有发生。 一亩地四石粮食,就能让他们家里有些许余粮,肯定吃不饱,但是一家人只要省着吃都能吃上几口,让孩子不用再因为吃不到饭饿的嗷嗷哭泣,男人女人不用再饿的身上浮肿无法动身。 明年这时候,不仅小石村,或许大周百姓都能有一口饭吃。 ... 而对于现在的大周百姓来说,这条诏令的下发意味着他们今年能过个比往年饱一些的年了。 至于开春要用什么劳什子施肥法,那就是年后的事情了! 现在他们看见的只有“减一成赋税”。 熬一熬,熬过去就好了。 他们是这般想的。 只要能熬到春天,他们就能去种地,种出来,就有粮食,有粮食,就有饭吃了。 一年又一年,只要还活着,不都是这么过来了吗? … 醉仙楼。 “减一成便减,此事不值得我们费心思。”一人说,“让你做的事如何了?” 这人头顶斗笠,让人看不清其中面容。 “已经都准备好了。”他对面的人赫然是姜元化。 “既然他们想杀了大周皇帝,咱们就帮他一把。”男人的声音带着几分愉悦。 姜元化也笑道:“倒怕他没那个胆子。” “姜兄,你知道人的软肋……都在哪里吗?”斗笠男人笑够了,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直起身子问对面的姜元化。 姜元化端起茶盏,淡淡道:“您说笑了,姜某孤身一人,已无软肋。” “您若是愿意和姜某讲讲,姜某洗耳恭听。” 斗笠男人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时间,屋子里只剩下了他的笑声。
第44章 牛油火锅 “姜兄真是……”斗笠男人停住笑后才说,“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位在大周朝堂日益露出爪牙的姜丞相,以清流之态瞒过所有人一直养精蓄锐到今时今日的他,究竟在想什么连斗笠男人都不能轻易下结论。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合作。 他端起手边的酒杯,掀开斗笠下端将酒送入口中,姜元化的眼神从那一刹那露出的纤弱脖颈处不着痕迹划过。 “此物是大周官员进献于我,我想您一定喜欢。”姜元化将手里的檀木盒推过去。 雕刻精致繁复花纹的盒子上有极其浓重的檀木香,斗笠男人打开,看到盒子里静静卧着一尊玉佛。 这块玉通体为白色,内里也无一丝杂质,品质非凡,玉佛不似雕刻,却似浑然天成一般。 “姜兄有心了。”男人爱不释手地把玩了半天,才放回了檀木盒子里,“答应你的事,我未曾忘。” 姜元化的眼里这才有了些笑意。 ... 与此同时。 一辆十分低调不起眼的马车从宫里出来,七拐八拐才回到刚刚的主道上。 这样的马车十分普通,街上有不少都是这种款式,不一会便消失在了街上。 马车普通,里面的人却不普通。 马车里坐着一男一女,看似是夫妻,实则各怀心思,一点声音也无。 赫然是张淑妃和晏玄钰。 张淑妃……或者应该叫她的名字,张月之。 虽然这马车并不舒适,但晏玄钰因为脱离了其他人的视线,难得有片刻放松的时候。 京城早早有了年味,人人脸上带着笑,街道上就连小贩的叫卖声都更加有力了。 晏玄钰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就靠着垫背休息起来。
104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