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许多普通兵丁甚至衣食无着,反而饱受压榨,成了将领手下免费的长工,为其卖力干活,却连吃饱穿暖都不见得能做到。 【也正是这一年开始,杨鹤抚民政策失败,朝廷对待义军的态度转为主剿。在洪承畴的追剿下,大批起义军转向山西。此后,尽管有不少起义军或是被灭或是受降,更多的起义军却顽强生存了下来,且队伍进一步壮大,李自成就在其中——到崇祯五年,他已成为起义军之中崭露头角的一员首领。】 【崇祯六年,噩耗传来。留在陕西的起义军遭到洪承畴残酷镇压,彻底没了声息。而山西的起义军也迎来了朝廷大军的围剿。】 狂风起,旌旗飘,无形的肃杀之气弥漫镜内镜外。令众人都不由肃容以待。 【在朝廷大军的疯狂围剿下,起义军的空间不断被压缩,加之义军盟主王自用病逝,各路义军时分时合、各自为队,面对朝廷的围剿愈发力不从心……】 【此时,后有朝廷大军,前有黄河天险,起义军彻底陷入绝境。】
第139章 凤阳大火 正是深冬,天地白茫茫一片。狂风怒嚎着,宛如手持权杖的君王正巡查天地。 阴惨惨的天幕下,就连黄河的咆哮都变得时断时续,奔涌的流水在低温中放缓了步伐。黄河一侧,是龟缩不前的起义军。 宛如狼群追猎,朝廷大军将慌不择路的义军队伍压缩至黄河边,俨然已胜券在握。 不出所料,等待官军的将是大获全胜。 而起义军,俨然深陷十死无生之绝境! 水镜之外的看客中,支持朝廷正统者自然是轰然叫好,义军的支持者则连连叹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若有所思。 “……十死无生吗?倒也不见得。” 这些人,普遍都是知兵之人。 更多的不知兵之人,只以为胜负已定。 譬如崇祯皇帝朱由俭,就兴奋地捏紧了拳头:“区区蟊贼,果然不敌朝廷天兵!” ……这么看来,大明并非不可挽救啊! 仿佛验证他的说法,只见镜中画面一转,一群起义军首领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了一阵,便主动派人向对面官军传信,表示愿意接受招安。不久后,十二位义军首领更是亲自前往面见朝廷监军,以示诚意。 唐太宗李世民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不对: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诈降? 论对义军的了解,他在皇帝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当初隋末天下大乱,七十二路烟尘,三十六路反王,作为从中杀出的佼佼者,唐太宗李世民对起义军再熟悉不过。 是以,他怎么看怎么觉得情况不对。 李世民正犯嘀咕,水镜中突发变故。 ——眼看监军相信了他们的投降,一边向朝廷奏报,一边暂停对起义军的围剿,表面上信誓旦旦接受招安的起义军首领们立刻抓紧时间购买裘、靴等衣物,待到一切准备周全,黄河也在越来越冷的低温中开始冻结,起义军便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 ——趁官军毫无防备,他们将门板铺在结冰的那段黄河上,又在门板上铺上厚厚一层土,兵分三路驰马而过,转眼间就越过了黄河天险,抵达河南境内,逃出生天! 【……等朝廷大军反应过来展开追击,起义军已遍及河南西部,进军中原大地。】 虚幻的地图在众人眼前缓缓展开,象征着起义军的红色火焰在河南境内遍地燃烧,山阳、镇安、商南,一日之间齐齐沦陷,而象征着朝廷军队的蓝色火焰在后面追都追不及,双方展开了一场自由的捉迷藏。 一处又一处城池被红色火焰点燃。 【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随着起义军千里狂飙,中原腹心之地乱作一团,朝廷大臣不得不提议统一事权——即“以重臣开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提议过一回,让陕西总督洪承畴兼管山西、河南军务,并监制山西、河南二巡抚以及曹文诏、邓玘、张应昌三总兵。崇祯皇帝却没有同意。因此,即便洪承畴能力出众,也不能总揽事权。而现在,崇祯皇帝终于意识到,没有一个总督统一调度,很难消灭掉义军。】 【尽管同意了设置总督,朱由检却拒绝了洪承畴这个人选,而是选择了陈奇瑜。】 【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总督陈奇瑜走马上任,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在河南、湖广集结重兵,打了好几场胜仗,起义军顿时纷纷转向陕西和四川。其中李自成、张献忠等部数万人便重新转向起义军的发源地陕西。收到消息的陈奇瑜紧追不放,欲将之一举歼灭!】 【当起义军进入汉中栈道,机会来了。】 只见一处极为险峻的地势出现在水镜之中,山高路陡,朝廷大军把持了出口。 而密密麻麻的起义军在里面被堵个正着。 下一秒,“哗”地一声,大雨倾盆。 【地时已经占尽,天时紧随而来——阴雨连绵七十余日,李自成等人率领的起义军弓弩锈蚀,衣甲湿透,马蹄都被泡穿,粮食更是消耗殆尽,再一次走到了绝境。】 【于是,他们再度祭起了诈降的招数。】 【——起义军将其所缴获的金银全部拿出来,送入官军军营之中大行贿赂之举。】 水镜之外的众人面面相觑。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在同一个坑里踩两次吧?诈降这一招还能奏数吗? “贼子只怕是黔驴技穷了,如此简单的骗局,骗过一回,竟然还想骗第二回?”不同平行时空的大明天子都放宽了心,只觉得好笑,“就算陈奇瑜犯傻,崇祯皇帝和朝廷百官总不至于那么傻……” 【按理来说,同样的招数用过一次,第二次很难再生效。陈奇瑜却用事实行动作出了回答——他竟然相信了起义军的投降。不仅是他相信了,消息上报到朝廷,兵部尚书张凤翼与崇祯皇帝都选择了相信。】 “???” 众人的笑容顿时凝固在脸上。 “……难怪这大明会亡国呢。” 从皇帝到大臣,未免都过于离谱了。 这样的朝廷不被推翻那才有鬼呢! 朱元璋、朱棣等历代大明天子目瞪口呆地盯着镜中的崇祯皇帝朱由俭——好不容易相信你一回,你却让朕输得这么彻底! 果然就不该对亡国之君抱有期待!!! 他们满腔的怨念几乎凝成实质,却只能麻木地看着起义军在眼前上演经典反杀—— 只见达成招安协议的起义军与官军勾肩搭背,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喝酒吃肉。已经饿了多日的起义军敞开了肚皮吃得饱饱的。 当夜幕降临,他们立刻上演变脸绝技,将朝廷派来的安抚官通通绑了起来,或杀或伤,最后,将之统统往路边一扔。等到朝廷终于收到消息反应过来时,吃饱喝足的起义兵已纵兵而去,攻掠四方! 【接二连三被耍,一次次放虎归山。崇祯皇帝朱由检怒不可遏,陈奇瑜首当其冲被下狱论戍,由洪承畴接替了他的职务。】 “早就该用洪承畴,此人是有本事的。” 这个结果并不出乎大家意料。 突然,汉武帝刘彻发现了盲点。 “这崇祯皇帝怎么动不动就是砍头下狱,对臣子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招……” ——袁崇焕就是典例。信重的时候就盲目重用,一旦生了疑心立刻喊打喊杀。 ——其他大臣亦是如此。不管能力合适与否就一味提拔,一旦不好又分分钟甩锅。如此一来,君臣之间又能有几分信任? 就他这点御人之术,刘彻简直没眼看。 【恰逢西宁官军病变,洪承畴不得不赶去镇压,当他终于腾出手来,起义军已大举进入河南,这也是他们第二次入河南。】 【这一回,他们干了一票大的——】 【大小七十二营,共二三十万之多的起义军齐结于河南,破荥阳、经汝宁、入南直隶、克颖州,一路来到龙兴之地凤阳。】 虚幻的地图上,起义军的进兵路线化作一道箭头指指凤阳,令朱元璋头皮发麻。 他又惊又怒:“……那是咱的龙兴之地,祖宗家业所在,这伙贼子要干什么!”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发出同样的质问:“这、这是要干什么!” 凤阳那可是昔日太·祖起家之地,朱家祖陵所在,一旦落入贼手,后果难以想象。 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镜中人无所顾忌地继续播放,帝乡凤阳顿时映入众人眼帘。 而这一眼看去,却令众人瞠目。 入目所见,遍地荒芜。大片大片田地无人耕种,屋舍更是稀稀疏疏,所谓的帝乡,竟然与此前出现过的其他地方殊无不同,都是百姓流亡、天灾连绵、四野荒芜。 众人大失所望,纷纷打出一个问号。 ——这就是传说中的龙兴之地? 汉武帝刘彻愕然无比,询问左右。 “朕若是不曾想错,凤阳之于明朝,当如沛县之于大汉,堂堂帝乡,何至于此?” 唐太宗李世民意识到明末的境况有多严重了:“帝乡已是如此,何况乎天下!” 而朱元璋则是勃然大怒。凤阳的惨状,让他仿佛回到当年。万万没有想到,已经成了帝乡的凤阳竟然还能复现元末的惨况! “……朱由检这个废物在干什么?朝堂上这群酒囊饭袋都是干什么吃的!” ——就算大明朝廷暂时没有能力救济全天下,那也应该优先救济凤阳百姓啊! 镜中人的声音仿佛解答了他的疑问: 【崇祯四年,南京礼部右侍郎钱士升奉命祭告凤阳皇陵,曾上书天子言及凤阳衰败,希望天子加恩,减免凤阳赋税。穷疯了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怎么可能答应?】 【四年后,当张献忠等起义军来到凤阳,活不下去的凤阳百姓主动“远几百里相邀”,并将凤阳的情况悉以相告——包括哪家富户有钱,哪里没有官兵——便不足为奇了。 】 【——在大明朝廷与起义军之间,凤阳百姓用脚投票,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凤阳既克,起义军高举“古元真龙皇帝”旗帜,彻底与大明朝廷撕破了脸。不仅如此,他们还一把火烧了皇陵享殿与朱元璋呆过的龙兴寺,甚至掘了皇帝的祖坟。】 【消息传回北京,堪称石破天惊。大明皇室的威严可谓荡然无存,崇祯皇帝朱由检上演三连:素服避殿,哭告太庙,下罪己诏!】 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凤阳半边天,也照亮了历代大明天子赤红的眼与扭曲的脸。 脾气最好的朱高炽都暴跳如雷。 哪怕他们自己的陵墓并未安置在凤阳,可祖坟都被人毁了,谁能忍得下去? 不能穿越时空的他们怒不可遏。张献忠的名字瞬间上了所有大明天子的仇恨榜首。
186 首页 上一页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