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寻难道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工程或者设计类么?水电改造专业性很强,就算读书学相关专业,没在工地待过也无法马上上手。 祁晴就越发好奇起来,忍不住问:“莫寻,你读的哪所大学,是什么专业啊?难不成是工程类的?” 莫寻笑道:“你真想知道?”
第23章 发现地下室 祁晴说:“当然想知道。别人聘用雇员,总要看简历,我是被你忽悠了几句就给你发了包吃包住的工作offer。我可不想一直当冤大头啊。” 莫寻靠近了几步,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是GF科技大学2015届毕业的,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所以关于电子和电路啥的都会一些,以前工作也实际做过。” 祁晴说:“你之前不是说比我大么,怎么毕业年限比我还晚了3年?你是读研还是读博了?” 莫寻半真半假道:“其实我中间休学了几年,后来才回去补的毕业证,就本科学历。” “是因伤休学么?” “不是,左臂是一年前受伤的。”莫寻含混回答,“而且现在钢板都自己掉出来了,应该完全恢复了,白让我混了一张残疾证呢。” “你可不能说谎,我高中有同学读的GF科技大学,现在已经留校当老师了,若是查不到你名字,哼哼!”祁晴猜测或许真的查不到什么,不过面上肯定还是要说,不怀疑才显得假呢。 莫寻说:“我今年才改名的。你查不到也属于正常,不过我改名后所有资料都做了变更。” 祁晴瞪大了眼睛:“不会连毕业证都能变更姓名吧?” 莫寻笑:“那个倒不能,但是我有证明材料,可以用那个补办新的毕业证。我还没去补,因为没想好要做什么工作呢。” 祁晴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你别告诉我,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所有专业,你想办哪个专业的毕业证都能办?” 莫寻没出声,当初老领导还真这么交代的,毕竟他那份档案里写的只是这个学院。当年他读到大二上学期,专业没有细分,基础课都上了,各种学分都修满了,还真的能补办出自己心仪的专业的毕业证,利于去找相关的工作。 可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哪怕有重点大学重点专业的毕业证书,哪怕他可以补到过去的所谓相关专业普通工作记录,但是他过去十年经历的事,已经让他无法像一个真正的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祁晴也不想让莫寻费脑子编瞎话,于是换了话题:“那你们几位专业人士赶紧看看我家这院子怎么修,缺什么材料,明天一早去镇上采买。” 莫寻点头应了,招呼着王宽夫妻两个认真检查起来。 王宽夫妻是真的参与过农村自建房工作的,对于土建方面有一些经验,发现房子屋顶的确漏雨了,其他小修补,比如院墙坍塌,也需要一些砖块和水泥。另外祁晴还说要给房子加保温什么的,相应的建材辅料都要买。 货车内只是高档防水卷材和一些保温材料,玻璃什么的也可能要换。以前都是单层玻璃木框的窗子,现在流行的是断桥铝合金中空双层玻璃,保暖性更好。 莫寻则知道祁晴想要的是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他们这次带来了监控摄像头以及一些专业设备,电路布置绝对不能是普通农村自建房那种格局。他打算按照战时小型指挥部的标准,院子外围及周边都要布置摄像头,内部双路供电,线路也要加大功率承载。 到时候用电大户恐怕不止是空气源热泵,各种电子监控、电脑服务武器等用电产品也都要持续稳定供电。他或许还需要搞一套卫星通讯装置备着。 如果天灾持续不断,常规通讯很可能就瘫痪了,但是卫星通讯多半能维持下来。 进入厂区的时候,莫寻就观察了,在工厂那栋荒废已久的办公楼顶是有天线锅那种接收装置的,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买到类似的东西了,他只用将那个拆过来,改装一下配好新的处理系统,自制卫星通讯装置并不难。 极寒之后是极热,就算山中局部气候不会那么极端,所有电路和管线最好也要考虑高标准的保温,并且做埋地处理,因此这个院子内外都要翻修一下了。 整体翻修弄成正经人家居住的舒适度,时间恐怕来不及,只能是抓重点,先将主次空间划分好,保证重要的房间供应,其他该放弃放弃。 “咦,这房子居然有这么大的地下室?”王宽检查土建的时候有了意外发现。 杜如英说:“是啊,当初建设厂区的时候,每栋楼都挖了防空洞。宿舍楼那边也有。我们这边的小洋楼不仅有地下室,在院子外的那条马路边上还有个进入大防空洞的出入口。我小时候参加演习去过。记得大防空洞是修在地下还是山腹之中来着,据说能防核弹攻击。” 祁晴一听来了兴致,能防核级别的大防空洞,那一定要看看去。极寒先不说,极热的时候住在洞中比这种小房子一定舒服许多。 “妈,大防空洞能带我参观一下么?” 杜如英说:“我当年离开的时候那里就已经封闭了,也不晓得老徐有没有钥匙。咱们今天在房子里安顿好了,明天我去打听一下。” 大防空洞对于抵御天灾的好处母亲肯定也清楚,不过万一那里不能合法进入,他们就要另想办法,不可能明目张胆占用。所以母亲才说去打听,多半也是要搞清楚了再动作。 好在自家选的这个院子有地下室,他们可以考虑极寒的时候住在地下室。祁晴的重心顿时就向着地面下转移了。 地面上的房间里都是空荡荡的,没什么家具,那个时代的厨房也是水泥台子砌筑,烧煤烧柴。冬天如果觉得冷想取暖,就自己接个土暖气。 但是如果持续不断几个月零下的温度,就算地面上换了双层隔热玻璃,墙都是37厚加外保温,其实也扛不住的。 如果暂时无法住进冬暖夏凉的防空洞,那么她们最好是把地下室改造一下,至少极寒时住在地下室,保温性能比地面上好。 走到自家地下室之后,祁晴发现这里的面积似乎比地面上的一层的面积还要大一些,撑满了整个小院子,而且下了好多台阶才走到,与现在大家盖别墅那种浅层的紧贴在首层的地下室不同。 这里的地下室内部层高三米左右,砖木结构,距离地表竟然还有五米多深的覆土,似乎上下结构完全脱离,只有那道楼梯连着,地下室本身是自成一体的。地面上院子里的树活得好好的,应该都是地下室之上的覆土层生长出的。 看来这个地下室当年也是为了躲避战争灾祸的特殊考虑。 地下室中只明线铺设了原始的电路,还是那种麻花型的老式电线,有一些灯座插上灯泡能亮,不过可以看得出来建成后从未使用过,水泥地面简单的白墙粉刷,除了灰尘,没有其他的东西,也不见虫蛇鼠蚁的痕迹。 建筑质量好,也做了防虫等处理,完全是能住很多人的。改装时可以加一些钢柱钢板,再把保温都做上就成了。
第24章 山外下雪了 杜如英说:“我小时候,只有防空演习才打开地下室。地面上房间已经足够用了,我们才懒得下那么多台阶到地下室存东西呢。” 祁晴能明显感受到,地下室内的温度比地面上温暖,土壤本身就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她决定了,至少极寒的那几个月他们住在地下室应该没问题,将房间功能划分好,解决生活垃圾和粪便处理的问题,再把通风系统改造一下,空气源热泵也要安置到稳妥位置,应该就没问题了。 不过等到了极热和陨石灾难,防空洞就或许更适合一些。 等天黑的时候,祁晴就让王宽夫妇带着王禹回到宿舍那边居住,她和母亲张罗晚饭。莫寻则说去办公楼那边看一下,如果卫星接收天线设备还能利用,就挪到他们这处房子的屋顶,提前接好线路。 晚饭做好的时候,莫寻已经拿着一个天线锅回到了这处院子,他借着外部简易梯子,纵身一跃就带着那个天线锅直接上了房顶。 这房子是斜坡屋顶的,杜如英记得以前家里漏雨补瓦,工人们都小心翼翼上下,上去后因为是斜坡动作都不敢太大,肯定没平地那么自如。 却见莫寻的身手相当利索,应该不止带了天线锅,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在斜屋顶上如履平地,三两下就把天线固定在了房顶屋脊,然后也不用梯子,直接就从房顶跳到了二层露台上。 杜如英感叹:“这小伙子练过功夫吧?” 祁晴说:“那当然了,之前打混混,他一只手搞定两个。所以我才请他当保镖。” 当天晚上他们简单安置了一下物资,由于祁晴提出了以地下室为主的计划,就先不着急倒腾地面上的管线。祁晴晚饭后又去了地下室,拿出纸笔写写画画,将主要空间格局都规划出来了。 外边的院墙要保留,屋内通往地下室的房间可以作为第一道监控室。而主要生活区域以及能源设备都放到地下室去。 至于那台工业母机,他们打算先不拆封不组装,仍然在原始包装内,最好可以直接存放到防空洞去。放不过去就外边加上保温层,暂时留在地面上的空房间。 当晚祁晴收到了一波感恩,与系统对话证实是福利院那边收到了他们捐赠的物资。这波感恩直接让祁晴的空间升到了3级形态,足有10个立方米,又能囤积不少新鲜果蔬肉类。她决定明天在镇上进一批货把空间装满。 母女挑了一间窗户没破损的屋子住了,纸箱铺成床,睡袋做被褥,关门闭户睡得踏实。 莫寻也有睡袋,不过他选择了在那辆改装大切内休息,要感受一下这边夜晚的环境。 人少的山中,就算有遗存的建筑物,但是很多建筑常年没了人居住,已经被植物覆盖侵蚀。野生动物时不时冒头,对人类丝毫不惧怕。它们比人类敏锐,似乎早就感觉到了气温的异常,夜晚活动的那些更加活跃,都出来囤粮了。 莫寻过去十年的确居无定所,睡在车子里是常有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他就在这样安逸的院子里停车休息。他可以随时走到那栋房子里,看到自己喜欢的人,不用担心枪林弹雨突然来袭,他已经该知足了。 次日清晨,莫寻很早就起来忙活早餐。 一层的土灶昨晚上就修缮好了,山中也不缺柴禾,他早上健身跑步做运动,顺便就捡了柴回来。早餐用自带的锅具就在厨房里烹饪,心情也格外好。 这时候王宽带着王教授过来了。 祁晴赶紧招呼道:“你们吃早饭了么?王大哥你们也不必单独起火,以后和我们一起吃饭吧。” 王宽憨厚道谢,说道:“不用,我们口味重和你们不一样,自己带了米粮,已经吃过了。这位王教授,昨天我们在宿舍楼聊了两句,他听说了我们今天可能去镇上买建材,就说他有个学生想搭车去镇上。”
161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