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苏清朗本人,正在跟武指于承术、于景澄探讨要拍摄打戏的落地实现。 开机前,关于男一号的打戏,导演张曹让苏清朗跟武术团队沟通交流着来定。 现在开机后,不止是打戏套招,连每场打戏的画面设计都参与进来了。 系统:“宿主,就当作是提前练手了。” 苏清朗:“......”我真的会谢。 在片场就没能停下来过。 要背台词,要准备角色的表演,要参与打戏的设计编排与拍摄...... 不禁陷入怀疑:以后真的有那个精力开戏自导自演吗? “你在想什么?”于景澄抬手在苏清朗的眼前挥了挥。 苏清朗回过神来,转头冲于景澄一笑:“我在想,早点拍完收工回去可以点外卖吃,我不喜欢啃面包哈哈。” “......”听得于景澄嘴角抽抽。 “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你的功夫跟谁学的?拍《江湖之不负卿》的刀法,拍《侠》的剑法,无一不精,你的脑袋里好像装了很多东西。” 苏清朗若有所思:“这是一个好问题。” “等这部电影进入宣传期,肯定会有记者问我。在电影杀青前,我会想好答案,等我确定好了答案再告诉你。” 于景澄:?什么叫确定好答案,是等着你编好答案的意思吗。 “诶,张导叫我了,我先过去了。” 相比于景澄的好奇,导演张曹似乎是一个没有好奇心的人。 不好奇演员的功夫怎么学来的,有多厉害。 只关心演员要如何把角色演好。 苏清朗跟边夫力的这一场打戏,男一号百里下雪屡次被打倒,身上多处剑伤,仍执著的比下去,最后却连边力夫扮演角色的一片衣角都没有碰到。 剧本上对男主角的描述——这是对剑术的“痴”。 苏清朗不知道什么是对剑术的痴,只是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来演。 演出来的效果还行? 导演没喊几次“卡”,这场戏就顺利拍完了。 拍完后,张曹问苏清朗的想法。 “小朗,你代入角色,这一场比试的过程中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苏清朗不假思索的回答:“想要赢。” “比试输了后,在想什么。” “要怎么样才能赢。” 所以输了,脸上出现的不是挫败,更多的是思考。 问完,导演张曹就不说话了。 反倒是苏清朗被问得一脸懵比,产生了好奇心:“张导,你和其他导演有点不一样。” 别的导演都是开拍前问演员问题。 张曹是每次拍完了再来问苏清朗问题。 “或者说是对我和其他演员不一样?” 张曹对边力夫、谢竹兰和林苒苒等演员的角色,开拍前的讲戏都有明确的要求。 对苏清朗有点像是放养式的,更多的是让自我发挥。 坐在监视器前的张曹沉默了一会儿,开口:“你的角色是这部戏的魂,很重要。” 转头看过来,意味深长的:“小朗,你应该比我更懂角色。” 苏清朗若有所思:我比导演更懂角色? 每部戏刚开拍即进入最迷茫的阶段,要找角色的感觉。 拍《新赌神》,第一次拍戏,角色戏份不多,只想着要把每一场戏拍好。 拍《江湖之不负卿》,打戏多,感情戏有难度,一天十几场戏,也忙于应对每一场戏的出演。 拍《斧头》,导演强势,对角色的要求明确,也给苏清朗留了发挥的空间,拍摄期间忙着揣摩角色,忙着如何去贴合疯批角色...... 这次进组拍《侠》,开机半个月了。 没有一进组便一场接一场的高强度打戏,拍摄节奏很慢,也让苏清朗慢了下来,关于角色的思考最多,参与的也最多。 张曹提起当初为什么选择让苏清朗来演百里下雪的原因。 “除了有功夫底子,能扛得下来打戏的拍摄......” “还有一点,你的厉害没有攻击性,也有攻击性,所以很合适出演百里下雪。” 苏清朗:?是夸我的意思吗。 “小朗,在想什么?这么......”边力夫一手拿着保温杯,另一只手抬起正要在苏清朗的肩膀上拍一下。 人刚一走近,冷不丁苏清朗已经察觉转过身来了。 “力叔。” 豁,这小子的后背长了眼睛吗,很警惕啊。 “跟张导聊了什么,想得这么入神。” 不是什么秘密。苏清朗便把刚才跟张曹导演的谈话讲了。 边力夫听完若有所思的拧开保温杯,低头喝了口热水,重新拧好瓶盖,看向面前的苏清朗。 “小朗,你当初为什么会学武?” 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苏清朗心想:真实的答案是,我爸希望我子承父业,送我去学的武。 原身的答案是,“我养父以前是少林寺的武僧,说是习武可以强身健体,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小时候就跟着学了。” 边力夫听完,自顾自也说起了自己学武的原因。 “我小时候长得瘦弱,被几个比我大的孩子欺负,为了打架能赢过他们,央求父母送我去学武...... 学了功夫长大后,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打架,很享受以拳头制服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感觉,很爽。” 边力夫低头看着自己宽大的手掌收紧,握成拳,“后来赶上了好时候,娱乐圈的武打片十分火热,我跑去横城当武打群演,就这样进入了娱乐圈,靠着一身武艺打出来了名堂。 不过......” 这部戏杀青前,陈泰的身世会水落石出,会有个好结局的!
第76章 听懂 苏清朗走神的想:我和边力夫老师一开始聊起的话题,不是张导说我的武术厉害,没有攻击性,也有攻击性,边老师要帮我解惑吗? 怎么突然聊起了学武的原因。 听到来了一个“不过”,突然一激灵,回过神来。 “不过,靠拳头打出来的咖位,也被拳头限制住了戏路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动作演员,不仅仅是单纯的靠武力来征服观众。” 这句话有点耳熟。 想起来了,卫琛老师说过类似的话。 【我们在电影里塑造的武打角色,不是单纯的以武力值来征服观众,不是简单的树立一个能打的大银幕形象】 【打戏不是武力和暴力的象征】 听到卫琛说过跟自己差不多的话,边力夫愣了一下,继而哈哈笑了起来。 “卫琛那个家伙,是我们那一批武打演员里唯一成功转型的,发展得最好的。” “但小朗,我看好你可以成为那个坚持走到最后,改变市场的人。我们老了,靠你们年轻人了。” 最后一番话,苏清朗听懂了。 跟他的任务目标是一致的。 “力叔放心,我接这部戏的时候也跟张导说过了,一定幸不辱命。” 边力夫含笑点点头,转回到了角色的话题上。 “我看完了剧本,跟你见面接触后,大概知道张导为什么选你。” “小朗,你拍打戏时有一种很不一样的魅力。” 边力夫在脑子里搜刮出来一句形容词,“狂放而不傲慢。你展示出来的不仅是一个很会打的武夫形象,张导拍这部戏想要传递的,想要这个角色传递的东西,你身上都具有。” 苏清朗: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小武子,你听懂了吗?” 系统:“听着是夸你的意思。” 苏清朗:看来系统也没怎么听懂嘛。 “难道功夫学得好的人,脑子都不太灵光?小武子,为什么我俩凑在一起,有一种绝望文盲的既视感?可我是个大学生啊,虽然还没毕业。” 系统:“......”大可不必自黑也把我拉上。 电影《侠》剧组在横城只拍了一个月。 3月初,转场到南州竹海进行拍摄。 南方的天气暖和,取景的竹林翠绿如新,竹林里偶尔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叫,伴随着微风拂竹的簌簌摇曳声响。 苏清朗手执一柄长剑走进竹林里。 不远处站着的导演张曹:“停,就这个位置。”举起手中的对讲机,吩咐各部门准备起来。 于景澄似个皮球,又被他叔踢向了苏清朗。 交由他俩来商量负责这一场竹林练剑的戏该怎么来拍。 “给。”于景澄一走过来,伸手递上了一个本子。 苏清朗:这是什么?新画的分镜?一脸狐疑的接过,低头一看,本子不一样。 于景澄喜欢用带锁的本子来画分镜。 这一本A5大小的笔记本,不带锁的,很厚的一本,且主人翻得很勤,封面的边缘都翻得卷起来了。 苏清朗好奇的翻开一看,惊呆了。 场景,人物,神态,动作,一笔一画,这画的哪是分镜。 这是漫画吧!!黑白画风的武侠漫画,极有武侠江湖的气息。 “这是......张导画的?” 于景澄点点头,并不催促苏清朗快点往后翻、快点看完,只提醒了张导画了今天要拍的[竹林练剑],在最后头。 苏清朗越往后翻看,越是啧啧赞叹: 张导画功了得,深藏不露啊! 把男一号百里下雪每一场打戏的分镜都画出来了。 咦,慢半拍的发现:这分明是拍完,后画的。 有意思的是画的重点不在招式动作,在于角色的眼神,神态和表情,以及插了一两帧贴合或是完美来表达角色当下心境的空镜画面。 翻到最后面,便是画的是今天要拍的竹海练剑戏。 重点刻画了:场景的意境,男主练剑时的眼神和表情神态。 画出来的两三个练剑的招式,主要借助的竹子来展现剑招的厉害,留下了无限的创作空间。 这是专门留白给武术指导和演员来完成。 “张导有说什么吗?” 正摸着身旁竹子,在脑海里构思练剑场景的于景澄,把导演张曹的话复述了一遍:“澄仔,你看看最后一话,让小朗从头到尾看一遍。” “就这样。” 苏清朗转头朝导演所在的位置看去,只见张曹与于承术站在摄影师旁边,三人正在沟通交流。 都没往他们这边看过来。 “你悟了吗?”于景澄好奇的问,觉得张曹导演讲话好像只讲了一半,留一半让人自行领会。 苏清朗抬起手中的剑,“唔,大概是明白的。” 为什么要费神的把已经拍过的戏份画出来?为了记录下他前面打戏的眼神,表情和神态是怎么样的。 好让他心中有数,今天拍的这一场戏又该是什么样的。 不禁感叹张曹导演是一位擅长观察和记录,更是一位很有魄力的导演?
296 首页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