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耽美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东都阁案录

时间:2023-08-17 19:01:17  状态:完结  作者:觅丫

  第三案,完。


第四卷 五毒迷踪

第83章 4.1东都阁

楔子

  城门被攻破的声音震耳欲聋。

  那巨大的木桩撞击在铁门上,一击,又一击……

  他知道他是永远失去了自己的长子,那个从小就武艺高超,野心勃勃,被称作赤乌王的长子。

  他本来有机会阻止这一切发生,可是当看见他长子眼中燃烧着的雄火,在他面前勾勒出一个盛世的时候,他动摇了。他不忍心去扑灭长子眼中的火焰,他甚至希冀长子说的是对的,希冀那火焰终将再次席卷这片土地。

  然而……

  败了,还是败了。

  “爹!爹!”他的幼子跑了出来,七八岁的孩子,满脸惶恐道,“爹,他们说阿兄被杀死了!”

  他缓缓地摸了摸幼子的头,他从小便虎头虎脑,惹人喜爱。

  “爹,我要去找阿兄!”幼子拽着他,急切地说。

  耳边是震耳欲聋的敌军杀入城中的声音,完了,都完了……

  幼子往门口跑去。

  “你回来!”他大叫,把幼子拉回来,孩子奋力地挣扎,他却从袖中拿出一颗黑色的物什,强行塞入孩子口中,孩子渐渐失去了意识……

  他自己则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宿命……

  —

  闻韬是被一阵风铃声叫醒的,那风铃如山涧泉水,叮叮咚咚,不同的音律互相交织,如同天籁。闻韬微微睁开眼,看见这是一间深色古朴的房间,窗牖微启,清风徐来,挂着一个木制风铃,正发出泠泠的声音。

  木制的?闻韬的第一个关注点落在风铃的材质上。声音不对,他脑海中闪现出这个念头,下了床榻,正端详着这个木制风铃,忽然传过来一阵敲门声。闻韬举着风铃开了门,正是唐无衣。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喜欢这个。”唐无衣托着食盘,看着散着头发赤着脚的闻韬,仅仅穿着素色中衣,举着风铃,那风铃还在泠泠作响,他肤白胜雪,颜色微浅的眸子望向他,当真是纤尘不染,似从世外桃源而来。

  “唐岳,这个风铃是木制的,声音却清亮的很。”闻韬道。

  唐无衣笑道:“是西域那边传来的,这风铃筒是木制的,里面却有八根银管,音锤触碰到银管,在木制的风铃筒内共振作响,故而其音色不同于普通的风铃,如天籁之音。”

  闻韬恍然,研究着手中的风铃半晌,忽然意识到遗漏了一些重要问题。

  “唐岳,我们现在在哪儿?”

  唐无衣挑眉道:“你猜?”

  闻韬走到窗边,只见这是一处颇为宽阔的院子,制式拙朴,院子中一棵枇杷树尤其郁郁葱葱。极目远眺,院子外的里坊颇有市井之气,行人来来往往,只不过隔得比较远,那喧嚣声并不会传过来,此处倒是个闹中取静之所。

  闻韬粲然一笑道:“唐岳,这里就是洛阳的东都阁吗?”

  唐无衣嘴角一勾:“某人喝了酒以后睡得昏昏沉沉,被我拐到了东都阁都不知道。”

  闻韬心情颇好,并不和他争辩,乖巧地坐下来,接过托盘,只见上面放着一碗清粥和几样爽口小菜。

  “你昨晚喝了酒,今早还是吃得清淡些。”唐无衣道。

  闻韬从善如流,一边吃一边道:“唐岳,这里就是你平时待的地方?怎么好像没什么人?”

  唐无衣道:“这里是后院。前院有刀笔吏专门受理武林疑难案件,破案后归档入册。另还有东都阁书堂,收着东都阁十数个弟子,一些不用我亲自去的案件,就会派他们出马,由蒲先生平日教他们经史,我指导一下他们武功和刑讯之法。最后面的刑堂你就别去了,是专门行刑之处,刑堂下面是一个地牢,罪不至死者在地牢关押。”

  闻韬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唐岳,你这阁主做得倒也自在。”

  “怎么,动心了?你也留下如何?”唐无衣试探道。

  闻韬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道,“唐将军如何了?”

  “已经醒了,陛下已经来探望过,在紫微宫将养一段时间就好了。”唐无衣道,“我过两天亲自去紫微宫看望大哥,向他赔罪。”

  唐无衣起身,带闻韬逛了逛东都阁,走到前院书堂的时候,见十几个身穿朱雀纹玄衣的东都阁子弟正在读经,个个目光清明,声音朗朗。

  “唐岳,这些子弟你是从哪里找来的?”闻韬问。

  “大多出自武林,若是世家子弟的话,修文可参加科举,习武可进神策军。”

  “那你……”闻韬想起在少林时唐无衣看到唐景啸戎装前来的神情,心想若是可能,他也一定愿意做征战沙场的将军,他一直没有问过唐无衣的身世,只知他是唐佑的义子,唐景啸的义弟,其中曲折却是一无所知。

  唐无衣道:“据我义父说,他早年四处征战时在战场上收养了我,我父母双亡,无亲无靠。他虽如此说,我却没有一点印象,我的记忆就是从北邙山下的天策营开始的。义父待我视如己出,我十几岁的时候也是一心想做天策上将军,后来得知非世家子弟不得入天策时,伤心了好久。”他顿了顿,眼神中似乎还有一分落寞,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笑意道,“不过义父早早就筹划把东都阁交给我,东都阁历史悠久,是连结武林和朝廷的重要机构,义父对我,实在是思虑深远……”

  一阵风吹来,远远传来闻韬房中泠泠的风铃声,阳光在琵琶树下投下斑驳的阴影。闻韬静静听着唐无衣的过往,这一刻时间似乎停滞了一般。

  “无衣,闻道长。”来人对二人做了一揖,正是蒲启明,刚刚下了学堂早课。

  只见蒲启明着装简朴,整个人自有一股高华冷傲之气。

  唐无衣和闻韬回礼道:“蒲先生。”二人随着蒲启明走到他的书房,只见诺大的书案上放着一大捧二月兰。二月兰本是极为常见的植物,浅紫色,开得正灿烂。唐无衣记得,每年这个时节,蒲先生总要在桌上放上一捧二月兰。

  唐无衣笑道:“蒲先生,洛阳的牡丹开得正好,我下次让人送一点进来,放在您书案上正好。”

  “不必。”蒲启明道,“此花就很好。牡丹太奢华,与我这书房也不太相配。”

  唐无衣知道蒲启明的性子,没有坚持。他虽是这里的阁主,但平日各种事情都要敬蒲启明三分。蒲启明望了望闻韬道:“闻道长此番是要在这里长住吗?”

  虽然是极其普通的问题,闻韬却觉得自己的耳根红了,此番是要长期在东都阁了吗,以什么名义呢?

  唐无衣赶紧道:“你想住多久便住多久,接了案子我们便一起去查。”他对他挑了挑眉,眼中含笑。

  嗯,已经下决心要追随唐岳了。闻韬心想,和他一起游历江湖,解决疑案,虽不在军中,也可死沙场,诛奸佞,守忠魂。

  闻韬像是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般道:“蒲先生,唐岳,这次叨扰了。不日我就要回一趟昆仑。”

  “你要走吗?”唐无衣脱口而出,眼神微闪,语气中似乎有轻轻的颤动。

  闻韬对他粲然一笑,他从未笑得这么灿烂,如清晨的第一缕划破层云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不仅是唐无衣,连蒲启明都望着闻韬微微失神。

  “我回昆仑向师尊当面说明一下,之后就要麻烦你收留我了。”闻韬望向唐无衣。

  唐无衣心中似乎有无数个小鞭炮炸开,他负在身后的手悄悄抓住了闻韬的衣袖,不动声色往闻韬那儿靠了靠,心中的温柔似乎要溢出来一般。

  “如此,也好。”蒲先生的表情有些捉摸不定,不过此刻无论是闻韬还是唐无衣都无暇理会。他望着两人并肩离开,虽没有交流,但那抑制不住的喜悦与满足让他驻足凝视了好久……


第84章 4.2明志

  闻韬曾经无数次站在昆仑的山门口,但从没有一次像今日这么心情复杂。

  本来唐无衣要送他回昆仑的,但闻韬婉言拒绝了。这本来就是他自己的选择,从小他的一切就都被安排得很好,他也很顺从地接受这些安排,作为昆仑天资卓越的弟子,作为清虚子唯一的徒弟,他知道师尊一向对他有很高的期望,希冀他能在求仙问道一途上有所建树。可是,这终究不是他想要的。

  比起出世无为,他更想去真真切切地感受这个世界,更想去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旁观还是介入,更想去坚持自己的守护。固然,这样免不了遍体鳞伤,免不了心灰意冷,可是那些热血和心跳却是在那些漫漫修道的平静岁月里永远也无法出现的。昆仑山终年不化的冰雪固然纯净不染,但他更想要春华秋实,夏葛冬裘,更想要感受世间极致的善与恶,并像唐无衣和唐景啸曾经做过的那样,遵从本心亮出自己的锋芒,无畏生死。

  “韬儿。”闻图南在山门接他,但她一见到闻韬,就明显感到他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从前是个故作老成的少年郎,目光清朗却似乎蒙着一层淡淡的冰雪,而这一次,那些曾经的冰雪一消而散,亮得如同琉璃,本来一二点星光的眼眸此刻已是止不住的光芒万丈。

  “师父,我想见师尊。”闻韬单刀直入,他从小便是这样,从不会拐弯。

  闻图南微微皱了皱眉道:“师尊正在闭关,明日才会出关,你有什么先跟我说吧。”

  闻韬点了点头,和闻图南走进昆仑。

  “什么,你要出师?”闻图南纵然聪明绝顶也没想到闻韬提出的是这个要求。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道,“那,你以后准备去哪里?”

  “东都阁。”闻韬平静道。

  “你……”闻图南在脑海中转了好几个弯,试探地问,“你是和唐阁主……”

  闻韬直视闻图南:“师父,我已经决定今后都要和唐岳一起查案。”

  唐岳,已经直呼其名了吗?闻图南在心中打鼓,她之前就看出二人投契,因为闻韬从小冷淡内向,她一直觉得他能找到投契之人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么快闻韬就决定要离开昆仑了。

  她故作轻松问道:“那唐阁主那边?”

  “他乐意之至。”

  闻图南好像被噎了一下,也对,唐无衣已经是阁主,并不需要去征求谁的同意。她心中千回百转,终于只是问道:“韬儿,你要不要再想一想?你从小一直在昆仑,骤然下山,难免觉得新鲜刺激。我从前也是这般,在家中总是待不住,一寻着机会就……”

  “师父,我决定好了。”闻韬打断道,他声音不大,却是毋庸置疑的语气。

  闻图南莫名想起惨惨戚戚的儿大不由娘这一句,她虽没有生儿育女,但闻韬确实是她亲手抚养长大,与其说是他的师父,不如说亦师亦母来的恰当。虽说她为人通透,此刻却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

  见她如此,闻韬反而安慰起她来,软软一笑道:“我此去东都阁,又不是永不回来,必是要常写家书,抽空也会来看师父和师尊的,就和我下山历练是一样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