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会喜欢上他,也许并不意外。” “又爱又恨,最后释怀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的设定与一开始有些偏差,我想了很久我还是希望厉景逸这样做尽恶事的坏人,最后是死在心爱之人的怀里。 其实谢大人对清歌而言,是爱慕,是欣赏,是高不可攀,那天上的一轮明月。 但是厉景逸是强行横在他心中的一根刺,是伤痛,是习惯,是融为一体之后的密不可分,是无法割离的痛。 当爱比恨多,往事如烟,那些伤痛也就随之消散。 今天4月30号啦~番外篇陆续奉上。 想看什么评论告诉我吧~ 记得留下评论哦,明天给大家发红包!
第92章 大结局 原本, 像厉景逸这样坏事做尽的恶人,只配将他的尸体丢到乱葬岗,或者丢到荒郊野外让恶狗啃食。 厉时琛看着清歌临死前紧紧抱住了厉景逸, 念在清歌有功,他最后还是将两人好好安置合葬了。 看着金銮殿狼藉一片, 厉时琛想起那天,他回宫平反也是这样,血流了一地。 厉时琛不由地看向上方的龙椅,为了争权夺势, 为了坐上这皇位,多少**离子散,多少人被冲昏了头脑,死伤无数。 值得吗? 一辈子就这样搭进去了。 厉时琛觉得有些冷,眼底透露着薄薄的悲凉感。 谢景玄忽然握住了他的手, 掌心传来的温热触感,暖和了厉时琛的手, 可能不只是手。 厉时琛回握了一下谢景玄。 三年后,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他有兄弟, 有朋友, 有爱人陪伴在身侧。 谢景玄走到了厉时琛面前, 把他紧紧搂在怀里, “陛下在想什么?脸色如此苍白。” 厉时琛闭上双眼,想起那些前尘往事, 淡声道:“想起三年前朕的三皇兄谋反的那一天, 他是被朕亲手钉死在这金銮殿上, 那天的大殿也像今日一样,死了很多人,留了很多血。” 每当厉时琛想起三皇兄,想起那日见父皇的最后一面,他的心有些微微刺痛。 谢景玄有些心疼地用下巴轻轻摩擦着陛下的额头。 手刃亲兄,一定很痛苦吧。 若是那时他能陪在陛下身边就好了。 - 厉景逸虽然身死,但是他身上还有许多未解开的疑团,牵扯到数年来多桩案件,厉时琛全部交由大理寺卿高阳曦来办。 三年了,这条沉在水底的大鱼终于浮出水面,厉时琛也同样谋划了许久,才将这股藏在黑暗的势力连根拔起,现在他有些心力交瘁,只吩咐了高阳曦,该杀就杀不必手软。 至于燕王没有失踪,反而班师回朝,平反有功这件事还是让朝臣和百姓大吃一惊,那日燕王带领众多士兵杀进皇城,将叛贼一一缉拿归案,闹得很轰动。 随着大理寺将之前燕王杀害青楼女子的真相水落石出,燕王眼下正深得民心,有着隐隐直线上升的趋势。 而蒙古兵败,燕王下落不明之事原来不过是障眼法,燕王殿下并没有受伤,也没有兵败,那是他与陛下做的局,只为了逼出背后通敌卖国之人。 燕王带领的这支燕王军是当年先帝交给他的兵力,而真正在蒙古指挥作战的另有其人。 蒙古内战,大厉的军队步步紧逼,蒙古的水更浊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掌握着绝对势力的大皇子巴木泰竟输给了一直默默无闻的二皇子阿札勒。 阿札勒是谁?只不过是王临幸宫女,诞下的子嗣。 不出众也不拔尖。 所有人都在想他能成功扳倒大皇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阿札勒却直接告诉世人,他是靠大厉来蒙古和亲的八公主夕月,也就是上任王妃,借她背后的势力,将叛贼余孽一一铲除。 让人称奇的是,为何夕月公主会支持阿札勒上位。 而且阿札勒的手里竟还有先王的遗召,甚至兵权。 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阿札勒继任为王的同时宣布了迎娶夕月公主为王妃。 这件事在蒙古直接炸开了锅,让人不得不联想二人的此前的关系。 要知道夕月公主可是阿札勒父王的正妃,虽与阿札勒毫无血缘关系,虽然两人年纪相仿,可那始终是先帝的嫔妃,阿札勒甚至叫一声母妃也不为过…… 关于夕月公主的流言,大部分人选择三缄其口,一是畏惧夕月公主背后的大厉王朝,二是对于新王的雷霆手段,他们不敢以身犯险。 在阿札勒上任后,第一个劝谏他要将夕月公主遣返回大厉的人,已人头落地。 正所谓杀鸡儆猴。 再加上阿札勒对夕月公主鞍前马后,即使是琐事一桩也都亲力亲为,此番态度令人生疑,却不敢多说一二。 任凭谁都看得出来阿札勒很喜欢夕月公主,甚至当着百官的面起誓,永远忠于夕月公主,此生不会纳任何妃嫔,后宫佳丽唯独只有王妃一人。 两人的大婚极为隆重,而那日王妃婚服也无法遮挡住那微微凸起的小腹,让不少人将疑惑咽在了嘴里。众人皆知,王妃与先王并无感情,为示两族交好之意才会有夕月公主原来蒙古和亲一事,所以夕月公主腹中孩子的身份不言而喻。 阿札勒冷冷扫过众人,示意那些人闭上他们的嘴巴,最好不要让他听见任何一句有关夕月公主的负面言论,他不介意大婚之日见血。 所以即使不出半年,夕月公主便诞下子嗣一事,也无人敢议论。 夕月公主此胎诞下的是男婴,阿札勒第二天就宣布了此子作为王储继承人。 蒙古的好消息带回到了大厉京城。 厉时琛看着皇姐传来的书信十分欢喜,他又当舅舅了。 同时,厉时琛很满意阿札勒继任为王之后的种种表现。 他们二人之间的约定,阿札勒如数履行,也不枉他对阿札勒的信任。 - 厉景逸起兵谋反之事已过去了半月。 虽然那日厉景逸并未对这些官眷下手,还是让他们受到了惊吓,连萧太妃和静太妃都接连告病,朝中不少大臣那日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伤得最重的还是论白烨煜。 白烨煜伤势还未痊愈就带病进了宫向陛下请辞,他想要回到他的家乡,若是陛下认为他还有用,他可以在江南的县城当个父母官,从此不再踏入京城。 厉时琛允了。 白烨煜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倒也没有过问亲生父亲平西王任何事情,在他的心里,平西王只不过是个陌生人,是那执棋之人,他与厉景逸二人的命运因他一人所毁坏。 而江南永远是他的家乡,那个被帝王无情抛弃的女子才是他的母亲。 厉景逸和清歌的坟墓,还是他缠着满身的绷带帮忙打理的,就葬在京城郊外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他将两人合葬。 生同衾,死同穴。 想到他们紧紧相拥的遗体,白烨煜想,或许这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白烨煜临走前,来给他们扫最后一次墓。 其实白烨煜在那**宫前,并不认识厉景逸,是那时他才知道了他原有的身世。 之所以他会尽心送他们二人最后一程,也许是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希望她在天有灵得以安息。 回到朝堂,厉景逸这条线的所有拥护者被一一拔除,朝堂上不少官员都是厉景逸私下的党羽,特别是户部,属于重灾区。 厉时琛手里原本也有一份名单,直到这些人被大理寺抓去审问,甚至处决,朝堂一下子空缺了数个职位。 钟老提议:“不如明年春日时再举办一次春闱。” 此事得到了厉时琛赞同,所以想要科考的学子不用再等三年。 春闱接连两年举办,让不少学子都高兴坏了,也有不少寒门学子为此苦恼,特别是一些平民百姓,来上京赶考可是一大笔的开支,路费、宿费、餐费即使再节省,那可是京城,对于他们而言,这笔上京赶考的费用可能是家中攒了好几年才存下来的银钱。 第二天,京城便传来好消息。 此次能考进会试的学子都能得到陛下的赏赐,若是能参与殿试,赏赐翻倍,此举激励了不少学子。 让厉时琛最头疼的是户部尚书一职,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而这官职,背后牵涉极广。 翌日早朝时,户部尚书所站的位置上来了一个让诸位大臣都意想不到的人。 “日后就请各位大人多多指教了。” “不敢当,不敢当。” 不少大臣心里苦,户部尚书可是朝中重臣,可是在朝中,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的人。原本还想向陛下自荐的各位大臣,看着新来的户部尚书,顿时歇了心思。 此人正是礼部尚书元夜之子元祁。 元祁与陛下私下深交,不少大臣都知道此事。 今日看见元祁穿着朝服空降到户部,大臣心里便明了,这是陛下的旨意。 要知道元祁可是没有通过科举选拔,只是因为得陛下赏识,就得了朝中一品大臣的位置,这是多少官员在朝中奋斗多年都不一定混得上的位置,而元祁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却能直接越过他们并踩在他们头上。 他们当然是不太服的。 不少大臣那是敢怒不敢言,要知道陛下决定的事情无人能改变其一二,即使那人是小谢大人。 而且元祁可是礼部尚书之子,与当朝左相谢景玄那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更何况元祁能坐在此位置背靠陛下这棵大树。 这样的关系,让人十分眼红。 再加上陛下行事比较随心所欲,若是提出异议首先就过不了小谢大人那关。 小谢大人这张嘴啊,巧舌如簧,不是好惹的。 厉时琛选择元祁的原因很简单,如今户部人手不足,他需要快速拉一个能干实事的人出来。 所以正当厉时琛为此事头疼时,谢景玄提议一句:“陛下,若不然先找个算账一把手的过来,再考虑其心性是否合适。” “算账?” 厉时琛脑海里立刻就浮现了元祁的身影,于是他就直接让人将圣旨送到元祁家中,当时的元祁并不在家中,可是陛下提前吩咐了,若是元夜在也可代为接旨。 所以元夜立刻出府,把元祁绑了回来。 直到元祁看见圣旨的内容之后,欲哭无泪,“十四,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陈旭状似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幸灾乐祸。 最后元祁还是穿上朝服,每日寅时起身,准时上朝,为陛下分忧。 - 最近有一桩让京中老百姓津津乐道,喜气洋洋的大事。 那就是咱们的皇帝陛下,终于要大婚了!
112 首页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