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耽美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代架空

走狗自烹

时间:2024-09-05 14:00:04  状态:完结  作者:掷生

  “谢大人!”

  谢霖正盘算着自己朝中还认识哪些人,能将李屹安顿在谁手下,忽然被人叫道,谢霖抬头,看到一位清朗俊秀的男子冲自己走来,穿着淡黄色长袍,裳边暗绣兰纹,腰间还岔了一只竹笛,虽是皇家仪制,但十分朴素低调。

  “乐王殿下。”谢霖带着李屹见礼。

  “先生不必多礼。”纪廿十分和善,笑着说道,“小王当年有幸听受先生一言,始终铭记于心,今日终于再见。”

  谢霖愣了一下,仔细回想,终于想起那“当年一言”是什么内容,说的是自己还在翰林院做讲师的时候,一日学堂最后一排多了一个人,课后上前请教,说自己痴心一物,求而不得,该当和解。

  谢霖当时正计划与纪渊成亲,瞬间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于是直接回复一句:“随心即可。”

  当时他是这样想的,人活一世,难遇痴心,自然应当顺其自然,不论付出多少,心中有痴,自然无悔。

  后来他了解到,那人正是小王爷纪廿,当年两王夺位,二皇子落败,崇明帝将纪廿封地北境,多年不予觐见,那是他第一次应诏入宫,只停留三日,最后一日来了弘文馆,听了谢霖一堂课。

  忆及往事,谢霖低头尴尬地笑笑,自己当时一句“随心即可”造就如今局面,再说起也只剩唏嘘。

  纪廿看他苦笑,继续问道:“如今小王重问当年,不知先生如何回答?”

  “落子无悔,”谢霖抬头正视纪廿,“但适可而止。”

  真要重问,谢霖可以坦坦荡荡地回答自己无悔,但适可而止也是真的,是他执念太深,止的太晚。

  “先生变了,”年近而立的纪廿眼角也有了细纹,随着他的笑容加深,“小王倒是一直谨遵教诲。”

  “也好。”谢霖点头。

  纪廿又寒暄两句,正好提到江北疫疾一事。

  即使谢霖不再过问,江北疫疾好转也是天大的消息,纪廿和纪渊两人雷厉风行,不仅迅速研制出了新的药物,还广施救济,精准补贴,瘟疫很快便被控制住了。

  “虽然有部分难民向北流窜,行至北境,但小王开府施救,也控制住了,相信不日便能送还故乡。”纪廿笑道,谢霖也跟着附和。

  难民北逃是当时听了纪常的说法,称瘟疫多发于南方,北方天寒可以有效控制,于是多选西北药材,并且驻兵北地,防止感染,结果这些不着调消息传至民间,成了民众宝典,一大帮人集结起来前往北方,多亏纪廿及时开府接济,控制人群,才没有扩散时疫。

  但不论是难民流窜还是纪廿治理有方,谢霖都不愿多去了解,既然已经决定守好规矩,自然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

  或许是纪廿看出了谢霖的兴致缺缺,话锋一转,笑着问道:“小王看先生忧虑,想必是有人挂念于心吧。”

  谢霖一惊,立马反应过来纪廿在说谁,人在北境又值得他挂念的,只有一个人。

  纪廿也不卖关子,淡淡地说道:“纪含一切都好,小王自会照顾,先生不必挂怀。”

  虽然得了纪含一切都好的消息,谢霖却并没有真正放下心来,几乎是在提到纪含的瞬间,他便意识到纪廿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当年纪含流放,众人都知道他谢霖在其中掺了一手,他与纪渊的关系也是因此破裂,于是少有在他面前提起纪含,只有他自己知道真相,与纪含私下也有信件往来,如今纪廿点明自己挂念纪含,又明说他会施加照顾,若不是谢霖多想,不就是表明了他纪廿知道纪含和谢霖私下的关系,更始终监视着纪含么。

  纪廿作为先皇最小的孩子,取字乐明,就是愿这小儿子可以幸福安乐,天真无忧,但且不说崇明帝的皇位之争他有参与,如今他重获皇上信任,于政事又有大益,圣上大病,他也有合理即位的权力,更不要说历史上摄政王夺权早就见怪不怪。

  谢霖心里沉甸甸的,他本不愿再参与此事,但事关纪含,他又实在放心不下,正这么想着,却听到身后一声冷冰冰的质问:

  “你又想干什么?”

  谢霖回头,看到纪渊黑着一张脸站在身后,想必是听到了刚刚二人关于纪含的交流。

  时间将近,人也多了起来,纪廿见状正好找了个借口,离开寻别的大臣谈话了,留下谢霖和纪渊在这里面面相觑。

  谢霖其实没想与纪渊有什么正面冲突,只想尽可能躲着,他知道纪渊的脾气,冷战上三两天,也就把自己这个人忘了,毕竟王府里在他眼皮子底下混了那么多年,自己悄摸摸忍气吞声一点也是可以风平浪静的。

  但这样直接地对上,他倒是没想到。

  谢霖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解释,提起纪含便又是触到纪渊的逆鳞,再怎么解释也是越描越黑,徒劳的发出一个音节,想了想,又闭上了嘴。

  干脆不做解释,等这小子脾气过了,继续冷战好了。

  谁想纪渊却没有顺着纪含一事大做文章,而是话锋一转,问道:“阿福哪里去了?”

  忽然提到阿福,谢霖不仅没有预料,更是震惊纪渊会这样关注一个小仆,只好如是回答,称阿福回家寻了新的活计,顺便还解释了一下阿福家里的情况,换个新的事做还可以帮衬家里的农田。

  纪渊才不关心那个脸都记不清的家伙究竟去了哪里,他只知道阿福肯定跟着谢霖,前两天他没见到谢霖,没想到随口一问阿福也不在了,他这才知道事情闹大了,谢霖是来真的。但要他直接来问谢霖去了哪,又开不了口,于是只好迂回,没想到谢霖还真认真回答了。

  只是这个答案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纪渊清了清嗓子,强自镇定地问:“那你前两天去哪了?”

  谢霖在心里小小地“啊”了一声,纪渊居然这么快就发现自己不在他的大王府了,学聪明了。

  “霖住在外面。”

  “哦,”纪渊像是明白了什么,又继续问道,“那你今晚回来吗?”

  谢霖有些诧异,但依然回答道:“不回。”

  “哦,”纪渊点点头,“那明天呢?”

  谢霖这下反应过来,纪渊是真的不明白了,有些可笑地给他解释,一字一句地说:“明天也不回,”不等纪渊再问,继续说道,“后天也不会回了,霖在外面寻了新的住所,往后都不会回去了。”

  “啊?”

  【作者有话说】

  纪渊:老婆来真的啊?


第43章 茶具

  纪渊站在茅屋堂前,看着谢霖在旁边进进出出地忙碌,一双手脚不知该如何摆放。

  他终于跟着谢霖回了他新住的地方了,今晨朝堂两人没说几句便被打住了话头,下朝后他本想问个清楚,可碍于有旁人在场,那个学生李屹也总是明里暗里地隔开他和谢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心里沉甸甸装着事,安排人盯着谢霖,终于在他从翰林院出来后制造了一个偶遇。

  偶遇在南三大街馄饨铺子里,谢霖很明显是想简单吃一碗馄饨,多亏铺子人多,纪渊顺其自然地和谢霖坐了一个桌。

  在纪渊心里,吃饭的时候聊公事已经成了一个习惯,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提起了纪廿开府救济一事,当时纪廿开府时他没有表态,只是心里隐约觉得不妥。

  “……终是行善,我也不好多说什么。”纪渊难得说了许多话,一边说一边瞟着谢霖的反应,只可惜后者全程几乎连眼睛都没有抬一下,只是专心地吃一碗馄饨。

  纪渊还想继续说下去,却发现谢霖将碗一推,抬手擦了擦嘴:“殿下政事,霖不应过问。”

  言罢起身离去,纪渊急着追人,却发现谢霖碗里的馄饨已经没了,回想刚刚他不过吃了两三口,正巧老板过来收碗,便随口问了一句:“这馄饨量怎么这么少?”

  摊主当即报怨,解释道:“不是我们给的少,是那位大人主动要求分量减半,钱我们也是少收了的!”

  纪渊还想再问,可谢霖已经走的没了影,只好作罢追了上去。

  这偶遇虽然有些蹩脚,但总算是达到了目的,纪渊一路跟着谢霖回家,期间谢霖停下来问他有什么事,纪渊只顾左右而言他,一来一回谢霖也不再多管,只是在纪渊杵到房门前的时候,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

  谢霖来来回回生活燃炭,虽然入春,但天气依然寒冷,再烧一壶用来喝的水,将前一日晾晒的衣服收了回来,等一切全部做好之后,谢霖终于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白水,思来想去,又多到了一杯。

  纪渊这才有理由堂堂正正坐下,捏着那素白瓷杯,不住地转圈。

  刚刚他站在那里的时候已经将房屋的大体看了个明白,正厅简单一桌两椅,算是个会客的地方,东西两耳室充作卧房,出门右手一黑黢黢的门洞,谢霖从里面提了热水,大概是厨房,院子东北角设简单旱厕,整体一圈看下来,甚至还没他一个正殿大。

  那有为何不住王府,搬到这里来。

  纪渊将手里一杯水转的颠三倒四,心里终于想清楚该如何开口,可话音未出,手中的杯子却被人夺了去——也不能叫夺,就是干脆利落地被取出,动作潇洒到两人的手几乎都没有碰到。

  被拿走杯子的男人愣神地看着谢霖将杯中的水倒进痰盂,将空瓷杯倒扣在桌上。

  “霖没注意到瓷杯破损,请王爷赎罪。”

  纪渊愣了愣,视线转移到刚刚被扣起的杯子上,虽然看不明显,但在杯沿确实有一处破损,不仔细看看不出来。谢霖依然垂着脑袋,似乎真的在等他发落,纪渊顿时百口莫辩,他刚刚只是捏着杯子走了神,怎么就被认为是嫌弃杯破了。

  “我没有要怪你。”他无力地解释道,却又被谢霖怼了回来。

  “霖屋舍贫寒,没有新的杯子供殿下饮用,殿下请回吧。”

  他这么说,纪渊才注意到,刚刚只是直观地感受院子整体的布局,狭小逼仄,如今细节一点观察,便发现房内用具全都老旧破损,分开正堂和耳室的遮帘大约是由碎布拼成,炭盆也辨不清本来的颜色,小桌布满划痕,一套茶具只剩下一只三盏杯,其余不知哪去了。

  或许是纪渊探究的目光刺痛了谢霖,他挺了挺酸痛的脊背,竟主动开口道:“这房屋屋主从前是一老人,带着外孙住在这里,后来儿女将二人接走,一些用具就留给了我,”谢霖抬起目光,颇为倔强地迎回去,“霖会慢慢更替的。”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只是他微妙的自尊心在作祟,谢霖不愿在此处落了下风,挺直腰背说这些话,但其实刚搬进来的时候,桩桩件件都为难了他,三室通透漏风,只好一点点填了棉絮做了一张破帘,别扭的针脚伤了几多次,他住的卧房才终于遮了点风。烧炭燃得浓烟漫天,将全屋敞开,冷风中等炭火稳定下来,每天从翰林院回来都要折腾到很晚,终于才慢慢掌握了使用这种黑炭的技巧。小桌桌脚短一截,是他趴着找到问题,再折了纸垫好,只可惜仍不牢固,偶尔写字不小心墨水便晕出黑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