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耽美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送老婆要不要?

时间:2024-01-01 08:00:49  状态:完结  作者:狗蛋的爹

  秀姑拉着方孝的手,看着越发挺拔英气的儿子,满脸都写着欣慰。

  有了方臻和方孝的出现,气氛便融洽起来,方臻把家里人都叫了过来,先从小虎说起,说这是他家傻儿子,和方进举一样,也长大了。

  “嗷呜!”小虎十分得意地甩着尾巴,用肉垫分别按了四人一下,以示它森林之王的恩赐。

  当初小虎刚跟着方臻回家时,就属方进举对它爱不释手,此刻再见面,他仍旧是亲热地搂住小虎,把它当做自己最好的玩伴。

  “这两位是我从朋友家借来的婶子,平时就帮我们做做饭收拾家务,你们有什么需要,就尽管跟她们提。”方臻把小虎丢给方进举,接着向四人介绍。

  两个婶婆作为下人,就大成的社会地位来说,与乡下来的农人差不多,因此与秀姑和老太太还算亲近,说话聊天都没有隔阂,减少了秀姑心里的紧张不安。

  “还有这几位,这些都是我的手下,别看一个个长了张黑脸,不凶。”方臻让几人按照名字顺序站成一排,方便他介绍,“这是方一,方二……方七。”

  方立见一个便哈一次腰,显然“手下”这个说法,并不能完全消除方立心中的惶恐。他在村里连村霸都不敢得罪,到了城里,这几个一看就是城霸级别的人物,就算方臻说他们是绵羊,他都不敢放肆。

  不过方立心里也有疑问,在方臻介绍过他们的名字后,他把方臻拉到一旁小声问道,“你咋个找这多方姓人?”

  “哦,不是我特意找姓方的,这几个人原本不姓方,我给改的名字。”方臻解释道。有些话说了方立也听不明白,方臻干脆找了个他最能理解接受的理由,“这些人跟我签了卖身契,都是我的人。”

  方臻这么一说,方立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卖身契啊,那懂了,主子想要命都得给,改个姓算什么,好些大户人家的家生奴才,不都跟主子一个姓,没想到方臻现在混得这么好,可太出息了。

  “还有最后一位。”说话的是安向晨,他和方臻刻意把阿花放在最后,由安向晨来介绍,“这位便是阿花。”

  虽然知道来固城就一定要面对眼下的情况,但方立和秀姑的脸色还是僵了一瞬,老太太的脸色尤为难看。但说话的人是安向晨,他们就算再不情愿,作为客人,也不能一来就给主人甩脸子。

  “阿花见过老爷、夫人、老祖母。”阿花也是紧张,她的伤还没全好,硬是忍着痛给三人行了全礼,争取给方孝家的长辈留下个好印象。

  她才行过礼要起身,方孝便赶忙上前,将人扶了起来,看得秀姑对大儿子那点儿满意都消散了不少。

  “行了,都别在院子里站着了,赶紧回屋,嫂子,你带着我姨先跟立哥去看看屋子,你们住的地方我都收拾好了,姨住一间,你们夫妻和进举各一间,有哪里不满意的我再改。”方臻打了个圆场,叫两位婶婆赶紧把方立一家人先带走。

  “咋个不满意哩,你安排最好个,俺们有咋个不愿。”秀姑拉起小儿子的手,同方臻客套了一句,随后跟着程家婶婆去了厢房放行李。

  等他们三人走远了,方臻赶紧询问阿花的伤要不要紧。

  阿花看出方立和秀姑不大满意自己,心里正委屈着,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怎么在意了。方臻再三问了她,她才摇着头说不用请大夫来看。

  方孝和阿花之间的事儿,方臻和安向晨也插不上手,他们总不能不顾方立和秀姑的意愿,硬要方孝娶了阿花吧。两人无奈地苦笑着看向对方,对接下来棘手的局面束手无策。

  为了避免再起波澜,下午方臻便叫阿花回屋歇着,没再露过面。

  方立与秀姑大老远从乡下来,带了不少特产与自己种的菜蔬,收拾妥当后,便拿出来给众人分了。见不到阿花,眼不见心不烦,两人便暂时将烦恼抛在脑后,热络地与方臻说起他们这一年的变化。老太太身体弱,留在房中休息。

  他们因为方臻的关系被迫迁移到了别的村,起初不适应,后来慢慢地就融入其中。现在说起来,两口子嘴里都是对方臻那位贵人的夸赞,说贵人给他们找的新去处,比起方家村来说,方方面面都要强上不少。

  只要他们满意,方臻就高兴,听两口子絮絮叨叨说这一年村里的事,说庄稼的收成,说进举上学的事儿,也不嫌烦。

  方立夫妻两个知道方臻不喜欢讲自己的事,也知道方臻比他们出息太多,很多事他们不该过问,说完了自家那三瓜两枣,便只问了方臻福寿斋的情况,问了方臻和安向晨在城里日子过得怎么样。

  唯有一件遗憾事,那便是方臻与安向晨的婚期正好赶上春耕,方立和秀姑得回去种田,没法参加喜宴了。而村里其他人,估计除了当初与方臻合伙卖毽子的狗子爹,应该没人能来。

  “来不了也没办法,种地要紧,回头我把喜糖包好,让信局给你们送去。”

  “俺连婆娘不在,俺娃在哩,孝娃子托你照顾,你用个莫小心。”方立拍拍方孝的肩膀,叫方臻放心使唤方孝。

  “也是,现在方孝可出息着呢,有他在,代表你们全家。”方臻夸赞道。

  听到别人夸自家儿子有出息,方立夫妻二人别提有多高兴,话题渐渐地就扯到方孝身上去了。只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避开有关阿花的内容,免得刚来就闹不愉快。

  时间在聊天谈话中悄然溜走,很快便到了晚上。今晚是小年夜,按照习俗要祭灶神。家里买好了各种鸡鸭鱼肉,做熟了留一小份献给灶王爷,剩下的还是落入了人的肚子里。

  方立和秀姑来固城,最主要的还是来看儿子,所以第二天一早,两人便跟着方孝去了福寿斋,看看儿子平日怎么当的掌柜,再看看他吃得好不好,睡的地方舒不舒服。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李清胜就来了。

  固城不比下属的县,县里边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衙门便会直接关门,衙门中人全部休假回家过年,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再开工。但府城地方大人口多情况复杂,显然是不可能大门一关,什么事都不管的。

  不过一般没有大事发生,府衙内每日留一队轮值的衙役,负责衙内琐事与巡街,其余人不当值的时候,都是可以休息的。知府大人虽住在府衙内,但多半不会管事,能交给手下解决的就由手下自己看着办。

  而知府这个手下,就非李清胜莫属了。因此,即便是眼瞅着还有六天就要除夕,即便不是李清胜轮值,他也要日日去衙门公干。这种公干,不用像平常当值那样正式,晚去早退都无所谓,只要有事的时候能找到人就行。

  今天来找方臻,就是李清胜去逸翠园的路上正好路过方臻租住的地方,便进来与方臻说说他物色宅子的事儿。

  李清胜的效率很高,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把城中合适的宅子都给方臻找来了,有城北的也有城南的,宅子的位置和原房主的姓名与住址都罗列在纸上,方臻只管按照纸上的指引找去,就能现场看房。

  简单给方臻交代了两句,李清胜便离开了。左右没什么事儿,方臻和安向晨简单收拾一番,便驾着马车去看宅子。

  城南城北他们两倒是没什么所谓,反正家里有马车,去哪儿都方便,主要还是看宅子合不合心意。

  宅子的样式各有不同,有程府那样“品”字型的,也有传统的“目”字型。方臻二人看来看去,最后还是挑中了城北的一座宅子。这座宅子是传统“目”字型,与两人先前那座被烧毁的二进院落相比,只是多了一座带房屋的后院而已。

  但它还有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在东西厢房后侧,分别多了个狭长的跨院。

  这跨院的长度与整个宅子的南北长度相当,与每进院落的墙壁间有隔挡也有门,适合做厨房、杂役房等。从外观上,要比普通三进院子更为美观,实际上,也比普通三进院更大。

  这座宅子据说是以前一位官老爷的家宅,自那官老爷升迁调任后,便将宅子挂卖出去。但这些年来,寻常百姓买不起,富商大多都按照自己的心意买地建宅,也有些买现宅的担心官老爷的宅子住了逾制,因此此处才空置至今。

  方臻相信李清胜不可能坑害他,如果宅子真有问题,李清胜绝对不会介绍给他,因此两人看中后,便定了下来,与委托挂卖的伢行伙计定下交钱改契的日子,便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安向晨说,在京城,有钱的富商都能住四进的院落,只是固城不比京城,有时越是权力中心以外的地方,反而越是规矩严格,因此他也不敢轻易断定,这个带了两座跨院的官宅,算不算逾矩。

  出于谨慎考虑,等李清胜下值后,方臻还是去了他家一趟,仔细询问那座宅子的情况。

  “那宅子的确曾是官宅,只是原主人早已离去数十年,如今人在何处都没人知道。况且内里只是三进院落,只要你将那大门改了,便绝无风雨。”李清胜担保道,“但你若嫌改了大门不够气派不够雅观,那还是考虑其他宅子为好。”

  “改个门而已,我要宅子是自己住的,大门嘛,给外人看的,随便怎么样都无所谓,他们又不知道宅子里面什么样。”方臻一听只用改个大门,他就彻底放心了。

  回家后,方立和秀姑也已经到家,众人一同吃了晚饭,便各回各屋。

  方臻与安向晨说完宅子改大门的事情,两人便高高兴兴地规划起新宅子的装葺。

  他们买现成的宅子就是为了赶上婚期,因此对于新宅子的内部,基本不会做什么改动。尤其是这宅子曾经住的是文官,书香气息浓厚,单是书房便有两大间,书桌书架更是现成的,只要打扫干净卫生就行,十分满足安向晨的需求。

  方臻就更没什么要求了,对他来说,只要能住就行,最多院里他多加几个器械,随用随做也不耽搁。

  至于地下部分,暂且不急,就等完婚之后,两人再慢慢修建便是。


第322章 过年期间(一更)

  过年对百姓来说,可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因此过年的这些日子里,即便是有摩擦有恩怨,也多会各退一步,忍一时风平浪静,谁也不会希望自己这个年过的不顺心。

  这一点对所有人都不例外,不管是水寿阁,是五皇子,还是方臻。所以直到正月十五之前,方臻家都没有再发生什么大事,大家热热闹闹过了个好年。

  而方孝与阿花的亲事,很遗憾在这次见面中没有达成共识,方孝家的长辈一致认为,女人本就比男人老得快,再找个比自己大的女人,以后到底是婆娘伺候丈夫,还是让男人伺候婆娘?

  方臻搬出俗语,说“女大二,抱金块”,但没能说动三位家长。

  方孝一向孝顺听话,在这件事上却格外坚持,尤其是他在固城待的久了,眼界与思想和以前还是有了差别,偶尔路过茶馆听说书先生说上一两句“情比金坚”的故事,没事就翻翻书籍,便不再如以前那般什么都听父母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