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听的大笑,笑一会儿反应过来,再次狠揉了下这小子的脑袋:“你是在说阿玛身在福中不知福?” 苏辰笑起来,多少有点那个意思吧。 --- 立春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苏辰每天傍晚放课后都要带着保清保成在宫里骑一圈自行车。 因此一个多月过去,他们个都明显的长了个子。 而在这时候,自行车也成为京城的新风尚,半个月前内务府和苏辰的科技发展馆联合制作,一次性制出来十五辆二八大杠。 第一波得到赏赐的,有一半都是内阁大学士。 像明珠、索额图这样的老臣,碍于自行车对自身威严的减损,平日都不骑的,特别有捷才会办事的高士奇也有一辆赏。 他就不一样了,每天便骑着车子穿过小半个京城,从去年同样是皇帝赏赐的宅子里骑车出发去上朝。 反正几天把势造的,叫人都以为他是康熙朝第一宠臣。 然后就是曹寅等御前侍卫,他们共得赏一辆,便依旧放在宫里,基本上是谁有空谁推出来大杠,陪着个闹腾的小阿哥们骑一骑。 再一个特殊的,便是黄宗羲了。 黄大佬到底是没走成,苏辰那天从外面回来就跟他阿玛说了,于是还没出一月份,康熙帝下诏,开“博学鸿词科”,叫下面的督抚举荐民间大贤。 其中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是在谕旨上明确点名的,意思就是不管有什么原因,这些人都得过来。 当然他们有的人脑壳都比较硬,担心出现什么流血事件,苏辰追着去传旨的梁九功补充了一句,实在不愿意来的一定不要用武力威胁。 而且咱们不是逼他们来给朝廷做官的,只是让他们到北京来搞学术研究。 梁九功一一记下来,传旨到翰林院的时候把辰王的特别交代强调了,于是下发到各地的文件也是温和的。 然后很自然的,还没出京的黄宗羲就被一个官员截住了,直接给护送到京城里。 康熙得知后当天便让人把一辆自行车,送到黄宗羲父子的暂时落脚处,随着自行车送过去的,还有两银子和几斗米面。 博学鸿词科要在所有人员到来之后才开的,因此提前到来的,朝廷会负责他们博学鸿词科召开之前这段时期的吃喝费用。 当时黄宗羲看着这些东西,许久没有言语,直到夜幕上来,才在一豆灯光下铺开纸张,写了一封信委托江南的商人捎到南方去。 黄宗羲住的是靠近各地商会会馆的地方,他家的自行车由儿子黄百家每天骑着去城外粉饼厂,外面的百姓都见了这新奇物件儿,很快自行车的热度就飙到全京城最高。 就在好些人都打听自行车价格的时候,内造处和科技发展馆又联合推出一种特殊的马车。 这种特殊的马车轮子外包裹着一圈东西,能充气,走起来平稳不震,坐上去才知道以前做的马车那都不是人坐的。 科技发展馆在城外弄了个马车改造处,朝廷的新款马车出来之后,每天赶着车子去改造的数不胜数。 现在橡胶相对难得,一辆马车仅仅改装成橡胶车轮便需要二百两银子,若整个换成减震车厢的话,需银是百二十八两。 但即便如此,随着日子的推移,跑到改造处等着改装的马车只增不减。 橡胶供应不上涨了价,也没有赶走多少人。 与此同时,京城中也有很多聪明人发现了商机。橡胶对于本土长大的人是个新鲜物,但是商人们都知道,南洋就有很多这玩意。 若是能出海一趟运来一船橡胶,岂不是稳赚不赔?
第70章 寿诞 从新款马车出来到一些商人不约而同南下,这中间也仅仅隔了不到一个月而已。 新款马车的出现,还十分方便了家住的距离紫禁城比较远的小官们。 早晨,赵时揖帮妻子做了早饭,又去喂喂家里的鸡鸭,然后才从容不迫的出门。 站在门口的石墩子旁边等不大一会儿,一辆车厢比普通马车两个长的马车就走了过来,车夫停下车,站到一边等这附近居住的官员们都上来。 赵时揖让隔壁的一个颤巍巍的老大人先上去,自己才踩着凳子上了。 这马车内部和普通的马车也不一样,左右安装着两排只够一个人坐的椅子,中间是过道,简单又方便。 据说是辰亲王设计的,这就是专门载人的马车,不设什么可以喝茶、睡觉的那些东西,每个人有座位就成。 设计好之后,便让那科技馆和内造处造了出来,叫专门绕整个京城接他们这些小官员。 都已经坐这个车有七八天了,赵时揖家隔壁的这位潘姓老翰林,一旦坐到舒服的座椅上,还是忍不住要念一句辰亲王的好。 赵时揖是个莽撞的小年轻,跟万岁爷上折子说他们赶早朝时间紧,万岁爷很宽宏大量的改了时间,还允许年老不便者请假不上早朝。 但身为朝廷官员,谁敢真的天天请假不去啊,又不是不想做官了。 辰亲王这个办法才是解决了根本问题,不过还是要感谢赵时揖,不然辰亲王也想不到给咱们弄这么十几辆马车。 穿过此时已经差不多都铺上水泥路的小巷子,马车平稳的驶到更加平稳的柏油路上。 这时天色大亮了,路两边尽是早起干活儿的各行各业的人,看见这样的长长马车走过,都会主动往边上让让。 一个妇人牵着个绑小辫的孩童正要向对面去,看到马车便停下来,指着问自家孩子道:“想不想坐那官车?” 马车车厢有些长,但并不被前面的两匹马拽的左右摇摆,看着一丝颠簸都没有,豪华又气派。 小孩儿肯定的点头:“想!” 妇人就说道:“那你好好念书,日后也去参加科举,有你坐上这官车的一天,也不枉费你爹为了你的前程主动脱离匠籍。” 今年的好消息很多,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朝廷颁布的匠人们可以从匠籍改回良籍的圣谕,什么都不需要,想改只要拿着户籍去衙门里该就行了。 而且改回良籍之后他们仍然可以用以前的手艺谋生,只需按规定每个月向朝廷纳商税就可以。 也就是说,这么一改,商户籍也不是贱籍了。 但所有的商户籍是想考科举就能考的吗?不是,若是商户子想参加科举,首先需要交足这家人自经商以后的所有商税。 这怎么样交呢?还不是要主动请户部的官员去查自家的所有账目。 所以尽管这条圣谕叫很多豪商心动,但真正行动的并没有几个。 且因为这样的规定涉及大量商税的补足,容易造成贪腐,如今只在北京城才有这样的规定。曾经给百姓们宣讲“圣谕十六条”的小吏们说,京城这是试点,如果试的好全国各地都要这么干呢。 不仅百姓们觉得新鲜,每天都在衙门里做事的官员们也觉得新鲜,万岁爷这一套一套的,先前哪个朝代都没有过,关键也不能说万岁爷做的有哪点违背了什么。 打嘴仗的关键,还在于能不能给商人开入仕的口子。 好多不同意的官儿,被康熙叫过去单独谈话之后,转头在听政时都不反对了。 了解阿玛正在进行改革的苏辰很好奇,偷偷问他阿玛是怎么让那些人听话的,才知道反对商户入仕的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在外面都有经商。 尤其是索额图,他还弄了一座矿山,卖铜料造钱什么的,比他这个老老实实赚脂粉钱的亲王都潇洒。 当然大部分的人没有索额图这么猖狂,至多是在外面和大商人们有勾结,拿着红利就给大商们行各种方便。 这也是那些人不同意开商人入仕口子的根本原因,苏辰不了解,体制内部的官员们却一个比一个清楚。 后来反对的人都不跳脚了,官员们又猜测肯定是上头的那位皇上抓到了那部分人的具体把柄。 高士奇就是一开始反对后来不再吭声的分之一,见他这几天跟鹌鹑似的,聚集在乾清门外等着听政的官员们有两个嘴贱的,上来就调戏:“高大人,今年您给万岁爷寿诞准备了什么礼物?” 十五年末这家伙才冒出来,十六年三月十八万岁爷寿诞,他就给进贡上去一株金花树。 今年应该是被万岁爷揭了老底了,他不得更多的孝敬? 高士奇用没什么情绪的眼神洒洒这俩人,抬脚向前面走了。 乾清宫大门敞开,万岁爷出来了,众人都不再闲话,整齐列班上前参见。 因为明天是自己的生日,勤奋的康熙这个三月的中旬休都没有休,而是改在明天休,现在坐在龙椅上等着官员们启奏,对于明天的生日他还挺期待的。 这边一天的大朝开始,苏辰也在御膳房忙的热火朝天的,他去年给保成做小蛋糕的事情,到底是被阿玛知道了。 昨天呢就问他:“不知道今年阿玛有没有蛋糕吃。” 苏辰还能说没有吗?马上答应了,然后说想提前练一练做的好看一些,便得到了今天一天的假期。 昨天晚上苏辰已经来过御膳房一趟,确定奶油什么都不缺,便用御膳房的烤鸭炉烤个蛋糕,但因为烤炉温度抬高,最后出炉的戚风蛋糕外面黑乎乎的里面却还不熟。 所以在没有温度精确的烤箱在,蒸蛋糕是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今天早晨苏辰一过来,白案师傅冷御厨就给了他一个惊喜。 冷御厨竟然给捧出来一个完全不开裂的,颜色金黄的烤蛋糕。 苏辰掰下来一块,组织绵密,跟后世蛋糕店里的戚风蛋糕几乎一模一样了。 “您是怎么做到的?”他前世自己给自己烤过蛋糕,都没有冷御厨烤的这么好。 “按照您说的,蛋黄糊浓稠顺滑,蛋白要打的□□,”冷御厨谦虚说道:“奴才就试着蒸蛋糕时候的温感,把烤炉温度控制在差不多的温感,没想到真做出这么松软好看的蛋糕来。” 苏辰给他竖起一根大拇指:“您真牛。” “冷师傅,您再烤几个,上次我给保成做小蛋糕抹面的时候您见着了,劳烦您明天也多抹几个。” 苏辰经常来御膳房,和这些人都是很熟悉的了,这么几个您您的,也没有把冷御厨给吓着。 “好,”冷御厨笑着点头,“就是不知道需不需要什么花样?” 苏辰想了想,道:“您会用奶油画万里江山不?” 冷御厨:“画画不会,但是奴才挺会雕花的。” “那我再找别人,这样吧,您先给我准备好尽量多的蔬菜汁或者是鲜花汁。”苏辰这么交代。 冷御厨隐隐感觉到辰王要做一个大工程,点头道:“王爷放心,赤橙黄绿青蓝紫,奴才尽量把各种颜色都找出来。” 苏辰让他先烤蛋糕,离开御膳房就去了画院。
323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