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自己说的那样,跟着感觉走,你把沈遥的情感把握住了,层次丰富一些就行。” 顾熠没什么信心,孙有明对他倒是信心十足。 表演这种事是厚积薄发的,顾熠自己或许体会不到,但作为旁观者,他可以看到顾熠进组以来的巨大变化——— 他已经为演好沈遥做了那么多积累,突破或许只是瞬间。 “不用紧张。”齐妙笑道,“我成年之后演第一场戏,导演是我小时候合作第一场戏的导演,我俩特别熟,我小时候他老夸我,结果那场他把我骂哭了。” “我气得饭都没吃,可该演的角色还是得演,又不能撂挑子不干。” “我一边挨骂一边NG,一遍不行再重来,你比我当时好多了。” “相信自己,相信剧本,相信角色。”齐妙握拳,狠狠给顾熠鼓了一把劲。 演员们都做好准备后,孙有明神情严肃:“拍摄开始!” 《一枚信笺》的故事围绕着实验展开,也以一场实验收尾。 沈遥一日日瘦了下去。 接手制药的工作后,他几乎是夜以继日劳心劳力,实验的环境本就恶劣,尽管他们这批研究人员享受到了最好的物资,看着外面饿得嗷嗷叫的孩子,沈遥心中仍是不忍。 实验到了关键阶段,他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沈有明紧盯着镜头。 这场戏开拍前,顾熠有许多忧虑,可拍摄开始那一刻,他不自觉间就进入了沈遥的状态。 他极其专注。 因为内心清楚,实验成功只有一线之隔,他却迟迟不能叩开那扇门。 沈遥的焦虑没有对旁人说明,都体现在细节里———顾熠对角色的塑造已经很细腻了,沈遥眨眼的频率、不自觉间拨动手指,以及神色微小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没有被其他研究人员发现。 旁人只看得出他日渐憔悴。 “顾熠真是神了。” 副导演紧盯着场中顾熠的神态转变,许久才憋出这么一句。 沈遥的内敛还在,在内敛这个框架里演出情感波动,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一场实验,沈遥已经察觉到,他渐渐摸到成功了。 他的神色专注到了极致,紧盯着反应每一刻的变化,看向实验的产出时,他的目光甚至是虔诚的。 然而,变化只在一瞬——— 玻璃器皿倒映出沈遥无措的脸,在《一枚信笺》整个剧本中,沈遥只无措过这一刻。 慌乱是瞬间,决断却比慌乱更快,在第一时间,沈遥便将恋人俞盈和其他研究者推了出去。 而他自己则守在原地,支撑着憔悴的面庞和还算清醒的大脑,将实验结果的变化用最快的速度解析了出来。 实验产生的危险物质却在这一刻浸没了他。 镜头给了顾熠一个长长的特写——— 画面中,沈遥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写的反应公式,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的面容憔悴到了极点,眼中有红血丝,看向窗外的眼神却无比温柔,正如他和恋人俞盈初相见的那一刻,他也是用这样的眼神去看俞盈的。 只有一窗之隔,他知道俞盈就在那里。 沈遥艰难地翻了个身,手中攥着一张字条。 然后,他静静等待着,直到失去声息。 拍摄现场一片安静,过了许久,导演孙有明才喊了一声「卡」。 “很好。”这个词孙有明对顾熠说过许多回。 每一场戏开拍的一刻,他都以为那会是顾熠的上限,可这一刻,孙有明眼中也不由流露出激动之色。 他爱电影,因为电影可以展现无数种可能。 可以演生死,演离分,演眼泪,演热爱。 他爱电影,爱每一个如此刻这般的瞬间。
第41章 041 后续 演员们想象过最后一场戏该怎么拍,甚至做好了不停NG的准备。 因而孙有明宣布一条过的时候,众人脸上都有惊诧,还有迷茫。 齐妙强捺住心跳———她和顾熠在这场的对手戏最多,她记得顾熠最后看向她的眼神。 那一瞬,齐妙清晰地意识到,她被顾熠带动了。 属于沈遥的情感传递给了俞盈,进而让她投入到了俞盈这个角色当中。 和顾熠的合作时间越长,齐妙越是清楚顾熠的可怕之处。 她真的看不到他的上限。 在齐妙接触过的角色里,沈遥已经是很难驾驭的了,这类角色挑选的往往是经验丰富的成熟演员。 顾熠经验并不丰富,或者说,他用天赋展现出了不逊于成熟演员的演技,越到后面越让人心惊胆战。 齐妙和经纪人吐槽:“我现在知道什么是后浪了。” 放在偶像圈,齐妙这个年纪已经快跳不动了,可放在电影圈,她年年都是新星。 电影圈的人才凋零比电视剧圈更严重,毕竟圈子整体更封闭,对演员的长相、演技要求都更高。 齐妙拿过云星奖最佳新人,在女演员里属于比较能打的,她也和同龄、甚至年纪比她轻一些的演员对戏过,可没有谁比顾熠更让她体会到危机感。 齐妙不由同情起了注定要和顾熠对上的男演员们。 自《一枚信笺》定角以来,各家公司的通稿发了不少,都是落选沈遥的男演员在表达自己的遗憾之情。 齐妙之前觉得他们挺遗憾的。 现在想想,等《一枚信笺》上映之后,他们大概会更遗憾。 …… 孙有明的笑容几乎都止不住了,最难的一场戏顺顺当当拍完,这就是最好的兆头,接下来的戏份不如这一场重要,只要按这个节奏拍,电影绝对可以提前收尾。 孙有明觉得自己还是有点运气在身上的,如果不是偶然听了好友的推荐,他绝对不会碰上顾熠,《一枚信笺》的拍摄计划必然要一拖再拖。 顾熠就像一块原石,已经一点点打磨出光泽了。 接下来的拍摄果然没有出乎孙有明意料,进度比想象中要快很多,顾熠许多镜头都是一条过。 在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一条过的情形其实并不多见。 因为电影的画面要更精致,在银幕上更容易暴露出演员自身的缺点,许多看似经典的镜头,都是由导演一点点磨出来的,演员的神态、动作、姿势……或许经历过数十次的修正。 很多在银幕上发挥出色的演员,往往会在电视剧中显露原形。 因为电视剧节奏更快,导演没有耐心纠正演员的缺点,一场戏就有数句台词,一部剧拍完,演员的拍摄时长要比电影长许多倍,这也是很多演员被诟病拍戏公式化的来源。 孙有明觉得,顾熠拍的后面几场戏几乎没有瑕疵。 他不是那种追求零瑕疵的导演,那些导演大多摄影师出身,对镜头天然要求严苛,他们拍的不是电影,而是艺术品。 艺术品精致归精致,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而《一枚信笺》是讲人性的作品,必须更接地气一些。 孙有明甚至不要求演员们的拍摄对标最后一场戏。 正如顾熠所说,他讲不出具体该如何拍摄,靠的是感觉。 电影史上的许多经典镜头也是源于灵光一闪,灵感恰巧在那时那刻那个场景出现,想再复刻也毫无可能。 …… 陆续拍了半个多月戏之后,《一枚信笺》在西北影视基地的拍摄已经全部结束,顾熠和俞盈还要补拍几场在海外的戏份,其他演员的戏份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顾熠已经是全剧组公认的演技派了。 剧组的工作人员最喜欢的就是他这样的演员,省事话少还刻苦,给打工人节约了劳动时间,作为主演,他平时其实没什么存在感,到了拍戏的时候,存在感就会无限放大。 杀青宴上,顾熠几乎被全剧组的工作人员加了微信,签名也送出去不少份。 吴庆春端着酒杯,一番舍不得的话说得特别情真意切。 顾熠刚来剧组的时候他有些看不上,说了不少难听的话,眼下和顾熠关系好了,吴庆春心里难免觉得愧疚,一晚上「我看好你」就说了十几遍。 “老吴动真感情了。”副导演忽然想起来,“通稿还没撤吧?” “没。”孙有明道,“老吴说的话,人家年轻气盛的哪里瞧得上?” 吴庆春和辛如晨虽然是同一个经纪人,但岁月影视那边的重心一直在辛如晨身上,吴庆春也就是资格老,他从年轻时候就开始演配角,年纪大了还在演配角。 当年当过主演的一批演员都开始演主角的爹了,吴庆春这种万年男配更是混不出头。 辛如晨的演技在年轻演员里是不错,但孙有明这样的圈里人很清楚,如果他的经纪公司不是岁月影视的话,他想拿云星奖最佳男配也不容易。 “顾熠是真的实在。”副导演看向孙有明,“现在这样的小孩不多了,你可得好好护着。” 孙有明瞥他一眼:“还用你说?” 就顾熠这样的拍戏天赋,孙有明就不希望他被浪费了。 这边的杀青宴结束,顾熠和俞盈转战国外,完成了几场校园戏,孙有明没有跟着去,这几场戏内容简单,是副导演指导他们拍完的。 之后,顾熠没再回剧组,回了S市。 年底他有不少安排,一是Vic团的人气评选,顾熠签到孙有明工作室后,和星耀娱乐的协议里就只剩这一项活动。 另外则是Crown接到的各种邀约,袁承替他们筛选了几场活动,时间颇为密集。 Vic团的人气评选是组合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对于A队的成员们而言,人气排名与资源挂钩,他们必须保持现有的地位。 而对于目前位列J队的成员们来说,人气评选是他们一年之中唯一可以出现在镜头前的机会。 下位成员想往上爬,上位成员仍要继续保持优势———Vic团的成员们大多是娱乐圈的糊咖小透明,可在人气评选的舞台上,他们之间的厮杀完全不逊色于当红明星的竞争。 等顾熠拍完《一枚信笺》,Vic团人气评选只剩下10天时间。 星耀娱乐早早开始预热,各队的成员有提前三四个月就开始为自己拉票的,顾熠没顾上这个事,他连粉丝群都没加,更不清楚怎么给自己投票。 可点开评选的网页,顾熠看了一眼排名:“我怎么都第9了?” 柳薇:“……” 她看出来了,顾熠是真的疑惑,可他这话要是被Vic团其他成员听到了,人家只会觉得他凡尔赛。 《星之战》人气投票第一,Crown的C位,《夏花》一张专辑打破纪录,连孙有明的电影都演了,怎么就不能人气第9? Vic团的人气评选开通后,有营销号实时关注顾熠的排名。 顾熠现在排在第9,营销号那边的态度都是嘲弄。
243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