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阶级固定,官位被垄断的情况下,这种路子算得上是了最顶尖的结局。 可所有寒门子弟都是这个梦想吗?寒窗苦读那么多年,明明有抱负,有能力,有理想,却不得不被现实打击的低头去做世家的上门女婿。 一辈子要被世家摆布,而他们晋升的渠道并不是谁能干谁就往上走,而是谁能讨世家家主的欢心,谁的位置就能够晋升。 他们所做的贡献也没有办法光宗耀祖,而是全算在了世家的头上。 有的很寒门子弟生出的儿子都不能跟自己的姓,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个寒门子弟能够心甘情愿? 宋司鸾很好的就抓住了这一点心理,直接让人在新闻社发表了辛辣的讽刺片段。 反正普通寒门供出来的读书人,最后生出来的孩子也是要跟别人姓的,那为什么要供男子读书而不是女子读书呢。 相比较来说女儿生出来的孩子肯定是自家血脉,儿子的孩子就不一定了。 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万般皆下品上门女婿高才对吧? 据说这次新闻社出来文章一出来,好几个寒门贵子出身的赘婿直接吐血昏迷。 无论他们多么自欺欺人,这篇文章就像是刀一样,把他们的脸皮都割了下来,让天底下所有读书认字的人看到他们的真面目。 他们心中自然是羞愧,惶恐,愤怒的。 羞愧是因为他们还有那么一点点读书人的清高,惶恐则是揭露这些真相后会对他们有影响。 愤怒更多的是恼羞成怒。觉得这篇文章不给他们留半份面子,是他们想要这么做吗?当然不是! 如果不是因为朝廷的环境不好,他们也不愿意依附于世家。男子汉大丈夫,铁骨铮铮,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做别人的牛马? 而他们最后的愤怒正是宋司鸾想要的,人总是喜欢在外面找理由,也就是所谓的怨天尤人,潜意识里的逃避责任,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 怨恨朝廷没有好的环境?可是怨恨不到傅西辞头上,毕竟他们做上门女婿的时候,傅西辞还没有登基。 所以皇帝不能怨,都是先皇的锅,虽然说先皇是傅西辞的父亲,可是傅西辞上位的时候可是把先皇给砍了的,所以再怎么着也和傅西辞无关。 那样就只能怨恨在世家头上了,如果不是世家垄断,他怎么会没有出头之日? 隔着屏幕观看的系统wasz不由得感叹,创世者喜欢用挑拨离间,圣子更是传承他创世者的本事,在小世界里搅弄风雨。 可要说最会挑拨的,还是非宿主莫属。 接下来宋司鸾将现代舆论用到了其中,特别选取了为寒门子弟辩解的文章,印刷出来后一销而空。 宋司鸾不由得感叹,还说要彻底封杀新闻社,不允许天底下的读书人看新闻社写出来的文章。 结果现如今买的最快的也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现在早就把不看新闻社的事情给忘在了脑后,一心一意的想看这场骂战。 宋司鸾依旧让说书人,戏班子等民间人士进行传播,甚至还专门派人在商队中走南闯北的去讲这些故事。 这些故事又不是空穴来风,只要有读书人的地方稍微打听一下,嘿,还真发现十有八九都是做了别人的上门女婿。 这么一想,百姓们忽然觉得送小丫头去上学也不差。 宋司鸾完成了一箭五雕,第一,更改了百姓们的思想,虽然现在见效甚微,但的确是有的。 第二,则是破解了读书人不买新闻社文章的规矩。 第三,挑拨离间了世家同依附世家的读书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则是让这些寒门子弟也转而支持新学堂。 第五,让利益共同化的世家与依附世家的子弟产生内乱。 至于商贾子弟则更好收拢,这些人由于出身的问题,所以更能理解阶级固定的难处。 自古以来,商贾是不允许科举做官的,后来则是允许了但有名额限制。 再后来不仅有名额限制,教育资源上也很难,许多教书育人的先生根本不愿意收商贾子弟作为学生。 为了能够有一个好老师,他们的机会甚至比寒门子弟还要少,这是行业之间的歧视。 所以为了能够拥有一个好老师,为了拥有前途,商贾不得不上供给世家东西。 很多商贾对外宣称是结交世家,可实际上变成了世家的走狗,或者是世家的掌柜和钱袋子。 这种情况下宋司鸾和傅西辞的新学连女子都收,更不可能歧视商贾,甚至还有专门的商学院。 据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商业知识,如广告营销,比如产品信息。 况且商家想入仕,说不举全族之力去讨好某个世家,最后子嗣还不一定能够得到高官。 而现在他们只需要交一学费,那就是直接被陛下授官,那为什么还要让世家中间商赚差价呢? 世家大儒们的脑袋都要大了,一方面要解决寒门子弟的问题,一方面又要解决商贾世家的问题,最后还掺杂着女子入学的问题。 他们骂来骂去,都不知道先骂谁比较好。
第51章 世家败走,开始收网 无论哪个都大逆不道,无论哪个都需要管制。 他们只觉得宋司鸾弄出来的政策荒唐至极,对方怎么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把天都捅出窟窿来了! 如果用现代话来形容,这些大儒们现在的心情肯定是“世界末日到了。” 可实际上造成世界末日的并不是宋司鸾,而是这些世家大儒。 如果不把他们这些毒瘤铲除,那么这个小世界就会很快败落消亡。 只靠舆论自然不行,罢工的官员和空出的位置需要人顶上。 这些硬核的内容则是傅西辞负责,可能一时间找不出太多熟手来代替朝廷中的力量,但帝皇最擅长的就是制衡,也就是端水游戏。 此消彼长,总有人想趁机出头,大世家沆瀣一气,小世家却趁机攀爬。 于是大世家出身的大儒们带着自己的众多称病,以此相逼,想要让皇帝收回成命。 结果转头小世家的人就会顶上,而且傅西辞图谋这日也不是一天两天,他早就选好人埋好棋子。 除小世家外还有培养好的平民,以及后宫调教好的穿越者。 本来还得花费心思将大世家的人弄下马,现在好了,对方主动称病,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大世家们发现不对开始使坏的时候,再次踩坑,正中傅西辞的计划。 傅西辞只要抓住把柄就会立马开刀,灭一个世家,自己的国库便会充盈。 当初傅西辞能收拾掌握兵权的异姓王,这时候对没什么兵权的世家更不会手软。 再者士兵军队都在皇帝的手中,这就是底气。 世家们不是没有寻找出路,而是找不到出路。 覆巢之下无完卵,虽然说有“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这种戏称。 有些世家存在的时间比皇帝在位的期间还要长,可那需要朝代更迭对世家没有造成冲击才行。 封建王朝战乱动荡,哪怕是换了一个皇帝上位以后也会对世家大族以礼相待。 但如果是外族入侵,对方可不会顾及什么世家。 傅西辞在位的情况与外族入侵效果一致,毕竟先皇无能已成颓势,傅西辞继位后大刀阔斧,只有推翻所有旧址才能浴血重生。 一个皇朝时间长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世家内部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最初世家出现,对于整个时代,整个王朝有推动作用。 那是人文进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昌盛的表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性质开始慢慢发生变化,这些世家已经对王朝成了影响和制约。 那么世家就不再是进步的推动,而是老旧的沉苛,这是一种无可逆转的发展。 现如今世家自乱阵脚,开始向那些名士递去橄榄枝,他们觉得名士大儒都是文人,理应互帮互助。 且朝堂之上宋司鸾说出那样的话,得罪了两者,那么两者当然可以联合在一起打宋司鸾一个措手不及。 谁知道大儒这里刚刚有活动,宋司鸾那边就好像早就料到般,立马从新闻社发起了讽文。 说有的名士有才能,而有的则胸无点墨,伪装成名士的样子,犹如鱼目混珠。 这一下名士们自然坐不住,被宋司鸾吸引注意力,趁此机会宋司鸾提出“名士风范”的具体特征,条条框框既潇洒又风雅。 名士们顿时没人同世家联手,他们忙着证明自己是真名士,而不是沽名钓誉的草包。 宋司鸾鼓吹名士风范,实际上却是潜移默化的给朝廷圈人。 原因也很简单,这是种狡猾的手法,由傅西辞这个官方制定什么样的名士才是名士,相当于把标准和话语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世家猛然惊醒,发觉四面楚歌。 他们想通过文人进行舆论,却发现寒门子弟退避三舍,生怕自己变成令天下人耻笑的“上门女婿”,到时候被压榨一生,为别人做嫁衣。世家阶级与寒门不再合作,矛盾冲突被摆在明面。 想与名士合作,却发现对方陷入自证,自顾不暇。 想联合起来用身家财力硬抗,却发现依附自己的商人通通叛变,争先抢后的与宋王府攀关系。 无论是节省成本的科技产物,如提高效率的发明。 还是闻所未闻的菜品,粮食,又或者是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精致罕见的珍珠等奢侈用品。 宋王府就没有拿不出手的东西,尤其是宋王府一点都不隐瞒,只要查就知道这些东西出自皇帝傅西辞。 世家们措手不及,他们都不知道皇帝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来的。 好不容易用仅有的读书人掀起舆论,又被各种新奇有趣的娱乐模式碾压,百姓们对后者的兴趣可比前者高,世家们非但没有一呼百应,反而在自娱自乐。 就在世家一筹莫展时,圣至亲王提供帮助,他给出的明路就是投靠其他势力。 圣至亲王本意是想世家造反,可他来不及亲自指挥世家,便被群芳满园里的杀人案绊住手脚。 圣至亲王被软禁,强制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但无论是宋司鸾还是傅西辞,都知道拦不住圣至亲王向外传递消息。 短短三个月,上有蛮夷发动进攻,下有部落巫族进行入侵。 蛮夷的兵器受到指点,制作出了火药。 南族部落以宗教信仰为主,用的是巫术瘟疫。 拎不清的章裘贺果然提出“和亲”,请求将宋青越送往蛮夷,以换取和平。 傅西辞沉默片刻,然后将宋思羽给送了出去,更妙的是就连章裘贺也被送给了南族部落的女巫,据说章裘贺和对方有过一段情缘。
214 首页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