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也已经了解到,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有大量人文精神的内涵,正好迎合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试图拜托神学束缚、追求现世享乐的精神需求,一批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对抗长久以来基-督教会所宣扬的禁欲主义。” 讲完了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林老师继续切换到了下一张课件,只见课件中跳出了三个人物肖像画,下面分别标注着【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虽然世界史已经上了一节课,蒙恬也已经见识到了好多外国人的名字,但他还是觉得这些人名无论是看起来还是读起来都十分的古怪且拗口,尤其是这个彼特拉克,名字读出来奇奇怪怪的。 其实蒙恬不知道的是,系统要将世界史的一些内容转换成他们能看懂的文字,再将林老师的读音转换成他们能听懂的口音,已经耗费了很大的资源了,这也是为什么有关世界史的许多功能系统都不支持的原因,毕竟要想把世界史的内容全部转换过来,以目前系统的能力还无法做到。 小叮因为昨天帮助嬴政操作升级屏幕耗费了许多能量,因此一直到今天都还没有醒,此时还躺在内室呼呼大睡。 “提到问题复兴,相信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也就是我们课件中所展示的这几位文学家。”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神曲》、《歌集》和《十日谈》。在这些作品中,他们利用诗歌或者文学故事的形式,猛烈的批判了一教皇为代表的教会神职人员的虚伪和丑陋嘴脸。尤其是但丁的《神曲》,他在作品中描述了主角梦中游历三界的经历,在其中一段经历中,作者安排主角进入了地狱,同时在地狱中看到许多著名的教皇接受惩罚的情形。” “其余两部作品都通过不同的形式歌颂了人类所具有的情感和欲望,例如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等等,将矛头指向了教会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思想。” 听到这里,蒙毅觉得这场运动不愧被称为是文艺复兴,这和之前林老师讲到的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何其相似,只是为什么时隔如此之久的两个时代,却能够出现这么相似的思想主张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08 17:57:47~2023-05-09 15:38: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时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继续上网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人物除了我们讲到的几位‘文学三杰’, 还有著名的‘美术三杰’,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几位: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通过他们的作品欣赏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 林老师讲完, 将课件切换到了下一张, 只见屏幕中出现了一副画,画上绘制着一个身穿黑裙、双手交叠的女人,这女人画的太过逼真,乍然出现在屏幕中就仿佛要从屏幕中走出来一般。 看到这幅画的蒙恬首先发出了一声惊叹:“哇!这画画的好真实啊,不知道这个画家是用什么画的, 要不是林老师提前说这是画,我还以为这个女人也是老师,要给我们上课呢。” 一旁刚记完笔记抬头看画的蒙毅也有同感, 不过他倒不是很能够欣赏这种过分逼真的画作:“真实是真实, 就是太过真实,反而失了那种朦胧的美感。” 听着旁边两人讨论画作的嬴政并没有说话, 他只是在思考这幅画与林老师所说的人文主义精神有什么关系。 “这幅画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就是那副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传说每一个人在看这幅画时都能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情绪, 有的是快乐、有的是悲伤、有的是遗憾,不知道同学们能够从画中感受到什么。” 听老师这么说,屏幕前的三人边都认真观察起那画中的女子,只是看了半天, 倒也没看出什么特殊的名堂, 反倒是蒙毅, 一会儿的功夫已经用笔在自己空白的笔记本上学着勾画出了那画上女子的轮廓, 看着倒有三分相似。 等了一会儿, 林老师总结道:“无论同学们能够从这幅画中感受到哪种情绪, 都是属于人的情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达芬奇通过这幅画展示和歌颂了人的情感之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对于教会神学禁欲主张的反抗。” 林老师讲完这幅画,又将课件切换到了下一副画面,和那副蒙娜丽莎不同,这回出现的画作中有很多人,他们一起坐在一张餐桌上,画面中间有一人较为突出,其余人俱都神态各异、行为动作也各不相同。 这幅画虽然在人物描绘上似乎没有上一幅画那么的逼真,但是却充满了故事感,蒙恬刚放下手中的笔,才抬头就又被林老师展示的新画作所吸引了,画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不尽相同,但是那个位于中间的人一看就是主角,而且从其他人的状态来看,那中间之人应该是说了或者做了什么让人十分惊讶的事情。 蒙毅也被这幅画的故事性所折服,如果说上一幅画他还不太能够欣赏其中直白的情感展示,那么这幅画他根本没有第一时间去欣赏画作的美感,而是去猜测画作所描绘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这幅画就是达芬奇另一幅脍炙人口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中世纪以来的绘画几乎是被宗教画所垄断的,因此中世纪的美术又被称为是宗教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画作也有许多宗教题材,这副《最后的晚餐》画的就是《圣经》当中的一个著名的故事。” 林老师简单介绍完画作背景之后,就继续讲解了一下画作所描绘的这个宗教故事,还让同学们猜哪个是犹大。 嬴政几乎是一眼就认出了犹大,不得不说这个画家的技术的确是不错,林老师放大之后的每个人的微表情都画的十分精细,因此判断出叛徒也毫不费力。 “这幅画依旧是运用写实的手法,从一个宗教故事中来展现人所具有的丰富情感,惊讶、慌张、意外、愤怒以及茫然无措都能够从一幅画中观察到,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另一位著名的文艺复兴画家就是以画圣母画而出名的拉斐尔,中世纪的宗教画中,有许多画作都会描绘耶稣和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我们在欣赏拉斐尔的圣母子画之前,可以先来看看中世纪的圣母子画作都是怎样的。” 说完,林老师切出了一副画着一对母子的宗教画。 画面一跳出来,刚刚沉浸在《最后的晚餐》那种浓郁故事感中的蒙恬就被吓了一跳,只见画面中展示出的人物充满了一种僵硬感,无论是怀抱圣子的玛丽亚还是周围环绕的圣使,都给人一种既像人又不太像人的感觉,看上去十分古怪。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学们如果直接去看拉斐尔的圣母子可能并不会有什么很大的感触,但是一旦将他的作品和中世纪的圣母画相对比,相信大家就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那种差距。” 林老师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展示出了另一幅作品,是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子》,这幅画一出来,和旁边中世纪圣母画一对比,那种人类身上所具有的慈爱和温情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直到这时,嬴政才真正感受到了那种从压抑人性到肆意展现人性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区别,这种母亲身上散发出的慈爱的情感,幼时的他也曾经体会过,只是后来渐渐的走向权力之巅,在那些争权夺利的日子里,这种慈爱也渐渐离他远去,很长一段日子里,他都觉得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种情感了,直到这一次的重生。 曾经他并不愿意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情绪,似乎拥有情感并且暴露在他人面前并不应该是一个追逐权力的人会做的事,直到经历了死亡之后,他才有些明白,感情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适当的在他人面前展示情绪,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起之前自己在母亲面前略微的示弱,就换来了母亲对自己亲政的全力支持,虽然这背后也有一些小手段,但情感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一个统治者,是不可以感情用事,但也不能完全的冷漠无情。 林老师讲解完两幅画作,又再次强调了这其中包含的人文主义思想。接着开始讲最后一个人:米开朗琪罗。 “与前两位艺术家不同的是,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代表作有《大卫》、《摩西》,他的雕塑非常注重体现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和人的力量感,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中世纪的人物雕塑与米开朗琪罗雕塑对比中感受到。” 林老师讲完之后,就在课件上展示出了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画面一切出来,屏幕前正经端坐的三人都注意到了屏幕中雕塑的某个部位,不免有些震惊。 虽然嬴政所处的时代也会有一些裸体艺术画作,但是像这样逼真的裸体雕塑却几乎没有。 画面中的男子无论是表情神态、身体肌肉还是动作姿态,都逼真的仿佛真人,若不是林老师提前说了这是艺术作品,他几乎都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人。 蒙恬原本正在开开心心的画画,他对刚才看到的圣母子画很感兴趣,才刚画完前面那个奇奇怪怪的中世纪圣母,又准备画拉斐尔的温情圣母子,虽然都只是简单描了个轮廓,但是却让他有点想念自己的母亲了,可见绘画中的情感也是可以传达到人心中的。 这时听到林老师讲到更加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雕塑,他便兴致勃勃的抬头观赏,结果就被巨大屏幕中的裸男雕塑震惊到了。 一直端端正正坐在案几前认真听课的蒙毅也没想到会突然在课堂上看到如此开放的作品,原本在上完宋明理学之后,他以为后世的人只会越来越注重礼制并且封建保守的,毕竟林老师虽然有讲明清时期出现了批判理学的思想,却也并没有撼动理学的正统地位,没想到却并非如此,看来后世的人在明清之后应该也经历过类似于文艺复兴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吧。 正在讲解《大卫》雕塑的林老师面上没有任何异常,她十分认真的将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和中世纪的宗教雕塑做了对比:“同学们从中世纪的宗教雕塑中应该能够看到,这种雕刻下的宗教人物给人一种冷漠颓丧、萎靡不振的感觉,反观米开朗琪罗所雕刻的大卫,不仅表情充满希望与智慧,动作也是充满着力量和美感,这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气一扫中世纪的阴霾,重燃属于人类的智慧火焰。” “从‘文学三杰’到‘艺术三杰’,意大利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始终围绕着摆脱神学束缚、解放人性这一主题,深刻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内涵,也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和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这场运动虽然被称作是文艺复兴,但其实质却并不仅仅只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这么简单,更是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借助古典文化反抗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75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