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没了拒绝的理由。 四人结伴来到香满楼,这香满楼是汉云城最大的酒楼,孔砚没铺张,要了一桌香满楼的中等席面,四人吃得十分尽兴。 只是言谈间到底有些失落,明成玉三人在汉云城这些时日也对这里有了感情,若说突然离开还真有些不舍。 说话间,四人不知怎的谈起了科举。 “这事八九不离十。”孔砚喝了口酒,咂摸着嘴说,“唐兄届时尽可一试!” 唐兴叹了口气,无奈地笑道:“哪有如此简单?我也只是粗略识得几个字罢了。” 剩下的话他没说,家中尚有父母弟妹,他怎能再开口要去赶考盘缠?况且他不是自谦,而是真的就觉得自己只粗略识得几个字,与那些读书人相比天差地别,他从未因此自怨自艾或恨过什么。能识字在他们村中已是 了不起,而且他可以在城中做些记账、抄书的活计给家里赚些铜板。 几日后,明成玉三人就要离开汉云城了,唐兴前去相送,孔砚竟然给了他一个小包袱,说是临别增礼,三人根本没给唐兴反应的机会,在他们上马车之前拿出来塞给了唐兴,接着就挥手而去。 回去后,唐兴打开他们相赠的包袱,发现里面入眼就是一个十分质朴的木盒,打开后,唐兴愣愣地看着木盒里。 三人将身上大半银钱都留给了他,此外还有一套纸笔。 外面有风呼啸而过,并不结实的屋子似乎都颤了一下,惟有黑暗中唐兴紧紧握着笔出神。 ... 果然如大周暗里的传言一般,皇帝于四月正式下诏,废除大周原有选官制,于明年开始实行科举制。 此诏下达后出现微弱的反对声音,一些守旧派认为皇帝的做法会扰乱大周秩序,给大周带来危机。 然而此话未出即被其他人以皇帝登基后下的一系列利国利民诏令回怼,并且陈列种种大周因世家举荐而出现的弊病,现在大周世家在晏玄钰的打压下式弱,守旧派自然没有能力与朝廷抗争。 而百姓皆愣愣地看向官府张贴的圣旨诏令。 此时的他们还不不甚清楚这项诏令究竟会给大周带来怎样的巨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此后,再不会出现。 ... 科举考试的内容考什么这件事晏玄钰无法一人做决定,这是关乎整个大周未来的事情。 对于科举考试考什么,朝堂上争论不已。 有人说应当考古经典籍和行文,有人认为应该将算术加入其中,还有人认为应当去掉华而不实的行为,改考对于当下民生之事。 其中提出考民生时事的务实派大多是在晏玄钰的提拔下后来进入朝堂的,结果也如晏玄钰所希望的,朝堂去掉那些世家出身充满腐朽气息的、攀权富贵贪权慕势的官员以及姜党后焕然一新,并没有像有些人所想的那般混乱,而是呈现一种新气象。 晏玄钰坐在上面认真听着官员们各自抒发己见,认真听着新入朝的官员和尚且留存的守旧老官员互相以自己的道理辩驳。 “好了。”良久后,晏玄钰才开口让他们停下。 金銮殿一瞬间安静下来。 晏玄钰接着道:“众位爱卿都言之有理。古经典籍要考。” 朝廷老官员们的眼睛亮了,随即挑衅一般地看向反驳他们观点的官员,后者一派面面相觑,他们私下里和皇帝相处,深知他想的到底是什么。 只是下一秒晏玄钰又道:“明字、算术、律法、民生也要考。” 朝堂之上,众人皆愣了。 被皇帝赐予殊荣,可以坐在玉阶之下的韩元,原本在众官员争吵时一言不发,和晏玄钰一样静静听着官员们争论,此刻他缓缓起身,手持笏板道:“陛下,您想古经典籍、明字、算术、律法和民生都并入考卷是一件好事,可以为我大周选出真正的人才,只是依臣所见,科举制实行尚早,恐一些有才学的人并不知晓所考内容,所以科举实施初期不宜过难。” 有几人也出列道:“臣以为韩公所言甚是。” 晏玄钰笑道:“朕知晓你们的意思。” 毕竟是在金銮殿上,大家有话都说的十分含蓄,韩元的意思无非是科举制实行本意就是为了不让世家垄断朝堂,但是平民能得到的教育资源少之又少,几近于无,如何与世家相提并论?更别提在同一考场上作答同一份试卷了!他们怕的是若是按照晏玄钰说的出卷,能获得大量教育资源的世家子弟会霸占科举的名额,也就是霸榜,那么又谈何公平,谈何让平民也有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所以接下来诸位爱卿可听好,朕要你们做两件事。”晏玄钰缓缓说,“第一,从官员中选出数位再聚文渊阁,制定科举考题范围,确定一条科举大纲——何谓大纲,稍后由林大人告诉诸位;第二,将所考内容源于何处整理出来。” 不知君可曾听说过教材与模拟卷? ... 数月后,大周各地书斋突然同时出现大批新书卷,每一册都有砖头样厚,装订成一卷放在书斋最显眼的地方等待着来此的人阅读。 “哎?这是什么?”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男子走到书斋里新上架的书卷前驻足。 他不经意看了一眼后吓得差点没拿稳书卷! 只见上面明晃晃写着—— 《永安四年科举教材书》。 今年是永安二年,第一次科举正是在永安四年举行! 男子不可置信,这难道是书斋的人或者不知谁用来愚弄他人的东西? 他咽了口唾沫,还是翻开了第一页,只见上书“目录”,下面分条隔开“明字篇”“古经典籍篇”“算学篇”“律法篇”..... 男子没忍住短促地叫了一声,合上书卷不敢再看,他连忙跑去书斋管事处询问这册书卷的由来。 只听书斋管事笑着回答道:“没错,这正是科举所考的内容....是的,千真万确。” 管事看他迷茫且震惊的样子,从身后取来放在管事处的样册:“您现在拿的是教材书,也就是说上面包含了所有会考的内容,可以供您识记,您所拿的是第一卷。” 他向男子示意手中的样册,“而在下手中这册书卷叫‘模拟卷’,里面是模拟题——所谓模拟题,就是考题形式相似,只不过内容不同。因书斋藏书只可阅读,不可标记,所以您可从那边取白纸在纸上作答。” 这个场景发生在大周许多地方。 所有人听到此事的人第一时间都是不相信,也不敢相信。 ... 科举后还有殿试,所以晏玄钰倒不担心有人凭运气过来,毕竟来到大殿上真才实学一试便知。 其实还不仅是殿试,晏玄钰还精心准备了许多“小节目”,也就是说读书人们不是考完科举就万事大吉了,考出来能入殿试的前几名大概从马车一到京城就会开始被“考试”了。 晏玄钰越想越来了灵感,不由拿过纸笔唰唰记了下来,比如银钱被偷了、遇到恶人了、遇到有人需要帮助了..... 晏玄钰写得尽兴,韩元等人看过后皆一头黑线! 他们这位陛下脑子里究竟每日装了什么!怕不是看戏看出了脑疾,他们这是关乎整个大周的科举,怎的还整出了入京后被官家小姐看上的戏码? 对此,晏玄钰表示,单纯靠才学是筛不出所有人渣的!
第74章 前往突厥 利吉将草药藏在袍子里,像护送什么珍宝一般将它带回帐篷。 帐篷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臭味,一个枯瘦的女人躺在床上,她便是这臭味的源头。 “姐姐,我,又拿来了草药。”利吉丝毫不在意这难闻的气味,他扑在女人躺着的草堆前,“那位先生说,吃了它你会慢慢好起来的。” 女人费力地扬起一个笑来,她脸颊瘦削且蜡黄,可仍能从她一双形状好看的眸子中看出从前的一分好容貌。 “那位先生又来了吗?”女人笑着说,“真是一件好事。” 利吉也笑了,他一笑,嘴角的伤口裂开渗出血来,他匆忙擦去不让女人看到。 女人是他的姐姐,叫伊丽格,他们姐弟都是奴隶出身,伊丽格在马场喂马时因容貌姣好不幸被一位贵族子弟看上,没过几日被玩腻后又差点被那贵族子弟用鞭子抽死,伊丽格还剩一口气的时候被卷着草席丢出了马场。 只是伊丽格从此再也起不了身了。 前段时日,突然有一个蒙面人出现在奴隶帐篷附近,他每晚都会过来为一些患病的奴隶治病,利吉起初十分警惕,直到看到蒙面人治好了他们旁边帐篷里伊塔赫的风寒,要知道,风寒对于他们这些奴隶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啊! 此后,利吉便去求那人看看他姐姐的病症,蒙面人给他拿来一些草药,让他捣碎敷在伊丽格伤口,又将另一包草药给他,让他用锅子熬了让伊丽格服下,蒙面人说伊丽格受了太重的伤,他无法彻底治好,只能让她慢慢养伤。 服了药几日后,原本只剩一口气的伊丽格真的慢慢恢复了些气力。 蒙面人渐渐成了奴隶帐篷这里共同的秘密,奴隶帐篷的人对蒙面人叫法五花八门,最多的是叫他老爷,后来那蒙面人便让他们叫他“先生”,奴隶帐篷的人都知道,那位先生只在天黑后出现。 ... 利吉和伊丽格正在小小的帐篷里说话,这是他们难得放松的时候。 在他们身边,每日都有满身是伤的奴隶被草席随意包起来扔到荒野上。 正在这时,帐篷外突然火光冲天,巨大的嘈杂声在奴隶帐篷附近响起,随即便是哭声和打砸声。 还未等利吉反应过来,小小的帐篷里就冲进来两个突厥士兵,他们不由分说将利吉和伊丽格往帐篷外拖去。 “老爷,我姐姐受伤了,求你们放过她!”利吉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其中一个突厥士兵一脚重重踹向利吉的脸,利吉喊叫一声,痛苦地蜷缩在地上,他鼻子里渗出的血从指缝里汹涌而出。 “不!”伊丽格泪流满面。 两人被拖到帐篷外,利吉惊恐地发现奴隶帐篷外来了一队士兵老爷。 士兵们将奴隶如扔死狗一般扔到一起。 利吉眼尖地看到一个士兵旁边唯一一个站着的奴隶,是伊塔赫! “那中原奸细在哪?!”为首的士兵手举火把,恶狠狠地质问跪成一地的奴隶们。 “老爷,那奸细入夜才会过来,算算时间应该就是这时候了。”伊塔赫一脸谄媚道。 利吉对伊塔赫怒目而视。 要不是那位先生,伊塔赫早就因为风寒死去了! “你!!”有奴隶愤怒地指着伊塔赫。 那人无视了对突厥士兵的恐惧,大声道:“伊塔赫!你是个忘恩的恶人!你忘了是谁治好了你的风寒?” 伊塔赫洋洋得意,“我只知道那人是中原来的奸细!他手里的草药,只有中原才有!”
104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