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耽美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成笔下最惨美人受后

时间:2024-07-26 10:00:04  状态:完结  作者:赵吉吉

  李长薄怔在原地,他不敢相信这是季清川同他说的话。

  穿进这本书里,苏陌唯一一次对原书CP说了句劝阻的话:“及时止损,殿下还有生路。”

  李长薄深邃乌青的双眸魔怔了一般,他哑声道:“清川在劝孤放手?”

  李长薄笑了,他忽而仰天哈哈大笑起来,手臂上的伤口又裂开了,鲜红的血沿着五指滴下来。

  “孤来此一趟,不为求生,”李长薄用沾血的手指摸了摸苏陌的脸,道,“只为求你。”

  鲜红的血沾在苏陌雪白的脸颊上,红艳艳的刺目。

  九公主被安阳王的人挡在前堂,正等得心焦,忽见太子殿下失魂落魄地从昏暗的曲廊内走出。

  “太子哥哥。”九公主忙迎了上去。

  可李长薄没看到她一般,直接越过她,往大门走去。

  “太子哥哥……太子哥哥……”九公主忙追上去,“你怎么了?”

  李长薄木然地看了小九一眼,哑声道:“我的花簪还在吗?”

  “什么花簪?”九公主扶住李长薄,他的情况糟糕极了,她从未见过李长薄这副模样。

  李长薄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发髻,那金冠中簪着的,是一支白玉花簪,簪柄上刻着的,是那个人的名字。

  季清川。

  李长薄回头望了眼不夜宫的大门,如玉山崩塌般,倒在了地上。

  -

  安阳王亦被召进了宫。

  苏陌这才得知,是嘉延帝特召安阳王入京。

  众人皆知,当今太后尤爱楼船百戏。

  眼下太后六十大寿临近,嘉延帝为显孝子之心,便欲在寿宴之日重开皇家水戏盛宴,彰显大庸天子之国的繁盛。他下令召集沿海水师中善水戏者提前回京演习,被召回的不仅有安阳王,还有傅家镇守的临海、东粤及相对较弱的南粤水师。

  正如安阳王所说,水戏只是借口,山雨欲来,挡也挡不住。好在,清川过了弁钗礼这个坎,便是大人了。

  苏陌无所畏惧。

  凌舟又熬了第二碗药送来,这药太苦了,苏陌将碗推到一边:“替我拿些糖来。”

  “欸。”只要公子肯喝药,让凌舟去拿什么都可以。

  守在门口的女子拦住了他,冷声道:“喝了?”

  此女子正是安阳王吩咐暂时守在苏陌身边的医女采薇,凌舟不敢怠慢,便道:“还没喝。公子怕苦,叫我去拿些糖来,姐姐有糖么?”

  采薇听凌舟唤他姐姐,似怔了一瞬,而后她将门一把关严实了,冷冷往门口一挡,道:“糖会解药性,这药不能跟普通的糖一起吃,你去买些清甜爽口的新鲜点心。”

  凌舟挠挠头,将信将疑:“欸。”

  苏陌身上又开始发汗了,这药得喝三副,这才第二副,凌舟去取糖迟迟不来,苏陌只得捏着鼻子将那药一口闷了。

  这次中毒与上次教礼日中毒后几乎一模一样的症状,苏陌不仅仅是中毒了,应该还过敏了。

  苏陌很清楚,自己从未写过季清川有过敏的毛病。

  季清川被李长薄喂了那么多药丸,也未曾过敏过。

  既如此,苏陌为何会过敏?

  苏陌想起自己十八岁成年派对那一回,因朋友的恶作剧,苏陌误食了一种带兴奋剂的泡腾片,当即便导致急性过敏,继而引起急性哮喘送进了急诊室。

  从那以后,苏陌便留下了对这类药剂过敏的后遗症。

  自穿进这本书里,这具身体已出现过两次过敏反应。

  这究竟是何原因?

  瞧着那渐弱的烛火,苏陌拿起一把铜剪,想要剪去那多余的烛芯,左右比划了下,却无从下手,正想叫人来,忽地被人从身后往嘴里喂了一颗糖豆。

  “还苦吗?”裴寻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舌尖舔过指尖,糖豆被卷入口中。

  苏陌手里拿着把铜剪,假装镇静道:“这个要怎么剪?”

  “公子是不是什么都不会?”裴寻芳握住苏陌的手,以及那把铜剪,“我教你。”

  苏陌手一颤,这感觉,怎会如此熟悉?

  “帝乡烟雨锁春愁……”裴寻芳拨弄着那点摇曳的烛火,问道,“公子,是否想念故国山川?”

  “我对故乡毫无记忆。”苏陌问道,“掌印呢?”

  裴寻芳道:“公子便是我的故乡。”


第51章 护身

  暮春转暖。

  雨声和虫鸣透过新换的绿窗纱, 声声扰人心。

  苏陌心中一悸,从裴寻芳的臂弯中抽开身:“掌印说笑了,掌印的故乡是洛阳。”

  许是刚刚服过药,裴寻芳的靠近让苏陌全身上下都变得高度敏感, 就连他呼在耳后的气息都如轻羽拂过, 挠得人痒痒的。

  频频对一个太监产生性幻想,还总做那些让人脸红心跳的梦, 这让苏陌感觉很危险。

  无论是被书中角色反噬, 还是对笔下人产生不该有的情感,都是失控的表现。

  苏陌喜欢冒险, 但不喜欢失控下的冒险。

  苏陌行至窗前, 推开半扇窗,微凉的夜风伴着雨滴飘进来,苏陌心头燥郁, 没忍住在风中咳了几声。

  裴寻芳半环住苏陌,将窗关了:“公子体弱,当心着凉。”

  苏陌嗔怒着回望他。

  裴寻芳他算什么人,为什么总要管东管西,还尽说些离谱的话。

  裴寻芳假装未看见苏陌的愠色, 顺手将那半垂着的卷帘也一一放下了。

  雨声消去了不少, 房间随之静下来, 烛火变得更亮了,也照亮了苏陌微醺般绯红的脸。

  裴寻芳用手背冰了冰苏陌的脸:“公子为何脸红了?”

  他个子很高, 声音虽轻,却天然有一种压迫感, 苏陌被他堵在窗前,无处可退, 只得抬起下巴问他:“掌印深夜来访,有何贵干?”

  “公子还真是健忘。”烛火在裴寻芳身后窜动着,他沉在阴影里,似一匹月色下猎食的狼,眸子里是幽深而暗黑的森林,而那森林里唯一的光亮,是苏陌的身影。

  裴寻芳走近一步,苏陌以为他又要做什么举动,往后一避,没承想裴寻芳只是轻轻碰了碰他的头发,凤眸里噙着几分笑意:“无妨,咱家替公子记着。”

  苏陌被他笑得头皮发麻。记着什么?

  裴寻芳没再多言,端起那盏烛台,在矮榻上坐下,道:“今年帝城的春天特别长,雨总也下不完,公子觉得呢?”

  苏陌不知道帝城往年的春天是怎样的,但他刚喝完药,身上也不痛快,他此刻非常不想与裴寻芳呆在一个屋檐下。

  这让他感觉很危险。

  苏陌赤裸裸地赶人:“时辰不早了,掌印若无事,就请回吧,我要睡了。”

  “咱家是来求和的。”裴寻芳直接了当说道,“为表诚意,咱家还带来了一份礼物。不知公子,是否愿意给咱家这个机会?”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放在矮榻的案几上。

  那表情,还挺正经。

  苏陌眨眨眼,要谈正事是吧。

  细想想,两人并未吵架,是裴寻芳先越界了,他试图打破两人的合作关系,阻止苏陌回不夜宫,苏陌借夏伯用“君臣韘”压他,他便索性摘了那枚韘,这才导致两人不欢而散。

  拈花巷之事,苏陌猜到一定有裴寻芳在暗中干预,否则,他恐怕早已被李长薄给生吞活剥了。

  想到此,苏陌倒也没什么好计较的,倒是应该向裴寻芳致谢才对。

  苏陌也不是扭捏之人,便在裴寻芳对面坐下,远远问道:“这是何物?”

  “公子托咱家安葬小槛,咱家猜那位小槛对公子一定很重要,便让人查了一番。”裴寻芳倚在案几上,翻开那本册子,将它调转了个向,朝向苏陌。

  里面是一份详细的籍贯备案。

  裴寻芳道:“小槛原名林佑仙,山东籍,家里世代为商,为商籍。”

  “其母亲原是俘虏,为奴籍,流落大庸多年,经转多人之手,十七岁时被齐州林府二公子相中,买回了家。据说,那林二公子待她情深意重,从不因她是奴籍而轻贱她,她在林家虽只是个侍妾,但林二公子终身未再另娶,竟与正妻无异。小槛也算是在千呵万护中长大。”

  “可他的人生,在去年秋天被改变了。”

  苏陌面上不显,心中却是惊讶,这么短的时间,裴寻芳是怎么查到这些的?

  小槛的事,苏陌在原书中并未写得如此详尽,如今听裴寻芳这么一说,竟有种听说书的感觉。

  这书中人、书中事,在苏陌的书写范围外,究竟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裴寻芳有意无意地瞟着苏陌的反应,又翻开一页,指向一处,道:“去岁九月,林二公子携家眷举家迁至帝城,十月,林家因牵涉私盐案被查,随后,小槛母亲的奴籍身份被举报,整个林家因私购俘虏及贩卖私盐双罪并罚,被判了满门抄斩。”

  “独独留下小槛一人,扔进了乐坊,划为乐籍。”

  这是苏陌曾一笔带过的背景故事,可如今听裴寻芳亲口说出来,竟觉头皮发麻。

  “私盐案尚未判定,私购奴籍并非死罪,按照大庸律法,林家不至于被判得如此仓促,这其中有人做了手脚。”

  “是谁非要置林家于死地?我命人查了林家入京后的所有痕迹,在不夜宫的客单记录上发现了疑点。”

  裴寻芳又翻开几页,道:“十月初四,林氏夫妇曾在不夜宫包场宴请客人,而那一晚,登台献艺的伶人……正是公子你。”

  裴寻芳看向苏陌:“不知公子是否还有印象?”

  苏陌怎么可能会有印象。

  去岁秋天,苏陌还在书外的现实世界里,与急速恶化的病情做最后一搏。

  “据不夜宫的老奴说,林家那位小姨娘曾特意找春三娘打听过公子的事。恐怕正是这一问,便去掉了林家三十口人的性命。”

  苏陌只觉背脊发凉。

  “咱家之前百思不得其解,何至于?直到公子告诉咱家,小槛是你的亲人。”

  “咱家命人从小槛母亲的身世下手,这才发现一个惊天秘密,林家的这位小姨娘,原本有一个很响亮的身份——大齐永昌郡主。”

  “也就是公子的母亲长乐郡主的亲妹妹。”

  烛火之下,裴寻芳不错眼地笼着苏陌:“小槛进入乐坊后,曾被安排与一众新人去不夜宫学艺,公子琴艺冠绝帝城,曾短暂的做过小槛的授艺老师。”

  听到此,苏陌身上已微微出汗。

  不知是服药后的反应,还是因为裴寻芳的话。

  “而这一次选入乐僧的名单中,原本并没有小槛,他是被临时选入的,他甚至连包裹都未收拾,只抱着一把琴,便被带进了天宁寺,就是那么巧,被李长薄给瞧见了……”

  “公子曾说过,小槛是因你而死,咱家之前还不信,现在看来,不仅是小槛,林家三十口人,都是因为永昌郡主认出了公子而全部丧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