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糖渣以后,陈秀儿的脸上才渐渐有了血色。林晓寒见状让她躺在床上,自己去厨房煮了两只荷包蛋端到了陈秀儿面前。 “快吃了吧,你这是低血糖了,不赶紧补充热量会挺危险的。”林晓寒说道。 陈秀儿听不懂什么是低血糖,但是她饿的狠了,此时闻到了荷包蛋的香味,也顾不上是林晓寒递给她的,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待两只荷包蛋全吃完了,又把汤也喝了,才缓过劲儿来。再看向林晓寒,又哇的一声哭出了声。 这一次,她倒是没跑,而是趴在林晓寒的肩上,把他的衣襟都给哭湿了。 林晓寒无奈的拍了拍陈秀儿的背,待她哭的累了,才扶起她道:“哭也没用啊,解决不了问题,你还是想想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吧?” “我也不知道。”陈秀儿一想到这些就哭的更伤心了。她抽泣着说道:“都怪我自己,当初我爹就说陆夏苗是个不好的,是我猪油蒙了心了。” 在大晋朝,女人嫁了人就是夫家的人了。 林晓寒也没法说些什么,只能安慰她道:“好在你在陆家村还有娘家人撑腰。” “对!”陈秀儿闻言睁大了眼睛,看着林晓寒说道:“我要回娘家!我要找我爹娘给我撑腰!” 随后,她便趁着大房没人收拾了包袱,把自己的带过来的嫁妆都拿回了家。 待大房一家中午回来,发现四处都没有陈秀儿的踪影,才知道自家的新媳妇就这么跑回娘家了! 新媳妇刚进门十日便跑回了娘家,在村里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 陆家村八卦传的也快,陈秀儿刚回到陈家,不过半日整个村里都知道李氏苛待小儿媳妇的事了。 “看她之前对大儿媳妇挺好的,没想到居然是这种人!” “你懂啥,那大儿媳妇是她亲侄女,本来就是一家人。小儿媳妇是别家人,可不是一条心的。” “看陆家大房之前连二房亲侄子的便宜也占,就知道不是个好的,如今不过是暴露出来了!” …… 李氏听到外面村民们的议论,气的直跳脚。忍不住埋怨起陆夏苗道:“当初你非要娶陈秀儿,我们还花了二十两的彩礼。如今你连个媳妇都拿不住,叫她跑回娘家,我们大房也被人指指点点,你自己去把她接回来!” “那不是你自己太偏心,又要立婆婆规矩,才把人给气跑了?”陆夏苗被宠惯了,可听不得别人这样说他,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老亲娘:“要我说,这个错就该你去认!” 母子二人因为陈秀儿到底是因为谁跑的好一顿争论,中间又扯到了陆春央夫妻二人。 一顿撕扯以后,大房几人没有一个高兴的,各个都觉得自己才是受了大委屈的,竟没有一人低头去陈家接人。 再说,这陈秀儿跑回了陈家,把自己这几日在婆家的遭遇哭诉了一番,便已经让陈家夫妻十分生气。 他们一共就一儿一女,陈秀儿又是最小的一个,从小对她也是十分疼爱的。 只是姑娘毕竟是嫁了人的,成了人家的人。 老陈头与孙氏商量一番以后,便决定先让陈秀儿在家里多住段日子。就算陆家派人来求,也得让她养好了身子再回去。 结果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陈秀儿一连在娘家住了五六日了,陆家大房竟然连一个人影也没有过来! 老陈头与孙氏当下便凉了心,觉得陆家大房这是故意拿捏陈秀儿,他们这般对待陈秀儿,若是让陈秀儿回去了,以后还不知要怎么被婆家折磨。 于是陈家下定决心,索性去陆村长那里提了和离。说要与陆家解除婚约,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自家闺女过去受磋磨了。 直到陈家的和离书送到了陆家门口,陆家大房才是真正急了。 他们之前一直在陈秀儿面前摆架子,便是捏准了陈秀儿已经嫁入陆家,成了陆家的人。 村里嫁了人的女子哥儿,便是怎么受婆家磋磨,那也只能认下。 便是跑回娘家,住上几日也就乖乖回来了,从来没有这样提和离的。 到了这个地步,李氏才带着陆夏苗一起,提了筐鸡蛋上门,在陈家门外陪着笑脸说道:“亲家啊,我过来接秀儿回去啦!前些日子不是我们不来,实在是秋收太忙,你们也知道的,家里实在是挪不出人手啊!” 然而陈家却是个硬气的,孙氏站在屋里,连门都没开,隔着窗户对李氏喊话道:“不用了,你们陆家的大门我们高攀不起。” “我们秀儿嫁过去这么些时日了,还是个黄花大闺女,也不知你儿子是不是有什么隐疾。就算是和离,我们也是不怕的!我们陈家说大不大,家里也有十几亩田,也不差多养一个人,不过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罢了。” 陆家大房没能如愿把陈秀儿带回去,却也不同意和离。陈秀儿可是他们花了二十两银子娶来的媳妇,哪能说和离就和离? 他们灰溜溜的回去了,准备拖着等陈家低头。 陈秀儿今年已经快十八岁了,再拖两年就成了老姑娘,又已经嫁过一次,这十里八村的,也没有人会再娶她了。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孙氏是个狠人。 她在村里四处对人说陈秀儿嫁过去十日还没破瓜,还给陆夏苗扣上了一个不行的帽子。 没两日,就连邻村的人都听说了陆家大房的小儿子不行,新娶的媳妇子不愿意守活寡,要和他提和离的消息。 陆夏苗被说的抬不起头来,连门都不愿意出了。李氏也顶不住压力,最终还是又去找了孙氏。 她提出让孙氏帮陆夏苗正名,条件就是同意陈秀儿和离的要求。 孙氏这才改了口,对外说是陈秀儿嫁过去就病了,因此才没有和陆夏苗同房。 接着便火速与陆家签了和离书,一起去衙门里盖了章。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再改口,村里人相不相信,那就没人会知道了。 大房在陆夏苗的婚事上吃了大亏,一时间偃旗息鼓。秋收结束了,陆家大房也整日窝在家里,连门都不怎么愿意出了。 林晓寒觉得陆家大房活该,若是当日待新媳妇好一些,两家也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 不过他也替陈秀儿感到幸运,多亏了她有一对真心疼爱她的父母,家中条件也好。若是换成个外村的媳妇,或是家中没有这么硬气的,怕是也只能被大房一家白白磋磨了。
第24章 秋收接近尾声,林晓寒的喜帖也全部写好了。 他这一次的写的格外认真,花的时间也多,确认喜帖没有一张有错漏瑕疵以后,才把它们全部交给了陆秋成,让他带去给郑院长。 中午的时候,陆秋成请了个短假从驿馆去了书院。 他站在书院外面,守着郑院长出来。 郑院长一看见他,面色就是一变。不过这一次他似乎早就知道陆秋成的来意,虽然咳嗽了几声,拿了拿架子,最终还是把他带到了书院里面。 关上房门以后,陆秋成才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袱,放在郑院长面前道:“这是拙荆写的帖子,有八十份的数目,还请院长您过目。” 郑院长嗯了一声,打开包袱……他这些日子在家里,早就听自家夫人说了林晓寒写喜帖一事。 原本他是极不高兴的,也不想让林晓寒一个哥儿来写帖子。 但架不住郑老太太说了一箩筐林晓寒的好话,又说那林哥儿写的帖子真是整个大晋独一份的,找不到替代者。为了儿子的婚事能办的体面,才勉强接受了下来。 不过郑老太太那一通念叨,郑院长多少还是听进去了一些。比如陆秋成娶林哥儿是为了报恩一事。 郑院长虽然仍然不满陆秋成荒废学业,浪费了书院的名额,心里却多少舒服了一些。毕竟一面是曾经的恩人之子,若是不管不顾,为人也凉薄了一些。 包袱被解开,郑院长看向布包里的那些帖子。 大红色的纸面上绘了彩色的图案,上面用金线细细勾线。喜贴上的文字也是用金墨写的,是簪花小楷,字迹格外灵秀,笔锋干净利落,可见书写之人也定是个心思灵敏之人。 郑院长不免有些惊住了,虽然早就听内人说过林哥儿字好,但这帖子的好却又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难免又想到了之前林哥儿在书院外舌战群儒之事。 那日的事情他也听说了,对于圣人言论,林哥儿见解犀利,句句直切重心,比许多书院的学子还要强些,可见他的确是有几分才华的。 郑院长虽然为人古板,但却是个惜才之人。林晓寒虽是个哥儿,但有才华傍身,郑院长对他也没那么厌恶了。 他一封封验看过那些帖子以后,想了想,便拿出了八十锭银子说道:“听闻您夫郎写一封帖子要一两银子。我原本觉得物非所值,可如今一看,倒也有价高的道理,这些银子你拿去,我们便银货两清了。” 陆秋成闻言却是连忙摆了摆手道:“郑院长万万不可,夫郎早就与尊夫人说过,这些帖子他是不收一文钱的。” 他顿了顿,便将林晓寒让自己学习刘豫州三顾茅庐,找郑院长道歉一事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 陆秋成老实,也不给自己揽功,反而不住的夸赞林晓寒。说若非林晓寒提点自己,自己还是榆木脑袋,也不能理解郑院长的一番苦心。 说到这里,他才愧疚的跪在地上,对郑院长磕了个头道:“是学生愚钝,竟如今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辜负了郑院长您的一片惜才之心。如今聊表歉意,也不过是亡羊补牢,还请郑院长您成全了吧!” 陆秋成是真心对郑院长感到抱歉,这话说的也十分认真。 郑院长当初能举荐陆秋成,对这个学生的性子也算是有一些了解。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对方和解。长叹了一口气道:“我当初以为你误入歧途,鬼迷心窍才放弃学业娶了个哥儿。如今看来,抛开报恩一事,这哥儿也是个妙人,倒也能理解你为何一定要娶到此人。” “罢了,名额浪费也已经是浪费了,从今往后此事一笔勾销。只是经过此事,我也不会再举荐你,你若是想要继续深造考举子,念麓山书院,那就自己去考吧!考不考的上,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郑院长话说到这里,实际上就已经是原谅陆秋成了。陆秋成十分高兴,起身朝郑院长道了谢。 郑院长点了点头,才又提点他道:“麓山书院是官府正经开设的书院,总是要比那些乱七八糟的私塾要好得多。书院每年春分都有小规模的考试,算算时间也没有几个月了,你回去好好准备吧,记得惊蛰的时候报名不要迟到!” “是!多谢郑院长提点。”陆秋成点点头,大声答道。 他此次解决了一桩心病,走出书院之时,便觉得空气也是清新的,再看外面的风景,竟也觉得开阔了许多。
165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