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絮见过太子。”辰絮行的依然是公主的礼仪。 易迦齐将手中的茶杯放下,从书案后走过来,伸手将辰絮搀扶起来。“我知道你会回来,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来,快坐。”太子满脸的兴奋。 辰絮察言观色,见他的神色不假,总算稍稍放心。她坐下道:“听说太子要起兵,我知拦不住你多久,只能尽快赶来相助。” 易迦齐此时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犹豫道:“颐敏,关于起兵的那些口号……” 辰絮摆手。“太子无需解释,辰絮明白。城破之时,是我亲手递上的降书顺表,这个责任,我愿意来承担。” 易迦齐拍了拍辰絮的肩,“你是个能从大局着想的人。我相信你会懂的。” 兄妹俩聊了聊别后的情况,都是点到为止,并不深入。“你有什么打算?”易迦齐问。 “太子……需要我的帮助吗?”辰絮问。 “自然。”易迦齐毫不迟疑。“论起周边各国的形势,你比我清楚。与各国的关系,也是你比我在行。颐敏,复国是百姓的愿望,也是父皇的遗愿,我希望你我兄妹联手,尽快复国成功。” 辰絮笑了笑,“太子说的是。只要你还需要我的帮助,我必定全力相助。” 太子点头。“不过你的身份毕竟敏感。所以,颐敏,恐怕要委屈你了。暂时还不能让下面的士兵知道你在这里。” 辰絮对于这样的安排并不感到丝毫的意外。难道那个口号打出去,不就是为了这点的吗?她不计较,因为无论如何复国都是她要完成的事。太子如何对她,和她要复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易国境内的蝗灾仍在,辰絮借助太子的声望,秘密派了一批人前往易国十三州分发传单。百姓遭遇天灾,却无法自救。唯有将怒气归于人祸。一时间,易国境内的起义之声不断。大家反正无地可种,便都跟着本地的起义军揭竿而起。 旧历易国天靖二十一年盛夏,天降大雨,日夜不停。易国境内多条河流决堤,受灾区域多达六个州,超过三十万人被浸在水里,无家可归。此时的易国还是历国疆土,按例该由历国朝廷来救助和处理。 历国。 皇帝景腾在书案后看着被叫来的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六州洪灾,诸位爱卿看如何处理?” 三位尚书闻言并不说话。皇帝笑道:“去年收了易国十三州的税收,想必户部的日子好过多了吧?” 户部尚书见被点名,只好道:“启禀皇上,去年十三州的税收全部上缴国库,其中去年燕州洪灾、磐州大旱、林州雪灾都耗费大量国库,如今国库并不丰盈。” 皇上还是笑,“你也不必和朕哭穷。当初既然征了税,如今就该救灾。总不能拿了钱,却不管百姓死活吧。易国如今局势紧迫,如果朝廷不去赈灾,想必用不了一个月,我们的军队就要出征了。” 户部尚书清楚赈灾情况很严重,只是没有想到严重到这种地步。闻言皱眉道:“回皇上,微臣惶恐,一定竭尽全力备好赈灾所用物资,不敢耽搁。” 皇帝满意,目光又扫向旁边的吏部尚书。“爱卿不说话,莫不是在思索赈灾良策?” 吏部尚书道:“皇上,微臣认为,我国的官员并不了解易国受灾六州的情况。目前易国境内的形势十分严峻。与其选我朝官员去适应当地环境,不如直接任命当地人为官员。微臣听说易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如此一来,他们必定尽心尽力。” “如此岂不是坐视对方壮大实力,与朝廷分庭抗礼?”一旁的工部尚书问。 吏部尚书笑道:“若是派人监军……” 书案后的皇帝准了吏部尚书的建议。转头又将修筑河堤的事安排给了工部。一番忙碌下来,皇帝揉着自己的眉心。多了一个国家的疆土固然不错,可是一旦有什么灾祸,人心不稳,就要花大力量去□□。这种消耗实在有些头疼。 易国,锁关镇。 辰絮坐在帐篷里,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下了三天三夜了。“太子不肯将山里的队伍撤出来,这样下去终究是个隐患。”她之前上书给易迦齐,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一段时间下来,辰絮颇感行事上多有掣肘。说不郁闷是假的,只是她目前还要忍耐。 “太子殿下怕公主您功劳太大,这才事事不如你想的那般行事。”泠音道。 “他怕我功高震主可以理解。可是几万军队,若是全都折在山里,我看咱们就可以投子认负了。”辰絮抱怨了几句,全当是发牢骚。之后她还是让泠音请来易迦齐,力劝他将山里的军队撤出来。 一场争论接着一场争论,到最后易迦齐终于改变了主意。命人去山里接应军队全数撤离。就在军队撤出的第二天夜里,山中发生了大面积的泥石流滑坡。 易迦齐收到消息后心有余悸,望向辰絮的目光透着复杂难明。 “太子,我若有贰心,只要冷眼旁观就够了。”辰絮伸手抓住易迦齐的手臂,“你我是一奶同胞,太子为何如此不相信我?” 易迦齐面上逐渐露出惭愧的神色。“颐敏,自从亡国之后,我虽然诈死得以留在易国境内,然而人心易变,很多人看到我都想杀了我去历国皇帝面前领功受赏。这一年多来,我知道你在历国百般周旋日子不好过。可是我在易国也并不轻松。时刻都要提防旁人的陷阱,猜度属下的心思。颐敏,并非大哥不信你,实在是不敢轻易信人。” 辰絮没有心情去心疼易迦齐的不容易。国破家亡,乱世求存。谁又是容易的呢?为了复国,谁不是忍辱偷生?既然想得到至尊地位,便没有理由说辛苦。“大哥,如今可愿信我?” 易迦齐轻轻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释然的神情。“是大哥狭隘了。至此不会再怀疑你任何方面,还望你不计前嫌,全力助我。” “自然,你是父皇选的储君,我必然会全力帮你。”辰絮微笑,心里的阴霾渐渐驱散。不论太子出自哪种目的说出上面那些话,她都希望能够至此兄妹同心。 易国六州的洪灾灾情仍在扩大。历国朝廷的第一批救灾物资已经运到了灾区。然而由于当地官员组织不力,遭遇了灾民的哄抢,导致救灾事宜进行不下去。 辰絮收到最新的消息,她立刻飞鸽传书询问沈莹具体的情况。沈莹那边的回答很快,说哄抢的人不是他们安排的。目前待查。 “必须制止这种行为。如今是救命的大事,就算是历国的银粮也是银粮,总要让百姓活下去。”辰絮道。为了不引起旁人的注意,辰絮很少去中军帐。这次同样是易迦齐来到辰絮的帐篷里议事。 易迦齐点头认可辰絮的话。“我会派人去处理这件事。你那边暂时不要有任何动作,免得误伤。” 兄妹二人计议已定,立刻分头行事。不出十天,易国境内哄抢的事情就少了很多。赈灾得以顺利进行,救了很多百姓。 这一次的合作让兄妹俩明白了应该如何进行合作。之前两人都想着各自拿出手里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没有绝对的信任,这种整合很有可能停留在纸上谈兵或者流于表面。如今两人都明白,不要去整合,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保持各自手中力量的独立性。这样行动起来更加有效率。他们兄妹二人采用的是合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听来虽然缺乏了必要的亲情,但是却更加有效率。 复国,是目前两人的首要任务。至于亲情,暂时抛到一边去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例行推荐我的预收文,已经改了名字,有谁注意到了?《双修续命》了解一下。 困死,先去睡觉,爱你们,mua~~~~
第147章 观望 易国境内六州洪灾过后, 历国朝廷虽然大力赈灾, 百姓间却依然流传出“大雨过, 明君出。”的传言。易国君臣虽然奢靡, 但对于百姓却始终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能够用很少的赋税维持朝廷的运转,只因易国朝廷中官员并不算多。君臣奢靡享乐, 却不鱼肉百姓。这看来虽然矛盾,却是真实存在的。 只是信奉无为而治的易国朝廷, 终究比不得以武力治国的历国。简而言之就是秀才遇上兵。如今历国朝廷对待易国百姓虽然不错, 但是仍然比不了当初的赋税政策。关于这点历国朝廷也清楚症结所在, 奈何历国军队开支庞大。仅在易国境内的军队开支就要占据易国税收的六成,这还是平时, 若是到了战时, 开支将会成倍数上升。 辰絮早就看出历国军费开支庞大这一弱点。她知道太子易迦齐手里那五万人真要打起来,估计撑不了几天。自己手里那两万人,大约也就是打打策应。完全不能对上历国的百战之师。别的不说, 仅仅是景含幽手里那四万飞云骑,真拼起命来, 太子的五万军队是根本打不赢的。 硬攻不行, 她也从来没有打算正面作战。灭国之前, 她已经在各地部署了人员,这些人平时都做百姓打扮掩人耳目,秘密搜集当地的情报。一旦她的命令传出,这些人就会立刻纠集小队人马行动。行动完毕后,又迅速变成普通百姓。让对方无迹可寻。 人心向背, 才是这次复国能否成功的关键。 八月,洪水渐渐退去,受灾的六州百姓开始收拾废墟,重建家园。历国朝廷派出工部官员,强征十万劳力修筑河堤。这一下再度引发百姓抵抗。 “历国人这是在做什么?十万劳力?怕不是要竭泽而渔?”太子易迦齐不明白历国人的做法。 辰絮坐在书案旁,一边看着各地送来的消息,一边道:“因为在历国,一次征发十万劳力是很寻常的事。”她就听到宫里有人议论哪里修大工程,征发十五万劳力的事。 易迦齐笑道:“这样倒是帮了我们。” “那倒未必。”辰絮说着从一叠消息中抽出一张,递给易迦齐。 易迦齐看过之后皱眉道:“卢云起兵了?” 兴庆侯卢云,武将世家出身。先帝感念卢家一门忠烈,数代为国戍守边疆,特批了兴庆作为封地,准其世代享受一地赋税。易国灭亡之后,兴庆侯的封地当然也没有了。卢云是这一代的兴庆侯世子,没曾想会在这个时候起兵了。 “谁都看出来这个时候百姓心思已经动了。只需要有人振臂一呼,百姓就都会跟随。若是晚了,这人心可就是别人的了。”辰絮整理好手头新收到的消息,交给一旁的泠音。泠音将消息放入一个盒子中,放到一旁的书架上。 “可你却叫我缓下来。”易迦齐的语气有些不甘。 辰絮没有接他的话,反问道:“卢云的能耐太子清楚吗?” 易迦齐回忆了一下,“三年前科举武试时见过一面,是个人才。” “所以看看卢云起兵的结果,太子就该知道你这五万人正面对敌,到底能撑多久了。”辰絮清丽的脸庞上露出狡黠的笑意。
136 首页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