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耽美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BL同人

[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时间:2023-12-21 21:00:40  状态:完结  作者:醉酒花间

  朱大帅心里想着,嘴上也这么说了出来,听的旁边的马秀英直接翻了个白眼。

  他们这边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弯弯绕绕?那李善长天天忙东忙西调解将领之间的关系是在干什么?

  有些话骗骗别人就算了,别把自己也忽悠进去。

  朱元璋摸摸脑袋,假装刚才什么都没看到。正

  光幕上面,转场音乐播放完毕,人声再次出现。

  【元朝的历史主要分三段,第一段是1206年到1271年,这个时期称为大蒙古国时期;第二段是1271年到1368年,这个时期是大家熟知的元朝;第三段是1368年到1388年,这个时期被称为北元。虽然之后蒙古政权一直存在,但已经不能作为大一统王朝来记载,所以就以1388年捕鱼儿海战役为分界点来画个句号。今天的重头戏就是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到1368年元惠宗远逃漠北这九十八年之间的帝位更迭。】

  【忽必烈的称汗之路并不顺利,具体如何这里不做赘述,我们只需要知道忽必烈在继位时和阿里不哥打了长达四年的内战,在内战期间蒙古汗国出现分裂,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这时已经开始不受中央朝廷控制。】

  【蒙古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疆域辽阔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过于偏远的地方不好管。】

  【元朝有上都控制漠北草原,有大都控制中原地区,两都巡幸制让他们能控制漠北和中原,但是再控制周边的几个汗国就有心无力了。所以接下来的帝位之争只涉及漠北草原和中原,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这些暂且不提。】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元朝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271年到1307年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木儿统治时期,这两位皇帝在位三十六年;第三阶段是1333年到1368年元顺帝在位到远逃漠北,一共三十五年;中间第二阶段,从1307年到1333年,这是元朝皇位最动荡的时期,二十六年的时间换了九位皇帝。】

  【忽必烈一生很是传奇人物,不过我们今天不说他有多传奇,重点是他临终时的帝位传承。】

  【忽必烈有记载的儿子一共十个,其中有四个是元配皇后察必所出,但是因为嫡长子朵儿只早夭,所以嫡次子真金就成了实际上的嫡长子,真金后面还有两个弟弟分别叫忙哥剌和那木罕。】

  【忽必烈非常重视汉家法度,在选择继承人时没有用蒙古“幼子守灶”的旧俗,而是采用了汉家的嫡长子继承制,早早就立了真金为太子。】

  【如果不出意外,真金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意外的是真金太子英年早逝,忽必烈还活的好好的,他这个继承人就先没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熟不熟悉?】

  【老朱家和他们家简直是如出一辙,连故事情节都不带变的。】

  【理所当然,接下来的帝位传承不会多太平。一方面是真金太子早逝,另一方面是蒙古旧俗和汉家制度的冲突,不用想都能猜出来内斗的有厉害。】

  老朱本人:???

  内斗不内斗的先放一边儿,谁家和忽必烈家如出一辙?

  朱大帅刚才还饶有兴致的听天音讲元朝皇室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紧接着就听到熟悉的姓氏人都傻了,“妹子,神仙说的这个‘老朱’是谁?”

  马秀英也如临大敌,“重八,天底下姓朱的名人都有谁?儿子没活过爹的多吗?”

  朱大帅一脸懵逼,“姓朱的名人多吗?一时半会儿咱也想不起来,要不回头翻翻书,让李善长帮忙找找?老李是读书人,他知道的肯定比咱们多。”

  这都什么跟什么?

  沐青抱紧什么都不知道的小朱标,万万没想到朱老爹察觉到端倪会是在这个时候。

  他做这个视频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来着?

  不知道啊,全忘光了。


第68章

  朱大帅手边放着小酒小菜, 已经准备好拿“神迹”下饭,听见“老朱”两个字后就是琼浆玉液也喝不下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说实话, 早在天音说刘福通北伐失败时他就有个大胆的猜测, 但是那个猜测过于骇人听闻, 身边其他人或许也都猜到了那里,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说出口。

  天音没有明说,他们就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可要是涉及到孩子,事情就不能再睁只眼闭只眼。

  朱大帅捏紧筷子盯着斜上方的光幕,盯的眼睛都在冒火,如果前面站着的是个人,他现在已经上手摇晃问他刚才提到的“老朱”到底是谁。

  神仙怎么了 ?神仙也不能说话只说一半!

  前一句还说着忽必烈的家事, 后一句就说老朱家和忽必烈家如出一辙, 那个老朱什么身份啊就和忽必烈放在一起做对比?说清楚点行不行?

  如果在场只有他自己, 他这会儿肯定已经开始骂骂咧咧, 但是现在身边还有媳妇孩子,他自己胡思乱想不要紧,就怕媳妇跟着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

  “妹子,咱家娃娃好着呢,等神迹消失咱立刻就去找李善长,一定把神仙提到的那个‘老朱’给揪出来。”朱元璋灵光一现赶紧安抚道, “天底下姓朱的那么多,那个代唐建梁的朱温也姓朱,那家伙父子相残兄弟相争就是因为他大儿子朱友裕早死, 神仙说的肯定是那个老朱。”

  马秀英忧心忡忡让他闭嘴, 别打扰她听神仙说事儿。

  朱大帅摸摸鼻子,扭头看向两个娃。

  沐青挪挪小板凳, 抱着小朱标离他远一点,免得朱老爹父爱泛滥过来蹂躏他们俩。

  不管上头的神仙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他们都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儿。

  纯小孩儿,内里不带馅儿的那种。

  乖巧.jpg

  朱大帅幽幽叹了口气,转过身继续看语出惊人的光幕。

  他们说话的这点时间,沐大青也嘟囔完废话回归正题。

  【真金太子的英年早逝和当时的朝堂局势脱不开干系,这里还得细细说道说道。】

  【学界一般认为真金太子的死和著名的“南台御史封章案”有关,南台也就是江南行御史台。元朝的制度是这样的,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元朝初年各御史台的创建改组非常频繁,最终是三个御史台并立分管全国,但是中间不管怎么调整,南台一把手的官职都和中央内台一致,可见南御史台的重要性。】

  【忽必烈年轻时推崇汉法,但他是个很清醒的统治者,推行汉法事出自统治汉地的需要,而不是真的心悦诚服。他继位时大蒙古国就已经开始分裂,大部分蒙古贵族支持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弟弟阿里不哥。】

  【1260年,忽必烈开平自立为汗,不久之后,阿里不哥便在哈拉和林被蒙古贵族拥立为汗,二者展开长达四年的内战。忽必烈用汉臣汉将打自家兄弟打的很开心,汉臣汉将也没让他失望,内战最后以忽必烈的胜利而告终。】

  【真金出生时忽必烈还是个二十九岁的大小伙子,但是当时他身边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汉人幕僚,所以真金从小师从姚枢、窦默等大儒学习四书五经,又和萨迦派的八思巴学习佛学。他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儒家思想,长大后自然而然奉行儒家那一套治国理念。】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内战,当时才十七八岁的真金也没闲着,他的母亲带着他镇守燕京,怎么样,是不是有种靖难之役时徐后带着仁胖胖镇守北平的既视感?】

  朱元璋眉头皱的更紧,“徐后是谁?仁胖胖又是谁?北平又是哪座城?”

  马秀英摇头,她也没过这些名字。

  沐青尴尬的移开目光,小朱标那么大了家里还没有第二个孩子出生,朱棣什么时候出生、会不会出生全都不能确定,连朱棣能不能出现都不能确定,徐后和仁胖胖就更说不准了。

  对不住了老弟,对不住了侄子。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内战结束之后,真金受封燕王,开始他的皇子生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不能一直当摆设吉祥物,忽必烈也没打算培养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继承人,所以真金被封为燕王之后没过几年就参与到日常政务决策之中,身边也逐渐聚起了他的班底。】

  【忽必烈是蒙古人,但是一直以来对汉人的态度都很好,毕竟蒙古贵族大部分支持阿里不哥,他要不争取中原汉人的支持,内战谁输谁赢还说不准。】

  【忽必烈身边的汉臣汉将帮助忽必烈赢得皇位,不过他们不满足现状,在局势稳定之后极力推动忽必烈效法汉家立储稳定民心,试图将忽必烈变成他们熟悉的那种汉家的皇帝。】

  【忽必烈最开始不太乐意,毕竟他是蒙古人,即便觉得儒家法度可以帮助他更好的治理天下,也不意味着他要事事都按着儒家的法度来。】

  【搞笑的来了,忽必烈不乐意立太子,就特意挑了个没有上书催他的汉臣唠嗑,结果那个汉臣也毫不客气,“如果蒙哥汗当年早早立下储君,还会有陛下你的今天吗?”】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什么人啊?胆子真够大的。”

  他知道读书人心高气傲喜欢说话带刺儿还喜欢没事儿找事儿,但是在一个蒙古大汗面前这么说话还真是够不要命的。

  打蒙古的时候没见他们多硬气,跟了忽必烈之后又硬气了,这是什么道理?

  马秀英侧身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朱大帅收到媳妇的眼神立刻正经起来,“妹子,咱知道是什么回事,刚才就是随口一说。”

  读书人心思多,不管皇帝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只要能被他们掌控就是好皇帝。

  宋朝养士三百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这是宋朝名臣文彦博的话,他看书的时候看过,当时就觉得这话说的好。

  士大夫中不乏有范文正公那等为国为民之辈,但是更多的还是以他们自身为重。天下是皇帝和他们那些当官的一起治理,不是让百姓治理,皇帝要是想天下稳固就得顺从他们士大夫的意思,不然他们有的是办法让皇位换个人坐。

  忽必烈那会儿肯定也是这样,他身边的汉臣仗着从龙之功试图拿捏皇帝,一步一步的让皇帝变成他们想要的那种皇帝,如此才能彰显他们的本事。

  宋朝的士大夫能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没道理换成元朝就不行。

  简单点说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一看忽必烈对汉人态度好立刻就想上天。

  朱大帅撇撇嘴,虽然他是汉人,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忽必烈是个传奇人物,那样的人会被底下的臣子裹挟?

  就算忽必烈真的立了太子,也绝对不是被威胁着立的,更可能是当时的情况立太子更能稳固统治。

  唉,一个个的怎么都那么没有自知之明?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