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用皱起眉头,“不对,不是这么打的。” 虽然神仙说的跌宕起伏,但是从开讲到现在哪哪儿都不对劲,而且是越来越不对劲。 沐青托着脸提醒,“叔,爹已经见过那么多次神仙显灵,咱们这儿和神仙说的肯定不一样啊。” 冯国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道理。” 朱元璋这边紧张中带着快活的气息,陈友谅那里就不快活了。 这神仙故意和他过不去,先大喇喇的说他弑君自立,又说他被朱元璋打的落荒而逃,他有那么没本事吗? 【龙湾之战可以说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战略转折点,在此之前,陈友谅兵多将广占尽上风,在此之后,他的地盘则一步步被朱元璋蚕食。】 【陈友谅先杀倪文俊再杀徐寿辉,杀倪文俊的时候倪文俊先欲对徐寿辉取而代之,所以他占据道德高峰,杀徐寿辉却没有理由给他辩解。】 【他能用强硬的手段暂时镇压,却管不了人家心里想什么,龙湾之战大败而归,他手下那些徐宋政权的将领接连反叛,甚至还有隔着大老远投降朱元璋的。】 【至正二十一年八月,安庆被张定边夺回去不久,朱元璋亲自率军大破陈友谅水军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其部将吴宏以饶州降,王溥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降。】 陈友谅咬牙切齿,记住这几个名字准备秋后算账。 等会儿,这几个狗东西好像早就降了。 神仙怎么不早点说?! 【眼看着朱元璋从实力不如自己变成超过自己,自己的地盘被抢走的也越来越多,陈友谅都快气炸了,但是他忙着镇压手底下的叛乱,一时半会儿腾不出手教训老朱,于是一边平叛一边重新造船,只待时机到来好打个翻身仗。】 【陈友谅要的机会很快到来,北边刘福通组织的北伐以失败告终,老刘带着小明王韩林儿仓促逃到安丰,张士诚看了好几年的大戏终于再次出手,硬碰硬的不好打,趁他病要他命总能打过。】 【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率领大军进攻安丰,此时刘福通虎落平阳还没有从北伐失败中恢复过来,手里兵马所剩无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几乎已是必死的境地。】 刘福通惊怒不已,“什么?北伐失败了?” 他北伐的几路大军已经火烧上都,眼看着高丽都要打下来了,为什么会失败? 谁在背后拖他后腿? 【朱元璋名义上是韩宋朝廷封的吴国公,他奉龙凤正朔,小明王被围城他该去救,但是他打仗理政从来没有接受过韩宋朝廷的帮助,两边的关系其实并不算深,况且他自己都四面受敌,只要他一走,陈友谅立刻就会趁虚而入,最大的可能是没能解安丰之围还把自己搭进去。身边所有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即便他不去救于道义上也没人能说什么,但是他还是去了。】 刘福通深吸两口气平复心情,放下刀喃喃自语,“看不出来朱元璋还那么有情有义,行吧,以后打他打轻点。” 把打朱元璋的力气分出去打张士诚,没毛病。 平时总听人说张士诚是个厚道人,呵,厚道到趁他病要他命的厚道人,他可真是太“厚道”了。 张士诚步了方国珍的后尘,慌的茶杯都打碎了好几个,“神仙爷爷诶,您口下留情。” 【吕珍是张士诚麾下第一猛将,想从他手上救人不容易,朱元璋率领徐达、常遇春等人调集兵马去支援刘福通,果不其然,他前脚刚走,陈友谅后脚就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进攻洪都。】 【老陈这回誓要血洗前耻,可谓是精锐尽发,船上带着百官的家属,破釜沉舟不破应天终不还。】 【洪都,也就是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抵挡陈友谅进攻的重要屏障,此时镇守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麾下大将邓愈。】 【洪都之战,或者说洪都守卫战,就是后世某电视剧安到蓝玉身上的那场大战。】 朱文正眼睛一亮,“这我知道,神仙以前叫我‘洪都战神’。” 他以为是打洪都打出来的战神之名,没想到是守洪都守出来的。 没关系,只要是战神就行,怎么来的不重要。 还有就是,他打的仗和蓝玉有什么关系?怎么还抢他功劳呢? 【陈友谅号称六十万人,他的数百艘楼船在那个时代就是航空母舰一样的存在,谁见了都怵得慌。】 【洪都守军一共不到两万人,偏偏城门又多,士兵要分散驻守八个正门和多个水门,平均下来一个城门连一千人都分不到。更令人绝望的是,朱元璋的主力兵马去解安丰之围一时半会儿过不来,短时间内没有援兵,守城只能靠他们自己。】 朱文正打了个哆嗦,“这我守得住吗?” 朱元璋心里也打鼓,“两万人扛六十万,文正守得住吗?” 听到这里的人都打起精神,他们不觉得两万人能扛六十万,但是听神仙这意思好像还守住了,他怎么守的? 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打不下不到两万人驻守的洪都,他干什么吃的? 【所有人都觉得陈友谅拿下洪都就是轻而易举,朱文正平时吊儿郎当没什么出彩的表现,就算有邓愈在估计也没啥用,然而他的几十万大军进攻了近三个月也没能拿下洪都。】 【朱文正和邓愈都是奇才,城外几十万大军蜂拥进攻,朱文正身先士卒亲自到城墙上指挥,用血肉之躯抵挡陈友谅的轮番进攻。】 【陈友谅这边把城墙打破,邓愈手下的火器兵就上去火力碾压,朱文正趁机赶紧修补城墙,火器兵下去补充弹药,陈友谅的兵继续攻城,之前被攻破的城墙已经修好了,简直是卡BUG来了。朱文正和邓愈的配合无懈可击,甚至逮住机会还能派小支部队冲出去杀一波再跑回来。】 【城里的守军殊死抵抗,发动全程百姓前面打仗后面修城墙,攻守双方都踩着尸体作战。朱文正死都不肯让陈友谅进,陈友谅倾巢而出没想到第一战就是这么个硬骨头,只能咬着牙继续打,这一打就是八十五天。】 【最后朱元璋率领二十万援军赶到,陈友谅主动撤围,双方都带来了所有的兵力,准备在鄱阳湖决一死战。】 【洪都守卫战的胜利对朱元璋而言极其重要,可以说改变了整个元末明初的局势,若是洪都没有守住,之后的鄱阳湖水战可能连打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这场双方兵力极其悬殊的守卫战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同时也造就了朱文正的人生巅峰,甚至将他推上了神坛。要不是他一时想不开要背弃朱元璋追随张士诚,怎么看怎么前途无量,可惜了。】 朱元璋:…… 朱文正:…… 朱文正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我不是当战神去了吗?这里有张士诚什么事儿?” 神仙都说他前途无量,他放着光明坦荡的前途不要追随张士诚干什么? 爹!您别听神仙胡言乱语,根本没这回事儿! 张士诚比朱文正更慌,“哎呦喂,神仙爷爷您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人留啊。” 他们父子俩反不反目让他们闹腾去呗,猛不丁拉他出来干什么,让那父子俩联起手来打他一个? 掰掰手指头算算,这一会儿时间他都得罪多少个了?数都数不过来! 本来安稳日子就没过几天,这下可好,神仙显完灵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他跟在后边可着劲儿挨揍是吧? 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啊?
第93章 朱文正有气无力靠在椅背上, 哭鼻子的心都有了。 但是他不能哭,他爹不在跟前,哭成什么样都没法让他心软, 还是留着力气见面了再哭吧。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到十月三日结束, 从头到尾三十六天, 开始时陈友谅占尽优势,没办法,他兵多,可惜最后赢的不是他。】 【朱元璋的水军充分发挥小船的灵活,凭借风向的转变用火攻烧了陈友谅的大船,具体场面可以参考火烧赤壁,《三国演义》告诉我们水战用火攻真的很绝, 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同时也告诉我们, 他写书的素材都取自眼前。】 【这一战陈友谅的军队溃散, 老陈本人被乱箭射死而告终。】 陈友谅露出一抹虚假的笑容, “这神仙真不错,连死法都给咱想好了。” 旁边人缩头缩脑不敢说话。 神仙的确不错,他们现在都快被打压的站不住脚了,在神仙那里还是江南最强大的起义军,麾下足足六十万大军,谁听了心潮澎湃。 唉, 要是他们真的和神仙说的那么强就好了。 这下可好,本来就被排挤,神仙来这么一出他们全别活了。 【鄱阳湖水战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也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这一战奠定了明朝建立的基础,“友谅亡, 天下不难定也。”】 【陈友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略指挥上的失误,老朱之后自己都说“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虚直捣应天,大事去矣。乃顿兵南昌,不亡何待。”】 【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安丰造成应天府兵力空虚,如果陈友谅不是先攻洪都,而是分出一部分兵力牵制洪都,主力顺流东下直攻应天,以当时的局面应天十有八九扛不住,可他却将全部兵力都用在和洪都死磕上,偏偏洪都还守住了。】 【大军苦战三月攻城不下,士气自然不能和朱元璋的兵比,朱元璋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陈友谅自己要负很大责任。】 【陈友谅死于军中,残部带着他的儿子陈理仓皇而逃,一年后陈理出城投降,陈汉政权至此落幕。】 地图上代表陈汉政权的颜色哗啦啦全灭,看的人心中都升起兔死狐悲的感觉。 太惨了,真是太惨了。 继续继续。 【至正二十四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于应天府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为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已经自立为吴王,为了区分两个吴,所以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这几年江南的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弱的朱元璋翻身成老大,最强的陈友谅草草收场,张士诚在前两年没占到便宜,之后更是没有占便宜的可能。】 【老张投降朝廷后骄奢淫逸样样俱全,就是不干正事儿,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身边人也都跟着学,打起仗来没几个能拿得出手的,享受起来却各个不落下风。】 【至正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布檄文声讨张士诚,之后打到哪儿哪儿望风而降,最后只剩下平江一座孤城。】 【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的时候也不忘享乐,底下打的要死要活,他在城墙上饮酒作乐,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结果桃子还没到口,天上飞来一炮直接将他们给轰没了。】
122 首页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