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宝子们知道蓝玉案吗?】 明朝。 蓝玉的头皮开始发麻。 其实在前面天幕提到“胡惟庸”的时候,弹幕中就已经多少有过透露——明初四大案。 其中最后一个就是蓝玉案。 但蓝玉只零星的看到几句说他死的不冤,以及反驳说他也是有点小冤的话。 具体如何弹幕并未提起,但蓝玉知道,定是与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以及朱允炆的继位相关。 此时,朱元璋也是不禁闭上了眼睛。 【好多宝子都是听说过名字,但是不是很熟悉啊。 那我稍微讲两句。 蓝玉案,对于蓝玉来说,他死的冤也不冤吧,他干的那些事情都是实打实的,过分嚣张跋扈了,欺压百姓、染指元妃、毁坏城关等等,全是在朱元璋雷点上蹦迪的事情,早晚都要被处置。 但要是朱标不死,可能牵连的没有那么广。 可朱标死了,朱雄英死了,朱元璋要立朱允炆。 绝了啊朱重八! 要说嫡长子继承,朱允炆也只能说是继室嫡子,还有一个原配嫡子朱允熥在吧? 但在继室嫡子比原配嫡子大一岁,且原配嫡子的外公虽然死了,但还有很多旧部的常遇春,舅公又是嚣张跋扈,屡屡挑衅皇权的蓝玉的情况下,朱允炆就是更优选了。 所以要杀蓝玉。 但是蓝玉一案,不止死了蓝玉一门,最终是株连了好几个公侯,总共死了1.5万人的。 包括沈家,就因为那家人生怕告不成顾学文,就借着蓝玉案,调转枪头,不以通奸为由,而是以顾学文和蓝玉通谋为由。 官府一看涉及到蓝玉案啊,直接就升级成了要案。】 明朝。 朱标此时正留在殿中,与父皇谈及如何才能上行下效,使法令的指定、施行都能一以贯之的问题。 不想天幕说着说着,就又拐到了他的身上。 他豁然一抖。 一点五万人,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标儿啊。”朱元璋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没想过要加以粉饰或敷衍,而是敞开了和朱标直说,“为父曾仔细地翻遍了弹幕,上头有说你是病故,有说你是劳累而亡,发生的猝不及防。” “而雄英更是走在你的前头!” “若你……为父未必不会如天幕所说那般,你该知你的性命,究竟有多贵重了。” 【元某人,你还有要问的不?】 何夏夏叭叭了好久,都没见元某人再发黄金弹幕,而她也已经拖了很久的时间,真的不知道还能说啥了,只好出声询问。 但是一连问了三遍,也不见云某人吱声。 【大佬就是大佬,砸一个黄金礼包质说一句话。那元大佬,我这边就先往下进行了,你以后要是想起来,还想说点啥,也别砸礼包了,直接问! 下一题,还是定义判断。 题目是:多重趋避式冲突,指的是在同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且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时,人会难以抉择的心态。 以下属于多重趋避式冲突的是() A、宋女士收到了心仪公司发来的入职邀请,同时有收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B、马女士在领养小狗的问题上犹豫,既想领养小狗,又怕无法养好 C、王女士抽中一等奖可以单人游,但她放心不下父母 D、高女士有一笔闲置的资金,如果购买基金怕高风险,但如果直接储蓄又觉得利率低 这题,宝子们的答案是什么? 我原本以为区区多重趋避式冲突,我稳稳地能答对的。但就是出人意料地答错了。】 弹幕:做题三字真诀快准狠,我选A! 弹幕:B吧。 弹幕:肯定是D啊,你们在想什么??? 秦朝。 原本还对沈万山和蓝玉案听得津津有味的众人,在听到这一题的时候,眼神中全是茫然。 竟是!连一句话都听不懂。 甚至是其中个别的字词,也压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让他们忍不住低下头去,更加迫不及待地要去学习那六门课程了。 唐朝。 李世民同样有些不明白,他感叹道:“此前天幕曾说,鉴于诸朝的知识储备不齐,是以无法观看资料、数学等高阶的知识内容,这才转而让我们看起了短视频。” “那种彷如天外来物之感,便如此题,明明知晓每一个字,却难以理解整句的意思。” “多重趋避式冲突啊。是否正如我们既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何事,想去学习天幕的课程,但同时又害怕做出改变,引起更不可控的未来。” 长孙无忌等人同时发出了叹息。 就比如他们从弹幕中知晓最后会是李治登基,而李治又会与陛下的武才人……甚至最终武氏会颠覆大唐江山。 可过早地知晓,令他们难以再用此前的目光去看待太子与诸位皇子。 在对他们言行的衡量上,也再难以掌握合适的度。 这便是预知的代价。
第49章 类比推理 【当当当当~这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 看到有很多宝子和我一样选了A,哈哈哈。 其实冷静下来一想,就是固有思维害人,我一看到既有入职邀请,又有研究生入学通知,就下意识地以为宋女士会难以选择。 可这仅仅是我的脑补。 仔细看下A项的关键词。首先,工作或读研这“两个目标”有,“各自的吸引和排斥”没有,宋女士“感到难以抉择”也没有。所以A项错误。】 唐朝。 长孙无忌在这一段话中,突然明白了何为多重趋避式冲突。 “固有思维,吸引排斥。”长孙无忌不停地默念着这两个词。 认真想来,现如今他们之所以会陷入难以用平常之心对待诸位皇子的泥潭之中,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因为他们的脑中已有了固有思维? 他们固执地认定,太子日后定会如何。 亦固执地认定,晋王日后定会继位。 甚至每时每刻,都在从各个方面对太子和诸位皇子的言行举止加以揣测、比较,并刻意地去给他们的言行赋予“特别”的意义,直至能与弹幕所写的“历史轨迹”所对上。 就比如太子。 近几日来,太子在面对他们这些臣子之时,越发的沉不住气,甚至太子府的幕僚也开始频繁进出,似乎是有所“异动”。 反倒是魏王李泰,竟像是一夕之间沉住了气,对于先前那些礼秩逾制之事,不仅开始收敛起来,还在见到臣子时,变的温和有礼不少。 只不过他的这份温和有礼,相较起吴王李恪突然的锋芒外露,就多了些许的刻意。 长孙无忌一想到昨日同吴王偶然遇见时,吴王那狼崽子似的眼神,心里头就不由得紧了紧。 至于晋王李治…… 晋王一门心思都在他的阿娘身上,宫中近日传闻,说是晋王每每想到弹幕所说的皇后会在六月病故,便会忍不住地哀思落泪。 长孙无忌明白,没有一个人是摆脱了天幕的影响的。 他们这些臣子既想要拥立晋王,又想要改变“未来”不好的下场。 而太子和诸位皇子,既想要收拢人心成功登上帝位,同时又不想放过他们这些曾为李治效力的“奸臣贼子”。 这就是天幕所说的两个目标,和它们的吸引排斥。 长孙无忌觉得,势必是要早些做个决断了。 【一开始我看D项,感觉和A项长的差不多,凭什么D就是对的? 后来看了解析,发现是因为多了怕风险高和觉得利率低,这两点属于高女士对目标的排斥。 同时也能通过对比推出,基金和储蓄对高女士的吸引分别是高利率和低风险。 不过这个推出算不算是“我以为”?还是这其实就是选项的潜意思?我有点茫然。 总之D项是正确的,那应该就是必然能推断出来的吧。 我还看到有宝子选了B,宝子你可能把主体目标想错了,目标就一个,就是养不养狗。而不是养狗和养好狗。所以B项排除。 这题就这么过了。 就不问有没有宝子想问点啥了,直接进入类比推理部分吧。】 秦朝。 原本还想请天幕解释下何为入职邀请,何为研究生,以及何为基金的李斯在听了天幕的话后,不由得顿了顿。 但就是这么一点迟疑,马上就令他错失了机会。 明朝。 顾学文被五花大绑地带到了祠堂,他喊着痛蜷缩着躺在地上,脸上已经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一只眼睛也被打的肿了起来。 此时祠堂里三层外三层地站满了人,有些人也不掩饰,直接就当着众人的面,把脚往顾学文的身上招呼。 其实他们早就看不惯这个顾学文了,要不是看在他是沈万山女婿的份上,早就对他动手了。 “族长,这样祸及全族的无耻无德之人,就该马上行刑,然后立即赶出沈家!” “我同意!” 在震天般的“同意”声中,顾学文连忙在地上拱了几下,让自己跪了起来,哐哐地直接拿额头往地上磕,几下就磕出了血来。 他高呼冤枉:“天幕说的不是我,我并未做出过那样的事情来!你们不能用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来对我行刑!况且、况且我以后也绝对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可顾学文才喊了没几声,就让人捏着他的下颌骨,恶狠狠地往他的嘴巴里塞了块脏兮兮的抹布。 同时还“忒”地一声,往他的头上吐了口唾沫:“祠堂重地,岂可见血,你这个丧尽天良的东西。” “他一定是故意的!可见他对我们沈氏,一直心存不满,决不可轻饶了他。” 当即就有人满怀恶意地揣测,并且掷地有声地反驳了顾学文的话:“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你休要说事情尚未发生,就是你还没罪!我们能够提前知晓,乃是堂伯的善心让天幕动了慈悲之心,这才给予警醒,让我们能够有所准备,提前避开灾祸。” “没错!这是我们沈氏一族的福报,可不是你顾学文的。” 祠堂里群情激愤,没一会儿,就在族长的点头示意下,一群青壮的小伙就走到顾学文的身边,抓着他的四肢,将他拖了出去。 外头的空地上,杖刑的东西早就已经准备好。 顾学文被重重地按下后,有人特意取出了他口中的脏布。 紧接着撕心裂肺的痛叫声,就“啊啊啊”地响彻了周围。 这一群青壮的小伙手上很有数,在确保让顾学文尝到最重的苦头的同时,还给他留了一口气。 因为一等打完,他们就一股脑的上前,径直将顾学文身上的衣服全都扒掉了去。 “已经去衣。”
89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