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李隆基:又是我? 【题目是,下面与绘画作品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张萱——杨玉环踏青出游图。 B、《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江边的初秋景色。 C、《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汴河两岸风光。 D、《百骏图》——清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画中|共100匹骏马。 选错误的哦。】 唐朝。 李隆基全神贯注地听着天幕所念的题目。 “虢国夫人?”李隆基不禁咋舌。 国夫人乃是文武官一品以及国公之母、妻才有的封号,从后面的杨玉环不难看出,这位虢国夫人应当是杨玉环的亲眷。 且“虢”这个字,有徒手搏虎的意思。 李隆基难免有些好奇起来,他会以虢国夫人赐封的,该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清朝。 康熙颇有些意外,他看过郎士宁的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但没有想到,竟能够在后世留名? 雍正倒是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这《百骏图》他虽尚未看到过,但仅是郎世宁的其他画作,就已经足够绝妙。 只要郎世宁好好地当他的西洋画师,好好教授宫廷画师,不做些不该做的,倒也可以一直留在宫中。 乾隆当即就是抚掌一笑,想当初,他在汗阿玛处看到《骏马图》的第一眼时,就被彻彻底底地惊艳住了。 可惜,画现在在圆明园。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我常识看看,能不能把更新时间提前……拖延症不能给自己设置成23:30更新……[1]清·符曾《上元竹枝词》[2]宋·王安石《元日》[3]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5]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6]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38章 常识判断 【这题我错的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来显得我极其没有常识。 我选了B,正确答案是A。 但事实上A却是我最先排除的,因为我之前查苏轼资料的时候,看到他写过一首有关虢国夫人的题画诗。 不过刚刚重新搜了下,发现和A项的不太一样,苏轼题的是《虢国夫人夜游图》,并且那副画目前也已经失传,看不到了。 然后我仔细查了下《夜游图》和《游春图》的介绍,发现二者的描述其实差不多,都是再现了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同她的一干眷从高调出游的场面。 是的,杨玉环的三姊!我终于看清了,上次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眼瘸,粗粗扫了一眼,结果看成了杨玉环三姊妹! 所以就以为A是对的。】 唐朝。 李隆基才听到“杨玉环的三姊高调出游”,就知道事情要糟。 虽然李隆基对天幕和弹幕既感到好奇,又深感惧怕,但他前几日还是强撑着看了些的,结果不出所料。 但凡是有关于他的弹幕,不是盼着他早点死,就是说他晚年的时候,色字当头,荒淫无道,一日杀三子。 李隆基当时一看到这五个字,就指间惊颤,匆匆关掉了回放。 他没有再点开的勇气,也幸好宋璟等人不敢堂而皇之地拿此事来说话,李隆基渐渐地也快要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今日,天幕突然说起了“三姊妹”。 以李隆基对天幕的了解,怕是“三子”也近在眼前了。 这个时候,李隆基终于一改此前听之任之的态度,开始迫不及待地打开小屏,拖拽着进度条,满世界寻找起有关于自己一日杀三子的信息来。 秘而不宣的“人尽皆知”,与宣之于众的“皇家隐秘”。 这二者是全然不同的。 宋璟现下就在门外。 李隆基知道自己必须在天幕结束这一道题的讲解前,找到应对百姓、重新稳固皇威之法。 但他又转念一想,这是苏轼所写的题画诗啊! 这不就,新仇旧恨一起来了吗。 北宋。 提前结束了贬谪生涯的苏轼,此时正与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三人互相瞪眼。 “你在那诗中,写了什么?”赵顼没忍住问道。 他已经见识过白居易的风采了,生怕苏轼也同那白居易一般,开头就用李隆基来影射他。 在赵顼审视的目光下,苏轼不慌不忙地拢了下朝服的袖口,然后双手一摊:“官家,臣还没看到那画呢,要不,官家您遣人去寻一寻,也好让臣早些一饱眼福。” 王安石赶紧打断这起子不靠谱的话:“官家,臣以为,还是当留意些《清明上河图》。” 苏轼闻之连连点头:“清明,上河,且是汴河两岸的风光。若是此画已经作成,便能让咱们一眼看到真正的民间百态。” 一听到民间百态,赵顼就沉默了下去。 他现在有种既希望天幕能够嘴下留情,又希望天幕能针砭时弊的矛盾心情。大宋的国运,在他的手上,尚且是有转机的。 【没有妹! 只有三姊! 但这样一来就更离谱了!我以前的理解还是建立在现场有杨贵妃的基础上,人家好歹是个贵妃呢,做出“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这种事情,勉强还能说的过去。 但是现在没有贵妃。 单单就是虢国夫人! 她一个国夫人,竟然敢为了争先进入明光宫,就让杨家的家奴挥动金鞭把公主惊吓坠马,当驸马前去搀扶公主的时候,还因此被连带着打了好几鞭子。[1] 这情况,但凡往前推个一二十年,放在武周那时候试试? 说到底杨家的气焰之所以能这么嚣张,全是因为李隆基惯的,他不仅把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全都赐封为国夫人,还每年都要赏赐上千贯的胭脂水粉钱。 听不知是正史还是野史的故事讲,李隆基和这三位国夫人之间,似乎还有点纠缠不清。】 秦朝。 嬴政简直大开眼界,当他以为李隆基已经足够昏庸的时候,总会有新的事情跳出来,拉低他心中的底线。 “如此这般,也配当皇帝?”嬴政看向自己的一干儿女。 这些时日,他们倒是个个都变的心存目想、雄心壮志起来。就是不知,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真正的心有万千。 西汉。 刘邦看了眼在怀中小鸟依人的戚姬。 虽然已经从弹幕中知晓,他不会废太子,但刘盈早逝,最终承扬大汉的会是薄姬所生的刘恒,可戚姬仍是会时不时地念叨着如意。 直到上一次天幕过后,弹幕都在说戚姬会被吕雉做成人彘后,她才安分了些。 刘邦看着这样的戚姬,指节抵着额角望天沉思:那个李隆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宠个姬妾罢了,作何宠成那般,还四姊妹都…… 相比刘邦的看不过眼,刘彻则是满腔愤懑无处诉说。 “朕便是再……也不至于……何来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刘彻耿耿于怀。 他宁可和嬴政李世民并称猪猪,也不想和这个李隆基扯上半分的关系。 唐朝。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武周啊。 他早先从弹幕中看到时,就已经知道了后世对武周、对武则天的种种态度。 毁誉皆有,相较起几乎看不到的“女子为帝是否有违伦理”的零星争论来,更多的是“武则天有没有更好的传位人选”。 后世,是真的很认真地对武周的延续有过思索。 这就代表着,后世对继任皇帝们的不满。 而这份不满,尤其指向李隆基。 【你以为这就已经是全部了吗?不! 公主受了这样的屈辱后,哭着就去向李隆基哭诉了,结果你猜李隆基干了什么? 他下令,把杨家的家奴给杀了,同时,还把驸马的官职给撸了。 没有虢国夫人半点事! 这样坑女儿的爹,我听说过的上一个还是赵祯!】 唐朝。 还在苦苦翻寻弹幕的李隆基手上一松,长长地吐了口气:“不说儿子的事就行。” 他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端过茶盏一饮而尽后,感慨道:“赵祯,这名字颇有些耳熟,是何人?” 北宋。 赵祯对于天幕所说,感到难以置信。 “坑”这个字,有坑害之意。 可他又怎会坑害自己的女儿。 不止赵祯紧锁眉头,一众朝臣也是拧眉不解,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天幕为何在提及官家之时,不说政事,反倒说些皇家私事。” “接下去是该听,还是不该听啊?” “官家的子嗣本就单薄,天幕若是详说,这能瞧见天幕的又不止我们,多少是会让官家有些难堪啊。” “嗯?你没看弹幕?官家最终是传位给濮王之子,赵宗实啊!” 朝臣们的眼神对话就此打住。 【赵祯的长女福康公主,有多惨不用我多说,电视剧里有加工的成分,但主线是真实存在的。 赵祯就是“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故事虽然是假的,但赵祯为了补偿自己的亲妈,为了自己尽孝,就非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的表弟,好抬举母家。 福康公主和李玮之间什么关系? 表侄女和表叔的关系。 先不说福康公主是不是真的因为李玮长得丑、人又呆而看不上他,反正她被好父亲逼着嫁人后,最后还是闹翻了。 夜叩宫门两年后也终于和离了,本来应该相安无事了吧?好家伙,赵祯临死前非要让福康公主和李玮复婚。 真想问问赵祯,你真的觉得这是为女儿好,为女儿找个依靠吗? 怎么和离的你都忘了是吧?你!福康公主的唯一大靠山马上就要驾崩了,你也没有亲儿子,继位的是被你送来送去的赵宗实,你指望他会给福康公主撑腰吗? 而福康公主再嫁李玮的结果就是,福康公主病了没药吃,冷了要自己生火,还把自己的脸给烧伤了,年近三十三岁就郁郁而终,衣服被褥里长满了虱子。】 朝臣们的表情一言难尽。 天幕讲的前半截,差不多都已经发生了,就是那后半截…… 当真和离后还要再嫁? 他们又开始用眼神对话起来。 “听天幕所言,濮王之子着实是有些……” “李玮如此,心性着实是有些……” “天幕关于坑女儿的说法,着实是有些……” 朝臣们的眼神对话再一次打住。 赵祯此时更是心乱如麻,他竟不知,后世是如此看待他的。 【说起来真的是一肚子气。 宋仁宗赵祯,我对他就三个印象。一个是狸猫换太子,一个是被后妃弄伤了还说没事,还有就是臣子的唾沫都喷到脸上了还不在意。 主打的就是一个“仁”字。
89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