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说能有瓜那么大!” “我不在乎能不能和天幕讲起的陈益一样青史留名,只要能够吃饱,能够让我的孩子们扛过饥荒,就算是千难万险,我也要去交趾找到红薯带回来!” 正当他们全都跃跃欲试,笑咧了嘴,觉得充满希望之时,何夏夏突然当头一棒。 【不过交趾和吕宋的红薯是在明神宗那时候才种植成功的,老祖宗们去早了也找不到啊! 要是再追溯早点,那就是美洲中部了,漂洋过海的,估计也只有郑和的船队才能到,就也还是明朝。 啊……我给我自己说无语了。 看来还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寻找不育系,搞杂交水稻来的更快些。】 虽然天幕这么说,但是天幕下的百姓们并不轻易被打倒。 “美洲是哪里?” “不就是漂洋过海吗!就算现在我们的船不成,造个几十年总能成!我们也能和郑和一样,去下西洋!” “老汉给天幕磕头了,求求天幕告诉老汉,杂交水稻要怎么种吧!” 明朝。 朱祁钰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节点。 天幕所说的明神宗还不知在何时,要想找到红薯就得去所谓的美洲,然而郑和早已病逝,在郑和之后将船队带回来,并接下第八次远航的王景弘也已经逝世。 况且现如今内有水患饥荒,外有强敌,他一个正在被拥立为帝,且皇兄尚在人世的王爷,又岂能甫一登基,张口便是要开国库,组船队去找不知在何方的美洲? 再者,皇兄此前已下令修造下番海船,却因贼寇等祸患而搁置,后又因朝臣多主张停止下西洋而不再提起。[2] 是以不管出于哪个角度,朱祁钰都觉得自己开不了这个口。 但眼看着红薯是找不到了,而天幕对于杂交水稻又没有细讲的趋势,他心里开始犹豫了。 天幕给他的“随时弹幕”,他原本是想用来问一问,自己若是就此登基,日后可会有好的下场。 但现在,他想到了更为适当的问题。 “若是明朝朱祁镇之时,该如何去找美洲的红薯?杂交水稻是几年生,该如何耕种?” 【咦,今天的第一条高级弹幕诶! 明某人的问题,明朝朱祁镇之时,该如何找红薯,育杂交水稻? 这个问题主播有点不好回答,主要是吧,朱祁镇……嗯……你问的是第一次当皇帝的土木堡战神朱祁镇呢?还是第二次当皇帝的冤杀功臣朱祁镇? 如果是第一次,那主播只想说,你得先去问问王振愿不愿意找红薯,种水稻,要是他不愿意,那就是白搭。 如果是第二次,那主播只想说,别管什么红薯和水稻了,先救救于谦吧!】 早在天幕念出弹幕所提的问题之后,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君臣百姓们都万分热切期待地屏息以待。 不成想…… 此时。 ——尚未亲征的朱祁镇。 他雄心壮志,豪情不已:“先生,天幕称朕为土木堡战神!” 说罢,又有些不满:“天幕怎的如此说先生。” ——已经经历土木堡之变的朱祁镇。 他赧然僵硬在原地,手臂仿佛重若千金,不仅抬不起来,还连带着将他的背脊也坠弯了下。 从天幕第一次出现之时,他就已经试探过,也先他们看不到。 每一次可发弹幕的机会他都未曾松懈,想要借天幕同朝臣联系上,可都没有成功。 没有想到这一次他明确地听到了有关于自己的消息,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噩耗:第二次当皇帝的意思,便是大明会立新帝! 且定然是于谦主张! 好你个于谦! ——成为太上皇的朱祁镇。 他顿时心头一紧,朱祁钰将他软禁在南宫,防备之心昭然若揭,此时又听闻他会二次为帝,不知又会做出什么来。 可恨啊,他恐是没有再次临朝的机会了。 ——才问出问题的朱祁钰。 他颓然地叹了口气,已然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 但很快他又重重地吸了一口气,昂首挺胸看向天幕,既然已经预见,那就要全力去改变。 “那换成朱祁钰时期呢?” 【朱祁钰啊,他拢共才当了八年左右的皇帝吧,红薯和杂交水稻这两,他都干不成啊! 哦,有办法的。 那些被叫门天子强制带去亲征的百余名文臣,虽然已经不可追,但是朱祁钰可以盯住朱祁镇和石亨、徐有贞、王振门下的曹吉祥等人,按死他们不要发生夺门之变,保下剩下的于谦这一批国之重臣和武将,休养生息恢复战力,以待来日! 等国库充盈了,考虑去个南美洲,路线是这样子。】 何夏夏打开了世界地图,先比划了下郑和的路线,然后又比划了下美洲的方向。 一直在旁观明朝那些事儿的其他帝王瞬间坐直。 秦朝。 嬴政直接摊开了此前画下来的地图,与此时天幕上的一对比,顿时受到了无比之大的冲击。 这个世界,比他所知的,要大的多。 “大秦之外,竟还有如此辽阔的土地,红薯之国在那。”他的手指在空中虚虚划过。 西汉。 卫霍两员大将在手,正在所向披靡的刘彻,对于这张世界地图不可谓不心动。 “航海不行,陆地可行。可先往北,再向东一路前行。美洲中部应当是此处,便继续南行!” 【至于要种杂交水稻,真的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据我所知,首先要找到颗粒饱满还抗病高产等等优良的水稻,由于水稻是雌雄同体,为了不让它自己给自己授粉,就需要人为地去除它的雄蕊,但两三百个花呢,哪里那么好去。 所以要找天生雄蕊就没有用的,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不育系。 然后再和那些优良的水稻种一起,授到它们的粉。 我了解的就是这么个过程,听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但光是找,就不知道要找多久了。 不是我唱衰哈,明某人,我觉得朱祁钰那时期还是努努力,去找红薯吧! 其实我个人觉得,你这个问题之下,明朝最好的时期还是朱棣那时候。 一是可以让郑和向美洲进发,二是可以好好培养下好圣孙朱瞻基的格局,让他多看看其他孩子,别总惦记着好大儿朱祁镇了,都给惦记成大明朝唯一一个被俘的皇帝了。 良性的竞争,才能促进大家一起进步的嘛~ 自动防杠:主播没有鼓动大家卷起来的意思嗷~康熙那时的九龙夺嫡不可取嗷~】 明朝。 朱祁钰很听劝,他当即就准备去找于谦。 而突然被点名的朱棣,一个眼刀子刮向朱瞻基:你儿子?打仗带百余名文臣?后来又杀武将?他要想葬送大明基业,不如直接说! 朱高炽有些肝疼:被俘二字,令他想起了北宋的徽钦二帝。冤杀功臣又让他想起了南宋的高宗。那都是什么光景啊?民生凋敝不为过! 朱瞻基只感觉委屈:我都还没成婚呢! 清朝。 康熙末年。 已经斗的水深火热的皇子们纷纷苦笑,开弓没有回头箭,天幕此时说起,已经晚矣! 能被天幕特地说起,想必,最终的结局定是惨烈至极。 秦朝。 嬴政虽然在看天幕,心里却为“多看看其他孩子,良性竞争”而微动。 【明某人不说话了,是已经离开了吗? 那我们就赶紧复盘下一题吧。 下列诗句中,乐器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箜篌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4]——琵琶 C、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5]——古筝 D、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6]——笛子 这题你选啥?我看到A的时候不要太自信,刷到过电视剧热梗的,这个其实描写的是箜篌,而不是电视剧中所说的古筝!】 作者有话要说: [1]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为纪念。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编印的《辞源》释“番薯”一词的注解:“其本出于交趾(今越南),吴川人林怀兰尝得其种以归,遍种于粤,因不患凶旱。电白县有怀兰祠,题曰番薯林公庙。”广东电白县霞洞乡有“番薯林公庙”,是为纪念林怀兰和守隘关将而建。《东莞县志·物产·薯》所引《凤冈陈氏族谱》载:“万历八年(1580年),客有泛舟之安南(今越南)者,公(陈益)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万历十年(1582年)夏,乃抵家焉。……嗣是种播天南。”陈益古墓号称“中国第一块番薯地”。[2]《郭琰的重下西洋之梦》:根据正史的记载,明廷早在正统元年(1436)便明确颁诏停造下西洋海船:《明史》卷八二《食货志》云:“英宗立,罢诸处采买及造下西洋船木,诸费多敕省。”而至正统八年,又重启这一造船工程,其事正史未书,其录弥足珍贵。而更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为《郭琰墓志》中记载的承造海船数量之大——“上命……督造下番海船一百二十只,委公为八府提调官”,动用的力量多达“八府”,参预的军民吏员多至“万计”。关于此次海船的数量,可以郑和七下西洋的船数作为参照:郑和于宣德六年(1431)在福建长乐所立《天妃灵应之志》碑中自称:“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馀艘,赍币往赉之。”又《西山杂志》云:“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舶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人……从苏州刘家港入海。”据郑鹤声先生的研究:郑和出使船队数量最多的一次为二百零八艘,其他各次也在百艘上下。而本次由郭琰修造的海船,数量一次便多达一百二十艘,几与郑和使船规模相当,称得上是一支大型远洋船队。这点足以说明,正统八年修造“下番海船”,不会是日常的造船事务,而很可能是一次明廷出使西洋的准备工程。不过,正统八年的“下番”拟议,不仅发之廷堂,而是已付诸实施——据《郭琰墓志》所载:“不囗(数)月,海船囗(工)完。”可谓下番之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这次远航何以戛然中止?再者,对这一次工程浩大的“下番海船”之修造,《明实录》等官方史籍为何无一字载录——如《郭琰墓志》中提到的“上命工部侍郎焦宏督造下番海船”一事,在各史中只述及焦宏以户部侍郎往沿海备倭,未言造船使命。《明英宗实录》卷一八虽载焦宏奏言“浙江及苏松沿海卫所修造备倭船”事,却也无只字道及同期修造于福建的下番海船。种种疑点,令人迷惑。据我揣测:正统间的这次海外远航之议,由于外患(负责造船的焦宏同时负责备倭,可见局面的紧张)与内忧(据《郭琰墓志》船工数年之后,便有福建“延平贼寇二万馀人以叛,河道不通”,可见境内局势也不平稳)而最终偃旗息鼓。此后数年间,禁海派得势,明英宗思想也转向保守,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其因福建巡海按察司佥事董应轸奏报,濒海“居民往往嗜利忘禁”,“私通外夷”,英宗即“命刑部申明禁之”(《明英宗实录》卷一七九)。因而史官在纂修实录、国史时,便有意芟除了这次大造“下番海船”欲重航西洋的记录。[3]《李凭箜篌引》唐·李贺[4]《琵琶行》唐·白居易[5]《鸣筝曲》 元·杨维桢[6]《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唐·岑参·
89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