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出了他的方案。】 【他飞马传书,派人攻打信州牵制陈友谅后方。接着又找到陈友谅的故友康茂才,令其假装投靠陈友谅,给陈友谅送出一封书信。信中内容无人知晓,大抵就是一翻虚构,告知陈友谅朱元璋这边出了什么问题,是攻打的好时机,机会稍纵即逝。】 水镜之中,朱元璋侃侃而谈,正在解释自己如此设计的原因:“若是等陈友谅和张士诚会合再大举来攻,我必首尾受敌,难以招架。不如让陈友谅先来,只要打败了他,量张士诚也没有胆量来进犯!” 【陈友谅果然上当,引兵东来,结果正中朱元璋埋伏,遭其大败,只能乘船逃走。朱元璋就这么轻轻松松取回了太平。】 【——至于张士诚?陈友谅这么快落败跑路,还未出兵的张士诚当然就不来了。】 【于是一场危机就这样轻而易举化解。】 【但这显然只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二人交锋的开端,此后几年间,二人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总的来说,陈友谅输多胜少,地盘越来越小,这让他愈发渴望将朱元璋一举掀翻。】 【公元1363年,一个机会出现在陈友谅面前——早已投降元朝的张士诚派部将吕珍攻打安丰,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危急。朱元璋亲自领军救援安丰,逼走吕珍,送韩林儿前往滁州,自身则回归应天府。】 【归途中,一则紧急军情从洪都方向传来——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兵围洪都!】 “六十万大军?这是把全部家底都压上了啊?”听到六十万这个惊人的数字,许多人难以置信地爆出了粗口,“他疯了吗?” “陈友谅这是孤注一掷,企图一战而定乾坤!”卫青盯着镜中地图,目光灼灼。仿佛穿越千年时光看到了那场惊世的大战。 汉武帝刘彻十分不解:“既然如此,他为何去攻洪都,而不是出兵直取应天?” 他话音落下,卫青愣住了。在汉武帝刘彻求教的目光中,这位大将军的眉毛狠狠揪成了一团,眼中同样露出深深的迷惑。 汉武帝刘彻顿时更加惊讶:难道朕无意之间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深度的难题?没想到就连大将军卫青也被朕的问题难住了耶!这岂非证明朕于兵家一道天赋不俗? 但转念一想,这也有可能代表陈友谅那方拥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家,其率先选择攻打洪都的用意,竟然连仲卿都难以参透! 汉武帝刘彻倒吸一口凉气,猛地摇头。 ……不可能的,不存在的,朕不相信! 见状,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卫青徐徐打出一个问号:“陛下这是……?” “没什么。”刘彻当然不会说出自己刚才那个想法,这不是摆明了低估大将军吗?不过他很好奇大将军想了半天想出了什么答案,于是便问,“仲卿可参透其中缘故?” 长平侯卫青老老实实回答:“陈友谅为何弃应天而攻洪都,臣亦不知。” 汉武帝刘彻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而另一道年轻的声音却突然插了进来:“舅舅你自然不知,打应天才是上策,谁知那陈友谅为何先攻洪都!” 两人视线所及,霍去病用难以理解的口吻道:“正如我亦不知匈奴为何总是待在那几个好找的地方,让我一逮一个准。”他们就不知道藏到自己找不到的地方吗? 汉武帝刘彻从卫青沉默的眼神中看出了赞同之意,他的嘴角忍不住轻轻抽动了一下——所以卫青之所以猜不出陈友谅的用意,只是因为对方的选择太过愚蠢了吗?聪明人容易揣测,蠢货反而难以理解。 刘彻:“……” ……为此认真思考的朕好像是个傻子。 他将目光重新投向水镜,此时镜中正在播放一场惨烈的攻城战,在水镜的上方,是时间记录,每隔数息时间,上方的时间就会跳过一天,此时已经来到第45天。 时间显示下方,是血腥气息弥漫的战场。 轰隆一声,一段城墙倒塌。 不等城外大军冲入城中,就听枪声齐鸣,火铳齐射,来自城里的猛烈冲击将敌军纷纷逼退,转眼间,一道道栅栏就在倒塌的城墙处立了起来,守城的士兵通过栅栏将长矛刺出,几乎将涌来的敌军刺成了筛子。 趁敌军被击退之际,后方的工程兵顶着炮火开始修补城墙,等敌军卷土重来之际,城墙的缺口已经被补好,于是双方展开新一轮的攻防战…… “这洪都城守将绝非一般人物!” 仅仅只是守城的些许片段,就让无数平行时空的名将们纷纷惊叹:“临阵指挥,有条不紊,重围之下,调度非凡。不知城中守兵几何,观之绝不多于五万,拒六十万大军一月有余,天下名将不外如此!” 画面上方的时间继续流失,直到最终定格在第85天,水镜中适时传出那道女声。 【陈友谅举全军而来,自以为找到了一举击垮朱元璋的机会,没想到却沦为踏脚之石,将另一个人送上了名扬天下的舞台——】 【一颗名为朱文正的将星横空出世!】 【他以陈友谅为踏板,凭借“以两万人拒六十万大军,坚守洪都八十五天”的战绩,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让无数平行时空都陷入震撼。他们发现之前还是低估了朱文正。 汉武帝刘彻忍不住发出想要的声音:“此子真是天纵奇才!冠军侯乃无坚不摧之矛,这朱文正便是无物可破之盾。倘若大汉也有这等人才就好了……” 霍去病却是眉毛一掀,豪气万千:“只要打得匈奴不敢南下,即便边关城墙不堪一击,又何尝不是无物可破之盾!” 他一番话说得人热血沸腾,汉武帝刘彻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说得好,我大汉何需朱文正!是匈奴需要此等人才才对!” 除此之外,宋朝之前的平行时空,亦有人注意到了出现在画面之中的火器。 此前盘点南宋灭亡之时,就出现过少量火器,但由于出现次数不多,且水镜中画面经常一笔带过,大家就算好奇也没用。但元末的战场上,火器的运用比百多年前更加普遍,火器出现在水镜中的画面也愈发清晰,自然引来众人的注意。 “……那便是千年后的兵器?”年少气盛的霍去病双目亮闪闪盯着火铳之类的物件,相较于朱文正,这更令他感兴趣。 他能注意到,汉武帝刘彻当然也没放过:“朕已令少府研习后世器具,无论兵器抑或农具,但凡在镜中有所见,俱已刻画,召能工巧匠研习,日后或许能有所得。” 与此同时,水镜中的画面缓缓变化—— 【坚守八十五天后,朱文正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朱元璋率领二十万大军赶到!】 【收到消息的陈友谅顿时放弃与朱文正死磕,而是尽起六十万大军冲向朱元璋,殊死搏杀。】 【不久后,双方在鄱阳湖展开最终决战!】 只见黑压压的战舰出现在水镜之中,一眼望去,仿佛无穷无尽。每艘战舰都高达数丈,足有三层,其上士兵往来如云——陈友谅的六十万水军,似有排山倒海之势。 而与之交战的朱元璋这边就相形见绌了。 不仅兵力落在下风,就连战舰都比陈友谅的大船小了一圈,看上去简直一个碰撞就能被对面击垮。 事实也正是如此,大战一起,明显能发现朱元璋的军队落在下风,小船主动冲击大船,犹如螳臂挡车,大量船只纷纷侧翻。 就在此时,一道人影从小船中杀出,率领部众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杀向一艘巨舰。 他的头顶上,是金光闪闪的“徐达”二字。 【朱元璋以徐达为先锋,后者也未辜负他的重用,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一战击败陈友谅一艘巨舰,杀一千五百人。双方互有胜负,而朱元璋这边稍落下风——陈友谅麾下大将张定边在混战中杀向朱元璋,偏偏后者所乘的小船陷入泥沙之中难以后退,幸而常遇春突然出手,一箭射中了张定边,又有援军及时赶到,朱元璋这才逃脱!】 【双方继续交战,朱元璋这边船只更小,冲击陈友谅军乃是仰攻,而陈友亮这边只需要居高临下以炮火洗礼,就能轰得他们惨不忍睹,胜负之分只是时间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的朱元璋亲自上阵督战,斩杀退缩者十余人,以示全军上下誓死不退之决心。他又派出敢死之士操控七艘小船,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冲向陈友谅军,趁东北风起,纵火焚烧!】 【风助火势,火随风涨。熊熊燃烧的火焰将鄱阳湖都染成了一片赤色!陈友谅的巨舰,与他称雄天下的理想,在滔天火海与漫天烟雾中,仿佛一并飞灰烟灭!】 东汉末年。 刚刚兵败赤壁的曹操怔怔望着这一幕,水镜之中漫天的火海就像不久之前赤壁的大火,仿佛要烧到他的身上,燃进他心底。 不远处夕阳如血,残阳映在曹操眼中,仿佛也化作那天赤壁的大火。 “我曹孟德的教训,后人都忘了吗?” 这一刻,他对陈友谅生出深深的共情。 ——老天爷刮大风相助,不讲武德啊!
第57章 以南伐北 【一场如有神助的大火,彻底逆转了双方的形势,朱元璋趁机穷追猛打,陈友谅兵败如山倒。】 【恼羞成怒之下,陈友谅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死。而得知此事的朱元璋顿时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杀俘虏,还赐予伤药,甚至祭拜战争中死去的将士。这一波对比拉满,陈友谅简直输掉了裤衩!】 【不久后,由于被朱文正断掉了粮道,陈友谅跑又跑不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和朱元璋拼杀,最终因意外中流矢而亡。】 “这、这……” 看到这里,魏武帝曹操张口结舌。 他就想说,这陈友谅也太倒霉了吧?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够惨了。赤壁之战,敌方不讲武德使出“大呼风术”,大好优势一招丧尽,一统天下如梦幻泡影……没想到啊没想到,竟然还有比自己更惨的家伙! 他好歹保住了一条命,还拥有着广袤的中原。这陈友谅却是一败涂地,一命呜呼! 想到这里,曹操瞬间将那点感同身受同病相怜的情绪收了回去——自己可是天命眷顾之人,怎么可能和老倒霉蛋同病相怜? 诸多平行时空之人同样议论纷纷。 “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这陈友谅,果真没有天命……” ……好歹也是一方霸主,死得却如此潦草,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一箭射死。反观朱元璋呢?都差点被张定边杀到身前,直接擒王了,最终却安然无恙平安脱险。 “这二者之间的差距,看来不仅仅是才干气度,还有天命的眷顾啊!”便有人忍不住调侃,差点直说陈友谅老倒霉蛋了。
186 首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