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水镜中的仙人也忍不住感慨道: 【在刻薄寡恩的老刘家,汉宣帝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在他得势后,微末之时对他有恩者都获得了回报。无论是当初在狱中照顾他的女囚,还是对他恩重如山的丙吉,抑或者出钱供他读书、帮他求娶许平君的张贺……他都依照恩情的深浅给出了相应的报答。轻则数万钱,重则封侯以酬。】 【许、史两门外戚更是飞黄腾达。】 【有拥立之功的霍光也不例外。尽管霍氏满门被诛,但汉宣帝并未因此对霍光的功绩加以隐瞒或抹黑,不仅将之列为麒麟阁功臣之首,后来更是受到大汉历代皇帝的尊奉祭祀。权臣之极致,不过如此了。】 云雾飘散,水镜之中再次出现那辉煌壮丽的麒麟阁,以及熟悉的十一功臣画像。 镜头聚焦在为首的霍光画像上。 【对比后世那位辛辛苦苦改革、为大明续命五十年,死后不久便险些被皇帝开棺戮尸,生前所得一切嘉奖尽数被剥夺,家儿老小尽皆饿死的万历帝师张居正,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霍光,甚至算是人生赢家。】 说到这里,镜中人唏嘘不已! 【然而,这样一位青史留芳的人物,死后却连香火都不能保全。也让后人不免遗憾,倘若当初霍光能约束家人,严守法纪,及早放权给汉宣帝,未尝不能善始善终!】 平行时空,大明万历年间。 埋首案牍之间,正翻阅各地官员所递交的一条鞭法实行结果的张居正,身形突然一顿。 他一点点抬起头,怔怔看向水镜。 “……这就是张某的下场吗?” 尽管已经知晓历代改革者往往不得善终,但万历皇帝是他从小一手带大,他心中难免对这位学生报有几分不切实际的期望。 只可惜,这份期望终究还是破灭了。 室内昏暗,烛火的光照在张居正斑白的发间,他突然感觉有一阵冷风袭来。 “罢了罢了。”沉默良久,张居正重新低下头,执起笔,“天下非一家之天下,张某所作所为,也不是为了朱家千秋万代。只求无愧于天下百姓,无愧于心就是了。” 汉宣帝所在时空。 霍光倒是不知张居正是谁,只是闻听此人功绩,忍不住敬佩可惜。 一时间,他甚至都生出了几分对比的优越:霍家谋反,被诛也是应当。然而听仙人之意,张家应当没有谋反,张居正贵为帝师,更是为大明操劳半生,那位大明君王何至于此!万幸霍某人没有生在那大明朝! 被嫌弃的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此时陷入了狂暴状态。他万万没有想到,吃汉朝皇帝的瓜,还能够吃到自家人身上。 朱元璋毫不客气爆出了粗口。 “开棺戮尸?给咱大明续命五十年的人啊,人才死你就清算旧账了?!就算生前碍了你的眼,人都死了你不能把他当个屁放了?你要真有这本事,人活着的时候下手惩治也就罢了,人都死了你来这?” 【霍光去世后,大汉迎来了新的时代。】 【经历坎坷、身世传奇的汉宣帝刘询执掌大权,一手将西汉王朝推上了巅峰。】 水镜之中,赫然出现汉宣帝刘询的身影。他手执天子剑,一身威严气势不容侵犯。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随后,画面又转。 这时的汉宣帝却不复之前的威严霸道,反而神情忧虑,发出一声惆怅的长叹。 “乱我家者,太子也!” · 水镜之外,看到这里的汉宣帝刘询一怔。 “太子?” 与许皇后所生的嫡长子的身影浮现在他脑海中。尽管现在他还没立太子,但汉宣帝毫不怀疑自己的选择。 他心中涌现出不好的预感。 “……难道是太子败了江山?” 不等他细想,上一幅画面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汉辉煌灿烂的万里江山图。 【中宗孝宣皇帝整顿吏治,信赏必罚,宽严并济,海内清肃,又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是以政治清明,天下安定。同时,他北征匈奴,南平西羌,设置西域都护府,将西域彻底纳入大汉版图,使大汉的疆域达到最大。】 【——从此,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风雨所致,莫不从服。】 不知何时,恢宏的音乐响了起来。翻涌的云雾间,有诗人提笔落墨,高声吟诵。 那一个个墨字化作游走的龙蛇,成为了水镜中的背景。背景之外,一幕又一幕熟悉的画面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从汉宣帝幼时落难狱中,一直到高居天子位,四夷尽臣服—— 【缅惟汉宣帝,初谓皇曾孙。 虽在襁褓中,亦遭巫蛊冤。 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 驰逐莲勺道,出入诸陵门。 一朝风云会,竟登天位尊。 握符升宝历,负扆御华轩。 赫奕文物备,葳蕤休瑞繁。 卒为中兴主,垂名于后昆。】
第24章 昭君出塞 “怎么又没了?”当所有飞舞的文字在画面中隐去,汉宣帝的画面也渐渐淡去,历朝历代平行时空的人正要兴致勃勃地往下看,悬浮的水镜却已被熟悉的黑暗笼罩。 显而易见,这一日的直播结束了。 而下一次,又得等到七日之后了。 众人意犹未尽,却又无可奈何。 至今他们也不明白这水镜为何从天空坠落人间,除了每隔七日聆听仙人讲史,便什么也做不了。各个平行时空的人都曾尝试与仙人沟通,摸索水镜是否还有妙用,然而,即便皇帝召集天下才智之士,最终仍是一无所获,也只能随它去了。 他们一面欣喜于可以得知天机避免祸患,一面又暗暗懊恼这天机并非只透露给自己一人,而是天下之人无人不晓——那些泥腿子又懂得什么,何必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只要老老实实遵从朝廷安排就是了。 当初盘点陈胜、吴广起义之时,不知多少昏君暴君胆战心惊,生怕百姓有样学样。 相较于烦恼的皇帝们,普通百姓们却没想那么多,他们只知道,在沉闷枯燥的生活中,现在又多了一项休闲放松的娱乐。 他们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听仙人讲故事,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被仙人肆意评价。上位者隐瞒的隐秘之事,如今也被百姓所知晓。不知不觉,百姓中渐渐有人开智。从前官吏们欺骗蒙蔽他们的手段,这些人居然开始有所察觉,不再轻易受骗。 更有甚者,逐渐生出了读书明理的念头。也有心怀大志者,奔赴远方追逐前程。无论最终结果是好是坏,无疑都是进步。 ——读史可以明智,诚哉斯言! “总感觉听了仙人讲书,变聪明了。” “——莫非是仙人点化了咱们?” 怀着这样的念头,他们更期待下一回直播了。 在这样的期待中,七日时间倏忽而过。 同一时间,历朝历代平行时空,无论每一人正在做什么,眼前都亮起了一面水镜。 嗡嗡…… 琵琶弦动,呜咽幽晦的曲声如同流水潺潺而出,曲声中,一支马队出现在众人视线里。 队伍中央,身着火红嫁衣的女子蓦然回望。 她纤长的五指搭在琵琶弦上,将心中的不舍与惆怅尽数倾诉而出。 天上的明月好似也眷恋着即将远去的她,低低的垂落下来,于是月光化作两行诗。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这突如其来的开场让水镜前的所有人都怔住了,无数双惊艳的目光落在其上。 “今日始知沉鱼落雁绝非虚言!”有隐隐猜出女子身份的人忍不住发出惊叹,随后便心生怜惜,“可怜如此佳人,沦落胡尘中!汉元帝真是有眼无珠的昏君!” 而普通老百姓的反应就更直白了:“好俊的女娃哟!这曲子听着就教人难过,我看这女娃一定是被家里人逼迫远嫁!” 大唐—— 醉眼朦胧的李白看着水镜中的画面,还有那两行悬浮的诗句,忍不住揉了揉眼睛:“这、这不是我写的诗吗?” “今日之月,可曾照昭君归?” 他醉醺醺站起,见水镜中女子的背影逐渐远去,消失在大漠烟尘中,不由仰头望向天上的明月,接着镜中的诗继续吟道: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仿佛是应和他一般,水镜之中,那一轮明月也越升越高,将王昭君的身影融化在皎洁的月光中,让她仿佛回归月宫的仙娥。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 “原来是昭君出塞!”西汉以后的平行时空,迟钝之人终于反应了过来。 【汉宣帝时期,西汉国力达到鼎盛,塞外匈奴反而衰微,五单于并立,后来死了三个,只剩下呼韩邪与郅支两兄弟。前者入汉称臣,后者引兵西走,定居康居。】 【匈奴也因此分成南匈奴和北匈奴。】 【汉宣帝去后,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这时候西域都护府出了个厉害人物,名叫陈汤。郅支单于背信弃义杀了汉使,陈汤居然假托皇帝诏令,征召西域各国兵马,一路发兵打到康居,杀了郅支。】 水镜中现出一片血腥的厮杀场。四处都是燃烧的火光。一个手持汉朝旌节、身材高大、杀气逼人的男人傲立于单于宫中。 他大摇大摆斩下郅支单于的头颅,向四面八方宣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铮铮之音,响彻天地。 “好!”水镜之外,看到这一幕的汉高祖刘邦忍不住拍手叫好,“说的好!” 汉武帝刘彻更是恨不得与之举杯同饮。 而汉宣帝刘询还在思考着之前出现的“昭君出塞”那一幕。他本以为是后来汉朝衰弱,匈奴崛起,于是不得不嫁汉女和亲,但现在看来,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郅支之死,吓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南匈奴的单于呼韩邪。为了表示自己的顺服,他连忙跑到长安,请求成为汉婿。汉元帝很满意他的识趣,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现在匈奴这么弱,嫁公主是别想了,就随便找个宫女嫁过去吧。”这么想着的汉元帝在后宫随机点选了一名倒霉鬼——她叫王嫱,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王昭君。不过流传更广的是另一种说法,即,王昭君主动请缨和亲匈奴,巩固汉匈和平。】 与此同时,年龄尚幼、还未进入宫中当宫女的王嫱,脸色煞白地看着眼前的水镜。 对于如今的她来说,这个未来太可怕了! 她不懂什么大义,也不知道和亲匈奴的重要性,她只知道将来自己会被皇帝嫁到塞外,一辈子也回不了家见不了父母了!
186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