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傻眼了,错愕道:“我……我还以为先生是个不茍言笑的人,竟会与我开玩笑。” 这下换荀彧一愣,随即笑得更爽朗,摇头道:“明公,我不过是有些谋略的寻常人,既有乐趣自然言笑。” 曹操听明白他是笑自己刚才的哭丧脸,此时心情好当然不恼了,挑眉道:“能博先生一笑,操乐意为之。” 两人相视一笑,举起茶盏闲话几句。 室内熏香袅袅如云雾,唯愿同道同归不离心,不作黄粱一场,再落得英雄泪沾襟。 【作者有话说】 袁术:喂喂喂,有没有人记得我死了啊!你们怎么这么高兴! ------ 荀彧:我不仅爱开玩笑,我还喜欢听墙角。(畿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荀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 ------ 第98章 外愚内智 姜还是老的辣 曹操心里高兴,尽可能不表现得太明显,他还要去给袁绍报丧,便询问文若先生是否一起去。 荀彧笑了笑,眼中透露出几分神秘,道:“明公去吧,我还要等个人。” “是何人?”曹操好奇地问。 荀彧笑得更神秘了,说:“嗯,是刚才副本里遇到的,此人明公暂时不认得,他这会在钟会那边做客。” 钟会的客人?听上去是他以后会认得的人,而且关系和荀彧应该挺好的? 曹操不断思索着看过的各人生平记载,试探地问:“是钟繇?” “钟繇岂会是钟会的‘客’?” “哦对……那就是时间线很靠后的?”和钟会关系好……这有点难,那小子人品差,除了姜维那个假兄弟还有朋友吗? 曹操略一思索,又说:“难道是司马师?” 荀彧笑着摆手,说:“是荀公达。钟会知晓他与其父是挚友,说什么也要公达去他家做客,让他把十二奇策告诉自己,要帮他写下来传世。” “钟会这厮不安好心,依我之见是想白白学本事。”曹操很是气愤地说。 他也从别人的生平记载中看到过荀公达,知道此人是个极其有本事的人,是他后来的谋主。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二荀辅佐,一个坐镇后方居中持重,一个出谋划策规整战略,是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曹操先前在网上冲浪的时候被人骂得太惨,说二荀都死得太巧。 一个是刚死他就称公,一个是他刚称公就死了。 曹操很愤怒:愤怒这些人红口白牙一张嘴就诽谤先人!也愤怒万一真有此事,做出这样事情的后来的自己。 “他若是想学也无妨,总比失传了好。”荀彧觉得大侄子不会在意这些,唯一的问题是,大侄子现在还年轻,十二策还没全部出现。 “那也有更好的人选。”曹操还是反对,他主要是讨厌钟会的人品,因私怨而耿耿于怀十几年,小肚鸡肠非大丈夫也。 曹操琢磨了一下,与荀彧告别,申请去了钟会的家园。 面对魏武太祖的拜访申请,钟会受宠若惊,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告知做客的玩家曹操申请来了,然后才选择通过申请。 曹操扫视一眼室内,没看到新面孔,只看到钟会和他的塑料兄弟姜维坐在一张席上饮酒。 扑了个空,曹操略有尴尬,说:“呃,点错了。”说完立刻又重新申请回了荀彧家园,原来是和荀攸错开申请了,现在回来就看到了新面孔。 他心里高兴,连忙上前去作揖,道:“在下曹操,字孟德,阁下可是荀公达?” 与荀彧坐在一起的男子看着三十不到,蓄了短胡,单看气质就是一个很内敛的人,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双目清澈和大多数的谋士不一样,看不出任何“精明”的感觉。 曹操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认错人了,可能是文若副本里认识的其他朋友。 那人站了起来,回礼道:“正是,在下荀攸,荀公达。” 荀彧简单做了引荐,公达的时间线是在中平元年,灵帝尚且在位,冀州刺史王芬因想废帝之事败露而自尽,南阳许攸也参与其中,但是提前跑了。 两人便算认识,荀攸已经听荀彧讲述了这个系统的大概情况,自己也简单摸索了下。 荀彧分享给他的一些人物生平也都看过了,知晓眼前这个少年就是记载里的一代枭雄,是文若十分看好看中能够一统华夏再兴汉室的主公,他后来也辅佐这人成就一番霸业。 再后来,文若死了,他也死了。 以忧薨,征孙权于道薨。 智者从文字中看出些许因果来。 愚者轻轻一笑,巧合罢了。 荀攸则是一笑了之的智者。 太史公都春秋笔法毁谤卫霍,何况后来的史官呢。究竟本就是因果,又还是巧合被笔法写成了因果,他不会去细想。 “此事,待我死的时候,不就知晓了?”荀攸这么对荀彧说。 至于和曹操的关系,他也不在意,仍旧是寻常一笑,说:“那便等到那时再说吧。” 所以面对曹操的示好,荀攸只是礼数周全,没有任何的立场表明。曹操有些失落,也不好强求,人家这时候和自己都还没认识。 荀彧一看荀攸就忍不住笑,荀攸知晓缘故,也跟着笑。 唯有曹操一头雾水,盯着两人左看右看,恍然大悟。 荀攸这个大侄子是真的大,比叔叔荀彧还大六岁。而现在,在混乱的时间线影响下,两人的年纪竟“正常”起来,如今二十八岁的荀攸,比荀彧小了十一岁。 小叔叔和大侄子认识已久,面对这样的变化自然是忍俊不禁。 他们叔侄二人相谈甚欢,曹操没有能插话的余地,趁着一个停顿的空荡转移话题说:“对了公达,你刚才在钟会那边聊了些什么?我见姜维也在。” 话刚说完,曹操恨不得给自己一拳,这么一说不就被他知道自己试图跟踪了吗! 荀攸好像没听出这话代表了什么,只是寻常回答,说:“他们闲聊一些如何匡扶魏室的事情,我听不太明白,就走了。” 曹操眉头微皱,心想他怎么不是没听懂就是听不明白,真的是后来自己的谋主吗? 一旁荀彧看出了他的疑惑,只是轻笑不语。公达素来如此,外愚内智,对待无关的事情何须去弄明白,弄明白了也无好处的事情,还不如不明白。 “这……是我失礼了。”曹操意识到自己竟以貌取人,只以相处这么一会就认为人家没本事,实在非君子心肠。 “什么?”荀攸恍惚回神,好像根本没感到有失礼的地方,缓解了逐渐尴尬的气氛。 曹操一顿,突然就明白了,拜下说:“先生大智若愚,是我眼拙矣!” 三人相视一笑,又恢复其乐融融。曹操也不再没话找话,就听这叔侄二人闲聊叙旧,他则翻阅一些来信,主要都是那几个便宜儿子例行向他问好的邮件,其中曹昂和曹冲会除了问好内容外,会把最新副本里遇到的人和事简单说一下,和他一起分析交换信息。曹植就只有每日一封的问好,曹丕则是一天早中晚三封问好信,曹叡除了每日一封问好还有对爷爷的称颂,以及感谢爷爷说服华佗来帮忙治病。 能有这么多小辈关心,曹操高兴之余心情复杂。 后来还有魏臣也像他这个大汉忠臣一样,要匡扶魏室,要拯救摇摇欲坠的政权,拯救被裹挟的天子。如果他不是如今十七岁的曹操,而是那称公称王的曹操,一定会倍感欣慰和自豪,半百年之后仍旧有人在坚守他的基业。 钟会是钟繇之子,钟繇是魏国的开国功臣之一,钟会这厮人品虽差,忠心不多,那也是忠心。 但是……姜维怎么会想着和钟会一起匡扶魏室,他不过一个天水小将,不在权力中心,而且……他现在就已经和诸葛亮搭上了,怎还会琢磨匡扶魏室呢。 另一边,钟会家园里。 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 年轻壳子里的老姜再次假装和钟会成为好友,为的是从根源策反,忽悠钟会早做打算提前谋反,这样就能使得在钟会的时间在线魏国内乱,司马昭势力削弱,让那一个姜维能有克复中原的机会。 而自己的时间线,是另一个计划。 “这几日与贤弟相谈,只觉相见恨晚。”姜维笑着说,“只可惜终究要分别,回去后,我们又要成敌人了。” 钟会端起酒盏,说:“伯约,你既知晓后来之事,在天水时便可生擒诸葛亮立下大功,入朝为官。那时你登门拜访,我二人仍可为友呀。” 姜维又叹一声,说:“若回去后时间不在原地,而是已经降蜀多年呢?在其位,谋其事,岂有再回头之理。” 钟会认真思索着,犹豫了一会说:“伯约,我实话与你讲。我虽为司马家幕僚,心在魏室,对他们的行径也十分愤恼,只是手中无权无兵,空有抱负而已。” 姜维没有对此发表看法,以他对钟会的了解,说理想抱负是匡扶魏室,真的,不可能。 钟会像是下了什么决定,说:“今生得一知己,足矣。伯约若想挑起内乱,我有主意。” 钟会不在乎姜维时间在线的那个钟会,在他看来,只有自己最重要,其他一切都是可以牺牲的。而牺牲掉那个时间线的自己,可以让自己得到伯约的信任,换取情报,以更方便对付自己时间在线的蜀军,这是很划算的交易。 可惜的是,姜维并不是抱着交换情报的目的。他没有要牺牲钟会时间在线姜维的意思,他要两个姜维都是胜利者。 钟会是敌人,是灭蜀功臣之一,知道这件事情又怎么可能让他再次灭蜀。 表面上姜维帮忙分析着局势,要怎样才能打败那时候的蜀国大将军姜维,要怎样才能一人独占灭蜀的功劳,不给邓艾偷渡阴平得功劳的机会。 姜维认真地给建议说:“后来书中记载,我主身边的宦官黄皓买通了邓艾逃亡,可见,邓艾能立下灭蜀之功,本身就是与黄皓有通,诱导我主以行方便。归根结底是通敌,此罪,邓艾必亡。” 同理,黄皓也必亡。 “阴平若有兵把守,贤弟与我对峙剑阁,两军实力悬殊,攻下剑阁不过早晚。”姜维循循善诱。 同时,钟会领军不久,将士们对他是并不服气的,也是导致后来反叛失败最大原因,所以攻打蜀国越久,他能笼络到的人心反而越多。兵权在手,将士们又信服,那时候再有反叛司马昭匡扶魏室之心,也更能成事。 “嘿嘿。”钟会没有反驳匡扶魏室,也没有否认成事的想法。倘若魏室扶不起来,他效仿魏武太祖又如何?这天下能姓刘,能姓曹,未必不能姓钟。
173 首页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