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外流传的版本和学校里的完全不同,那名跳楼的学生A坠落时,目击者看到天台不止他一人,还有三个人影,但隔得太远又是晚上无法确定是谁,猜测可能是后来被害的三个室友。 那名在医院救治无效的女生,虽然成绩很好很优秀,但也是个性格孤僻的人,出事后班级学生竟都说和她不熟。 刘备回宿舍找道曹操,想问他借关公像一用。 曹操刚和许攸从四号楼调查回来,没得到什么线索,白天的时候有个宿管大爷在,往来的学生看上去也都挺正常的。 “我们刚去过,你是有什么新观点?”曹操没答应,这要是借给刘玄德,还要的回来吗?刘玄德这厮,可是有明确记载的赖账行为的。 刘备说:“我怀疑那几个鬼说谎,伯圭在校外听到的传闻完全不一样。” 曹操将关公像取出来,说:“我跟你一起去。” 刘备说:“我去只是与他们讲道理,也不想为难枉死之人,孟德是不放心我,怕我拿了关公像就跑?” “未必不会。”曹操很认真地说。 “孟德这是,以己度人?”刘备怼了一句。 曹操不悦,笑了笑说:“同去更安全,玄德为何不肯?此次任务也不分阵营,还需提防什么?” 刘备没再争辩,两人再次前往四号楼。 天色和昨天一样,一种灰蒙蒙的明亮感,空中白云遮蔽,看不见太阳,也就没有影子产生,走在路上的学生无法就此判断是人还是鬼。 这一次,再关公像的威慑之下,三个鬼终于承认A的死和他们有一定关系。 A想要为姐姐讨公道,穿上红衣服以跳楼化作厉鬼为威胁,要让D公开道歉承认错误。但D反复强调,自己真的不认识那女生,是有人冒充自己在惹事。 三人平日里就和A的关系不好,一个内向不打游戏也不打球的男生,和宿舍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他孤僻得有些阴郁,同学提到他的时候,都是以“我们班的那个鬼”、“鬼男”来称呼。 这个穷乡僻壤出来的鬼男,居然敢用自尽来威胁他们?这么封建迷信,难怪思想落后没前途。 “你要笑死个谁,电影看多了吧还红衣服,有本事就跳,不跳不是男人,别怪我们看不起你。” 于是A真的跳了,也真的成了鬼。 “还有隐瞒?你当真和那女生没关系?”曹操将关公像往前递了一下,三个鬼立刻痛苦得死去活来,连连求饶的同时确信自己没有隐瞒撒谎了。 D仔细想了想,小声说:“先申明……我说的是实话,可能不好听,别因此就杀我。那女生人缘也差,他们姐弟两个都一个样,孤僻阴郁……冒充我的人肯定不是真想追求她,估计就是戏耍,或者就是想影响她学习成绩。不管是我们班还是她那班,其他同学相处就挺好,就他们姐弟被人针对……” 刘备琢磨分析了一下,说:“所以真凶冒充你,想必你一定是有什么牵扯的。” “没有,真没有,我发誓真的没有任何牵扯。” “那真凶为何不冒充别人,冒充你?” “……” 曹操则想到了另一件事,问:“你们班,除了你们几个,其他人都还活着吗?” D沉默不语,说:“这我真不知道,我们被困在宿舍附近的小范围。你们想要确认的话,可以去教学楼414教室,那是我们的自习教室。” 第90章 同桌的它 论汉朝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周瑜和蒋干一上午都在学校几个教室里听课,像高数这种完全听不懂,听了一会就走了。换教室也没有被老师训斥,后世老师对陌生学生来听课的行为好像挺鼓励的。 两人听了“毛概”、“汉传”、“汉语”、“信息”,有的一知半解,有的听不懂但大为震撼。 下课后,周瑜单独找到了毛概课的老师,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以汉朝的时代为背景,如何能将该理论融入实践。 老师震惊,说:“这个假设很大胆……我无法立刻回答你,首先汉朝是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王朝,以当时的普遍观念来说,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从封建末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百多年。中间探索过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经历了几近灭亡的灾难,也是一步步艰难才走上这条路的。如果要假设汉朝,只能是末年皇权没落的时候。” “对,正是末年。”周瑜应声,说,“假设说,当时的天子有这样的想法,又或者是天子身边的重臣甚至权臣,有这样的想法,可有什么能引用的实践方法?” “这……”毛概老师挠头,大脑疯狂运转,“这也难,社会主义是以无产阶级为主,古代官僚制,是平民供养上层。有士族大家存在,就不可能走这条路,那些大家族不管在盛世还是在乱世,都是家族利益大于一切。不仅仅平民仰仗他们的鼻息生活,多少皇帝的发展也离不开士族支持。然而关键在于,就算削弱士族,也仅仅只是削弱旧士族,有皇帝必然有外戚,还有宦官干政,也需要士族牵制,这里水太深,很难把握的。” “……”周瑜没有反驳,江陆、朱、张、顾四大家族便是人尽皆知,伯符在江东虽得民心却不得世家大族的心。 孙家早年因在袁术麾下,早早便与陆家结下仇怨,在江东士族眼里,孙家就算出生于江东,那也是个外来户,和他们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孙策的遇刺不仅仅只是因为许贡门客的报恩。就算许贡门客没有行动,也会有别的刺客出现。 后来仲谋继承江东,也是为了稳固政权而安抚士族大家的心,重用了不少大家族的人。仲谋制衡之道,虽使江东发展,却也使士族再次做大,所以生平记载之中,仲谋后期对士族大家血腥清洗,也是想为太子扫清障碍,可惜还是不足够,才有了后来的吴宫之乱。 东吴重臣张昭,一直主张降曹。在张昭等士族大家眼里看来,曹操是奉天子之人,是汉室正统的发言人,东吴老臣都是世受汉禄,享的是朝廷的封赏,和孙家这个杀了不少当地豪族的新主无关,降曹便是归汉。 “世家之困扰,后世是如何解决的?” 老师琢磨了一下,说:“这你得找个历史系的教授问,我也是一知半解的,后来唐朝的时候开科举,给了寒门更多机会。” “科举?” “嗯,就是科考,天下读书人都有机会参与考试,密封姓名,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也是我们现在考试的原型。汉时察举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大于中央,人才有没有,和人才给不给,取决于地方官吏。我有人才我自己用,上头问起为何不察举人才上来,问就是没有。也就导致,各方人才更认可当前的‘主公’,知遇之恩最为重。那么同时,地方会把怎样的人才举到中央?肯定不是唯才是举,有好处才举荐。” 问就是没有,这个观念让周瑜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瞬间就明白了弊端。 他虚心求教道:“如今的科举,是如何安排的?” 老师看了看两人,说:“你们这话不像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发言。” “何为九年义务教育?” “……” 老师让他们坐下,给他们扫下盲。 从学前班的教育开始讲,讲到义务教育,到中考,到高中分科分班,到高考,到填志愿,到大学分系和专业,再到考研读博。 “……”周瑜大为震撼,道,“任何一个平民百姓,哪怕是个女子,只要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就算家里是贫农,也能成为博士?” 汉时的“博士”是个官职,博学之士,掌管国家图书典籍,需要通晓政史,有大学问,还需担任皇帝顾问一职,没有点年岁的人是无法胜任的,但按照后世的这个来计算的话,三十岁当博士不是难事。 老师点头,说:“奖学金就是给成绩优秀的人的,和家境无关。家境差,成绩中上游达不到奖学金的话,还有补助金,助学金。” 学校里的男女学生比例几乎持平,先前在小学的时候还不觉得奇怪,以为名门贵女读书也正常,但在大学之中也有这么多女孩,实在匪夷所思。 老师一脸无语,说:“都什么年代了,你们那女孩不给念书?你们村委县委没找上门谈话?” 周瑜仔细想了想,说:“我们那,平民都不念书。”家里稍微有些条件的平民,也只会送一个长子去念书,作为家里的代表,能识得几个字就已经算是厉害的了。 更多的平民,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书”的。 后世不仅仅是一个科举的改变,学校也只是一小方面,还有医疗制度,村里有上头指派的村医,小区有小区驻站医生,城市有市立医院。这些都是公家设立,除此以外还有民营医院。 而能够支持教育和医疗制度的完善,离不开经济发展,工业化给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将劳力工作转移为机械,这样只需要少量的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大量的制造业,而人才则往脑力方向培养。 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贸易往来,内部的经济流动只是一方面,综合经济是变化不大的,只有赚外汇才是整体赚。 无论内部贸易还是外部贸易,都需要极其强大的基础建设:道路。 相隔一千八百年的差距,不是有了一个理论就能赶上的。 当老祖宗知晓后世的繁荣后,才发现引以为豪的王朝,竟如此落后不堪。也正因落后不堪,才更要努力建设,不求能有后世的繁荣,也该能有先汉的昌盛,而不是史书上的“乱世”二字。 首先是提拔寒门,压制士族大家。 其次是发展工农业,提高百姓的生产效率。 然后是各地的基础建设,以便商贸。 有了经济作为保障,然后实行全民教育,规整医疗。 而这些的前提,都是没有战争,一旦战火起,万般皆是泡影。 在和毛概老师聊了一个小时后,周瑜和蒋干离开了办公室,接到了刘备电话,让他们下午还听课的话去教学楼414号教室看下情况,是当年宿舍惨案几人的班级。 两人应下,食堂吃了饭后就去往414教室。 教室里的人不多,都是一人一桌坐着自习,偶尔有几个人走动闲聊,后排几个低着头在打游戏。 因为没了单独的座位,周瑜和蒋干只好各自分开去找人凑一桌。 “别坐我边上。”学生紧张地拒绝,哪怕面对的是美如周郎,也没有色令智昏,“你、你坐别的地方去。” 蒋干那边也遭到了拒绝,学生们很忌讳和人同桌。 周瑜淡笑,没有坐下,就微微俯首向人询问,关于班级里那几个横死之人。 “我们只是一个班,关系也没那么熟。”
173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