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寒暑假都是有工资和补贴,双方都是学校老师的话,可以申请独门的小院。 所以两人成婚以后,就离开了男方在桃源县买的大房子。 欢欢喜喜的去住两人的独门小院了,加上离学校比较近,两人别提多高兴了。 这倒不是马小良给他表姐的优待,基本只要是达到要求的,都可以申请。 只有一方是学校教师的,就需要等几年的时间了。 但成婚了的话,可以申请宿舍楼的单间。 作为马家最小的孩子,他身边的一个个的,基本都成亲了,就连他二姐,都已经定亲了。 对此他真的是觉得很无语,就不能再等等吗? 十来岁的幼崽,要定亲做什么? 他们就仿佛怕他二姐嫁不出去一样,找了个人,打探了一下情况,就定了下来。 在马小良看来,这么小能看出点啥来? 人的思想都还没形成呢,三观都还不确定呢。 可惜,老马家还轮不到马小良来决定,只恨自己还小。 不过马小良也不是啥办法都没有的,早早的就派人盯上那家。 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他都能知道情况。 对比嫁人,马小良的二姐马悦饴更喜欢搞事业,每天都在酿酒厂里学习。 最近她已经入选了踩葡萄少女的资格,以后就可以参加酿酒了。 距离成婚,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呢。 在那之前,她希望自己可以酿出最好的葡萄酒来。 至于对方那家是否会嫌弃他姐,开玩笑,敢嫌弃一个试试。 马悦舒在前年出嫁,去年生下了长子后,继续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带孩子有婆家,即便没有婆家,也有乳母帮忙。 基本上也没有马悦舒什么事,反正那婆家也不敢说啥。 能够借着马悦舒的关系,搬进桃源县,加上马家的关系。 说起来马小良的大姐夫是个武将,如今在桃源县当值。 正是镇守四个角的其中一个军营当中的,家庭环境也比较简单。 父母二人,下头还有一个弟弟。 家中也算是有点薄产,在外城有一个带小院的宅子,外加几亩地。 那是属于二老的,将老家的房子和地都卖了,在桃源县落脚后购买的。 马家不会占他们家的便宜,无论是地,还是房子,马小良都给他姐准备好了。 在内城也有一套大房子,里面婢女仆从不少。 但不允许男方纳妾,敢纳妾?可以试试。 马家的男人都不是好惹的,特别是马小良,从小他跟姐姐感情很好。 哪怕他们不是一母同胞的姐弟,但就冲着他姐照顾他这么久的情分上。 特不可能允许有人骑到他姐的头上来,所以成亲前,马小良就开诚布公的说过。 基本上只有读书读傻的人,才会无视马小良的话。 娶到马太守的闺女,即便是庶女,只要嫡子对她重视,那就是跟嫡女同等的地位。 更何况,马悦舒看起来温温柔柔的,武力值可不比任何人差。 他们马家,可不是那些文文弱弱的书生家族。 武将家里就没有弱者,就是马小良的两个姑姑,那都是武力值爆表。 这么说起来,他们家最菜,好像就是他马小良了? 因为这小子唯有跑路的轻功学的最好,其他都属于普普通通,没一样拿的出手的。 正因如此,他身边的五个助理,全都是武力值第一优选出来的。 当然了,人家工作的效率,那也是杠杠的。 给马小良解决了好多问题,以前只有平安一个,早就不够用了。 平安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一个,十六岁的年纪,听说不少人在大厅他。 这是要准备相看,好定亲呢。 不过马小良的乳母崔氏,直接拒绝了那些相看地方人。 但凡长点脑子的,都猜的出来,崔氏的想法是什么。 很简单,马小良如今拥有一座县城,他不过十岁的年纪,怎么可能止步于此。 而作为马小良得力干将的平安,以后的身份,也不可能只是一个小书童。 现在找上门来的媒人,给出的人选,基本上全是乡下的女子,还有小县城的。 崔氏辛辛苦苦将儿子送到小公子的跟前,就是为了给儿子选这样的儿媳? 倒不是崔氏眼高手低,实在是她家的儿子,被小公子培养的太优秀了。 就连崔氏其他的孩子,也都进到了桃源县的学校里。 按照不同的天赋,分配去不同的班。 学手艺的学手艺,会读书的就继续读书。 反正平安愿意供着他的弟弟妹妹们读书,虽说刚入学启蒙等等,读书是不花钱的。 但后头若是想继续深造,那就需要一些费用了。 没有父母的孩子,马小良会承担他们的一切费用。 有父母的,那就必须由父母来出,又或者他们申请到奖学金。 总归只要是想读书的,总有办法的。 那些一路读书都拿前几的,倒是不需要担心,因为他们是免去学杂费的。 可以说在桃源县,读书成绩优异的,那是绝对能让亲朋好友都骄傲的事。 这样的例子摆在眼前,桃源县对于送孩子上学,可以说是空前的热衷。 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成为有用的人才。 特别是那些成绩优异孩子的邻居,都是一起来到桃源县的,凭什么别家孩子就会读书? 谁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傻子,生出来的孩子连书都读不好。 为了让孩子不需要奔波,外城也建了学校的,只是规模要小那么一点。 主打一个方便学生,为了百姓,马小良是真的绞尽脑汁。 “唉,阿焕怎么还不回来。”马小良都等了两个月了,还不见阿焕回来。 不过他也听说了,好像那新帝身体,越发的不好了。 看起来他的那些功德食物,已经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他也是很难受的。 说到底新帝对他也算不错,对阿焕也好,当初在建康的日子,要没有新帝,说不定会被人为难。 虽说在建康他们家也有不少亲戚在,但总归没靠山,还是不一样的。 “恐怕,王爷一时半会回不来。”马朗觉得,有必要让弟弟别念叨了。 “我知道啦。”马小良不怎么开心。 但他也知道,正事要紧。 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时候,马小良终于迎来了那个消息,新帝驾崩了。 最终皇帝还是没能熬过今年,他也明白了,阿焕是回不来了。 原本应该是皇太子继位,可马小良听说,似乎在继位上出了点问题。 远在桃源县的他,也无法准确的知道建康所发生的一切。 当然了,最后还是皇太子司马衍登基。 司马兴男则是成为了辅佐大臣,这绝对是有史以来第一人。 要知道司马兴男作为女子,还是大晋朝的公主,成为辅佐司马衍的大臣。 以前是从未有过的,马小良都快要好奇死了。 随后就收到了,来自阿焕的信。 能说啥呢,不愧是他的阿焕! 知道他好奇,就写了信来说明情况。 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到建康的时候,他兄长就已经有点不大行了。 就靠着汤药吊着一口气,司马兴男却找上了司马焕,希望获得司马焕的支持。 但司马焕是什么人,他自己都懒得争皇位,还帮侄女争?想什么呢。 但司马兴男并不死心,就给司马焕自己的势力。 这么一瞧,还真是不能小瞧了她。 比起年幼的司马衍,确实是作为姐姐的司马兴男手段要更成熟一些。 直接让司马兴男上位是不可能的,司马焕就说服了他兄长。 作为司马衍的亲姐姐,司马兴男要比其他人更可靠一些。 毕竟他们一母同胞,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最后还是同意了。 就这样,在临死之前,皇帝给司马兴男,他这个最喜爱的女儿下了旨意。 让她辅佐自己的弟弟,成为明君。 对此司马兴男即便充满了野心,对她亲生的父亲,还是感到悲伤。 十几年的感情,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消散的。 更何况,她父皇对她简直是有求必应,除了皇位没办法,其他的一切,她有的,她的弟弟们都不一定有。 对于那些朝臣,司马兴男是痛恨的,要不是他们无用,她的父皇又怎么会早逝。 在建康城内的许多朝臣的荒唐无度,司马兴男看在眼里。 等她有了足够的权力,她一定会要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然而皇帝驾崩以后,司马焕就被拖住了,这孤儿寡母的。 他就是想跑,那也跑不掉。 最让人无语的,竟然还有人想趁着这个机会造反。 直接被面无表情的司马焕全给剁了,他们这才发现,那个不曾被人注意过,司马睿的第五子,居然是如此危险的人物! 谁能想到,这个被先帝善待的弟弟,在他过世以后,以一己之力,干掉了好几股的势力。 保住了在建康城内的孤儿寡母,让司马衍安安稳稳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第119章 皇帝驾崩后,大晋朝不可避免的乱了套。 会稽郡早有准备,加上经济上比较的稳定,所以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 其他地方就不好说了,各种的人,为了占更大的地盘,发动战争。 对于他们来说,一些伤亡根本算不上什么。 然后桃源县城外,就多了不少的难民,来自各地的难民齐聚县城外面。 马小良没想到,过去几年的时间,又一次遇上这样的难民群。 并且这一次的规模,竟比之前还要大。 看到那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马小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让人开粮仓,起过煮粥,做馒头。”马小良知道,现在要是不让这些难民吃饱了,迟早要变成祸事。 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办法区分,只能先按照老弱病残的次序进入桃源县。 好在有过几次的经验,桃源县的人基本上都是不慌不忙的。 不听话的,杀无赦! 少有人真的敢找事的,毕竟桃源县四个方位,都是有军营的,每个军营都超过两千人。 没错,这就是马卓让他弟弟们调派过去的人,基本都是军营里挑选出来的精锐。 对付手无寸铁的难民,根本不在话下。 看到那些冰冷的武器,难民是不敢动弹,在每个人领到一碗粥,和一个玉米面馒头以后,就更老实了。 半天的时间,上年纪的,还有妇孺们,就排队进入到了外城。 一批新建起来,还没来得及装修的居民区,就先派上了用处。
173 首页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