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虽然不是很精通术数,但是此刻有依然有点不好的预感。 【“在这里实名diss一下另一个人口大爆炸的皇族,生孩子的功力和刘家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明朝。” 李一吐槽道:“明太祖自己光是儿子就是二十多个,还不算女儿的,他的儿子们又生一堆孙子,孙子又生生生! 举个例子,弘治年间的庆城王朱钟镒有子女九十四人,孙辈一百六十三人,而像他这样子孙上百的,明代皇室里数不胜数。 但这不是重点。“】 朱元璋的心无限往下沉。太子朱标苦笑,他深呼吸一口气,这个恶人他看来是得做了。 “爹。”朱标低声开口,“儿子知道你疼爱亲人,但只怕国库负担不起。” 朱元璋默了默,他怅然了,他自己苦了一辈子,不想后代也跟着苦,怎么就那么难呢。 【“古代封建帝制社会,皇族自然拥有特权,然而不论是哪个朝代,皇族所享受的政策都没有明朝这样丰厚,宗室人数也没有明朝这样夸张。 而明朝皇族人口数量大爆炸的,与朱元璋所制定的皇族优待政策不无关系。 朱元璋出身贫寒,眼睁睁看着许多亲人离他而去,所以他一方面厌恶官僚阶级,一方面又十分优待亲属。 大家都喜欢开玩笑说去了穿越明朝就是996福报,但福报就算了,还福利待遇没有跟上! 不可否认明太祖的伟大,但他同样有其局限性,他为明朝官员制定了最低的俸禄标准,却让自己的子孙们享受着最丰厚的待遇。 以洪武九年的标准为例,亲王的年俸为五万石,钞两万五千贯,这是大明朝职位最高官员的七倍。 而这还只是基本的年俸,皇亲宗室们还有着大量的土地和赏赐。 最为重要的是,只要是朱家子弟,就可以不从事任何工作,他们的所有消费由国家财政承担,还有其他一系列待遇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反正据明代史学家王世贞推算,每过十几年,明代宗室的人数就要增加一半,三十年左右就要翻倍。 按照朱元璋的祖训,皇族子孙不必找工作营生,即便是宗室里地位最低的那部分人,也能向朝廷领取大量的俸禄。 想想一个人的花销可能不多,但是数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这样的花销,该是多庞大的数量啊。 而这这些还是低的,高的那些直系的呢? 宗室人口的迅速膨胀,让朝廷的负担愈来愈大,不算赏赐,光是宗室所领取的基本俸禄,就超过了全国各地一整年岁供京师的粮食。 明朝初年还有惩贪的朱元璋可以震慑贪官,对官僚士绅阶级动手,但到了明中后期,吏治腐败,朝廷只能剥削百姓来填皇族宗室这个无底洞。 人都是贪婪的,享受着如此优厚的待遇,皇室宗亲们仍不满足,他们暗地里联合贪官搜刮民脂民膏,兼并土地。 亲王们拥有的土地动辄上万顷,有的王府还拥有全省超过一半的土地,达到了夸张的七八十万亩。 是不是觉得很触目惊心,可这在明朝并不稀奇。 明朝的百姓们受到地主、官员、宗室、朝廷的四重盘剥,比其他朝代还要多一重呢。“】 朱元璋呼吸急促,他脸色变幻不定,最后咬牙,还是道:“改!” 朱标暗暗松了口气不是他不疼爱弟弟们,实在是天幕所说的事情太过恐怖,朝廷迟早要被拖垮。 【“看了明朝皇族的的待遇,是不是觉得他们真好,穿越明朝成为姓朱的就可以躺平呢?别羡慕的太早,俗话说天道好轮回,这一切可并非没有代价。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起义军们蜂拥而起,要推翻明朝的统治,这时候朱元璋的后世子孙们不就是最显眼的猎物吗? 他们像肥猪一样,软弱无能,却拥有着数不尽的财富。 起义军攻破城池,杀尽王府,屠尽皇族,据说当时李自成仅在山西,就杀掉了宗室一万余人,而这只是明末的一个缩影。 朱元璋优待的这些宗室们,他们变成这个国家的寄生虫,他们宁愿死在金山银山上,也不愿在朝廷最危难的时候拿出一分钱来,据说明朝末代皇帝穷得一批,那时候可没有谁站出来说要赞助一下皇帝。“李一戏谑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脸色难看,他捶了一下案桌,那些浑蛋! 【“当朝廷覆灭的时候,朱元璋的百万子孙,大部分都成了刀下亡魂。而这一切,都是明代宗室贪婪和穷奢极欲所带来的反噬。” “但朱元璋自己就是乱世走来的难道还不懂人性吗?他明明对贪官深恶痛绝,明明自己在位时把朝臣拿捏的死死的,怎么就没想到自己的后代也会出现人渣呢?越是数量庞大就越高几率出现渣宰,他可能觉得每一个明朝皇帝都会很有能耐吧? 可惜世上没有千年的王朝,历朝历代已经证明了,皇帝的质量只会越来越堪忧,怎么可能你家的后人就都是好的呢?“李一一语双关道。】 朱元璋气的捶桌,他都要改了,咋还讽刺人呢。 这天幕真不厚道。朱元璋骂骂咧咧。 【“扯远了,现在的重点是刘秀来着。”李一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她这没救了的发散性思维……】
第91章 【“刘秀性格比较谦和内敛,重感情,遇事谋而后动,在他哥搞风搞雨的时候,他却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观察后,见天下确实大乱,而决定起兵。 当时,王莽因为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再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 “新朝建立之处,其实就已经开始混乱了,说是天下归心,可哪有那么简单呢?光是那些刘氏宗亲就不服,而大汉的宗亲握有实权的可不少,以他们为首开始第一波冲击新朝。 王莽运气真的不太好,其实西汉末年华夏大地就已经天灾不断,不然他也没办法趁机取代西汉,可等他建立了新朝,同样的问题压力就到了他身上,并且这个压力更大。 寻常的起义之后,起义首领都进行财富再分配,就如同新朝代取代了旧朝代之后,原来的权贵就不作数了,一批新的权贵崛起,再加上打仗时暴力流血之后所获得的大量土地财富等等,新的王朝才能勉强安抚满足百姓和臣下,接下来就要靠皇帝自己励精图治了。 而王莽显然不是唐太宗,没有在隔三差五的各种天灾之下把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开创贞观之治顺便打打这个国家,打打那个国家的本事。 光是天灾和起义就已经让他忙不过了。“】 唐太宗脸色有点不好,好消息,他治国有方,还有余力对外作战,坏消息,他在位期间,隔三差五就有天灾。 刚接手大唐的唐太宗眼泪差点没掉下来,怎么我还没开始就已经觉得好难了呢。 他心酸的召集大臣,决定指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天灾的方法,毕竟按照天幕的说法,他注定与天灾有不解之缘!!! 唐太宗暗搓搓的在群里发言。 【唐太宗李世民:哪位好心人告诉我,这一朝会有什么天灾啊?咱好早就做防备啊。】 李治顿时拿出让史官准备好的他耶耶在位期间的各种天灾人祸的记录,照着记录一个个的写上去。 李治:虽然手好酸,但一切都是为了耶耶。 李治:唉虽然但是,写字真的手好酸,要是可以把记录直接给耶耶看就好了。 今天的李治特别需要一个拍照发图的功能.jpg 不过很快李治就发现,诶诶,他前面写了一行字几率,后面那则天女帝武曌就已经发出下一年的记录。 诶诶,他试探性的继续,后面又跟着他发的下一年出现。 李治:她怎么和我那么默契? 李治:虽然但是,她真的好贴心啊?毕竟写字真的手酸。 李治若有所思的看向身边捧着记录的武媚娘。 武后:???稚奴怎么这么看我? 李治摸了摸下巴:上一次觉得这么默契的还是和媚娘一起对付世家呢。 另一个平行世界 武则天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好久没有和陛下打配合了,这种熟悉的感觉倒是有点怀念。 想起丈夫的武则天今天对几个儿子温和了许多。 儿子们瑟瑟发抖:老娘又想做什么? 【“倒莽之势很快蔓延至天下,王莽当然有党羽,但是这些党羽是因为他给的好处而汇聚起来,他们以为自己有了从龙之功,应该获得更丰厚的待遇才是,可事实上那些曾经说王莽好话的人也是如今视他如敌寇的人。” “王莽的某些措施以今人来看当然十分先进,仿佛提前近两千年的眼光,可是实际上呢,今天是什么样的社会,今天科技与生活又达到什么程度,而西汉跟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今天能做的事情西汉根本不能做。 何况王莽还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培养出自己真正的人。 在西汉,他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同道中人。” “于是他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而刘秀确认了这一点,于是他终于决定起义。” “刘秀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人,当他哥起义时,宗族都不愿意跟随,纷纷害怕逃跑,直到看见刘秀穿着将军服时,惊叹“谨厚者亦复为之”,才安下心来,也追随起兵。”】 刘邦不住点头,“不错不错,刘秀孩儿有乃公的风范。” 吕雉不咸不淡道:“好似他哥才像陛下吧。” 刘邦怒视,胡说,成功的才配像他! 咳咳,好像暴露了什么。 【“刚刚起义的时候,刘秀他们兵少将寡,武器很差,甚至在初期,刘秀是骑牛上阵的。”】 好惨。刘彻侧目,建立东汉,为大汉续命二百年,这刘秀也不知是谁家的后代? 刘猪猪心里暗暗嘀咕,说不定是他的呢? 虽然已知那刘玄德是他那个倒霉兄弟的后裔了…… 刘邦倒是不以为然,他起兵的时候也没有好的哪里去,东西装备嘛,打着打着就有了,嗯,懂的都懂。 【“打了几场,有了一些基础装备后很快又在小长安输了,不过没事,刚开始打仗还没什么经验嘛,遇上正经的将领输了也不丢份。”李一慢悠悠的补充一句:“何况还很快就找回这个茬子了,在竖年就大败新军。”李一感叹道:“有天赋的人真的是上手快,此时距离刘秀起义也还没有一年。” “当然,成功的路上总是少不了牺牲的,例如刘秀他姐姐还有他姐三个女儿因为不想拖累刘秀没有跟着一起跑路最后被新军杀了。”
257 首页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