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 我该如何解释才能先抱住我的狗腿,虽然小命已经快保不住了。 魏文帝盯着司马懿几秒,然后若无其事的移开。 司马懿勉强还保存镇定,诚恳道:“这不正是因为臣行的端做的正,没有对不起陛下,才敢陪葬陛下寝陵附近,已期望再侍奉陛下嘛。 若臣真的心怀不轨,哪里敢出现在陛下面前。” 曹丕眨了眨眼,听起来倒像是那么一回事。 司马懿暗暗擦了把汗,很好,又暂时保住小命了,希望未来的他不要太过分,那样他还能狡辩一下。 曹丕倒也不是不知道司马懿的小心思,但是在司马懿没有真的干什么太出格的事情,也不好真的对他做什么,毕竟司马家谋朝篡位的事情肯定不止他们,还有许多同党。 现在处置司马懿到时候又爆出其他人,该怎么办?届时就要人人自危了。 反正现在司马家还翻不出什么浪,他先看看再说。
第50章 【“当年的我好傻好天真啊。”李一感叹道:“还为这对cp BE了而难受,现在一回想,好家伙,这种cp不be简直天理难容啊。” “曹丕知道自己的江山改名换姓不得气死,非把司马懿一脚踹飞,还敢同葬首阳山,司马懿他多半脑子有点大病吧!”】 曹丕心里有千言万语最后都汇做一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cp啊??? 【“还什么山阳山阴永不相见,真的不见换座山更好吧,司马懿的操作简直让我想不通,你要是说你喜欢曹丕我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男人多薄幸。“】 男人们:??? 李世民不服气:“这不是一棍子打翻所有人。” 长孙皇后安抚他。 杜甫也皱眉,“虽然男子多三妻四妾,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如此。” 苏辙握了握妻子的手,两人对视而笑,温馨而默契,别人是别人,他们是他们。 【“争权夺势的时候半点没有想起感情,等到大权在握才有闲暇追寻那逝去的爱。”】 司马懿抽了抽嘴角,说的好像真的一样。 【“说到底心里最重要的不就是权利嘛,爱情于男人不过是点缀罢了。”】 被炮轰的男人们抬头望天,虽然也有人点头,“对啊,女人嘛,本来就是那么回事,哪里有权利重要。” 其他人顿时看勇士一样看着他,居然还敢应和天幕的话,就真的不怕死呗? 【李一突然顿住:“额,当然这里是假设指司马懿确实对曹丕心怀不轨的情况,事实上如何就不知道了,倒也不是说他们真的有什么。 咱就是吐槽一下那些臭渣男。” 李一最后怀念一下她死去的cp:“生是魏臣,同葬山陵,也曾是知己好友,生时不负。”】 生时不负......虽然天幕说是磕cp,可是寥寥数句就已经透露了司马懿和曹丕的一生。 “权臣啊。”曹丕若有若无的感慨,他父亲也是权臣,可不一样的是,他父亲崛起时汉室已经衰微,他曹家的权利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和汉室可没什么关系。 但司马懿……曹丕眼神一凌,他对他也算不薄,他又何以待他? 从皇帝的角度,司马懿不思辅佐幼主,反而争权夺势,架空皇帝,司马家更是借此谋夺他曹家的天下,这就过分了。 司马懿恭敬的垂头,只是简单的辩解一句:“陛下当知我,何况托孤之重任,未必仅懿一人,也许其中另有隐情呢?” 能有什么隐情,无非就是权利之争。 曹丕不予置否,知道他说的隐情是指他是被逼着不得不争,最后才一步步走上那条路,若非如此,他是不可能背叛曹丕的。 他属于情有可原。 曹丕揉了揉额,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说没点情谊那是不可能的,他还真不知道如此处置司马懿。 可做皇帝的,都被信重的臣子夺了江山,还要考虑他的想法,那岂不是很可笑。 【“司马懿是一个很神奇的人,但是现在是曹丕主场,就先不说他了,后面再说他。 他的骚操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破除封建迷信第一人就是他了!“】 破除封建迷信???啥玩意? 天幕下的人早发现天幕又开始说他们听不懂的话了,但晋朝以后的人却隐约若有所觉。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迷信……”他突然脑子一转弯,想起来一件事,“难道指的是当年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却过后杀了曹爽那件事吗?” 大权在握的司马懿脸色一变,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难道他当时真的杀错了?不该杀。 司马师对着父亲道:“已经做了的事情,再后悔也无用,父亲何必多思虑。” 司马懿摇头,眼神幽邃:“天幕实在是一个变数,不得不防啊。” 晋武帝司马炎皱眉,自语道:“纵观天幕一直以来的行事,都是以百姓为重,如今天下初定,天幕总不会为了曹……”他咽下那个人的名字,“而再生事端吧。” 【“应该说司马家都走在破除迷信的最前线,生猛的厉害。”李一吐槽道:“世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可司马懿告诉世人:都是狗屁。 世人敬畏天子,可司马昭告诉世人:天子也是个屁。“】 司马懿:…… 司马昭:…… 有人委婉道:“倒也说话不用那么直接。” 【“这对父子都是猛士啊,一脉相承的行常人所不能行的事情,破除封建迷信第一家,非司马家不可。”】 李世民顿时感慨万千,可不是嘛,两晋就没有干人事的,如何从几百年的乱世中把天下带上正轨,这对他是个巨大的挑战。 大汉从高祖高后到文景二帝才完成这个任务,他大唐又要多久呢? 负责修撰晋朝历史的房玄龄想起修晋史的难度就忍不住摇头,要从十八家晋书晋史里面梳理出最接近那个年代的情况的史实简直太难了,他感受都要头秃了。 要知道自西晋灭亡后,这天下“谁是正统”这个大问题一直没有统一意见。 要说苟且偷安于江南的东晋是“正统”吧,但他都偏居一地了,在当时,北方还是政治中心,理论上来讲北方政权才更符合正统。 而不论是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政权,还是氐族人苻坚统治的前秦帝国,甚至是偏居四川的成汉王朝,都有自认为“正统”的理由,但偏偏他们都没能突破地域的限制,立国短短几十年,就成为叛逆者或入侵者铁骑下的“失败者”。 没有一个长期占据中原的政权,也没有真正一统天下的帝王,两晋十六国的历史全都是混乱的,各有各的立场,关于历史的记载也存在各自表述而又相互矛盾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去梳理晋史...... 晋朝,真的好烦啊。他面无表情的想。 【“总之,曹丕虽然只当了六年的皇帝,但是依然颇为建树,无论是终结四百年的大汉统治,还是对外的措施,都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即便后来令人诟病的九品中正制,其实最开始还是发挥了它的作用: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汉末年之所以那么混乱有很大一个问题就因为世家与朝廷的矛盾,这个另讲,而曹丕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九品中正制确实有其迫切的需求。 无论如何,作为华夏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的九品中正制,又被使用了数百年,其历史地位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九品中正制?”曹操顿时来了兴致,要知道他任用不少寒门弟子,跟世家的矛盾也挺大的,他儿子是怎么搞的? 许多世家子弟也都好奇的看着天幕,期待他仔细讲讲。 陈群心思一动,难道是他正在构思的那个……当真可行? 【“而曹丕的文学同样不凡,与曹操曹植被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核心代表,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三曹位高权重,纯粹是人家确实文学造诣极好。 说来也奇怪,当时世家望门无数,而曹家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可愣是在文学上压了那些世家子弟一头。“】 世家:……他们培养的是治国良才,而不是什么文人诗人! 曹操很谦虚的笑了下,哎呀,子桓子健都不错。 曹植抿嘴一笑。 【“一直说三曹,都讲了两个,那就顺便讲讲曹植好了。 在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父亲兄弟一家子都是名人的情况,无论是三苏还是三曹都是其中的典范。“】 三苏?宋朝以后的人都眼睛一亮,苏轼大大!!! 想听! 【“在三曹中,曹操“登高必赋”,《苦寒行》、《蒿里行》反映的是汉末动乱和民生疾苦,有着“汉末史诗”的美誉,像《短歌行》、《观沧海》等这样的诗作,则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与进取精神。此外还有一些游仙诗,如《龟虽寿》、《秋湖行》等,特点鲜明,率性而发。 而他的散文也没有汉儒文章的迂阔空泛之气,反而是率真自然,文笔简约,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汉儒们:??? 曹操摸着胡须,微笑不时点头。 【“曹丕的五言诗和乐府诗清绮动人,嗯,如果看他的诗,和他的身份地位真的很不一样,就奇妙的搭配吧,一般人看见这诗都想不出来这是出自一位帝王之手。”】 曹丕脸色微郝,他的诗哪里不对了。 【“很多人包括曹操都觉得曹丕在文学上不如弟弟曹丕,倒也不尽然。 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部 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他的《燕歌行》更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曹丕对王夫之的好感大增,这个人,懂他啊! 王夫之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裴松之对曹丕的散文颇为赞誉,称其为“美辞”之文,行情风格浓厚。” “此外作为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的曹丕对于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夫之就对他有过评价,说“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曹丕眼睛唰的亮了,只恨未与王夫之生于一时。 王夫之:倒也不必…… 这时候谢灵运不服了:“曹子建之才,岂是曹子桓可比?” 【“若非一首《七步诗》,曹丕的名声还不至于那么差。”】 什么七步诗?很多人都感兴趣的竖起耳朵,感觉有瓜可以吃。
257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