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呵,友尽吧。 【“比之琵琶行,我对长恨歌会陌生一点,但这并不是因为长恨歌不如琵琶行,相反,长恨歌不要太有名了。 长恨歌并不完全真实,而是是借着一点历史,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当然,虽然白居易笔下的爱情故事很动人,但我还是要强调一句,唐玄宗和杨贵妃这也能叫爱情吗?“李一狠狠吐槽。】 唐玄宗: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这也不是我要杠,但是杨贵妃都死了,唐玄宗没有时间伤心,和儿子争权夺势倒是有一手,大无语。”就更别说这本质是唐玄宗强取豪夺了,抢自己儿子的老婆,他是干得出来,但实在没什么值得歌颂爱情的。 “长恨歌的思想表达我一向注意批评唐玄宗的部分,其他当做不存在。”李一吐槽,这个cp我不磕啊! “不过全文从艺术和文字的运用上来说,确实非常绝啦。”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短短几句描写出一个绝世美人,白居易的运笔用词真的好绝了。”而且真的好现代啊。李一感叹,不愧是要写令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诗的大诗人。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呵呵,皇帝开始沉迷女色,享受生活了。”李一认真的反驳,“当年励精图治的唐玄宗可干不出抢自己儿媳妇入宫的事情,后来的唐玄宗没有杨贵妃也可以有无数杨贵妃,可不是杨贵妃入宫后才堕落的。”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一个层次递进的过程,但现在又多宠爱,变故发生后的冷酷无情对比就多鲜明,美人再好,怎么比得上自己的江山呢?如此又何必故作深情?”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不是,她的魂魄敢来,你唐玄宗真的敢见吗?”李一发自内心的表示,“也不怕是鬼魂来索命。”】 多少女子暗暗道一声晦气,人你杀的,深情你演的,什么都你做了,还要说什么? 唐玄宗倒是被说的头皮发麻,这活人死人他都不想见了,谢谢啊。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一嗤笑,“最后一句和长恨歌相呼应。”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也具有双重性,既有讽刺,又有同情。 诗的前半部分露骨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是长恨之因;后半部分,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玄宗的入骨相思。” “总体来说全诗同情远远超过了讽刺,古人们读这首诗也往往深爱其“风情”,而忘记了“戒鉴”。这也是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唐对唐玄宗的看法存在矛盾。” “中唐时代普遍存在的怀念盛世、不满现实的社会思潮。因为唐玄宗之后一连几个皇帝都昏庸无能,加上长期不能平息战乱,人民生活越来越痛苦,自然就产生了对唐玄宗的怀念。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对一个妃子过分宠爱本不算一回事,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也绝不是造成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那么,杨贵妃的惨死就不是罪有应得,自然引起人们的同情。 而且唐玄宗前期给人民的良好印象是深刻的,即使到了天宝后期,人民生活总的来说也还是比中唐时期好得多,这跟比惨似的,当年安史之乱时大家觉得很惨了,结果之后的日子更难过了,自然就又觉得唐玄宗更好一点。” “一个被小人蒙蔽的英主。” 李一却叹息,那时候究竟多惨,才能连唐玄宗这样的屑都怀念起来了。 “其实到现在,对唐玄宗也是两极评价。” “谁能不喜欢那样的开元盛世呢?”于是也就越发憎恨毁了这一切的唐玄宗。】
第256章 【“诗人们的朋友圈一向是很广阔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只能算是酒肉朋友,少数讲究的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交付性命的朋友却极少,然而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却称得上一段佳话。 他们志同道合,又一起推动新乐府诗运动,哪怕是历史上也认可他们的友情。” “当元稹得知白居易被贬谪九江的消息,很是震惊悲凉,甚至写下了‘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的诗,由此可见二人的友谊,也无怪被后人并称为元白了。”】 元稹和白居易相视一笑,他们的友谊被后人认可,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说起来当时白居易被贬时,元稹已经先被贬了,两个人不愧是难兄难弟。”李一莞尔,“不过距离显然没有让他们的友情淡去,反而越发牵挂。” “分别两地,两人也经常通信,比如白居易做梦梦见元稹,于是就写了首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顿时很感动,和诗回道:“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李一感叹:“这文人之间的友谊实在高端,日常和诗,恐怖。”】 对此表示基操的诗人都不能理解,难道后世文人不学诗写诗了吗?这随随便便一个场合都可能碰见需要写诗的,对他们就和喝水一样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经历过科举的文人更是表示:不会作诗还想当官?不知道科举考试都有要求要作诗的吗? 再没有天赋的文人逼也要逼自己作诗:泪目.jpg 李一:现代当不上公务员的我到了古代就更别指望了emmm...... 【“要说元稹同样是著名的诗人,但是吧,这个人私人作风不做评价了,实在是一言难尽,走到哪里都有他的风流史,更可怕的是他还真的很情圣,深情的诗词他是写了不少,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等,都出自他的手笔,要不然说人品的和才华真的没关系。”李一吐槽。 “这当然不是说元稹这个人很差劲,在女色上是很差劲,但是作为朋友兄弟,他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不然白居易也不会和他成为至交好友。”】 元稹摸了摸鼻子,哪有那么夸张,他那叫做情之所至,心动不如行动。 白居易摇摇头,好兄弟哪哪都好,唯独女色上实在令人诟病,看吧果然流传到后世了。 【“只能说人有两面,就是要分开看。”李一撇嘴,身为女人的天性让他实在对元稹这点很嫌弃。 转而她又想到一点,“说起来《莺莺传》也是出自元稹手里,想不到吧?《莺莺传》作为戏曲流传千古,不要太有名了,但是这个故事出自元稹手里居然有一种奇怪的气质相合的感觉。” 李一有点一言难尽,莺莺传这个她打小就知道故事居然是课本上才认识的诗人元稹写的,出乎意料又好像很理所当然。虽然她并不喜欢这个故事就是了。】 元稹嘿嘿一笑,写个话本故事怎么啦,这年头谁还不能有点小爱好啊。 【“总之,元稹和白居易这种长情又深情的人真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作风,这两个人居然能混到一起,还成为历史都盖章的好朋友,果然是......”李一想了想,“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活着,总能看见各种不可能的事情发生。”】 元稹表示不服,他和乐天哪哪都合得来好嘛,有那么奇怪吗??? 白居易忍俊不禁,揶揄道:“看吧,叫你收敛点不听,变成奇观了吧?” 元稹深深郁闷了。 【“当然,只从才学上来说,他们交好也就不奇怪了。”李一笑了笑,其实她也不讨厌元稹啦,毕竟也是打小就认识的诗人,先入为主,实在讨厌不起来。 只要远离历史人物的私生活,就会发现他们还是那么可爱。 李一转回正题:“白居易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唐朝最高产的诗人之一,他写的诗歌很通俗易懂,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 在他的笔触下,既有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祖国河山的倾情赞美,也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暖心话语,更有悲天悯人的观刈麦等诗。 而在文学上他又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作为诗人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当然,从政为官他也兢兢业业。 在政治领域中白居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可以说,不管是在朝廷为官还是在地方任职,他的心里始终有着百姓二字。“】 白居易有些怅然,他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可是,这于国家好像也没什么用处。 何况在后世,他似乎始终以诗人文人的身份为众所知。 如果可以,谁不想如诸葛武侯一般。 诗词歌赋,终究只是爱好罢了。 【“说起唐诗,就一定不能不说宋词。 唐诗宋词,这是屹立华夏文学史的两座丰碑。 他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照耀了古今无数人,多少人是听着这些诗词长大的。” “历史上有伟大的诗人,自然也有伟大的词人。”】 宋朝文人纷纷精神一振,唐诗是很不错,可是他们的词也是极好,奈何天幕一直不说,让人郁闷,此刻天幕一说起,各个振奋起来。 【“读宋词,你一定不可错过岳飞的满江红,那是满腔的爱国热血,是宋人决不能忘记的国仇家恨,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 读宋词,你一定不能错过柳永的雨霖铃,那是千古以来永恒不变的主题,是离愁,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入骨思乡之情。 读宋词,你一定不能错过辛弃疾的永遇乐,那是伤古怀今的愁绪,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愤。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何须论得丧,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读宋词,你一定要读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57 首页 上一页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