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等来了瓦剌的大军。” 李一冷笑,“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这不是巧了嘛。 瓦剌大军一看这自己撞上来的傻狍子,可不得高兴死了,直接就将明军等人困在土木堡。 这可真的就是送上门的肉啊,瓦剌不吃,那不就和朱祁镇一样智障了。“】 朱祁镇的声音戛然而止,仿佛被扼住喉咙一般,被困住了,然后呢…… 【“被困土木堡的明军,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而朱祁镇也彻底怕了。 于是,当也先假意议和的时候,他立刻上当同意了。 也先趁其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灭明军。 就此,皇帝朱祁镇被俘,而王振被忍无可忍的侍卫樊忠杀死。” 说道这里,李一终于沉重起来, “在这一战中,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曹鼐,还有刑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还有都察院的,翰林院的,通政司的,太常寺的……太仆寺,监察御史,大理寺,钦天监等五十二名来自各部门大大小小各个职位本不应该来却被朱祁镇点明跟着远征的的官员皆死于混战中。 只有数人侥幸逃出,将这一次亲征的事情记录下来。” 李一低落道:“这一场皇帝心血来潮的所谓的御驾亲征,皇帝本人不但毫无作为,反而放纵王振胡来,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朝廷高级文官损失惨重,明朝军事实力大损,就此由盛转衰。”】
第132章 【“土木堡之战以明朝全军覆没而告终,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二十万大军的覆灭,朝廷大半官员的陨落,皇帝被俘虏,瓦剌获得巨大的胜利,他们携带这样的气势直冲北京城而去。” “而此时,北京正处于混乱之中。”】 朱元璋又急又气,但是依然擦肩察觉到一个事情,“迁都了?”这可是大事,他自己就想过迁都的事情,只是到现在也没有下定决心,正在考量中,这么一看似乎还行吧? 所以是他迁都还是后面的小兔崽子们干的。 嗯,干的不错。 【“北京是明朝的国都,朱棣登基之后就迁都北京,以天子之身守国门,这是好事,但是也意味着一旦前线被攻破,国都就危在旦夕。” “而当时的朝廷接到全军覆灭并且皇帝都被俘虏的战报那是朝野震惊,一片慌乱,尽管朱祁镇离开前已经立了太子,并且让郕王朱祁钰监国。 但是谁不知道太子年幼,而朱祁钰一直是个小透明,没什么权利,也没展示过什么能力,完全就是个吉祥物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朝廷是群龙无首,完全没有主心骨,并且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户准备转移财产,有的人连夜要送子女离开,还有的甚至建议迁都南京。”】 “迁都——”朱元璋的声音骤然高昂,“混账,宋朝前车之鉴才多久,迁都个屁啊,又不是没有一战之力。”这要是打输一场没了心气只想跑,那迟早亡国。 【“这时候,我们的猛男主角之一出场了。”李一看起来终于高兴了一点,“他就是于谦于少保,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于谦微愣,他??? 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是苦笑还是荣幸,也能登此榜,但比起名扬天下,他宁可大明没有这么一场劫数。 【“当时也先乘明军主力溃散、京师空虚,率军南进,企图攻占明朝都城北京。”李一勾起一抹冷笑,“而且还是以送还朱祁镇为名。” 李一由衷道:“这种狗不剁了还留着废物利用,真的佩服瓦剌的忍功。”】 朱祁镇犹如困兽斗般,双拳紧握,眼睛通红,声音嘶哑,“妖孽安敢如此欺辱朕。”他扫视群臣,愤怒道:“你们都是死人吗?” 正所谓君辱臣死,若是正常情况,谁敢羞辱皇帝,这些文臣武将就是拼命都要讨回这个场子,但是现在……呵呵,他们不是“死”了就算“快死”了,再想想皇帝在太皇太后死后对那狗宦官王振越发的宠信和对他们的嚣张,再想想他们说的皇帝放纵王振欺辱他们…… 谁还不是个人,难道还真的任由皇帝作践不成? 于是满朝文武寂静。 朱祁镇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却不敢相信的摇头。 王振心里无限下沉,他多年沉浸宫廷的敏锐告诉他,要亡了。 被霍霍的满朝文武是对他没有意见吗?不,这样的漠然只是因为,他们已经将他视若死人。 毕竟眼下,局势已经颠倒了。 造成土木堡之变的这对君臣,是众所周知的罪人,皇帝尚且不好说,但是要杀一个宦官是没问题了。 【“不过也先不知道,这一去,朱祁镇还给他带去了更多的“惊喜”。 朱祁镇其人,做到了连雪乡二圣都没有做的事情,当然也可能是那时候没有给雪乡二圣发挥的机会,但无所谓,该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我们只能直面惨淡的人生,比如——继雪乡二圣和完颜构之后,朱祁镇再一次刷新了皇帝的下限。” “在别的皇帝比谁更厉害之时,宋明的皇帝在比烂,下面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傻逼皇帝的新的骚操作。”】
第133章 【“在瓦剌大军逼近北京的时候,朝廷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守,一个是逃。” “当时就有人提议要迁都回南京,也就是跑路。”李一呵呵道:“朱元璋灭了元朝,朱棣五征漠北,父子俩把曾经威临中原的草原政权打跑了,并且不断追击,敌寇只有闻风丧逃的份。 他们让汉人几欲被折断的脊梁又重新塑造起来,他们证明再强大的敌人也并非不可战胜的。 可以说,大明在此之前一直是昂扬的、奋发的、攻击性强大的。” “哪怕是仁宣二帝更专注内政,对外比较柔和,可是大明也是不可欺的。” “可是一个朱祁镇却毁掉了这一切,人们再度回忆起草原的强大,敌人还未兵临城下,已经有人想闻风而逃,而不是殊死一搏。” “可当时的情形分明还没有到这个地步,这些人不过是一点危险也不敢冒,什么国家大义在他们心里哪里有小命重要,反正不管谁想要在中原立足,就离不开他们这些人治理天下,所以大明国运如何,他们也不在乎。 反正南逃后他们也依然可以继续享受富贵,国亡了他们也可以投降新主嘛。” 李一冷笑,掷地有声道:“说这种话的人都该死。” “真的听信这种建议的也该死,孰不见历史上几次衣冠南渡的下场吗? 而两宋的前车之鉴也才不过百年,就在眼前的事情罢了。 一退再退,一忍再忍,最后敌人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不知足,而自己割肉放血,最后越来越虚弱,轻而易举的亡国的事迹还要再说多少遍呢? 中原与草原的恩怨是以千年计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待充满狼性的草原政权,那是寸步都不能退让,否则被他们察觉到你的虚弱,那结局就只有——你死。“】 朱元璋连连点头,天幕还是有点见识的。 朱棣趁机对大胖儿子道:“这不是你老子我想挑事,这是为了震慑,对狡猾残忍的狼那就是要痛打落水狗,打得他们不敢再来。你热情好客,殊不知人家只想把你活吞了。” 朱高炽无奈的点头,说得好像我能阻止您干啥似的,这不是国库不允许嘛。 【“而在当时,也有人这样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那人就是兵部左侍郎于谦。” “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 当时主政的郕王朱祁钰也赞同了他的建议,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 说到这里李一的神色才好看许多,她面带笑容道:“宾果,没错,本期另一位主角就是朱祁钰啦。” 】 朱瞻基精神一阵,朱祁钰,好像也是他儿子,人怎么样? 这个问题也是朱元璋朱棣他们关心的,要是这朱祁钰不靠谱……他们脑子想到宋钦宗宋高宗,顿时露出惨不忍睹的神色,可千万不要是那种货色啊! 【“朱祁钰和于谦,一对互相成就 ,联手拯救大明的君臣,我可喜欢了。”】 君臣?君?朱祁镇的眼神顿时变得凶狠,他张嘴,“给朕叫郕王过来!” 其他人下意识皱眉,干啥,你自己都被俘虏了,不赶紧换个皇帝,还想让瓦剌用你拿捏我们啊? 领命而去的侍从半路就被人敲晕了拖走了,万一郕王是个好皇帝,被狗皇帝害了咋办? 这么想着,有宫人拔腿就去通风报信。 偌大的皇宫,大半的人没有沟通居然有了默契。 他们可不想像北宋末年,整个皇宫的人都被一锅端,被掳去蛮夷之地! 到时候皇帝还能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而他们呢?死了还干脆,就怕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比现在更加被践踏。 就算是卑微如他们也想活,皇帝又如何,逼急了他们也敢弑君的。 如果朱祁镇知道未来他的后辈嘉靖帝差点被宫女杀死就知道,宫人能爆发出什么力量。 求生是人的本能,谁不让他们活,他们就敢舍得一身剐。 皇帝,可历史被宦官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也不少了。 他们这些离皇帝最接近的人最是知道,皇帝也是肉体凡胎,也是需要吃喝拉撒的“人”啊。 【“七月十六日,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率领近二十万大军亲征蒙古瓦剌。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在土木堡被围困俘虏,这一战致使明朝三大营精锐尽丧,随从百官丧命。”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大明就天翻地覆了,但这只是开始。” “九月六日,群臣拥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瓦剌妄图以朱祁镇拿捏大明,可是大明不缺一个朱祁镇,一个皇帝走了,他们就迎接下一个,下一个还更好呢。”】 朱元璋有点不悦李一这说起他大明皇帝的轻佻态度,但是又赞同的点头,冷硬道:“没错,废物死不足惜,就算没有直系继承人的,宗室也有大把的人选可以挑。” 朱元璋:大明最重要,皇帝要换就换一个,想拿捏,狗屎。 朱棣森冷道:“这混账东西被俘虏居然不自杀以谢天下,还成为瓦剌的筹码!” 朱棣盯着大胖儿子,朱高炽眉心一跳,又心疼又愤怒道:“这玩意把大明的家底败了多少,居然还不死!” 朱高炽:知道我给老头子管后勤有多头痛吗?知道我多辛苦才能攒下一点家底吗?
257 首页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